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地通过将种子放在太空中照射一段时间。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模型总是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化石记录所显示的生物体从一种形态变为为另一种形态的突然性的自发转变,比如具有外骨骼的简单甲壳类动物直接转变为具有内骨骼的多骨鱼类(bony fish)。并没有发现过“过渡时期的化石”和其他类似的样本,比如鳍类生物转变为肢类生物的化石证据。此外,罗普博士和赛普科斯基发现,这些重大的进化事件就像在按计划上演,在化石记录中每2600万年出现一次。这似乎是银河系中每个连续性的“球体”能量扩张到我们的太阳系所要花费的时间。这些“高频”银河能量的出现是如何影响DNA的?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彼得?伽利耶夫博士能够将一个青蛙胚胎完全转变成一个蜥蜴胚胎,制造了一次完整的、快速的突变,不需要借助传统的基因嫁接技术——仅仅借助了镭射光。在伽利耶夫的实验中,转变DNA所需要的东西就是充足的能量源——在这个例子中是镭射光。现在,一个类似的巨大能量源,似乎正从银河系自身的自然能量场中流进入到我们的太阳系中。它也许会使地球、太阳、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发生重大的转变。由于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我们也许会通过发生在意识、生物体和自然物质上的变化来感受到这种转变的影响。约翰?霍克斯博士揭示了,基因证据表明人类现在的进化速度是5000年前的100倍,在这过程中,我们体内7%的遗传物质发生了转变,并且这种转变还在持续加速。
尼尼微常数
我把最精彩的留在了最后。莫里斯?查特雷恩是NASA阿波罗计划的通讯指挥官,同时是一家大型的国防和航空航天承包商的雇员,他在其著作《我们的祖先来自外太空》中,发表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关于时间周期的研究结果。当你把240个25920年的岁差周期相加后会得到什么?而谁又会知道这些知识呢?查特雷恩研究了苏美尔人的泥板,这些泥板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3700年之前的事件。1872年,一个年轻的英国亚述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首次对苏美尔人的泥板进行了翻译。查特雷恩解释了他如何在这些泥板中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全新的时间周期。
史密斯翻译的一些泥板仅仅记录了一系列天文级别的数字,很显然是来自于非常复杂的计算……几年前,我们终于得到了这些数字的十进制翻译结果,其中一组数字非常特别,它包含了15位数字:195;955;200;000;000……来自不同国家的很多专家都试图找出这个奇怪的数字对于3000年前的亚述人来说到底有何意义,因为亚述人并不被认为是伟大的数学家或者天文学家。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Assurbanipal)应该是在其它的文明中发现了这个数字,很可能是埃及或者卡尔迪亚王国,甚至可能是波斯。
我在1955年知道了这组数字的存在,当时我刚回到加利福尼亚……1963年时我正身处巴黎,当我了解到玛雅人的历法也涉及到庞大的数值计算时,我又想起了那组来自亚述古都尼尼微的奇特数字,并开始怀疑它也许能证明亚述文明和玛雅文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于是我进行了一些计算,结果显示,尼尼微常数195;955;200;000;000等于70连续7次乘以60的积。有一天,我突然记起生活在5、6千年前的苏美人也使用60进制进行计算。我们迄今仍无法确定苏美尔人到底是谁以及他们来自哪里,但是我们发现,他们是真正的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们知道太阳系所有行星的公转周期,甚至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而现代人在19世纪才首次发现海王星。他们将每天划分为24小时,每小时为60分钟,每分钟为60秒。
突然间,我意识到尼尼微常数可能是某种基于秒的、时间跨度极长的时间周期。我把这个15位的尼尼微常数除以1天的秒数(86400秒),精确地得到2;268,000;000天——约等620万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它并没有回答主要的问题——这个时间跨度达到600万年(准确地说是大约620万年)的数字究竟代表了什么?
看出端倪了吗?这个苏美尔周期是620万年,10个周期相加就是6200年——恰恰和穆勒、罗德在化石记录中发现的6200万年的进化周期完全一致。现在我们看到,大量信息表明古人知道这些周期——甚至达到银河系的层面。当我首次意识到苏美尔人的周期和化石记录的进化周期完美匹配时,我彻底被震惊了。这也证实了我们的古人掌握了多么渊博的知识,和2012预言的背后确实隐藏着无比宏大的故事。
让我们继续跟随查特雷恩的探索脚步,这些信息甚至还不及他全部发现的一半。
(这个620万年的周期)当然要比地球上人类的寿命要长。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除了其他的天文知识,这些聪明的苏美尔人一定对岁差周期非常熟悉。
当我在1993年阅读到这些内容时,我还不理解“岁差”是什么,因此觉得这些信息非常令人沮丧。但是现在我知道了,这绝对是令人兴奋的知识。
地轴进动周期为26000年,或者9;450;000天(每天86400秒)。当我把尼尼微常数除以岁差周期(也被称为“大年”)时,我遇到了一生中最让我惊讶的事情。这个神圣的数字——尼尼微常数被除后精确地等于240个由9;450;000天组成的大年。
苏美尔人——一个远古文明——一直在追踪化石记录中6200万年的进化周期的一个直接细分单元。这个6200万年的周期也显示为一个银河八面体,或者立方体,我们的太阳系会上下摇摆着穿越其中。更妙的是,这一个苏美尔周期——6200万年的化石记录进化周期的10分之1——除以一个因数240就能直接得到地轴的进动周期。而去掉“0”你就得到了24,等于12的2倍——而我们已经看见12面几何体有多么普遍了。我们现在有了一个能直接将岁差周期和6200万年的进化周期联系起来的统一模型了。
苏美尔人是如何计算出这个数字的呢?并且,不要忘记,这个数字并不是以年、月、周、日、小时、分钟做单位,而是以秒做单位。这样的复杂度是非常惊人的,并且一切都完美地结合起来。而这只是所有隐藏在这个周期背后的美妙故事的开端。
太阳系的伟大常数
查特雷恩通过足够的研究得知了古人在追逐着他们自己的“圣杯”——一个驱动着其它的所有周期,包括每个行星的轨道周期的伟大数字。
我的研究结论是,这个庞大的尼尼微常数很可能是那个失落已久的、被称为“太阳系的伟大常数”的神奇数字,炼金术士、占星家和天文学家已经花了很长时间在寻找这个数字,而他们的祖先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熟悉。
查特雷恩推测了这个伟大常数的运作规律。
如果这个尼尼微常数确实是那个“伟大的太阳系常数”,它必定是任何行星、彗星或者太阳系中的卫星的公转周期或者交汇周期的精确倍数。这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进行计算,同时也会涉及到大量的数字。但是就像我所预期的,通过尼尼微常数计算得出的太阳系中所有天体的公转周期或交汇周期都和美国天文学家给出的数值精确相符(精确度达到小数点后几位),和法国天文学界给出的数值也非常接近,除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数值有微弱差别外,其它天体的数值基本一致。
在太阳系所有行星或卫星的公转周期或交汇周期中,我甚至找不到一个不是“伟大的太阳系常数”的精确分数(计算到小数点后4位)。对我来说,这足以证明尼尼微常数是一个真正的太阳系常数,并且从几千年前被计算出来到现在,它一直都极其有效。。
即使是处于太阳系边缘的、移动缓慢的冥王星,也基本和这个周期完美相符(只存在极其微小的差异)。
美国天文学家估计,冥王星的恒星年为90727个太阳日。但是天文学家有时也会计算错误,比如在1975年科胡特克彗星的计算上他们就犯过错。从被发现到现在,冥王星只完成了其绕太阳公转的15分之1轨道,因此在观测中出现小错误是可能的。在计算冥王星的较长的恒星年过程中,出现像7天左右这样可忽略的误差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让我们假定冥王星真正的恒星年是90720个太阳日。现在尼尼微常数精确地等于25000个冥王星公转周期——鉴于尼尼微常数等于240个岁差周期这个事实,这看起来并非一个巧合。
将一切结合在一起
这个620万年的尼尼微常数相当于25000个冥王星公转周期。而4个尼尼微常数(周期)相加就等于2480万年,这个时间和罗普与赛普科斯基在化石记录中发现的2500…2600年的进化周期非常接近。40个尼尼微常数(周期)相加的结果和银河系2亿5千万年(或许准确值就是2。48亿年)的自转周期十分相符。这一切看上去确实都非常匹配相符。玛雅历法也许使用260天的卓尔金历作为这个庞大周期的微缩版本来实现类似的功能。在其书中,查特雷恩展示了惊人的证据,证明了玛雅文明同样拥有一个能让我们计算出“太阳系的伟大常数”的数字。玛雅历法周期和从量子层面——延伸到地球的行为及其十二面体状内核的旋转——再到太阳系中的行星轨道周期关系——甚至到整个银河系的所有这些层面中的几何现象之间存在着清晰的联系。这些几何结构创造了相干性,并且因为它们是时间中的结构(structures in time),所有它们或许可以让巨大的时间段被瞬间穿越,使得恐龙可以出现在现代的地球上。这也暗示了,当我们最终进入到一个新的球状银河能量区域时,会有更多的时间通道向我们开启。太阳系中发生的转变,以及人类进化的神秘加速现象,暗示了重大的变化正在进行中。
当美国的开国者提到并暗示我们注意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的《牧歌集》(Eclogue)第四卷(摘自西比尔'Sybilline'神秘文本)时,他们是否在引用一个精确的预言——预示了一个“英雄与众神共同生活”,并且我们所有人都会获得这些超自然能力,因此“一个黄金种族将再次在全球崛起?”我们正在被引导着经历一场银河进化,并且转变结果将远超我们目前的想象?接下来我将再和你分享一些古老的传统知识,让你自己来进行判断。
1 译注:Tau为希腊字母表中第十九个字母,通常译写为T。
2 译注:Sigma为希腊字母表中第十八个字母,通常译写为S。
第十九章 不只是一个黄金时代
在本书中,我们一直试图弄清楚,“2012年预示着一个黄金时代的来临”这个古老预言是否真实,并且我们现在已经清晰地看到DNA和意识进化的证据,和某种维度性转变可能正在发生的明显迹象。所以,让我们继续深入探索和理解那些关于黄金时代的古老传说吧。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传统是如何起源的,我们需要追溯到西方世界最古老的文学,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经典文学——去寻找那些揭示了这些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的更古老根源的线索。
1952年,H。C。鲍德里(H。C。Baldry)为在学术界具有相当分量的《古典季刊》(Classical Quarterly)杂志写了“谁发明了黄金年代?”一文,他在文中流畅地使用多种语言进行阐述,甚至经常不提供任何翻译。除非你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并且精通希腊字母表和希腊语,否则,在没有翻译者的帮助下,你很难读懂这篇文章。在大部分学者只会夸夸其谈的学术氛围下,鲍德里对“黄金时代”这个概念的起源,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
在古代文献中,有许多章节描绘了一个与残酷艰辛的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想象中的世界,其中充满自然的馈赠,不存在纷争或匮乏。当然,它总是存在于人类寻常经验之外的某个时间或地点,不论在世界地图的偏远角落,或死后的极乐世界,还是过去或未来。类似这种存在于过去或未来的想象中的极乐时代被人们称为“黄金时代”。
这个描述了一种快乐的生活状态的图景可以追溯到一个比任何现存经典文献还要古老的源头;这个传统图景通常被认为存在于古罗马帝国之前的克洛诺斯(Kronos)1时代;在这个传统图景中并没有提或关于黄金以及黄金的使用……当当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Hesiod)在他的《工作与生活》(works and days)(42…46)中首次提及这一点时,他并没有给予解释,但是简要地暗示了一种人类现在本该享受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