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每天一堂口才课-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从容答题,妙语解脱。演讲时,常有听众提出较尖锐的问题,欲“把你逼上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你要学会从容地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乍看起来十分棘手的问题。如果采取压制的方法,发火批评,喊“别吵了,安静下来”,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窘境。你不妨采用以诚相待、妙语解脱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
3.巧妙穿插,活跃气氛。如果会场沉闷,你要尽快调节,巧妙穿插,活跃气氛。使用穿插的方法,除了可以把事理说得更形象、更深刻外,还可以活跃现场气氛,提高听众的兴趣。比如,讲个笑话、讲个故事、谈点趣闻、唱首歌等。
4.将错就错,灵活处理。要想在演讲中避免说错话是相当困难的。一旦出错,最忌讳两点:一是搔头挠耳,二是冷场过久。有人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演说过程中冷场巧秒以上,听众中就会有零星笑声;冷场30秒以上,就有少数听众的笑声;冷场时间再长一点,听众就会普遍不耐烦了。
演讲过程中,如果是漏了个别字句的小错误,只要无伤大雅,不予更改为好。如果是讲了一段之后突然忘了下一段该说什么,那该怎么办?第一,就地换掉话题,用上段结尾中的句子来发挥。第二,向听众提出问题,如果实在是大脑一片空白,就应该临时编一段较完整的结束语,有礼貌地结束。
在演讲当中,常会遇到不同的情况,你要学会控制会场的氛围,具备调配互动的能力。
第307天 消除当众讲话的恐惧心理
核心提示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过成功的经历,胸中就会鼓起“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信心和胜利的希望,并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
理论指导
有这样一名学生,每遇联欢活动轮到他站起来发言时,他总是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讲不出来,显得尴尬不堪。老师与同学问他缘故,他说:“以前上中学时,我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不想中间忘了词儿,招致了惨痛失败。后来一站在众人前,我就想起那件事,也就说不出话来了。”
有很多由于怯场而说不出话的人,就像上面说的这位大学生一样,每想起自己失败的惨状,要讲话的意志就消失了。他们往往害怕重蹈覆辙,一直为往事所束缚,认为过去失败了,这回也定将失败,抱着自己过去失败的惨痛经历和灰暗的印象不放,逐渐对说话失去了勇气与信心。
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人物都曾在说话方面有过失败。国际工人运动女活动家蔡特金第一次演讲时,虽然早就做过细致准备,可一上台,要讲的话一下子从脑子里全溜掉了,大脑出现了空白。作家马克·吐温谈起他首次在公开场合演说时说,那时仿佛嘴里塞满了棉花,脉搏快得像争夺赛跑奖杯。政治家路易·乔治说,第一次试着做公开演说时,舌头抵在嘴的上膛,竟然不能说出一个字。
在美国有人曾以“你最怕什么”为题询问了3000个人,调查人们究竟最怕什么,结论的第一点就是:最怕的是在众人面前讲话。英国历史上有位叫狄斯瑞的首相就曾说过,他宁愿领一队骑兵去冲锋陷阵,也不愿在下院做一次演讲。然而上述这些演说家们正是在战胜了失败之后方成为雄辩之才的。
在西方曾流传一句格言:“诗人是先天的,演说家是后天的。”为了忘却痛苦、摆脱失败的阴影,你不妨试试如下方法。
1.把听众当成朋友或客人。不论是谁,与亲密的朋友说话都不会怯场;初次见面,一想到不了解这个人,就会拘束。所以,你应视每一位陌生人为旧友故知。日本有位当配角的年轻滑稽演员,为了防止怯场,常在手心上写一个“客”字,意为装作把观众不放在眼里,也就是说“不把客人当回事就不怯场了”。另一位日本歌手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一怯场,就自言自语地念叨:“我是客人所喜欢的,客人都很喜欢我。”这样一来,紧张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镇静自若。
2.脑子里要经常清楚浮现成功的情景。有的人一想起自己过去失败的情景,脑子里便闪现出“这一下又要失败啦!”、“腿哆嗦起来了!”、“话音异常啦!”等信息,并导致说不出话来。所以,你最好多想像一下自己与初次见面的人侃侃而谈,在公众面前指点江山的潇洒英姿。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过成功的经历,胸中就会鼓起“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信心和胜利的希望,并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如果说话之前想像到听众对自己热烈喝彩的情景,则会倍增自己说话的勇气。
第308天 多使用具有视觉效果的语句
核心提示
具有视觉效果的语句最能唤起人们脑海中的景象,甚至可以牵引出观众的想像,达到一种互动的效果。
理论指导
在说话时,要注意使用形象性的语言,在演讲中更要注意,因为形象性的语言,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段短小精悍的、深入人心的演讲,它的语言离不开形象化。形象化,即运用形象性的语言。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对打散后又重新集结的起义队伍做了一次振奋人心的演讲:“我们工农武装现在的力量还很小,就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现在的力量还很大,就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紧牙,挺过这一关,我们这块小石头就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这里,“小石头”和“大水缸”都是出身工农的起义战士所熟悉的。如果用“社会发展的肯定性力量”和“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力量”的说法代替“小石头”和“大水缸”,就不那么容易被人们接受了。
要让听众“看见”你的话,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技巧,这就是景象描绘。景象描绘就是使用能形成图画般景象的字眼。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演讲者,都是能塑造景象于你眼前的高手。
卡耐基总结他的成功之道说:“景象!景象!景象!它们如同呼吸空气一般,是免费的呀!把它们撒在演讲里,你就更能欢愉别人,也会更具影响力。”
一个知道怎么把话说到位的人,他会使所说的景象浮现在听众的眼前,而那些不会讲话的人,只是笨拙地使用平淡无味的语言,结果让听众昏昏欲睡。因此,你应该把景象用在你的演说中,这样,你就更能感染听众,让听众接受你的观点了。
换句话说,应该多用具有视觉效果的语句。具有视觉效果的语句最能唤起人们脑海中的景象,甚至可以牵引出观众的想像,达到一种互动的效果。
法国哲学家艾兰说:“抽象的风格总是差的,在你的句子里应该充满了石头、金属、椅子、桌子、动物、男人和女人。”
平时你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语言,使它变得形象、生动。当你登台演讲时,你就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描述得更为具体、明确。
第309天 让枯燥的数据动起来
核心提示
高明的演说者,总是善于把干巴巴的数据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图景。
理论指导
有些会说话的人为了证明某些话的可信性,说话时需要引用大量的数据,但演说又不同于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仅仅把一连串枯燥的数据抛向听众,会使现场气氛沉闷平淡,听众也无法记住那些一带而过的阿拉伯数字。
美国记者爱德文·史路森呼吁人们充分利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能量的文章,实在是值得你学习借鉴的典范。
我们知道,美国境内有几百万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在尼亚加拉瀑布这里,每小时浪费的资源价值相当于25万块面包……每小时有60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摔下去,在漩涡中制成一个大蛋卷。如果印花布不断地从一架像尼亚加拉河那样宽达4000英尺的织布机上织出来,那也就表示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如果把卡耐基图书馆放在瀑布底下,大约在一到两小时内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或者,我们也可以想像,一家大百货公司每天从伊利湖上游漂下来,把它的各种商品冲落到160英尺下的岩石上。
要想不理会充满形象的言谈,就好像要求球迷坐在沸腾起来的足球场上不看球赛一样困难。
第310天 言之有物,让听众获得真切实在的感受
核心提示
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有效地渲染出事件发生时的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理论指导
一篇好的演讲稿,只有通俗的语言还不够,讲出的话为听众所理解,才是最基本的,但与成功的演讲还相去甚远。你要用形象化的语言把抽象变为具体,把深奥讲得浅显,使枯燥变得有趣。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或选用形象化的词语,或用形象化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有效地渲染出事件发生时的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有的读者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说语言要朴素就得少用虚饰的形容词,那么又为什么主张选用形象化的词语呢?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朴素未必失去形象,形象也未必就不朴素,语言的选用要依据演讲者所要讲述对象的特点,需要具体描述的就不该吝惜笔墨,而只须简要说明的就不必冗言赘语。最根本的是要服务于演讲的主题,既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又让听众觉得生动感人。形象化的语言绝不是堆砌形容词,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影响表达的效果。
要使语言形象化,各种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也非常有效。
1.生动活泼的比拟
当你向听众讲大家不熟悉或不很熟悉的话题时,就可以引用一个生动而容易理解的比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57年4月8日,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上作了题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的报告,他将西安的城建问题比拟为“骨头”和“肉”的关系。他认为西安市城市规划的图纸上已摆得满满的,实际上里边空的地方很多,注意了“骨头”,但对“肉”重视不够,应该办的商店、理发店等服务性行业,没有注意办。他表示,我们国家大,搞一点富丽堂皇的东西,以表示我们的新气象,但是不应该搞得太多,在人多的地方多建些商店、戏院、电影院、学校等,“肉”的问题就解决了。
邓小平在这里生动而又有说服力的比拟,道出了经济工作中的辩证关系。“骨头”指工业、交通、高楼等大的建设项目,“肉”是指配合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多种设施建设,如科研、文教、卫生、商业服务网点、职工住宅和城市公共事业等。
2.形象通俗化的比喻
郭沫若演说就很喜欢大量运用比喻。1937年郭沫若从日本只身返回祖国参加抗日斗争,上海地下党组织各界人士集会,欢迎他与获释的“七君子”返沪。会上,有人喜欢鼓吹“一党专政”和抗日必须依于“政府”之下。郭沫若作了一个精彩的发言,说:“政府好像是个火车司机,人民好比火车上的乘客,司机、乘客是前往同一目的地的,乘客只有一致服从司机,才能达到共同的目的地。但是如果开车的司机是个喝了酒的醉汉,或者他已经睡着了,这个时候全车乘客都将有生命之危,怎能安全到达目的地?这样我们就不能再服从他了。我们不但不服从他,而且应该叫醒他了!”会场上掌声雷动,他接着说:“即使他没喝醉,这个司机也不是个好司机,他也是不会注意安全行车的。像前面轨道上,堆放着许多石块、障碍物,他还是硬向前开,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危在旦夕,这时我们全体乘客,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顺利到达目的地,就不能盲目地服从他,大家应该命令他停车,赶快下车,一齐动手把石块、障碍物搬掉。”
郭沫若的这个比喻,取自日常生活,明白易懂,又说理透彻、无可辩驳。他有力地问击了“一党专政”的鼓吹者,大快人心,赢得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3.运用成语、名言、典故、诗词、神话等
一个好的演讲者,不仅要有雄辩的逻辑思维,还应有完美的形象思维。当二者结合在一起时,即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车有了轮子才能行驶,鸟有了翅膀才能飞翔。形象的引用比讲抽象的道理收效更大。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出席专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他在致祝酒词时就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句话既表达了尼克松对中国的尊敬,又体现出中美两国要抓住历史的机遇,共同努力,改善两国关系。
第311天 演讲成功需要营造好的氛围
核心提示
只有“势”造得好,宣传的效果才会好,观众才会受到感染。
理论指导
现场演讲的氛围很重要。气氛热烈,听众热情高涨,演讲才算成功。倘若不能营造出较为热烈的气氛带动听众的情绪,场面冷冷清清的话,不管你的演讲内容有多么精彩,恐怕也称不上是成功的演讲,也起不到较好的宣传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出好的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