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公司产品进入市场初期,许多员工对王微把好不容易赚到的钱用在打广告上很不理解,心疼、劝阻者甚多。但他已敏锐地认识到了广告的市场价值和效应,因而他根本不考虑这些意见,毅然决然地把卖产品的钱都用来打广告,用他的话说这是得到便宜不撒手。大家都觉得心疼,王微却认为是“便宜”,二者间在观念与判断上的差距真是天壤之别。而恰恰是王微的独裁、集权与决断,才保证了一个正确决策的顺利实施,从而造就了他们公司的腾飞。在这种需要高控制的情境中,王微的独裁式领导,充分发挥了效能并获得累累硕果。
案例分析全部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全部怀疑别人是一样有危害的。身为一名创业者,最理想的做法是听取每个人的意见,但始终拥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被众说纷纭的言辞所动摇,这当然需要勇气和睿智。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学会选择性地倾听。
创业者要有主见,并不是要主观武断,独断专行。而是要对事物有判断能力和决断能力,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有利于避免决策上的失误。但创业者决不只是一个听取意见的“录音机”,而还应是一个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加工厂”。要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吸收和采纳正确的意见,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做出决策。
要知道,每个人的思想素质不同,对情况了解的程度不同,所处的地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对事物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甚至不排除有些小人,出于个人的某种目的,有意进献谗言,混淆视听。如果领导者缺少主见,面对各种意见患得患失,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优柔寡断,其结果要么是议而不决,决而不断,一事无成;要么是不加思考,盲目拍板,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和原则性,都有好与坏、是与非、对与错、利与弊之分,这就需要领导者认真分析、准确判断、正确把握、果断决策,千万不可优柔寡断,更不能两边倒。
●细节44 集权与放权的协调
“民主集中,没有民主就不会存在着集中,没有集中也就不能体现民主”。辩证法无处不在,在创业时,你同样要辩证地考虑集权和放权的关系。但在谈论集权与放权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创业者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每个人不是全能和万能的。比如卡内基不懂钢铁,但不代表他不能成为钢铁大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点非常重要。
集权的好处是,能有效地让团队确定目标,能约束团队向自己想要的目标前进,能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地进行改进。但是弱点也非常明确,就是一言堂,大事小事只有你一把抓,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失误就可能让一个企业消失的时代,谁能保证一个集权人能通晓百事,精百业?谁能保证他在工作中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地长期无错误无盲点,24小时精力充沛转个不停?同时,有不少管理者都是在跨行业管理,又如何保证他能清晰每个涉及的部门及要点?
所以,在现代企业中,集权是很难行得通的,创业者要学会放权,把自己的精力放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而放权的同时,也是对下属的一种考验,也是一种责任与培养,现在很流行的离场考核,其实也是一个集权与放权管理的合理体现。集权与放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集权,下面员工可能会全部由你做主,没有建议,没有主动;只有放权,下面员工可能会自行其是,不管团队与企业。重要的是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合理地集权,合理地放权,有集权的掌控,也要有放权的做法。
【案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三株
创业时注册资本仅30万元的三株,曾在短短的三四年内创造了销售额80多亿元,资产40多亿元的奇迹。三株公司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整个中国大陆的所有省会城市、大中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的自营销售网络,和在绝大部分中国农村的土墙、电线杆甚至厕所上都能看到的“三株口服液”的“无成本广告”,成就了其在中国保健品行业至今无人逾越的帝国基业。在鼎盛时期,三株在全国共拥有600个销售分公司或子公司,这些公司在县、乡、镇又管辖着2000个办事处和总数超过15万的销售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讲,三株的销售网络是其最宝贵的财富。
但从1997年开始,三株公司的销售额急剧下滑,销售网络的失控最终使公司陷入困境。三株总裁吴炳新在总结三株的十五条失误中,谈及销售网络的管理时指出了以下几点:营销管理体制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没有处理好。1997年年初,公司曾尝试放权,但许多子公司不会用权或滥用权力的现象严重;企业机构臃肿,各体系、各中心画地为牢,演变为“诸侯割据”的局面,使总公司的战略无法有效贯彻,一些子公司欺上瞒下,信息沟通系统产生严重偏差;渠道浪费现象严重,行政费用惊人;财务管理失控,财务与营销脱节,“亏总部,富个人”现象很普遍;市场监控不利,冲货现象严重,广告失真,失信于消费者;销售人员创新精神消失殆尽。这些由于集权与分权关系没能处理好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居然动摇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基业。
案例分析其实,随着买方市场的来临,渠道中的控制权就应该逐渐向渠道终端转移,超级终端的出现只是将这一矛盾激化了而已。三株公司的渠道系统属于典型的产权型渠道关系,利用这种渠道系统,三株摆脱了分销商的控制,将分销控制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说,没有这张“疏而不漏”的销售网络就没有三株的帝国基业,但三株最终的落败正是源于这种号称最易控制的渠道系统的失控。
对于许多创业者来说,当经理的职务交给他人之后,自己也就处于下岗的状态,这对于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他们来说,几乎是不能接受的。但只手遮不住天,经营一家公司绝对不是一个人所能够完成的,无论你是否真的有三头六臂。如果真的不需要其他人帮助你经营自己的事业,请人干什么?既然你请了人,又不肯放手给他权力,他怎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创业之初,创业者可以独裁,也可以集权,但千万不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该放手时就要放手,好让你的企业更加茁壮地成长。
第10章 管理之道,心中有数
管理是一门艺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只是也许你没有注意到管理能力这个问题。领导者的活动,是各种大目标和各种小目标之间的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和发展协调性的结合。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全局,要看到商业竞争的大环境、大趋势和自我整体态势;要在处理问题时,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不局限于微薄小利的得失,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只有对各种管理之道心中有数,创业者才能做出科学的战略决策。
●细节45 牢牢抓住生财之源
创业者想成功,想致富,就必须首先要从心理上摒弃那种“一夜暴富”的幼稚想法和观念。万事开头难,赚钱是你迫切想做的事,但却是一件急不得的事。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合理投资,抓住机遇,看准时机,这些创业成功的关键步骤缺一不可。
台湾富商王永庆,从一个小米店的小伙计,靠数十年努力,终于成为中华第一富商、世界塑料业大王。他的成功之道在于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财智、财商,他的经营之道、用人之道以及企业开拓之道,都闪耀着与众不同的财富智慧之光。他能够找到自己的财富之源,并且牢牢抓住,所以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你也一样,创业时,如果能在人家没动静时,抢先挖出财源,并且紧紧抓住,肯定能财源滚滚。
【案例】2万元起家的华为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
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此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或许这就是他的财富之源。于是,他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此次孤注一掷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C&C08交换机,由于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与之类似,C&C08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成立之初确立的这个自主研制技术的策略,让华为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也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成为华为日后傲视同业的一大资本。
但是,当时,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盘踞在各个省市多年,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先进技术的百年老店直接交火,未免是以卵击石。最严峻的是,由于国内市场迅速进入恶性竞争阶段,国际电信巨头依仗雄厚财力,也开始大幅降价,妄图将华为等国内新兴电信制造企业扼杀在摇篮里。
任正非选择了一条后来被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华为先占领国际电信巨头没有能力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
国际电信巨头的分支机构最多只设立到省会城市以及沿海的重点城市,对于广大农村市场无暇顾及,而这正是华为这样的本土企业的优势所在。另外,由于农村市场购买力有限,即使国外产品大幅降价,也与农村市场的要求有段距离,因此,国际电信巨头基本上放弃了农村市场。
事实证明,这个战略不仅使华为避免了被国际电信巨头扼杀,更让华为获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积蓄了打城市战的资本。1999年,华为员工达到15000人,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达120亿元。
案例分析华为的成功,在于任正非善于找到生财之源,并且能够抓住投资的良好时机,不以小利而不为,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同样是2万元,如果不用于投资创业,它可能永远是2万元,而在找到生财之源之后,它却铸就了今天拥有上百亿资产的华为。
我们这个时代,潜藏着种种生财和成就事业的机遇,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和新生活方式对消费市场的需求,就是产生机遇的依据和动因。抓住了这些机遇,就有可能掘开一个个财源。关键在于,创业者要找出这些需求,挖掘出你的财源,并且紧紧抓住。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退缩,这样你的创业就不愁不成功。
●细节46 销售分析,赚明白钱
销售分析的作用,主要在于衡量和评估管理者所制定的计划销售目标与实际销售之间的关系,它可以采用销售差异分析和微观销售分析两种方法。销售差异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各个不同的因素对销售绩效的不同作用;微观销售分析主要分析决定未能达到销售额的特定产品、地区等。也许你觉得这些专业的术语描述看起来太费劲,那么简单来说,销售分析就是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对市场上的各项因素做出分析,知道能从哪里赚钱,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案例】女人的钱最好赚
在伦敦,有一个叫埃默德的人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地理位置相当好,每天来往的人也很多,可是他的生意却一直不景气。开业两三年了,店里总是冷冷清清的。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埃默德十分郁闷。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埃默德终于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在平时光顾公司的人中女性居多,差不多占80%,偶尔有男人来商店,也大多是陪妻子购物,很少单独买东西。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经营方向有问题。想起以前看到的犹太人喜欢做女人的生意这一法则,他不禁自责起来:女人才是真正的消费主体,自己却把目光瞄在不赚钱的生意上,这样不是偏离赚钱越来越远了吗?于是埃默德果断地决定将自己百货商店的营业对象限定在女性身上。
这次,他把所有的营业面积全部用上,都摆上女性的用品。不过,精明的埃默德这次想出了高招:把正常的营业时间一分为二,白天他摆设家庭主妇感兴趣的衣料、内裤、实用衣着、手工艺品、厨房用品等实用类商品;晚上则改变成一家时髦用品商店,将朝气蓬勃的气息带到商店,以便迎合那些年轻的女性。这样,不同需求的女人都被他的经营方针给覆盖了。
尤其是针对年轻时髦的女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