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息日的前一天,人们要上街去采购,买好安息日的三餐饭菜。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清扫,烛台被擦得锃亮,最好的衣服被拿出来准备好,炉子上烤制着安息日的面包。到了第六天落日前几小时,犹太人从交通到贸易的一切活动统统停止:学校放学了;人人都急着回家。日落前的一两个小时,到处都出奇的安静。家庭主妇会在此时点燃安息日的蜡烛,并举起双手感谢上帝让她们点燃安息日蜡烛。点燃安息日蜡烛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安息日不准点火,不准灭火,这支蜡烛要燃烧整整一天。安息日的上午,人们会聚集到会堂参加礼拜。一些家庭常常利用这个时候为孩子举行成年礼。下午,人们可以参加会堂里的《托拉》学习,也可以在家中学习。安息日当天是不允许烹饪的,只能把事先准备好的食物用小火慢炖。通常这样的食品是Cholent(头天做好的菜)或Kugel(类似面条)。
当天空第一批星星出现时,安息日便宣告结束。下一个星期的工作和生活就又开始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不需要会堂的神职人员去看星星的出现。安息日前一天,各犹太报纸都会登载各城市和地区安息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其精确度到分。
从“巴比伦之囚”时期开始,安息日就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意义,成为犹太人与上帝立约的时间符号,成了犹太人认定自身民族身份的共同节期。尽管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犹太人过安息日的风俗会有所差别,但是他们都把这一天视为一个非常重要和神圣的日子,千百年来恪守着这一传统。遵守安息日已经成为犹太人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这一习俗,对保持犹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直至今日,每当安息日,以色列也会百业安息。不仅商店关门,连国内航班、公共交通也全部歇业。但是国家并没有对人们在安息日的活动作出具体规定和限制。
当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时,安息日没有成为社会问题,因为犹太人在当地社会中终究是少数。但是当犹太人聚集到巴勒斯坦建立了以色列之后,安息日问题就成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很难想象在当
与犹太人交往的知识必备——独特的犹太礼仪风俗(2) 今现代化的条件下,一个社会在正常运转六天后于第七天戛然停止:钢铁厂不炼钢,发电厂不发电,医院没有医生,哨卡没有哨兵,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浓缩到家庭和会堂。
近年来,改革派犹太教徒和世俗的犹太人经常在安息日与正统派教徒发生冲突。正统派教徒反对人们在安息日开汽车、看电影、购物,并常常聚集在公路旁用石头砸过往的车辆,袭击安息日营业的电影院和商业机构。而那些没有信仰的世俗犹太人却抱怨每逢星期六商店、饭店不营业,也没有公共交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双方的尖锐对立已经成为当代以色列一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不管是和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还是没有信仰的犹太人打交道,记得不要在安息日打搅他们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因为安息日的禁忌比较多,除了不准点火、接触电源外,还有不准使用电器、电话,不准开车或者乘车,不准在街上拎东西,不准处理钱财,不准谈生意等等。
犹太新年是除了安息日之外的一个重要的节日。这是一个既欢喜又略带忧思的节日,这是因为犹太拉比在《塔木德》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即犹太新年就是上帝创造人类的第六天即安息日。按照这种理解,犹太新年就成为所有犹太人的生日。因为在这一天,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被创造,被赐予生命;偷吃禁果被审问,以至于后来被逐出伊甸园;所以这一天也成为提醒犹太人末世审判的日子。
在犹太新年,人们将上帝看作是那位要行使终极审判权利的审判官。所以在新年,犹太人要回望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的所作所为,诚实地自我检讨,如:承认错误、诚心悔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自己得罪过的人道歉等等。
图6…1犹太会堂,每年的新年犹太人会到会堂聚会。新年的另一个主题来自这个字的字面意思,即“头”。这是一年的起头,带有头脑和心思的含义。这也象征着人们盼望有丰盛美好、而非疲于奔命的一年。还有一些犹太社团会在这一天用一些特殊的手法制作菜肴,如:在烹调鱼时留着鱼头,去掉鱼尾等等。人们还喜欢在犹太新年品尝刚刚成熟的食物,例如新采的水果。这种尝新的习俗表现出新年所蕴涵的“新开始”的含义。
在犹太会堂里,新年那天的聚会仪式反复体现出悔罪自新的含义。聚会的形式虽然和平时差别不大,但是也有些变化,如强有力地提醒人们在踏进新年的时候要反省自己。
犹太新年还有一个与其他犹太教仪式大相径庭的礼仪,名为“塔什尼”(Tashlikh);字面意思是“抛弃”。在犹太新年的第一天下午(如果新年的第一天碰巧是安息日,则将塔什尼顺延到新年的第二天),人们会到流动的溪水或者河水旁边,把面包屑抛入水中,象征着抛弃个人的罪恶。尽管也有部分犹太人认为这种习俗使得新年悔过程序变得过分复杂琐碎,但是至今为止这个仪式还是非常普遍的。
由于犹太节期都是以日落为开始,所以大部分与犹太新年有关的家庭礼节都是在晚上举行,庆祝活动通常以点燃蜡烛为序幕,象征着从世俗到神圣的过度。之后,他们会使用家里最好的瓷器和餐具,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接着,人们会背诵一段特别的新年祝酒辞。一般来说,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在这个时刻拿起自己的酒杯,饮用葡萄酒或者葡萄汁,并向往常一样念诵一篇赞美诗篇才会开始饮宴。
与犹太人交往的知识必备——独特的犹太礼仪风俗(3) 由于犹太新年为期是两天,以上提及的所有习俗也会在第二个晚上重复,这两天唯一的区别是:人们选择在第二天晚上品尝与前一天不同种类的水果。通常来讲,人们会在第一天晚上选择蘸了蜂蜜的苹果,以象征对新的一年甜蜜生活的期盼。而第二天晚上,人们通常会选择石榴,这是因为:第一,石榴是以色列土生土长的水果;第二,传说每个石榴有613颗甜美多汁的果粒,而613又正好是律法书上提到的诫命数目。
若有幸被邀请参加犹太人的新年派对,葡萄、苹果和石榴都是很好的礼物。
割礼是犹太人古老的传统习俗,对犹太人来说,割礼是宗教仪式,因此必须由受过正规律法训练并遵行律法的犹太人来执行。执行割礼的人被称作穆罕(Mohel),一般都拥有医生认可证明。
犹太人的男孩出生7天后,要行割礼,作为选民与上帝立约的标记。《圣经》中最早记载的一次割礼是在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身上施行的,因此,亚伯拉罕的男性子孙都要受割礼。假如男孩生病或者有其他健康问题,则需要医生出示许可证,方可接受割礼。
割礼进行之前,穆罕要致祝词并宣告接受割礼的男孩已经践行律法。之后,男婴的父母要致祝词以表明他们的儿子已经与上帝立约,并正式给孩子起希伯来名字。割礼是为了践行犹太男孩与上帝之间的契约而设立的重要仪式。但是,为女孩举行的类似仪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且不普及。
犹太人的宗教盛典《托拉》首先命令犹太人接受割礼。正如《圣经·创世记》十七章十一节所说:“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犹太贤哲们也讲过很多关于割礼的故事,以强调割礼的重要性。
另外,犹太教的三大传统节日: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都是根据“出埃及记”的历史故事而定的。至今那些虔诚的教徒在节日期间,还要重演一次先人们在久远的历史时期所经历的磨难:吃7天无酵饼,住在树枝搭起的棚中;在婚礼上也要摔破酒杯,以示纪念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和犹太人的流散。逾越节是对上帝解救犹太人的纪念日。五旬节是纪念上帝与犹太人的先祖在西奈山立的约;住棚节是对上帝引导先祖逃出埃及并为其建棚的纪念。这种古史今演的节日,除了具有宗教意义之外,更具有民族的现实意义。至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及其后裔,通过古史今历,无疑会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融为一体,将个人历史、民族历史紧密相连,形成强烈的民族共识与群体认同,结成犹太人跨地域的民族心理纽带,使其永远充满着民族意识的活力。犹太人的民风民俗,不仅具有宗教的色彩,而且也成了犹太民族凝聚力的特定标志。
对传统习俗的遵守是犹太人的一种自觉行为,无须进行任何强制性规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习俗在历史积淀中超越了自身包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意义。正如犹太哲学家开普兰所说:“毫无疑问,宗教习俗长期以来只被看作是能在来世获得一份儿,即获得拯救的手段。这种关于宗教习俗的概念作为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一直在犹太生活中发挥着作用。但是,如果不是早就存在着一种对犹太民族的自我认同的需要的话,这种概念也许永远不能成功地在犹太意识中赢得它那种传统的重要地位。”
犹太习俗在对犹太民族意识的呈现中,不仅表现出独特的方式特点,也产生着不容替代的特殊效用。首先,犹太节期在犹太文化中是作为一种民间习俗而不断复现的,这种民间习俗业已成为犹太文化历史中的一种固定的结构品质,它在犹太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具有持久性的功能意义,因而内涵在犹太节期习俗中的民族意识在犹太文化的延续中也伴随着犹太节期的习俗化而发生着一种固定的、普遍性的文化效力。
犹太人的割礼习俗与节期习俗相互补充,共同贯通在犹太人的历史生活中,这样,整个犹太民族便被统纳到了一种有形而无形、宽泛而深刻的民族标志之下,所有的犹太人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焕发了深厚的民族意识。
犹太人的风俗的确充满了神秘感,但是若您和不太熟悉的犹太朋友交往,一定要适当抑制自己的好奇心,除非对方主动提及,千万不要对他的犹太身份以及犹太民族的割礼等习俗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好奇心。
与犹太人交往的重要原则——遵守契约、信守诺言(1) “约”是犹太文化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犹太文化的核心是与上帝立约。关于犹太人与上帝立约的文化故事,人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上帝不直接颁布、强制执行律法而要选择犹太人的领袖摩西来宣布他的旨意?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像希伯来人那样处于社会发展初期的弱小民族,何以较世界上其他民族为先,在上古就采用这种颇含近代意味的立约形式,来约束和彰显自己呢?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由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迦南地处欧亚交通中转地,商业和海运贸易地位突出。作为游牧民族的犹太人,同样离不开商业和广泛的交换活动。因此以双边“约”的形式来处理日常事务成为一种文化心态和行为,故有学者认为犹太民族这种立约的做法更适用于一个商业社会;第二,是由于犹太民族分散的族类来源和社会阶层来源,部落的合成又往往是在战争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以约的形式汇集人群、组成更大的群体,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第三,是较为深层的原因:国王权利受到祭司先知和民众的牵制,残存下来的部落民主制度使王的权威不能采取绝对权利的形式,而要与祭司长老等各方立约,才能获得人们赋予的权威。在《圣经》中,关于立约的文字很多,在新的地方安营也要以立约为形式确定信仰关系等等。也就是说,与上帝立约的故事是与处理现实关系的方式同构的。
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是上帝雅赫维从万民中拣选出来的一个特殊民族,是与他订立契约的特殊选民。而契约观念正是千百年来维系着犹太民族流而不亡、散而不灭的最重要的纽带。
在《创世记》第15章中记录了上帝与希伯来人的先祖亚伯拉罕立约的故事。总体来说,这项契约是关于上帝对希伯来人的永恒应许和恩惠;在这项契约中,上帝应许要赐给亚伯拉罕一个儿子;亚伯拉罕因此要成为多国的父;上帝还应许要祝福他的子孙后代,并要求亚伯拉罕凭着信心接受这些应许。上帝与犹太民族的特殊关系由此确立。
旧约《出埃及》记中叙述了摩西与上帝立约的故事。在西奈山上,摩西代表犹太民族再次明确了与上帝的特殊关系。上帝与摩西所立的约代表了整个民族对上帝的集体承诺,对每个犹太人都具有约束力。上帝与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