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闻学概论(第4版)-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 张国良:《现代日本大众传播史》,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107页。

  【18】 〔美〕艾尔达·海伯特:《大众传媒与社会》,风云论坛出版社1997年版,第954页。

  【19】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7页。

  【20】 王锐生、陈何清等:《社会哲学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21】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

  【22】 H。 T。 Cans: 〃The Message Behind News〃;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1979 (1).

  【23】 赫伯特·甘斯把主流价值观确认为8种,包括民族优越感、利他的民主、个人主义、秩序等等;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一书中提出把美国主流价值观概括为8种,包括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平等、自由、效率和实用观、个人成就等等。

  【24】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25】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26】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27】 隗静:《美国威胁论为何很少听到》,载《环球时报》2007年1月17日。

  【28】 黄晴:《西方媒体说得轻巧》,载《环球时报》2000年9月8日。

  【29】 杨伟芬主编:《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30】 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78页。

  【31】 美、英等八国首脑会议发表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2000年7月。

  【32】 《全球“数码鸿沟”拉大》,载《新闻晨报》2000年7月11日。

  第十章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含义

  自由主义报刊一词的英文是freedom of press。这个词在西方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内涵。在文艺复兴运动期间,freedom of press仅指言论自由,即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们反对教会的思想禁锢,争取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17世纪初,西欧各国印刷术广泛运用,freedom of press主要指出版自由;到报刊开始在西欧各国兴起,freedom of press又主要指报刊自由。而在现在,在原有含义基础上,强调了信息交流的自由。freedom of press一词中文有不同译法:“出版自由”、“言论自由”、“言论出版自由”、“报业自由”等等,现在一般都译为“新闻自由”。“自由主义报刊”是近些年的提法,专指相对社会责任论而言的一种新闻理论,以区别于西方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新闻自由。

  什么是新闻自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新闻自由包括: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当然,事后的追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即不容许报刊自由地损害国家、社会、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简要地说,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约翰·弥尔顿在1646年出版的《论出版自由》中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这自由则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1】。这一思想,在西方各国被视为新闻自由的圭臬。

  在西方各国早期为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中,那些资产阶级的思想先驱们以及一大批争取新闻自由的斗士们确实提倡过不受任何限制、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新闻自由。在各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初,都实践过这种绝对的新闻自由,这就是西方各国的政党报刊时期。例如在美国,从建国之初到1850年的六七十年间,当时的共和党和联邦党各自操纵报刊,从报刊上相互谩骂到街头上大打出手,无所不用其极,“由于报上的谩骂之风,有些历史学家便将这段时期称作‘新闻事业的黑暗时代’”【2】。为此而造成的社会混乱迫使西方各国不得不先后采取司法和行政措施来约束新闻界,这也宣示了不受任何限制、约束的绝对新闻自由的幻灭。到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一批学者从重新诠释自由的含义出发,宣称:“完全的自由和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没有限制的自由只是一个幻想”【3】。这批学者认为,自由有两种,一种是“免于……控制或限制的自由”,另一种是“具有行动所必须的条件和设备”,即“有做……的自由”。前一种自由是消极的自由,这是早期资产阶级为免于封建专制的压制而争取的新闻自由;后一种是积极的自由,即在现代社会中所需要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完全的或绝对的自由,而是人类所能达到的自由,即必须从各国所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所能提供的社会环境出发,实现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必定受到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和控制。

  第二节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出版自由绝不仅仅是报刊的专利,它决定着人们的信仰、思想自由,信息交流的自由,人身自由。所以,出版自由是从根本上挖掉封建统治的基础,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奠定基石。由此,从16世纪到18世纪,出版自由成为各阶级尤其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焦点之一,出版自由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自己政权的核心口号和目标。

  纵观世界新闻史,从16世纪到19世纪,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大致有三个时期。由于各国的历史进程不同,时间是交叉的。

  第一时期(16世纪到17世纪),封建王朝采取高压政策妄图扼杀出版自由。

  1450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版印刷机。当时正值文艺复兴运动遍及欧洲,这两者的结合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思想大地震。由于印刷机的出现,因而产生了“危险思想”的传播远远超过这种思想创始人的直接影响这一前景,于是问题尖锐了。技术的进步威胁到封建王朝,本能的恐惧使各国王朝先后颁布种种法令,严厉压制出版。这些禁令都不约而同地集中于新兴技术即印刷术上。所以,这场斗争是新思想与旧思想之战,是封建禁锢与出版自由之战,也是王权与新技术之战。

  在欧洲各封建王朝扼杀出版社的禁令中,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是英国都铎王朝于1586年颁布的《星法院法令》,它成为欧洲各国王朝上百年出版禁令的范本。该命令有9条,其核心条款是一切印刷商的印刷机开印必须经“皇家出版公司”批准;不准在伦敦市外任何地方从事印刷;印刷商的学徒不得超过3人等等。

  在16、17世纪,法、德、俄等欧洲各国封建王朝都先后实施过类似英国星法院的法令。这些严厉的压制措施对刚刚处于萌芽时期的报刊无疑是极大的摧残,使得报刊的发展极其缓慢。在星法院法令颁布以后的近百年历史里,传播新闻仍以不定期出版的新闻书为主,宣传宗教改革、传播启蒙思想则以政论小册子为主,秘密印刷,暗中流传。

  第二时期(17世纪到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先有后,但在此时期,敌对双方的宣传需要以及市民对了解错综复杂局面的需要,使得报刊活跃一时,从而大大推动了报刊的发展。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序幕,代表资产阶级的国会派与保皇派都有自己的宣传报刊。敌对双方的报刊都以《信使报》命名,国会方面有《公民信使报》、《不列颠信使报》,保皇派方面有《神圣帝国信使报》、《学院信使报》,这些报刊都曾报道两次内战的战况以及国会、皇室的新闻。但这些报刊发行量小,只有几百份,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不大。

  对资产阶级革命真正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是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89—1794年)的报刊。这些报刊都是以政论为主的政治报刊,大力鼓吹推翻僧侣和贵族统治的革命,同保皇派展开论战。其中《杜歇老爹报》、《铁嘴报》、《法兰西和布拉班特革命报》、《宪法保卫者报》等都名噪一时,在市民中影响巨大。而这当中最具影响的是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的领导人马拉创办、主持的《人民之友报》(1789—1792年)。马拉在《人民之友报》上发表一系列政论,严厉抨击大资产阶级的领袖人物拉斐特、米拉波、伊索背叛革命的种种行为,揭露保皇党流亡者的复辟阴谋,竭力把资产阶级革命推向前进。

  第三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为反对资产阶级政府控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在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都以不同形式宣布出版自由、言论自由。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议会控制权力,实现议会君主制,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宣布“国王不得干涉人民的言论自由”。

  美国:1791年12月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即10条《人权》法案,其中第一条明载:“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

  法国: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第11条规定:“思想与意见的自由交换,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因此,每一个公民享有言论、著作和出版自由。”“但在法律限制内,须担负滥用此项自由的责任。”

  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宪法第118条规定:“每个德国人在一般法律内,都有权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及其他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法律条文的确立,无疑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条文毕竟还是纸面上的东西,出版自由的真正实现在欧美各国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在17、18、19世纪,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有过封建王朝的复辟,有资产阶级政权对封建阶级的妥协,有过独裁统治,欧美各国政府都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各种手段来扼制出版自由。各国政府先后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出版物的事先检查制

  这是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政府最先采取的措施,防止报刊批评政府。1662年6月,英国议会制定出版法案,明确规定报刊发行许可证制和出版物必须受议会设立的检查官的检查。1688年“光荣革命”后仍然实施,直到1694年出版法案颁布才正式废止。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于1810年重新恢复新闻事先审查制度,而德国从1819年开始重新执行书刊检查制度。

  这种事先检查制度使得报刊万马齐喑,也引发越来越激烈的反抗。英国在1695年,法国在1814年,德国(普鲁士)于1850年,俄国于1905年都先后取消报刊事先检查制。

  2.取代报刊事先检查制,各国政府先后制定煽动法、诽谤法扼制出版物

  煽动法、诽谤法对于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是必要的,问题是当时欧美各国制定的煽动法、诽谤法定义太宽,使报刊动辄得咎,得不到伸展身手的空间;尤其是各国政府借此来镇压敌对势力,压制反对政府的声音。在18世纪初期,英国国会拥有可以随意确认煽动诽谤罪的权力。国会认为,凡属诽谤议员、指责议会、批评政府大臣、猥亵不敬议会的言论、报道,均可按煽动诽谤罪论处。政府或国会如发现可疑的出版物或作者,即可由总务大臣签发逮捕状,对可疑出版物实行搜查、扣押、没收或毁灭,对一切可疑著作人、记者直接逮捕、审讯。成百上千名报刊发行人、作者、记者遭到罚款、监禁甚至判刑。在法国,在19世纪开初的16年中,巴黎有109家报纸受到内务大臣警告,8家报纸暂时关闭,5家报纸永久关闭,白色恐怖弥漫欧洲的报界。

  3.征收印花税、实行津贴制

  英国国会在1712年5月16日通过印花税法案,除了报刊税(一般在1便士左右)外,还征收广告税、纸张税。这种种赋税占出版费的2/3,沉重的税负使得报刊出版入不敷出。印花税实行不到半年,报刊就停了一半。德国、俄罗斯都先后实行过印花税。直到1861年英国才取消印花税,欧洲各国也陆续取消。

  与征收印花税相辅相成,政府以津贴方法支持、收买一批报纸,并把津贴列入政府预算。在18世纪前期,英国首相承认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