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闻学概论(第4版)-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许多人一起协同的行动。

  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植物应时而异,动物忽现忽逝;天有不测风云,随时发生的自然灾害威胁原始人的生命。为了寻找食物,躲避自然灾害,原始人群不断地迁徙,随时可能和其他原始群落发生冲突或受到袭击。客观世界的这一系列变动,直接关系到原始人的生存。他们就必须随时随地了解外界的变化,并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动。比如说,当一个原始人发现一只野牛的时候,他就得及时地报告同伴,组织力量来围捕;当其他部落来袭击时,他们得了解对方的情况,商量对付的办法。没有相互传递外界变动情况的新闻活动,就没有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没有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原始人就只能饿死或被其他部落杀死。由此可见,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并不是为了满足某种精神上的需要或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

  由此,我们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的社会条件有了很大变化:①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②出现了社会分工:农业与牧业,农业与手工业、商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奴隶社会的社会关系比原始社会复杂得多了。这样,人们不但需要了解自然界的变动,还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变动。这就使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得多、规模大得多。

  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集团为了运转国家机器,上下左右就需要互通消息,使各部门协调一致。为了维护统治,还得随时注意奴隶的举动,以便镇压他们的反抗。

  社会产生分工以后,从事不同产业的人们为了交换产品的需要,就得彼此了解,尤其在商业活动,更需要大量的信息。

  在原始社会,由于产品仅够维持每个人的生命,无力供养大量专门从事新闻活动的人,而且也并无此种需要。到奴隶社会,生产比过去发展了,社会有了剩余产品,就有余力来养活一批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首先是在军事上,以后用在政治、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动频繁,新闻活动也活跃一时,各国都雇佣一大批人来专门刺探对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报。谁的消息灵,谁就有克敌制胜的主动权。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有一章专论《用间》,用“因间”、“内间”、“反间”、“死间”、“活间”五种方法刺探敌情,作为决策依据。战国时期的魏公子信陵君,门下食客逾千,有不少人从事情报活动,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史记·魏公子列传》载: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赵王的举动,包括打猎游玩,信陵君的食客都向信陵君报告,使得信陵君可以稳坐钓鱼台。

  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到了封建社会,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就使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比奴隶社会大得多。

  第一,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始终和灵敏的情况反映相联系。为了维护日常的统治,中央政府制定了许多法令、政策,向全国传递;同时要监督各级官吏,了解各地的情况。没有灵敏的情况反映,中央集权就会动摇。中国历代王朝修驰道,建驿站,除运兵、运物外,另一个重要目的是通情况。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写通信工作:

  从汗八里城(元朝首都,今北京城——引者注)有通往各省四通八达的道路。每条路上,也就是说每条大路上,按照市镇坐落的位置,每隔40或50公里之间,都设有驿站……每一个驿站,常备有400匹良马,供大汗信使来往备用……

  在各个驿站之间,每隔约5公里的地方,就有小村落,大约有40户人家。这里住着步行信差,也同样替皇帝陛下服役……(每名驿卒只跑约5公里)一站站地依次传递下去,效率极为神速,所以,只消两天两夜,皇帝陛下便能接到远方的信息……如果遇某处发生骚乱,或某处首领造反,或者其他重大事件,需要火速传递消息的话,那么,驿卒们一日飞驰320公里,在时甚至是400公里。在这种时刻,他们身上带有一块画有隼的牌子,作为紧急和疾驰的标志【4】。

  这实在是规模巨大、完整的通信网。有了这样的通信网,中央对各地发生的情况可随时做出反应,统治集团的上下左右能协调行动,把国家机器运转起来。

  第二,在整个封建社会,农民不断地举行武装起义,敌对双方都需要了解对方的情况,摸清对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任何变动;同时敌对双方的内部也需要大量的新闻(情报)传递工作,以便协调一致。尤其在农民组织起义的前夕,需要大量的联络发动工作。

  第三,封建社会的农民,虽然由于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产生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把他们束缚在狭小的圈子里,但毕竟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一定的自主权。这样就和外界发生了不可避免的联系,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例如,对官府衙门(主要是缴捐税、打官司),对市场,对发生租佃关系的地主,对亲戚朋友等等,农民都需要了解情况,这就要从事一定的新闻活动。

  第四,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仍然坚持用武力来维护对农民的剥削,但正因为农民已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仅用武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思想上软化或者说奴化农民。地主阶级奴化农民,除了利用儒家学说和道教、佛教等实施思想统治外,还把新闻用作宣传,宣扬皇帝、地方官吏、地主的所谓德政、威严。

  第五,社会分工比过去更加明确,尤其是大量的城镇出现了,城乡之间、城镇内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频繁起来,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新闻活动。

  我们看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社会条件改变了,但和奴隶社会相比,新闻活动有两点没有改变:①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②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但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和原始社会相比,人类的新闻活动在不断地向前发展。①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过去仅几十人、几百人的一个原始人群,新闻传递不超过几十里;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在整个国家内进行,一条信息可以传递到几千里外。原始社会没有脱产的专职人员;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有一大批脱产的专职人员。②新闻的内容大大丰富了、复杂了。原始人的新闻活动集中于了解自然界的变动、部落间的战争,并不频繁;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人类的新闻活动除了了解自然界的情况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③传递新闻的手段多样了。原始社会只有语言和极为简单的符号、信号;奴隶社会开始用手写的文字作媒介,封建社会又有了印刷品。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情况告诉我们,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了。正是新闻需求量的增加,迫使人们不得不扩大新闻活动规模,扩大新闻内容,增加新闻传递的手段。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直接决定了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而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动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在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交流新闻的渠道、形式、手段多得难以胜数。而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职业、文化程度不同,各有相对固定的渠道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北京新闻研究所调查显示:中国大中型企业的领导人获取外界信息,70%左右来自大众传媒和专业性杂志、内部刊物;20%左右来自新闻发布会、听报告;10%左右来自和朋友、部属的交谈。外交官收集各国情报,在和平时期,95%以上靠大众传媒以及各种杂志、参加公开集会等等合法途径来获取,其余才靠非常规的手段来取得。

  不管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人们获取新闻、交流信息的渠道,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亲身传播

  不管是近距离还是远距离,亲身传播都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最常见的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其实,亲身传播可采用的方法极多。主要有——

  (1)言语传播:面对面交谈,远距离电话会谈。

  (2)文字传播:私人信件、电报、传真,最新的方法是E…mail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

  (3)体态语言传播:人们常常在一定场合以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来传达一定的情感、情绪,但也常常用来传播一种信息。比如,在纽约的股票交易大厅,股票经纪人向他的委托客户以手势显示股市的涨落,客户也同样以手势传达买进卖出的要求。

  (4)信号传播: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常在窗外悬挂实物显示安全或危险。海上航行时,舰船上信号员互打信号旗,都属于这一类。

  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其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而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其不足之处是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一个信息,经人们口口相传,越到后面越失真。中国古代“掘井得人”的故事正说明了在口头传播中人们添枝加叶,以致最后完全走样。

  二、大众传播

  在中国,大众传播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种媒体,现在再加上网络媒体,号称第四媒体或新媒体。而西方国家还包括杂志、书籍、电影,总共七种媒体。大众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所以是一种无定向传播。它的长处是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一条报纸上的新闻,白纸黑字,不管有多少人读,都是一个样,尽管人们理解不同,但原始样本总是一样的。然而,正因为它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所以它的反馈很慢、互动性差(除了网络媒体)。

  三、群体传播

  一个人面对一群人所进行的传播,我们常见的有群众集会、新闻发布会、座谈会、各种讲座、报告会、小组讨论会,大到几千人,小到几个人。它既属于定向传播,又属于无定向传播,得依具体场合、参与人数来定。它的长处和不足都介于亲身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是人们和外界沟通的三种方式或三种渠道。通过这三种渠道获得的当然不全是新闻,但人们从外界获取或交流新闻,就是通过这三种渠道。

  注释

  【1】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1991年6月第2版,第179页。

  【2】 1980年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出版的《第三次浪潮》把信息时代称为人类发展的“第三次浪潮”;1982年,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出版的《大趋势》中把当今时代正式称为“信息社会”、“信息时代”。

  【3】 《古代的通信兵》,载《集邮》1964年第2期。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