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锁红颜之半世宠妃-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废话吗?“是,这一生,只要我在,婵儿必定是我永远最爱,相信她,疼惜她,宠爱她,尊重她,保护她,时时刻刻维护她,不会让她受委屈,时时刻刻,将她记挂于心。”不知怎的,这句话好似说的那么自然,却又好似有什么地方不对。算了,这本不就是自己的意愿吗?
  时间一点点溜走,屋内不知为何没了动静,许久,门终于开了,阿瞒一个健步冲进了屋内,却没有看到意料之内新娘,寻找片刻,才发现婵儿正盘着腿坐在床上,鞋子不知放在何处,就连头上的凤钗也不见踪影。
  “婵儿,这,这是怎么回事?你为何还未装扮好?”看到武婵的样子,阿瞒不禁有些懊恼。
  “王爷吉祥!”还未等武婵说话,床边一个宫女首先说道:“王爷,我们新娘说了,这是她从民间看来的结婚规矩,结婚当日,是不能让新郎轻易就将新娘带走的,所以即便是新郎进入屋内,也要有人,将新娘身上的一些东西藏起,让新郎找到之时,为新娘亲手穿戴之后,再将新娘背进轿内,方可回到新郎府中,所以,女婢还是请王爷找找吧,此刻,我们新娘有一只凤钗,一双喜鞋被藏起,请王爷……”宫女施礼之后,婉婉退到床边。
  只可怜了我们的阿瞒同学,将这屋子翻了个底朝天仍未找到传说中的喜鞋和凤钗,最后,还是在两个宫女那里用红包给换了回来,笨手笨脚的为武婵带好凤钗,穿好喜鞋,才由武婵的哥哥(武攸止的儿子)将武婵背到了鸾轿上,采纳于民间哥哥背妹妹,幸福一辈子。
  当然了,这其中或许还有着,新娘家中有人做主,新郎不可欺负了新娘子去,不然,可是会有哥哥,为妹妹做主的意思吧。
  热闹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要将新娘接回王府了,只见这一路,花团锦簇,乐声不断,烟花爆竹响彻天空,这架势,甚至超过了当年与王氏的婚礼,可这又能怎样呢?谁叫我们的阿瞒同学,就是独独宠爱武婵呢?既然喜欢,那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此时的大明宫内,皆是一片欢声笑语,似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庆的笑容,可在王府内等候新人回府的王氏,心中却以难过无比,今日的婚礼,早已有人原原本本的说给了她听,说心里不难受,那纯属骗鬼,可又能怎样?
  只是,王氏心中对武婵的不满愈发的多了,甚至,连想要杀死武婵的心都有了,可,即便是这样,她也要忍耐着,或许,这便是这后宫所有女人的悲哀吧。
  可坐在鸾轿中的武婵心中亦是沉浸在难过之中,她原本只是一个阴差阳错穿越到唐朝的女子,虽说她与单家并未有太多的感情,可毕竟,那里是她来到古代之后第一站,虽然她并不清楚这具身体,之前在单家的地位,但她可以看得出,单家老人哥哥,对于她这个女儿妹妹,还是很好的,自己虽是鸠占鹊巢,可心中难免还会在某些时候,想起单家的人。
  自己已然不能侍奉他们了,可如今,就连她出嫁,也不能让单家老小前来观礼,武婵的心中不免愈发难过起来。
  这一刻,武婵竟有了一丝恍惚,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在这场命运的轮回之中,自己,到底是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啊?
  前路已成定局,武婵的心中,突然又产生了一种怜悯自己的情绪,或许,正是因为知道了结局,自己才会如此的难过吧,不知不觉中,泪花已在眼眶打着转转儿……
------题外话------
  这本书到此,我已经准备要结束了,其实我原本没有打算这么早就将此书完结的,可到现在,我突然发现,或许这本书,再写下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所以,我决定了,还是把这本书提早完结吧,希望下一本会好吧,唉,为何现在连一个催更的都木有了呢?
  

☆、叁拾壹:斗转星移

  盛大的婚礼结婚了,举国上下欢庆了一整个月,虽说武后已然退位,但朝中的诸位大臣,仍以武后为首,
  纵观我们的武婵,不知不觉,嫁给阿瞒已有两年,两年中,武婵亲身经历了韦皇后的乱政阴谋,自从李显皇帝登基之后,韦皇后便已开始插手政事,说句心里话,武婵其实觉得,韦氏很可怜,凭心而论,韦氏其实挺有能力的,精明,能干,亦是才华横溢,若论她几次为国中大事所做出的决定,武婵便觉得,若是把她放到现代,绝对是一位可以,叱咤政坛的女强人,只可惜,韦氏既没有武皇后的机遇,亦没有投胎个好时代。
  可是,话又说回来,武皇后当年称帝,乃是受高宗皇帝的临终嘱托,方才上位称帝的,在者,武皇后,虽前后侍奉太宗帝与高宗帝,却深受两位皇帝的宠爱啊,早在太宗皇帝时,武后便已常伴君测,为太宗皇帝代笔批折了。
  到了高宗帝时,更是由于高宗皇帝,身体孱弱失常头痛,方在皇帝病痛无法上朝之时,才代为向众臣子转达圣意而已,两位皇帝在位期间,武后却从未有过自己当皇帝的念头,那时的武后,不过是一位,一心想要辅佐自己夫君的妻子而已。
  而当高宗皇帝临终之时,才将皇位,将这大唐天下,交付于皇后,并恳请皇后替他李家管理好这偌大的国家。
  况且,自武后登基称帝十五年来,为这李氏天下,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得众臣子与百姓的称赞啊,可再看韦氏,纵有才华能力,却一心想要将这李氏大唐,尽收入她韦氏家族的口袋之中,这又怎能被李氏儿孙所赞同?
  可当太平公主就此事找到阿瞒时,阿瞒却不知为何拒绝了太平公主,拒绝了这位从小一直疼爱他的姑姑,而理由,却是只羡鸳鸯不羡仙,此时只想与武婵厮守终生,不愿称帝,令武婵伤心分毫,不愿婵儿卷入这后宫的明争暗斗。
  当武婵从太平姑姑口中得知此事时,心中既是感动又是难过,历史的年轮,是不会因为她武婵改变的,虽然自己的出现,或多或少改变了一些过程,但,也仅限于这过程而已,当时,便回复了太平公主,说阿瞒,定会为这大唐出一份力,可她知道,这一次,阿瞒,便是要真正的踏入群臣的视线,踏进这历史的舞台之中了,千百年后,阿瞒与她,与彩频,与杨玉环的故事将会广泛地流传于市集之中。
  而这次的韦氏乱政,与太平公主的政坛变故,也将永远记载于历史长河之中。
  虽已知晓阿瞒最后的结局,可在那次夺位战中,阿瞒等人,均是九死一生,事后,阿瞒将自己的父亲旦,推上了那华丽的宝座之中,而武后,却在此次变故中,变得愈发的苍老。
  终于,这位中国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旦登基之后,便一病不起,阿瞒与武婵时时陪侍在侧。
  公元689年,武后开始糊涂起来,时而清醒,又时而迷糊,清醒时,武后仍说道:“在她这一生中,从未有为自己活着的时候,真正开心的日子,也只有在感业寺的那些年,虽然清苦劳累,却不用为这后宫争斗,为这国家大事揪心。”
  还说:“隆基一直是她最为看中的孙子,因为,在这众多的的李氏儿孙里,也只有隆基最像他爷爷,李世明,无论学识,胆识……”
  这一次,武婵终于知道,其实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把武后当成了自己最亲的亲人,而如今,看着这位八十高龄的祖母,再神智还算清醒之时,仍然会为自己,为阿瞒费心周全着,鼻尖微涩,武婵只得哽咽着劝着她。
  武后却突然吩咐她拿道圣旨来,虽不知武后在这濒临之际还要说些什么,可她却知道,或许,这道圣旨,便是武皇后这一生中的最后一道圣旨了。
  不一会圣旨写好,武后拿与武婵,武婵看去,只见圣旨上字迹虽有些潦草,却仍不显执笔者的虚羸。
  圣旨是武后写给李旦的,大致内容却是要皇帝立隆基为太子,立王氏为皇后,武婵为惠妃。
  阿瞒有些不满,说道:“皇奶奶,您既要我坐着未来的皇帝,可为何却又让婵儿只做个妃子啊?您明知道,如真是孙儿登基,定是要立婵儿为皇后的。”
  微笑着摆手安抚了隆基,武后缓缓说道:“本宫何尝不知道我孙儿的心意,何尝不心疼婵儿?可是正因为奶奶心疼你们,才最后一次为你们颁下了这道圣旨啊,本宫不愿我的孙儿因我武氏一族为难,更不愿我的好侄孙女将来因这皇后的位子受尽责难,也正因为奶奶知道我孙对婵儿的心意,就算婵儿只是个妃子,隆基也会将她保护好的,对不对?”
  不等阿瞒回话,武后便让太监将这圣旨送去了李旦殿中。
  见此,阿瞒也只好不再说些什么了,反正以后日子还长,有的是机会。
  而李旦,对于这道圣旨倒是难得的没有意见,次日便昭告了天下,将李隆基册立为太子,王氏为太子妃,武婵为正三品良娣,封号为惠。
  又因太子妻室太少,武后病重需要冲喜为由,为隆基又纳一杨氏同为正三品良娣,无封号,正九品奉仪三名,即刻便入了王府。
  同年十一月,武后终病逝于上阳宫内,享年八十二岁,举国哀戚,随后,同高宗合葬于乾陵,立墓碑,无字,自武婵传谕:则天皇帝,立碑无字,所有功过,留于后世评说。
  自此,新的历史帷幕缓缓拉开,隆基登基后二十年,武婵被封惠妃,专宠直至武婵病逝,整整二十余年。
  在这二十余年间,惠妃为阿瞒生育三子三女,一直独占着阿瞒的宠爱,此间,正室王皇后因妒忌武婵盛宠,多次陷害不成,最终与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在后宫排挤武婵,并导致武婵二子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与上仙公主早早夭折,这三名孩子容貌甚是英俊端丽,又因子凭母贵,深得隆基的喜爱,三名孩子的早夭,彻底激怒了李隆基,随后,王皇后被废黜,李瑛、李瑶、李琚先后被废去尊荣,并与赐死。
  此后,寿王李清出世,隆基害怕孩子夭折,便下旨由兄弟宁王李宪抱养李清,并由宁王妃亲自哺乳。也因次李清顺利成长,而且颇得隆基和武婵的满意,因此,在李清长大之后。更名李瑁。
  此后,武婵又相继生下盛王李琦、咸宜公主和太华公主。
  在此间,武婵不仅为阿瞒孕育了皇子,公主,甚至,一些令隆基都感到棘手的问题,都被武婵完美解决,终于,在武婵三十八岁那年,与隆基长辞。
  阿瞒此后甚是难过,追封武婵为贞顺皇后,安葬当日,阿瞒痛哭流涕,几度失声,悲戚中,想起二人往事,不免长叹道:“朕与婵儿相识相守二十余年,婵儿风姿绰约,音容笑貌,丝毫不减当年,怎的如此年轻,便与朕长决,朕心不改与卿长相厮守之初衷,卿却先长辞与朕,朕惟愿婵儿黄泉等朕,来事,朕与婵儿定要再续今日之未完之缘。”
  此后多年,隆基立婵儿义妹江彩频为梅妃,又将儿媳杨玉环宣至宫内,一举封为贵妃,只因玉环与婵儿有七八分的相似之情……
  嘀嘀嘀,嘀嘀嘀。
  护士站里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滴滴声,几名趴在桌子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护士被惊醒,一面不耐烦的看向急救仪上的数字,一面嘀咕:真是讨厌,哪个病房大半夜的……
  还未嘀咕完,便看到仪器上先是的数字,赫然是贵宾房的号码,几人顿时清醒,一阵手忙脚乱的唤醒了医生,向贵宾室跑去。
  清晨,忙碌了大半夜的医生终于长长的嘘了口气,冲着费墨少爷微微一笑,说道:“我想,患者应该快醒了,您可以着人带些清粥来了,真是奇迹啊,昏迷快一年了还能醒来,先恭喜了!”
  说完便轻轻走出了病房。
  阳光,从蓝色的条纹窗帘缝隙中传了进来,柔柔的光芒照射在了洛婵秀美的脸庞上,费墨雨轩轻轻的拉起洛婵的手,放至唇边,呢喃道:“婵儿,快点醒来吧,或许你还不认识我,可我,在你昏迷的这些日子里,已深深的了解了你,了解的越深,对你便多一分迷恋,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生出这样的情绪,仿佛,这份感觉,是从我的骨子里冒出来的,仿佛,我们本就该是一对似的,所以,请你,快些醒来吧……”
  轻轻的闭上了眼,感受着洛婵手心传来的温度,有些暖暖的,柔柔的。
  “阿瞒……”
  蚊子似的声音自床头传来,费墨雨轩猛然睁大了双眼,只见,那昏迷许久的洛婵,不知何时已悄悄睁开了双眼,虽未听清她说了句什么。
  但这已经不重要,不是吗……
------题外话------
  同志们,原谅我对这本书的草草完结吧,虽然我很不想完结它,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期待我的新书,大家别着急,最近在存稿子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