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便把自己的大红官服收起来,换成昔日的蓝色官服,就那么穿着上了轿,来到西苑宫门前。现在是夏天,夜短的很,虽然还不到卯时,却已是天光大亮。
按照以往的经验,他应该是来的最早的一个,因为上行下效的关系,大明朝的官员们,跟他们的皇帝、首辅,学了一身懈怠的毛病。
但今日让他意外的是,西苑门外竟然早就聚集了一群官员,起先他还诧异。难道大家转性了,准备发奋图强呢?但当他看仔细,原来是一帮翰林词臣,清一水的蓝色官服,便知道——一定发生什么事儿了。
看看身上,也是蓝色官服,他自嘲笑笑道:“还真是穿对了。”
要是还穿那身大红官服,跟一群蓝精灵站在一起,那该多扎眼啊。
下了轿子走过去,才看清楚,原来大家在围观某人,中国人好奇的天性发作。沈默便不声不响往里挤,不一会儿,挤到最佳观赏位置——第二排,往里一看便后悔进来了……
只见那人群包围着两个跪在地上的男子,虽然看不见脸面,但听那些围观者口中劝说之词道:“凤洲兄,快快起来吧,这样解决不了问题。”
“麟洲,快劝劝你哥,咱们回去从长计议吧……”
凤洲,是当今文坛盟主,王世贞的号;而麟洲,则是他的弟弟王世懋。
沈默一下子明白发生了什么,因为昨天在归途中,徐渭他们便重点讲了这件事……
~~~~~~~~~~~~~~~~~~~~~~~~~~~~~~~~~~~~~~~~~~
要说朝廷今年最大的地震,莫属王忬被捕事件了。
王忬,字民应,出身于苏州府第一家族,太仓王氏……虽然徐家现在显赫一时。但比不了王家数代高官养成的贵族气质,与之相比,总有些暴发户的感觉,所以苏州人公认太仓王家,才是第一家族。
王忬出身如此显赫,本身的履历也很耀眼,他嘉靖二十年中进士,才学通敏,为时所重。当御史时,劾罢东厂太监宋兴,名声大振;巡按顺天时,筑京郭、修通州城,筑张家湾大小二堡,抵御俺答入寇,立下大功!
嘉靖三十一年,便巡抚山东……对于一个非庶吉士出身的官员,能在十二年内就封疆一方,这简直是个奇迹。甫三月,淅江倭寇告急,出任提督军务。巡抚浙江及福、兴、漳、泉四府,其中俞大猷、汤克宽、卢镗等大将,都是他一手提拔的。
后来的故事,便众所周知了,因为全面抗倭的需要,设立东南六省总督,张经取代了他。王忬则还朝,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加兵部右侍郎,代蓟辽总督,不久,进右副都御史,成为堂堂二品封疆,与胡宗宪一南一北,并称朝廷柱石之臣,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然后便是比崛起更迅疾百倍的坠落—— 今春俺答进犯潘家口长城,滦河以西,遵化、迁安、蓟州、玉田告急,王忬积极筹划备战,对于他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将来说,这种程度的骚扰根本不在话下。
然而令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发生了,朝廷竟然以“俺答进犯潘家口”这个模糊的罪名,将他革职查问,由锦衣卫锁拿进京。
然后因为主帅被捕,军心混乱,俺答真的入寇成功,将沫河以西洗劫一空,这本可证明撤换王忬是错误的,但在某些人的颠倒黑白之下,却成了王忬布防不利、玩忽职守的罪证!竟要三司会审,取他的性命!
王忬真是比窦娥还冤,但不论是他,还是其他知情的官员,都知道为什么落到这一步。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他是李默的余党,理当遭到清算。其二,他的儿子王世贞,干了一件让严家大为光火的事情——在那位死谏严嵩的杨继盛入狱其间,数次前去探望,还在杨继盛被害以后。披麻戴孝为其收尸!
这在严嵩父子看来,是赤裸裸的挑战自己的权威,哪有不棒杀之理?!
这是昨晚的一章,后来还差个结尾便迷迷糊糊睡着了……
※※※※本书由※※百度贴吧※关_关雎鸠※※精心整理※※※※
第九卷 鬼哭神啸朝天号 第五零零章 长歌当哭
对于仕宦家庭的子弟来说,左右逢源似乎成了一种本能,当初严嵩和李默斗得正凶的时候,王忬与李默结为死党,他的儿子王世贞却与严世蕃关系不错……虽然不是直接关系,但他是景王府的讲官,严世蕃又常与景王走动,所以他俩时常见面,虽然没有深交,却也能说得上话。
当然,如果王世贞愿意奉迎,两人的关系百分百远不止于此,事实上,严世蕃十分希望结交这位文坛巨匠,以改善自己臭不可闻的名声,但王世贞毕竟不同于鄢懋卿、赵文华那些不要脸的,他有良知、分是非,之所以与严世蕃相交,不过是为家族考虑罢了……
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智慧,实在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但又无比好使。所以王忬没有跟着李默倒霉,只是调任蓟辽总督,去给北京看大门,但在与严嵩当面锣、对面鼓后,还能得到这样的结果,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如果不出意外,王家父子的幸福生活将这样稳稳的继续下去。然而因为一个人的死,一切都改变了。
那人就是冒死上书,椒山有胆的杨继盛!他自上书后,熬过了常人难以禁受的酷刑,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顽强的又撑了三年。三年里,严党加紧审问,也没审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反倒是他坚贞不屈的举动,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
同情他的官员渐渐多起来,私下常为杨继盛的遭遇感叹,说此公是天下义士,不该死在这一场云云。但慑于严党的淫威,人人敢怒不敢言,也没人敢去探视杨继盛。
但有个人是例外,他就是王世贞。王世贞与杨继盛、张居正,李春芳、殷士瞻这些人,都是嘉靖二十六年的同科进士……这一科录取的人才质量之高,恐怕要在大明朝的科举史上,排在第二了。
这一科的同年相互帮衬,暗中经营,十余年间已经形成不小的实力,呼之欲出了,正是在这帮同年的私下运作下,杨继盛的案子才能一拖就是三年多。
按照常识,拖一拖便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他们也正是打得这番主意,希望等时间久了,事情淡了,能把杨继盛营救出来。
于是他们等了三年,这三年里大家都不敢去探视杨继盛,唯独王世贞不惧,他不光多次探监,还四处寻医问药,煎好了给杨继盛送来,又给他送了许多书籍,让杨继盛可以熬过来。
~~~~~~~~~~~~~~~~~~~~~~~~~~~~~~~~~~~~~~~~~~~
三年后,他们商量着,火候应该到了,王世贞便前往严府拜谒严嵩道:“现在京中人都说,杨继盛乃是,“天下义士”这样的人杀之不祥。人言也是可畏,相公何不网开一面,救出继盛,否则贻谤万世,也为我公不取哩。”
他这话说的很有艺术,让严嵩颇为意动,便慨然答应道,“我亦怜他忠诚,当替他代奏皇上,恕他一点便是。”王世贞听了严阁老的话,便千恩万谢而出,回去等着消息了。
严嵩已经老迈,脑子愈发迟钝,凡事都要跟儿子商量,唯恐有什么差池。当严世蕃听了王世贞的请求,对他斩钉截铁道,“不杀继盛,何有宁日?杀了他才能太平!”
严嵩迟疑半晌,还是犹豫不决……他虽然老了,眼光却没退化,已经察觉到杨继盛是个不该杀的人物,因为他知道有句老话叫——众怒难犯!现在要求释放杨继盛的呼声越来越高,严阁老不得不考虑,一旦杀死杨继盛,会引起多大的反感、甚至是反抗。
于是他对儿子道,“你也单图一时快活,不管着日后呢。”
严世蕃道:“有道是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父亲若拿不定注意,何不跟别人商酌一下?”
严嵩一想也是,便道:“你去把胡植、鄢懋卿唤来,我问问他俩,何如?”
严世蕃领命而去,即至鄢懋卿宅中……按说他那么大牌,对鄢懋卿向来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现在肯屈尊亲去请他,自然是有话要交代。
把跟乃父的对话说与鄢懋卿分说,鄢懋卿道,“这便叫作养虎贻患。干爹他缜密一生,今反有此迟疑,殊不可解。”
严世蕃哂笑一声道:“他老人家人老了,心也软了。我也是这般意见,他却偏让我叫你和胡植过去商量。”
鄢懋卿想一想,道,“老胡怕也不赞成!我去邀他一同去见干爹,劝劝他老人家。”当下令家人去招胡植……胡植与鄢懋卿出入严门,都是干儿子系列,自然闻召即至。
有道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彼此会叙之后,谈及杨继盛的问题,胡某人也是同一见解,三人便一起来见严嵩,七嘴八舌的劝他,不能放过杨继盛,道,“此人要是得活,日后谁还忌惮阁老的威严,怕是那些小臣,都要学此獠邀取直名,故意犯上了,阁老定将从此不胜其烦……而且说得人多了,众口铄金,还不定真能颠倒黑白呢。”
严嵩听到一个儿子,两个干儿子都这样说,便觉着自己是真老了,自嘲的笑道,“看来我是过时了。”说着摇摇头道,“罢了,既然众论一致,那就这么办吧。”
~~~~~~~~~~~~~~~~~~~~~~~~~~~~~~~~~~~~~~~~~~~
虽然决定要杀杨继盛,但具体怎么杀还是个技术活,因为前面几次严世蕃授意判处扬继盛死罪时,总是被不同的人拦住,无法得逞,这让他认识到,想要走正规渠道处死杨继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于是他拿出绝招借用至高无上的皇权,直接勾决杨继盛。
适逢当时北方有大起义被镇压,送上一批等待处决的反贼名单,严世蕃便灵机一动,将杨继盛的名字填在后面,果然骗的嘉靖帝“一并勾决”的旨意。
见奸计得逞,严党大喜过望,又恐夜长梦多,便以圣旨催促有司,终于判了杨继盛的死刑,秋后问斩。
王世贞闻讯如遭雷击,去找严嵩,严嵩不见他;找严世蕃,严世蕃让他少管闲事——这让王世贞对严家父子彻底失望,而就在此时,杨继盛的夫人张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找到了王世贞,向他道明了来意,如果丈夫的死罪不可免除,那我发誓代夫而死!
王世贞一想,这或许是个双活的机会……因为无论如何,张氏也不会获罪的,倒是她的请求,可能会感动上面,刀下留人也说不定。他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按照她的意思草疏上奏道,
“臣夫谏阻马市,预伐仇鸾,曾蒙圣上薄谪,旋因鸾败,首赐湔雪,一岁四迁,臣夫衔恩图报,误闻市井之语,尚狃书生之见,妄有陈说,荷上不即加戮,俾从吏议,杖后入狱,割肉二个,断筋二条,日夜笼箍,备诸苦楚,两经奏谳,并沐宽恩。”
“今忽阑入反贼疏尾,奉旨处决,臣仰惟圣德,昆虫草木,皆欲得所,岂惜一回震顾,下逮覆盆?倘以罪重,必不可赦,愿即斩臣妾首,以代夫诛。夫生一日,必能执戈矛,御魑魅,为疆场效命之鬼,以报般下!”
一封信写得真挚感人,声情并茂,王世贞觉着如果让嘉靖帝看到,很可能就会改变主意,饶了杨继盛一命。但书生的幼稚,在此刻体现无疑——既然严党已经蒙蔽了圣听,又怎么会让你把请愿书递上去呢?
严阁老直接把那封奏疏扣下,没有给嘉靖帝看,于是到了秋后,问斩的名单上,赫然有杨继盛的名字。
事已至此,王世贞知道回天乏术了,便再也无法隐藏自己的情绪,彻底与严党决裂了。他永远不会忘记,在杨继盛行刑的前一天,他去诏狱见朋友最后一面时的情形。
三年的牢狱,已经将杨继盛折磨的不成人形了,闻听自己将要被处决,他的脸上竟然挂起了满足的笑容。
王世贞哭着道:“椒山,是我害死了你啊,若不是我自作聪明,你定然不会遇害的?”
杨继盛微微一笑,反过来安慰王世贞道,“凤洲不必如此,我当初上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死在严党的屠刀下,谁知竟拖了这么多年……”说着笑笑道,“现在终于能够死得其所,你该为我高兴才是。”
~~~~~~~~~~~~~~~~~~~~~~~~~~~~~~~~~~~~~~~~~~
杨继盛与王世贞,两人虽然是同科同年,但人生太不相同了,前者没有后者的显赫身世、深厚学问,更没有王世贞的考试成绩好、未来有前途,他甚至长得都比风流倜傥的王世贞差远了。
他只是个苦命的放牛娃儿,从小没有父母的疼爱,站在窗外听人家背书;长大后考进士也没有好的名次,文章也不出众,将来注定没有前程,从来都跟众人的追捧无缘。比起星光熠熠的王世贞,他真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
然而抛却那些浮华的东西,他却比所有人都高尚高贵,也让王世贞从心底叹服。于是王世贞问他,“我还能为你做点什么?”他太希望补偿一下,这位为国牺牲的义士了。
扬继盛却摇摇头道“你不要再管我了,会给你添麻烦的。”这就是他对王世贞说的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