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利欲场-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为康一下子兴奋了。他回身抓住了马明涵的双手,说道:“小涵,咱们结婚吧!”
马明涵一下子懵了,霎时间又羞又喜。

第四百二十六章 又见洪浩

一个女人能因为男人的一句“我们结婚吧!”,就能表现的如此激动,如此幸福,只能说明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女人对这个男人是死心塌地、当成了自己生命里的唯一了。
张为康看她的表情不由得大为感动。虽然看起来马明涵表情漠然,一副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的样子。但是她对自己却是永远那么的在乎那么的放在心里。从这一点来说潘筱晨和林菁菁哪怕是杨敏都做不到,就从刚才听到结婚时的突然间的反应,其他人都做不到。
张为康拉着她手,爬到了她的身后,轻轻的给她捶起了背,轻声细语的在她耳边问道:“亲爱的小涵,整天在店里忙,累不累!”说完了,张为康突然觉得有点肉麻,他在尴尬的等着马明涵的反应,担心她会受不了这个酸劲。
没想到马明涵半天没反应,闭着眼睛,脸变得绯红起来,身体也突然僵硬了,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张为康知道这是自己的情话给了马明涵异样的刺激,他接着故意继续挑逗,还是轻轻的在她耳边说:“小涵,你说什么时候咱们结婚啊!”
马明涵的身体越发僵硬了,她颤抖着说:“你,你说什么,什么时候都行……”
张为康这时候完全被感动了,马明涵这连续的反应,充分表明了她无论是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把张为康当成了自己最在乎最亲的爱人。
他忍不住动情的吻了一下马明涵滑润纤巧的耳垂,这一下马明涵突然就颤抖了起来。她的双手翻转过来,扳住了张为康的脖颈,侧着脸主动吻起了张为康,而且是前所未有的主动。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为康突然走神了,他突然想到即使有了招标这种好形式,但是如果没有有实力的公司参与竞标,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市场化的路子还是行不通,农民还是得不到实在的利益。想到这里,他轻轻的推开了马明涵的螓首,温柔的吻了一下她的鼻尖,说:“不早了,你到店里去吧!”
马明涵深情的看着他,乖乖的说了声:“嗯!”
张为康跟着马明涵出去,自己在门外的树林了边走边想了一会儿,心想找竞标单位的话,除了在报纸上宣传以外,只有让陈静瑄帮忙找几个这方面的公司了。
陈静瑄的达明工贸虽然贸易范围比较广泛,但是还真没跟从事农产品贸易的公司有过业务联系,不过凭着陈静瑄在业界的傲人地位,找几家这样的公司或者是超市还是没问题。张为康给她说了以后,陈静瑄马上给他联络了几家。
与此同时,关于竞标的公告也在滨海日报和平远日报上刊登了出来。在这件事上,方建民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支持,要求只有一个,招标的形式很好,但是绝不能冷场,关键的是别找不到买家。所以张为康压力特别大,报纸上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都是写的他。
果然有几个打电话咨询的,但都是没有听说过的公司名字,张为康简单告诉他们什么时间到局里交上公司情况简介等相关文件。这天,张为康又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好像很熟,介绍自己是东海市农产品贸易公司的。这让张为康很激动,这个东海农贸这可是滨海省唯一的一个涉农上市公司,而且是专门做农产品贸易的。当初他跟秦方涛商量的时候还说道,要是他们来竞标就好了,但是张为康没想这么好,他想只要是有一家比较好的公司能定下来就行了,对于滨海农贸,他还真的是没有奢望。光兴奋了,他就没再多想电话里的声音为什么好像似曾相识。没想到对方居然问他怎么称呼。
张为康愣了一下,这可是第一次有公司问他的全名,一般都叫张先生。但这会儿对方既然问了,张为康略一犹豫就回答说:“我叫张为康!”
“嘿嘿!我就听出是你!”对方嘿嘿一笑。
“洪浩!”张为康惊喜的说,“我说听着这么耳熟呢!原来是你!”
两个昔日的老熟人,没想到几年不见,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联系上了。两个人都很兴奋,电话里自是有一番互相询问。
原来洪浩考出mba后,因为又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在手,他很快就在南方找到了工作,然后就是不停的跳槽,最后还是回到了滨海省,现在在东海农贸做分管销售的副总。本来这个电话是让底下人打的,但是他一看招标单位居然是清河区农业局,人都是念旧的,他看到是清河区政府的,就专门把这个活要了过来自己亲自打电话,当时他心下就想,看看能不能打听个熟人!没想到这个报纸上的张先生居然是张为康。
听到了张为康的介绍,洪浩当时就答应,这个忙自己一定帮,哪怕让公司受点损失也要高位收进来。
张为康高兴的咧着嘴笑了,说等那天来了,咱们叫上宋程瑛、李珊颖和王丰霞好好坐坐。
放下电话,张为康又感慨了一下子。心说这个世界真是小啊!居然能在这种情况下跟洪浩通话。不过也说明这两年自己走运,老是碰见贵人扶持。
这样,筹备工作算是全部结束。
张为康给方建民做了汇报,方建民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是要做好宣传,这方面工作由他亲自协调区委宣传部,让他们给联系有分量的媒体;第二就是要精心组织,确保现场秩序,特别不要冷场,这一点张为康已经充分的考虑到了;第三就是通过这次公开招标,把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和市场化的策略切实落到实处,保证广大农户能够真正受益。
张为康一一记下,不由得也佩服方建民分析到位。看来大家传言的,方建民软弱无能也是谣传,估计有人是故意出他的洋相。从这几次的工作安排来看,房健民还是一个比较有办法有魄力的领导,加上他外表温文尔雅,算是个儒帅。
张为康走后,方建民又抓紧向市局有关领导汇报,邀请市农业局的领导现场指导。市农业局对这种形式新颖的品牌化产业化策略很感兴趣,认为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好点子好方法,方建民上午打完电话,下午市局的办公室就打来电话,确定刘局长亲自到场。既然市局的一把手亲自到场,那孙鸣区长也是必须参加的!方建民这次把这个情况首先汇报给了王洪昌,他想在这个问题上,王洪昌不会不配合的!这也算是缓和一下前一阵子的紧张关系。
王洪昌当然不敢怠慢,赶紧给孙鸣做了汇报。
招标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参加竞标的单位众多,除了以洪浩为首的上市企业东海农贸有限公司外,现场也不乏滨海省知名的连锁超市,剩下的也是平远市比较大的农贸企业。这些企业的到来,肯定与陈静瑄的努力是分不开。
除了参加竞标的公司,驻滨海省的各大媒体也悉数到场。从这一点来讲,记者们也都意识到了这次活动的新闻价值,它和当前的农业政策是紧密相关,而且形式独特,很有看点。
秦方涛看到这么些有实力的公司来参加竞标,心里的高兴劲别提了。他激动的跟赵春梅说:“赵姐,这次我们是一炮打响了!”
赵春梅点着头说:“你看,孙区长,市局的刘局长,还有王区长这不都来了吗!”
所有的这些都预示着这次活动将会圆满成功。
招标会到了现在的阶段,张为康算是彻底的放心了。今天农业局的全体同志悉数到场,在招标会开始之前的一天,农业局召开了全局工作人员会议,由张为康布置了今天的现场责任分工。现在也都在井然有序的运行着,张为康也算是从俗物中脱离了出来,他这会儿正在跟洪浩聊天,两个人商定晚上好好聚聚。
洪浩看起来一点没变,说话的口气和以前几乎完全一样,只是言谈举止中多了好多的见识,看来确实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而且听起来他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他简单的的提到了自己的老板是多么的会识人用人,当然是和陈青作比较的。
听洪浩这样一说,张为康突然意识到,一个人在工作中是否顺心,其实跟主要领导对你的赏识是分不开的!再说白一点,你的仕途运气好坏,关键就在于领导了。领导器重你就顺风顺水,领导不待见,你就永无出头之日。就像洪浩一样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原先陈青对他意见很大,自然不会重用他,而现在公司的老板器重他信任他,自然他也就很快官到副总,事业顺心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波涛汹涌

招标会开的非常成功。洪皓的东海市农贸公司顺利拿下了王村镇洋葱的品牌营销权。而黄河口的富硒大米品牌则被平远市最大的超市收入囊中。至此,这两处的农民再也不愁产品没有销路,价格没有保障了。
孙鸣区长和市农业局的刘局长在招标会结束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农产品品牌化市场化的路子,称这是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收入的新形式,值得肯定和推广。
领导的讲话,不仅让张为康一干亲自操作这件事情的同志们感到振奋,就连农业局前期一直在等着看热闹,看笑话的人也受到了鼓舞和感染。这一刻,全局的凝聚力从未有过的强大。
这次招标会开完后,清河区农业局又进入了另一个繁忙期。记者采访,各地的兄弟单位学习经验,方建民忙并快乐着。特别是会后不久,柳文龙和孙鸣单独找方建民去汇报了工作,对农业局一干人的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毕竟这次的活动让区委区政府的领导脸上倍感光荣。市委的王书记专门就此事听取了汇报,对清河区的做法表示了极大的肯定。柳文龙和孙鸣又不失时机的给王书记汇报了下一步准备取消农业税的打算,并把张为康写就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给了王书记。王书记当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说准备研究一下。
上面的领导满意,下面的领导就高兴,就很可能被提拔。于是大家这时候都在猜测,方建民升迁的希望很大,一是他年龄合适,二是在农业局的时间也够长的了,应该挪挪位置了。很可能随时解决副区级。而这件事的真正主角张为康,大家都觉得不太好说,主要是他太年轻了,而且副处还不到两年,很难有大的变化,有的话也得明年了。也有的人不同意,说工作出色的同志完全可以破格提拔吗!再说了,有什么文件规定副处不满两年不准提正处的!而且这次张为康的成绩有目共睹,区委说不定就要以此树立一个用人导向呢!
外界议论纷纷,农业局内部也是人心思变。大家都在说,农业局多少年没从本单位出干部了,这次方建民要是走,对大家都好!在大家眼里,方建民走后,局里最有资格接任的就是程凤楼,程凤楼接任农业局局长,对局里好处很大,起码空出了一个副局长、水务局长的位子,如果不是兼任的话,说不定还能解决两个职位。而且按照程凤楼的一贯主张,也是大家对方建民最诟病的地方,他要是农业局长的话,一定为农业局内部人讲话,提拔就从自己内部解决,尽最大能力给区委组织部做工作不要外派干部。由此分析,程凤楼要是当了局长,空出的副局长的位子,会从下面的科长里面解决,那空出的科长位子就会从下面的同志们中间产生,这不是大家都向往的事情吗!
至于张为康,虽然这段时间的工作有声有色,但毕竟还是有点年轻,大家觉得可能性比较小。
这些议论当然也都通过一些渠道传到了张为康的耳朵里。张为康虽然幻想着领导能提拔自己,但他知道这基本上是奢望。所以他的心态就比较平和,他现在最珍惜的是通过前段时间的工作,跟局里的同志们建立的良好的关系。他现在才感觉到自己是真正融入了农业局这个大家庭了,真正算是被同志们认可了。作为一个年轻领导,这是最关键的,这就是群众基础,是送礼换不到的。
可是程凤楼不这么想,他的心理是很急切的,虽然表面看不出来,但是跟他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很焦虑。刘长山就给张为康打过电话,问程凤楼是不是快主政了。
张为康说应该差不多吧。连他也觉得要是方建民走了,程凤楼是最合适的接替人选。
程凤楼这段时间不仅仅是焦虑,而且还在行动。他在不停的请客,先是请张为康等分管领导,然后请局里的普通工作人员。虽然饭桌上他自己没说什么,但是总有人提起让他接任局长的话题,然后其他人就是随声附和。程凤楼当然先是谦虚,可是随后却是不断的自我标榜自己是哪年来局里的,干了多少年;再针砭一些局里的时政,再谈一些自己的施政纲领,搞得意图很明显,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张为康忍不住替他担心,心说平时看起来很稳重的一个人啊,怎么在这种敏感时期就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难道权力真的能使人大乱方寸吗!他想以后要是自己的话,一定要注意吸取教训。但是以程凤楼现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