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丑颜农女-第6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寨主变得谨慎,一时间,异族又突然和消失一般,没了动静。青璃想主动出击,揪不到人,只好让小灵一直打听消息,随时做准备。
    就这样,一晃到了腊月二十二,明天就是北地里的小年,可她丝毫没有感到过年的气氛。这几天没下雪,街道上的积雪也没减少,行人来往困难,溧水城百姓几乎足不出户。
    无论怎么样,这年总得过去,过年之后又长大一岁,对青璃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运输艰难,到了年关,猪肉抢手,自家从平阳的养殖场勉强运过来几十头猪,平均分配到士兵们嘴里,也就是几块肉,青璃觉得不像样,这些天派人用银子在溧水城收购鸡鸭,她想竭尽所能为士兵们过一个好年。
    青璃收购一些鸡鸭,又在空间里弄出去一些浑水摸鱼,这么一算,也节约了不少成本,淳于谙去了大营,她一个人算账,合计要不要派人提前和文氏说,不然万一再赶上下雪,过年那天也不能到家。
    院门被拍响,青璃应了一声。白日她在家都锁门,若是淳于谙回来,手里有钥匙。正当午时,都在歇晌,也不知道谁来了。
    青璃打开门,莫子华咧嘴一笑,“小妹,快点让我进去喝口热水,真是冷死了啊!”
    “二堂哥,上次你路过不来看我,这次是办完了事?”
    要到过年了能看到家人,青璃眉开眼笑,把人迎到了偏厅。又端来炭盆,让莫子华烤火。
    “别提了,这几天都在山里,全靠一双腿,多亏小妹给的药膏,不然啊,脚上都要生冻疮了。”
    莫子华接过茶杯暖手,吹了吹水面的热气。当时听说自家小妹跟着少将军来到溧水城,身边没有一个人服侍,他还在担心,怕她手忙脚乱做不好家事。
    以前家里贫穷,可全家人都疼宠着青璃,家务都在娘刘氏和二姐的身上,她不用做什么,洗衣服都用不着她。
    偏厅里的有各式摆件,并不奢华,却也精美,他坐在沙发上,屁股下面是虎皮纹的垫子,反应过来,莫子华吓了一跳,立刻火烧屁股一般站起身。
    “哈哈,二堂哥,别激动,只是兔子皮,不信你仔细看。”
    溧水城染色业发达,一块兔子皮能染出老虎的纹理,看着精美大方,也能忽悠人,但是用手一摸,就看出差异了。
    莫子华狐疑地用手小心地摸着底下的坐垫,还真是兔子的皮毛。他又放心地坐下,无奈地轻笑,“小妹,你还真别说,这块皮子怪好看的!”
    “我托人给家里送过去一部分,大伯娘那说不定都得到了,二堂哥你多久没回家了?”
    青璃端上一盘糕饼,让二堂哥先垫垫,这些糕饼是早上才在空间里拿出来的,几样老式的蛋糕,还松软着。
    莫子华净了手,也不客气,边吃边道,“大概有一个月了,这边送温暖小分队都在给士兵的家人送东西,我也不好偷懒,族中的生意有大哥呢。”
    大堂哥莫子冬当上掌柜,全面接手族里的生意,忙得很,莫子华乐得清闲,更多的时候都在帮着送温暖小分队,他很喜欢带着节礼去士兵们的家里,喜欢那种淳朴的笑容。
    “现在路不好走,从溧水城到咱们莫家村,也要几天时间。”
    如果坐马车,两天的时间足矣,今天已经二十二了,大年三十之前要赶到村里,路上刨除住宿时间,紧巴巴的。
    “小妹,我打算去找少将军要一匹马,骑马回去。”
    莫子华搓搓手,天太冷了,骑马要快很多,他的马术一般,最好能找温顺的马匹,这样也就两三天,就能到村上。忙活了一年,他想好好歇息几天。
    “那也好。”
    青璃拿出给家人写的书信,其中有一封是单独给堂姐莫青菊的,按照现在这个架势,她根本无法脱身,大年初二也回不了娘家。
    对于北地的战况,经常在外面跑的莫子华多少有些了解,北地雪灾,想要攻打沛水,不上不下卡在了这里。他非常担心小妹青璃,打仗都是男人的事,女子就应该享福。
    “二堂哥,年后去京都的都有谁?我爹娘去吗?”
    莫青菊信上也没说清楚,可算抓到一个家人,青璃给莫子华续满茶水,忙不迭地追问。
    “三叔应该不去吧,我大哥带着族人去,到时候我就要打理族里的生意。”
    莫子华苦了脸,还好族里现在都用阿拉伯计数,账本比以前更为直观,不然光是那些数字,都要把人弄得晕头转向,铺子里的生意一直很好,粮米铺子更甚。
    莫家在京都的繁华地带,买了一个五进的大宅院,这是精明的二伯提议,那会京都动乱,院子便宜,自家就捡个漏。二伯觉得族中子弟不可能一辈子窝在莫家村,万一将来有了出息,到京都求学,也不能没有住的地方。
    这次族中一些老人,就会选族里在京都的宅院落脚,好好感受一下京都的风土人情。常备的药物族里都给装好,他们应该跟着南北易货的商队或威远镖局一起走,有安全保障。
    族里人的老人们上京都,就好比一个夕阳红旅游团,也亏得爹莫如湖一个古人能有这样的奇思妙想。爹虽然是个小秀才,可见识不一般,这些年读了不少游记,结交心胸豁达之人,自然跟着受益匪浅。
    “小菊要跟着去,这不也到了定亲的年纪,四婶来信说让小菊去京都,也是爷奶的意思。”
    莫子华吃了一个半饱,这才停下品茶,和青璃说家里的情况。原来,他媳妇和娘之间还有些小隔阂,现在全好了,家里日子过得不错,就等着莫青菊去京都,然后分家。
    “分家吗?”
    其实有自己的小家,也省的被束缚,但站在青璃大伯和大伯娘的角度,还是挺失落的。在村里的规矩都是和长子一起住。
    “分家是说家里的钱财分开,我们还是一起住,但是以后吃饭可能不在一起,单独起灶。”
    大伯家的院子很大,两兄弟感情好,分家是为了以后在钱财上少些争执而已,其余的还要一起孝顺爷奶,爹娘,住在一处,有什么事情也好照应一下。
    “堂姐要去京都学礼仪,不如去天风书院。”
    青璃想了想,给出这个建议。天风书院原来可是她的地盘,现在也有赵羊羊照应着,应该不会被欺负。主要也是开阔一下眼界,结交一些不错的小姐妹,将来嫁到京都,人际交往很重要。
    若是单独请个嬷嬷来,整日憋在府上,很是无趣,那样不如把人带到北地教学。
    “四婶也是这个意思。信里还问你什么时候回京都。”
    青璃和四婶陈氏的感情不一般,她在京都的时间比陪着娘刘氏的时间还多,可以说算是在四婶的膝下长大,从小子禄出生,有一半的时间都跟着她一起,现在青璃不在京都,四婶念得紧。
    “婆婆在平阳,总得陪着她一起啊。”
    而且北地战事刚有了小成绩,一切粮草等还需要打点,新粮种今年有了丰收,耶律楚阳已经派下两个官员,就能明年继续试验,百姓们眼睛也在盯着。
    “小妹,文夫人对你还不错吧,你得好好哄着才行。”
    莫子华教了青璃一套,要点就是要嘴甜,会哄人开心,平日多陪着婆婆等等,这些都是二堂嫂慢慢总结出来的经验。聊着聊着,又提到了家里的妞妞,莫子华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止不住。
    青璃抽抽嘴角,有了孩子就是不一样,她抓紧时间问了一下爹娘。小弟子喜应该也在家,今年两家还是在一起过年,她很怕爹娘会孤单。
    “三婶开始的时候不习惯,我娘每天都过去陪着,劝了又劝。”
    青璃嫁人之后,刘氏常常一个人发呆,有时候翻箱倒柜,从柜子里找到青璃小时候穿的衣裳,这么多年一直留着,舍不得扔,还有十多年前的襁褓,想着想着就掉了眼泪。
    族中事忙,莫如湖一直不知道。某天中途回家取印鉴,这才发现刘氏黯然神伤。刘氏总是想,她这个当娘亲的就不称职,青璃小小的年纪,因为她疏忽,让青璃受太多的委屈,后来又被掳到京都。
    等再次回来,她想着母女二人能多在一起几年,谁知道皇上非要插一脚,提前赐婚。她只好默默地承受,青璃在家,她不敢表现出来,怕她忧心,青璃跟着担忧。
    这么小就做了人家的媳妇,哪有在家里自在,毕竟不是亲生的。刘氏一想的多,就会变得忧郁。
    想到娘亲,青璃差点流下眼泪,她想到出嫁那天,娘亲跟着马车一直跑,一直哭,可怜天下父母心,还要劝自己嫁人之后以婆家为重。
    “初二回不去,娘肯定还要担忧。”
    青璃无奈地叹口气,过年都不能和婆婆在一起,今年的光景不好,非要赶上这么大的雪灾,她只得细细地说了一些自己的情况,包括生活上的琐碎,希望二堂哥回去能转告娘刘氏,她过的很好。
    “小妹,你放心吧,你这么聪明,在哪都可以适应。”
    这点也是莫子华佩服的地方,无论是莫家村,镇上,凤阳,京都或者是北地,青璃都很会照顾自己,现在身边又多了一个疼她的少将军,小日子和美着。
    少将军那个人,严肃,冷硬,不苟言笑,但是莫子华仔细观察,每次提到青璃,对方都会缓和了面色,冷硬的气场也慢慢地消弭于无形。
    兄妹二人聊了一个时辰,莫子华看了看天色,今夜之前要出溧水到泗水城去,青璃麻利地在灶间下了一碗鸡汤肉丝面,让他吃饱了之后赶路。
    从这里到泗水城,骑马很快,到时候在泗水城停留一夜,去平阳,可以在自己的新宅住上一晚,再有一天也就能到凤阳莫家村,绝对会赶在过年之前回去。
    送走二堂哥走的时候,青璃给他带了一包点心干果,挂在马头上不沉,万一路上饿了,也能垫垫肚子,她非常喜欢吃大伯娘炸的丸子,让莫子华不要忘记她说的那些话,一定要转告给家人。
    ------题外话------
    小莲感冒中,暂时没二更了,大家也要注意,谨防身边的传染源啊,吼吼!谢谢送票票的真爱们,鞠躬致谢。

  ☆、第067章 吃酒

北风席卷着大地,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就是北地民间的小年。
    虽是受到雪灾的困扰,依然挡不住溧水城百姓们对过小年的热情,这一天是一年中很重要的一个日子,祭灶。祭灶结束,便正式地开始迎接过年的准备。
    古语有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顾名思义,祭灶是男人的事。今年也是青璃嫁人之后的第一个年头,她和淳于谙夫妻二人格外重视。
    往年在京都,官家人家都是不会祭灶的,他们认为这都是民间的习俗,只有府里的下人们才会热衷于此,今年不同,淳于谙早早地准备好了灶王爷的画像,贴在灶间。又买了一些糖果,清水,料豆等,作为供奉,后者用来供奉灶王爷的坐骑。
    糖果是用那种灶糖,咀嚼起来,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这样让他没有办法乱说话,在溧水城这边,还有专门的人家供奉酒糟,寓意是让灶王爷醉得不能说话。而灶王爷受到百姓们的礼遇,懂得吃人的嘴软,自然会说好听的了。
    溧水城里的灶糖和凤阳平阳不太一样,这里毕竟原来是大秦管辖地,习俗等也稍微显得不同。让青璃说,溧水城的百姓们常年做生意,很懂得创新,灶糖抽成了糖棍的模样,里面空心,外面贴合了芝麻,咬上一口,不但不粘牙,反倒脆生生的,和着芝麻,嘴里一股甜香气。
    祭灶之后,时间还早,今日在城西有最后的集市,然后到是正月十五之前,基本没有铺子会开张,大家都要忙着过年。前段时间雪灾,有很多百姓来不及采买过年的食材,今日是一个好机会。
    异族人突然没了动静,因为天气原因,两军无法交战,淳于谙决定,城北大军的士兵们今日休假,除了巡逻人手之外,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也去采买一些吃食。
    一大早,青璃就闹着淳于谙去集市逛,家里一些东西都有准备,还缺几幅喜庆的春联,淳于谙的意思要自己书写,所以夫妻二人要去买红纸等物。
    若单单是买红纸,周围的杂货铺子都有,青璃主要想感受一下那种过年气氛,看到百姓们喜气洋洋,老人小娃脸上挂着微笑,那种发自内心淳朴的欢笑,总是感染她,让她心情不自觉地变好。
    集市很大,大营里的士兵们连续铲了几天的雪,才铲除一片开阔的空地。出门之前,淳于谙把青璃从上到下裹得严实,围巾遮住半边脸,这才带着她骑马出门。
    一路上,有不少百姓,有人是正要去集市的路上,也有人去得早,买到自己想也要的,乐滋滋地,见到熟人互相拜年问好,说着吉利话。
    青璃靠在淳于谙的怀里,左顾右盼,两边的铺子,几乎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