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兰这才露出笑容。
不能留下他们虽然惋惜,但他们离开了太原,意味着少了一方煽风点火,他们做事也更顺利些。
“你的军粮筹备得怎么样了?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你们就算要购买粮食,也应该尽量避开一些百姓,不然只怕救了前线,后方却着火。”说到这里,木兰就一叹,“本来德胜医馆那里存了不少的粮食的,但因为侵田的事只能暂时挪用了,得等到你大哥叫人送粮食上来这个危机才能解开。”
李江看着嫂子张了张嘴,呐呐的道:“我又给大哥嫂子添麻烦了。”
木兰翻着白眼道:“添都添了,这时候再说还有什么意思?只要你们以后孝顺我和你大哥就行了。”
李江就狗腿的道:“嫂子放心,我和阿文一定会孝顺大哥嫂子的。”
“行了,你赶紧回去休息吧,傅氏说不定正等着你呢。”
李江笑容微滞,木兰微叹,“你们的事你们自己解决,只是你要多为几个孩子想想,旭明他们还小呢,荩哥儿今年才五岁。”
“嫂子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
李江虽然对妻子有些怨言,但之前她愿意跟着他,他自然也不会负她,但隔阂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褚庆一大早到衙门就被副手满头大汗的拉住,“大人,前面军粮已经筹备好了,李大人让我们马上去清点入册,下午就要启程了。”
褚庆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副手深吸一口气道:“前头第一期军粮已经筹措完毕,大人,李大人让我们赶紧清点,前线还等着吃饭呢。”
“哪里来的粮食,附近几个粮仓不是都叫我们洗劫……咳咳,征用了吗?”
副手抽抽嘴角,道:“听说李大人是和崔家借的。”
褚庆一个脚下不稳,差点摔倒,紧急时刻抓了一把副手的衣领,站好后抚了抚官府的袖子,淡定的问道:“你说和谁借的?”
“和崔家。”
褚庆转身就走。
“大人,大人,我们不是要去清点入册吗?”
褚庆停下脚步,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你想逗我也找个靠谱一点的,崔家借粮食给李江?你还不如跟我说今儿你来的时候看到母猪上树了呢。”
“……大人,是真的,粮食就在库房门口能,因为要清点检查过后入册,随后又要装车送往边关,所以连车都没下。”
褚庆看着认真严肃的副手,眼睛一点一点的睁得滚圆,“是李大人亲自去借的?”
副手点头,“昨儿下午李大人不是去崔家了吗?今天一早崔家就把粮食送来的,听说是连夜从库房里搬出来的。”
褚庆就轻飘飘的去了库房,那里排了三队长长的队伍,有手推车,有骡车,还有驴车,总之,这队伍长的,褚庆再一次拍了副手的头,指着这三队人马道:“你觉得我们一个上午能清点入册?”
“可是李大人说粮车下午就要出发……”
副手在褚庆的严厉的眼光下说不下去了,只好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当然是清点一整天,明天再走了。”褚庆甩袖就走,见副手还亦步亦趋的跟着,就敲着他的脑袋道:“你跟着我干什么?还不快去安排清点入册的人员。”
“哦。”副手转身跑去,摸着脑袋暗想,今天大人是吃了什么,怎么老是敲他的头?而且这类事情以往大人都会亲自安排的。
褚庆跑去找李江了,好奇的问他,“这些粮食真的是从崔家借的?”
李江点头,“等南方的粮食一到就还,你们检查的时候也要注意质量,别叫崔家给骗了,虽然他们未必敢。”
褚庆一脸好奇,“崔家怎么可能愿意借?而且,他们不是和你势不两立吗?前几天还恨不得你立刻去死呢。”
李江咧嘴一笑,“这世上哪有绝对的敌人啊,何况我与他们也就立场不同,并没有私怨。”
信你才有鬼,“那你给的条件是什么?”
“天机不可泄露。”
直到中午,褚庆也没能问出李江给的条件。
不怪褚庆好奇,就是其他官员也各种猜测,实在是因为李江赵威与崔家是出了名的对头。
赵威当初一进太原城,太原破败荒凉,后面军需供应不上,他干脆就抢了刚回乡的崔家,直到新皇变成老皇帝了也没还。
李江呢,当初他来的时候太原的圈地正严重,那时候荒地多是无主或未开垦的。
但这些地都是属于国家的,而朝廷鼓励开荒。
偏偏李江鼓励百姓开荒,却限制当地的大户开荒,各种限制条规不要太狠,偏偏他还聪明,崔家阳奉阴违前脚占地开荒,他后脚就以不合规矩收回来租给那些流民和无地的百姓。
赵威还特意派出军队护卫,崔家当时才搬回故乡,元气还没恢复,自然斗不过李江赵威联手,只能咽下这口气,但也因此,这些年三家一直不和,在街上看到李江就是各种冷嘲热讽。
关于李江的这几件事闹得这么凶,就有崔家在后头落井下石,推波助澜。
但李江并不怪崔家,要是崔家这么倒霉,他也会在后头补一刀的,但这不妨碍他们合作。
崔家和北边的部族才是不死不休的死仇,有了共同的敌人,再有合适的利益,一切都皆有可能。
在军粮被护送走后,卓傅氏被传讯到太原,跟着她一块儿来的还有她的丈夫卓清。速度很快,他们倒是想拖,但拖不起,涉及到的官员太大,不是他们所能应付得起的。
如果只是普通百姓状告他们,卓傅氏肯定不会亲自过来的,派一个管事过来都是给他们面子了,偏偏,李江当时在同里镇的人写状纸的时候也拿笔写了一张,就是状告的卓傅氏和卓家。
李江是二品官,而卓家上下,连个七品官都看不到,卓傅氏的丈夫卓清现在是秀才,正在努力的往举人行列进军,但貌似不太顺利,他十五岁的儿子都是秀才了,现在是一门两秀才。
所以卓家纵然想拿乔,也不得不快速的到太原来。
卓傅氏很忐忑,如果只是那几个农民告她,她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搞定,但她不明白李江为什么也要插一手。
卓清脸色很难看,道:“见了妹夫,你就赶紧认错,无论如何,让妹夫先把状纸给撤了,我们卓家是之后,可丢不起这个脸。”
卓傅氏挑眉看向丈夫,“相公说的什么话,他是二品的大官,岂是我能做主的?不过尽力一试罢了。”
卓清瞥向她身边的盒子,“你不是带了礼物吗?还是你妹夫,难道还搞不定?”
卓傅氏面一沉,张了张嘴,见他满脸不在乎的样子,就堵着气不说话,心里却实在有些难受。
但凡这个丈夫能干一些,她有何至于如此?
家里这么多孩子,她总要为他们考虑考虑,卓清不擅经营,只会死读书,关键是连死读书都读不好,她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到时候儿子考中,再依靠这位妹夫谋官应该不成问题。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接到李江的状纸。
卓傅氏现在只想赶紧见到堂妹,问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
“……明日开堂审理,卓太太可要按时到堂。”
卓傅氏笑着应下,衙役就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银块,这才转身离开,这一趟算得上是肥差了。
“快去李府。”
木兰和傅氏都不在,她们都在城外。
以往卓傅氏都会被引到后院,最不济也能在花厅上等着,却不料,这次只能坐在门房里等。
卓清的脸色早就难看非常,他觉得这是在侮辱他。
卓傅氏心中却更加的忐忑,以前傅氏是不会这样的,那位堂妹最爱面子,为了在娘家人面前显摆,她提出来的事情她虽然很拿乔,却都会帮忙。
☆、526。第526章 交锋
随着时间的推移,卓傅氏的脸色越发的难看,她给身后的王嬷嬷使了一个眼色。
王嬷嬷微微点头,走到门外,见两个家丁正坐在小凳子上聊天,就满脸笑容的上前,塞了他们两个荷包,“两位哥儿客气了,不知你家太太去哪儿了,何时才回来,”王嬷嬷脸上有些愁容,“我家太太接到姨太太的信就赶过来了,这两天都没睡好觉,所以……”
两个家丁对视一眼,想到周春姐姐的吩咐,就接了荷包,左右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嬷嬷也不是外人,我才和你说实话的,只是这事可不能让人知道是我告诉你们的。”
王嬷嬷心中有些疑惑,不过是最普通的问题,用得着这样吗?
“我家大夫人和太太去清点侵占到的民田了,连带着姨太太强占去的,都要一一查出来,现在有衙门的人跟着,就算又苦又累,太太也不敢提前回来啊,所以你们只怕要等到太阳下山之后了。”
王嬷嬷脸色一变,“姨老爷是二品的大官,这太原他最大,这些事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怎么倒叫姨太太去受累?”王嬷嬷心中一动,“才刚你们说的是大夫人是?”
“大夫人是我们家大老爷的夫人,二爷的嫂子,”家丁不屑道:“嬷嬷到底见识浅些,现在太原风起云涌,哪里是二爷想压就能压的,不说衙门里这么多人看着,但太原城的崔家,他们家就有上折子的权利,只要在折子里提一句,我们家二爷这官就到头了。”
王嬷嬷手心都汗湿了,“那现在查出来又如何?”
“自然是按律办,该如何就如何,我家二爷早说了,他自读书起就没做过一件对不起百姓之事,这件事是他监督不力,自会向圣上请罪,你们家也要做好准备了,我听跟在大夫人和太太身边的人说,那些有名有姓还在的人家还好,只要补偿了,这事也就在上头记一笔,可那些被逼着远走故乡的,那些人哪里找去?这可就不是记一笔这么简单了,直接要论罪的。”
“小哥又在哄我,这些事都成了惯例了,以往也没见谁因此获罪过,要我说还是你家二爷太谨慎,这世上这样干的人多了去了。”
“嬷嬷还当这是前朝呢,当今可是心心念念着老百姓的,从一开始的赋田之策到后头的限制田亩,哪一样不是为的老百姓?我家二爷当官也有十来年了,可你看,除了在江南置的那些产业,他什么时候在外圈地过?”小厮左右看看,“也就是太太,瞒着老爷做了这些事,前一段时间事发,大夫人气得直接动了家法……”
“啊?”王嬷嬷惊得后退了两步,强笑两声,又拿出两个荷包塞给他们,道:“多谢两位小哥了,只是这话以后还是不要和别人说了。”
家丁笑嘻嘻的道:“也就是嬷嬷,我们才和你说的,要是别人,纵给座金山,我们也不会说的。”
王嬷嬷强笑了一下,转身回去禀报去了。
家丁见她走了,俩人留下一个看着门口,一人则拿了所有的荷包去后头。
周春正坐在那里喝茶,家丁毕恭毕敬的把荷包给她,“已经照着姑娘说的办了。”
周春点头笑道:“很好,这些东西你们两个拿去分了吧。”
“这怎么行,合该孝敬姐姐才是。”
周春啐他,“我还指望你们这点子孝敬,拿去吧。”
家丁就笑嘻嘻的重新把荷包塞怀里,恭维道:“姐姐是大夫人身边的红人,自然是看不上我们这些小东西的。”
卓傅氏和卓清就这样坐在门房里等到了太阳下山,卓清现在已经没了脸色,他本想发脾气的,但被卓傅氏一句“这是左布政使府上”给堵了嘴。
俩人听到门口有动静,就忙亲自走出去,就见一个着绸缎的大姑娘被人簇拥着疾步往大门口去,卓傅氏见了眼睛微微一闪,问道:“那是谁?”
王嬷嬷摇头。
“走,我们也去看看。”
两辆马车驶进院子,那位大姑娘就亲自搬了凳子放在马车下,和刚跳下来的春兰一起撩开帘子扶里面的人出来。
傅氏才下马车,就转身过去服侍里面的人,这让卓傅氏上前的脚步一顿。
木兰搭在傅氏的手上,踏着凳子下了马车,一抬头就看向前边的卓家一家。
傅氏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看到卓傅氏,傅氏的脸色就不由一沉。
卓傅氏笑盈盈的上前,“妹妹,这位就是大夫人吧,早听妹妹说起过,今儿一见果然是个出彩的人。”
卓傅氏和木兰辈分相当,但她本来就比傅氏大了六岁,所以认真算下来比木兰还大几岁,以两家的交情,木兰就是叫她一声姐姐也当得。
但此时木兰只是淡淡的看着她,微微一点头,“卓太太什么时候到的?”
卓傅氏笑容微滞,正要回答,木兰已经转头过去吩咐周春,“去安排卓太太他们的住处。”说完对卓傅氏表示歉意:“……卓太太舟车劳顿,不如先作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不迟。”
卓清皱眉,越过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