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这边 美国那边-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我第一次接触“妻管严”这个概念是读高中时。当时,大家说的意思是:你处在这个女孩的控制之下。如果你有了女朋友,她要你陪她,那么你就不能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这种“妻管严”的概念在男女还没有结婚时就已经存在了。但问题是,“妻管严”现象是否与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崛起相关呢?我不认为有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就有被管住的丈夫(hen…pecked husband)的说法。那时,美国女人一般都没有经济来源,但社会上已经存在了这种概念。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开始去外面工作,有时,她们赚的钱比男人还多。她们有许多事情要考虑,一边要上班,一边要照顾孩子。女性管理家庭的精力减少了。女人管理的家庭财务不一定是重大的投资决定,但是像花钱买菜这样的事情都是女人掌管的。其次,女人也会管理男人的时间。妻子经常会对老公说,“能不能早点回来?”妻子对家庭的运作很关心,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她通常会很清楚。她会说,“我们需要周末去买东西。”
    “妻管严”的前提是“大男子主义”,为什么没有“夫管严”呢?在美国,“妻管严”实际上不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它是自然存在的。美国老公一般也比较老实。
    袁岳(Victor Yuan):
    许多中国男人正在向美国男人看齐。(笑)
第四篇 开放的情感世界话题29:离婚率还会继续增长
    话题29:
    随着社会容忍度的提高和办理手续的简便,离婚率还会继续增长
    袁岳(Victor Yuan):
    以前,我在法院实习时就办过好几个离婚的案子。以前说起离婚的人,就会觉得这种事是不好的,那人肯定有什么问题。中国的离婚率据说是20%,其中由女性提出的占70%。离婚的理由主要是性格不合,感到不幸福;在若干事务上不能达成共识;出现婚姻不忠现象等。因婚姻不忠现象而导致的离婚增长比较快。性能力不足也成为了离婚的一种理由。
    以前,离婚是很麻烦的。首先,单位的工会妇联就会劝你别离婚。民政局会劝你别离婚。到了法院,还有6个月的冷却期。法官先不理你,让你再回去好好想想,是不是该离婚。现在,单位不管了,民政局也没人调解了,法院也不再规定冷却期了。新的婚姻登记办法规定,当事人当天就可以拿到离婚证。社会对离过婚的人的看法也有变化。大家觉得离了婚的人也工作得挺好的,与人相处也挺好的啊!大家越来越理解离婚了。离婚虽然受到孩子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没有宗教方面的制约。随着社会容忍度的提高和办理手续的方便,离婚率还会继续增长。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的离婚率近年提高了许多。现在是有50%左右的人离过婚。在传统上,婚姻被看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稳定的基础。这样高的离婚率让许多人感到担忧。离婚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家庭、经济状况和职业都影响离婚决定。离婚的原因包括:产生了克服不了的、没有办法缩短的差距。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外遇也是一个原因。家庭暴力也很可能产生离婚决定。还有一种情况是,有可能双方还是很相爱,但是觉得当初就不应该结婚。
    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几乎没有人说他们的父母离过婚。三四十年前,人们觉得离婚是不健康、不道德的做法。至今,天主教仍然认为离婚是不道德的,无论你的家庭状况如何,离婚都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现在,美国社会的容忍程度提高了许多。人们再不会拿离婚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了。里根总统就是离过婚的。
第四篇 开放的情感世界话题30:现在独身也可以得到性体验
    话题30:
    现在婚姻和性有一定程度的分离,即使独身也可以得到性体验。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独身的生活状态现在获得了社会的重新认识。以前,传统的生活价值观认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成家、生孩子。在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美国人很年轻就会结婚。女孩在21岁,男孩在23岁时就结婚了。到了70年代,结婚的平均年龄晚到了24岁和25岁。现在,过了30岁结婚也是很正常的。现在的普遍想法是,早晚会结婚的,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过程。少数人的想法是不一定结婚啊!这反映了美国最近几十年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前,美国的家庭模式是女孩出嫁后变成家庭主妇。但是,在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力量急剧增长以后,她们认为不一定要结婚,不必为了经济原因而结婚。这种看法导致一种可能情况,那就是:如果不是为了经济原因和创造传统家庭,则可以一个人过日子。在以前,这种生活方式会受到批评。但是现在,美国的社会已经成熟到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虽然一个人独身的生活方式并不普遍,但是社会给予它的压力变小了。但是,美国人最根本的看法是:到了一定程度都要结婚,创造一个传统家庭。美国人骨子里的追求就是这样的。
    袁岳(Victor Yuan):
    中国的单身和独身现象都在增加。开始,这与行政系统推行的晚婚晚育政策有关。后来,出现了自愿晚婚和独身群体。最重要的独身群体是高级白领,特别是女性。在结婚选择上,有个“ABC男女”的说法。男性喜欢选择低一档的女性,女性则选择高自己一档的。结果A男选B女,B男选C女。最后,A女和C男都成了问题。独身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它是一种过渡状态。许多人都是单身,但单身说起来像是找不着情侣,显得不好。独身是一种等待的过程,是一个体面的社会说辞。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些人发现独身有相对更多的好处,如比较自由等。对于婚姻以外的性,以前问题很大,现在婚姻和性有一定程度的分离,即使独身也可以得到性体验。社会对独身的容忍成为了可能。有些独身群体用现实证明了自己活得更好。有些独身的人看到那些结婚、离婚、离过两次婚的人,都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出现了单身女子俱乐部、“北大荒俱乐部”——北京大龄荒废女青年俱乐部,意思是找不到满意的男士做伴侣,于是一直荒废着自己。这表明个人的选择增加了,社会的容忍空间增加了。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身的方式反映出他们对婚姻的疑惑和失望。
第四篇 开放的情感世界话题31:在美国没有“二奶”这个词
    话题31:
    婚外恋在美国是存在的,但“二奶”这个词是没有的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婚外恋在美国是存在的,但“二奶”这个词是没有的。“二奶”的出现可能与中国的文化及社会环境有关系。据调查,30%左右已婚的人都曾经有过外遇。结婚以后,身边可能又出现了你真正喜欢的人;或者可能觉得婚姻有点儿乏味,想要调剂一下。在这些情况下都会产生婚外恋。这是否是美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呢?我还没有感觉到是。美国人把忠于婚姻看得很重。这也反映了一种宗教的色彩,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是反对婚外恋的。虽然美国社会在发展,但美国人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没有大的变化:不太喜欢,也不接受。美国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光彩的,是对不起对方的。
    最近一些年来,不断有很受尊重的美国人,比如政治家、演员和体育明星等,出现婚外恋这样的事情。美国人变得不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时那么反感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婚外恋是对不起对方的;第二反应是,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不用过问太多。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国,婚外情人有多种形态。但有婚外情的男性一般并不想替代原有的婚姻关系,都是女性忍受不了才提出离婚的。男性更倾向通过包二奶、三奶来处理婚姻外的情感关系。现在,在婚外情的发展中有两个特点:一是很强的互补性。比如,年纪大的男性和年轻漂亮的女性在一起,就是经济资源和情趣的互补;二是公共人物在婚外恋上树立了一种变了味的道德示范,使婚外恋成为了一种显示成就和身份的方式。贪官加情人,是一种典型的、负面的社会交往模式。我预计,今后在中国社会中的婚外情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第四篇 开放的情感世界话题32:性服务是非法的,但广泛存在着
    袁岳(Victor Yuan):
    性服务是一个很庞大的地下经济产业。性服务场所存在小姐群体和坐台小姐群体。性服务是非法的,但广泛存在着。这是因为存在着大量的市场需要。寻求性服务的人群主要包括在外出差的商业人士(销售人员占很大一部分)、出租车司机和公务员等。中国的性服务从业人员大部分是自愿的。80%是来自农村的流动女性,年龄在17岁~25岁。
    她们从事性服务的原因之一是收益相对较高。在四五年时间里,多的可以积累出五六十万元。有了这笔钱,她就可以回到家乡做自己想做的正经生意,改变自己的生活。这种经济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对而言,一个农村进城的女孩从事性服务与能够找到的其他工作相比,不那么辛苦。
    性工作者的一个危险是不使用安全套,从而导致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顾客的要求,这使她们和更多的人暴露在高感染率的危险之下。我和我的同事与欧洲前景集团合作,专门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零点新能量》丛书中的第一本书是《走进风月:地下性工作者调查》,其中第一次基于大规模的定量调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每个州都有权制定法律,以决定性服务是否合法。性服务产业规模很大,但商业化的性服务在美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是不合法的。只有少数地区是合法的,比如拉斯维加斯。什么样的男人要求这种服务呢?主要是单身、没有固定性伙伴、出差在外、或者已婚但想要寻求刺激的男人。
    当妓女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但最近几年,社会的态度有了转变。人们认为是经济原因迫使女性做了妓女,而不是道德上的选择使她做了妓女。性服务引起的性病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在任何国家里,妓女基本上都是弱势群体。妓女在工作中遭到暴力,也是一个问题。绝大部分性服务参与者是自愿的。但在美国,还是有许多女性组织认为应该用各种方式避免女性选择性服务行业。
第四篇 开放的情感世界话题33:同性恋知识的传播,表达人性的关怀
    话题33:
     同性恋知识的传播,表达了更人性的关怀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30年以来,美国人观点发生改变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对同性恋生活方式的容忍和接受。这反映在了电影和电视等媒体中。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不但是中立的,而且是积极的。同性恋是否有权结婚?这是最近一直在进行的一个辩论。最近,我参加了《北京青年报》网上的讨论,也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在这次网上讨论中,有两位中国专家的观点与美国的主流观点是一样的。就是说,对同性婚姻是不赞同的,但应该为同性恋者提供与其他人相同的权利。在美国,已有两三个州将civil union(公民联合)合法化了,这相当于同性婚姻,只是不以“婚姻”命名。除了这些州之外,麻省的最高法院在2004年2月初决定允许同性伙伴结婚。这意味着两个同性恋者可以在一起生活,在医疗支持、继承财产权方面享有与其他美国家庭一样的权利。这反映社会的容忍度提高了。但是,大部分美国人仍不支持同性婚姻。同性恋在美国受重视的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在美国政治圈子中,包括国会里都有人在为同性恋呼吁和做工作。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国,人们认为同性恋不正常。有专家估计,中国有5%的人表现出了同性恋倾向。许多同性恋者接受了异性婚姻的安排。由于没有获得正常同性沟通的支持和知识,他们产生了一些不当行为,使艾滋病的传播比率在他们中相对很高。
    社会对同性恋的否定是公开的。以前,同性恋以流氓罪论处。1994年,公安部门第一次正式提出,如果同性恋不对其他人构成威胁和影响,则不应该以违法犯罪处理。以后,基于一些关注同性恋的卫生组织和专家的努力,出现了个别的同性恋俱乐部、网站和杂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