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语别裁(上册)-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4

    为 政 第 二121

    的说明这个道理,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这个“举”

    就是提拔,这是针对鲁哀公当时的政治毛病而来。 举直,就是提拔直心直道而行的人,包括圣贤、忠诚、有才能的人。“错诸枉”的错等于措,就是把他摆下去,放下去,把狂妄的人安置下去,这样老百姓自然就服了。 相反的,“举枉错诸直”

    ,把狂妄的人提拔起来,或只用自己喜欢的人,而把好人打击下去,老百姓自然就不服了。 这是谁都懂的道理,而孔子拿这人人都懂的话去告诉他,就好像说当诸侯、君王的人都不懂,未免太笨了。但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到了那个权位的情况,就很难讲了。譬如我们平时常会说,假如我做了某一位置的事,一定公正,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就做不到绝对公正。 人总会受人情的包围,例如,人家送高帽子,明知是高帽子,仍然觉得蛮舒服的,这就是要命的心理了。 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公正廉明,真是一种最高的修养。像唐朝的历史中记载,武则天问武三思,朝中谁是忠臣?武三思说,跟我好的都是忠臣。 武则天说,你这是什么话?武三思说,我不认识的,怎么知道他好不好?同样的道理,看戏容易作戏难,所以我们批评历史容易,身为当局者时,就真不容易了。 因此我们知道孔子答复鲁哀公的话,虽然非常平淡,但最平淡的道理是最难做到的。下面接着是季康子的问话,我们曾经提到过,季家是鲁国的权臣,后来鲁国就是亡在他们手里,季康子问什么呢?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

 135

    21论 语 别 裁

    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使民,就是怎样使用群众的意思,在为政的道德上而言,这个动机就有问题,要想使用别人就已经是问题了,他还用了一个当时蛮流行的口头语,敬啊!忠啊!这些都是老子当时所骂的假仁假义。(其实老子并不反对仁义,只是当时社会普遍流行谈的仁义,变成了虚假无实的名词,所以老子反对。)

    他提到敬与忠两个字,是大问题。 敬是尊敬人,忠是忠于事,劝是教导的意思,等于现在所说的“教育”。孔子对于季康子所提这几个大问题,没有批评不对,认为都对。 但是孔子告诉他,不要只是空洞的宣传,口头话没有用,天下人的聪明相等,口头骗得了一时,骗不了永久。所以他告诉季康子,接近老百姓,内心要有真正的庄严情操,百姓对你自然就恭敬了。 如对人敬礼,只是表面的动作,而内心却是不诚,则敬礼的姿势都不对的,这样的敬礼有什么意义?要内心真正的庄严,尤其对部下、对群众,有发自内心的庄严情操,部下对你自然就恭敬了。“孝慈则忠”

    ,真正爱人,人对你自然尽忠,一个人对部下与群众,付出爱儿女一样的心肠,付出了真情,则没有不收到忠的反应的。 如果没有这种慈孝,光是劝导教化是没有用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对善的奖励提倡,不作官样文章,诚恳的举善。“教不能”

    ,部下不懂的,并不讨厌他,教他,因为你要作之君,作之师,等于他的长辈,既然作长辈,就是作老师,尽量教他,他自然受感化。由这里看到答复国君的问话与答复权臣的问话不同之处;都在《为政》篇中,连起来文章又转了一个味道了,所

 136

    为 政 第 二321

    以连贯起来看《论语》文章的编排非常妙。尤其古代文章,几句话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说的,把它连贯起来,而仍能成为一篇曲折有致,蛮讲究结构的文章,它的文学价值,也实在不简单。

    治国难!齐家更难!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时候有人说话了。 对孔子说,你吹了半天牛,说了许多为政的大道理,头头是道,你自己怎么不出来为政呢?你自己来干嘛!讲到这里,我要特别提醒诸位,以前我们说过《为政》这一篇,被大家解释成是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是不大对的,因为孔子不讲政治,只讲为政。 拿现代政治哲学来讲,是大原则,并不是政治的一种方法。 所以孔子对于这个问题的答复,他引用了《书经》里的话解释说,《书经》里不是讲过孝道吗!一个人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人、朋友(社会关系)

    ,这也就是政治了。 有朋友说自己不得志,我说你有什么不得志?不是员,就是长,他说没有什么长在身,我说你至少是家长呀!这个资格还真不容易,这件事情也真不容易做好。孔子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说,何必一定要出来从事政治工作,才叫作政治呢?

    下面讲为政的原则。

 137

    421论 语 别 裁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廋,小车无廋,其何以行之哉?

    这节很重要。为政的道理——言而有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读中国历史,对于从政的人,始终要注意一个道理,所谓“百年大计”。一件事情,一个政策下来,要眼光远大,至少须看到百年或几十年以后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古人政治的道理。天下没有一个完整无缺的法律或完整无缺的办法。 天下事一定会变,而且时时在变,这张桌子今天是新的,十年以后就不新了。 不新了该怎么办?今天就要预作最好的、最切合十年后应变的方案。我们看小说,诸葛亮给人补救的方法,都是“锦囊妙计”先放在那里。 对为政来讲,这个“锦囊妙计”就是百年大计。 不可只顾目前,如只顾目前,事情因时间的发展改变而情况不同,就变成言而无信,结果就是朝令夕改。 早上下的命令,晚上认为不对,去赶快改过来,究竟哪个对?

    老百姓搞不清楚,这就是大问题。 所以孔子说作人、处世、对朋友,“信”是很重要的,无“信”是绝对不可以。尤其一些当主管的人,处理事情不多想想,骤下决定,以致随时改变,使部下无所适从,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輗和軏两个字,是古代车子上的车杆子。大车是牛车,輗就是牛车上一根用来套在牛肩上,中间的大梁子;小车是马车,軏就是马车上挂钩的地方,这都是车子上的关键所在。 他说作人也好,处世也好,为政也

 138

    为 政 第 二521

    好,言而有信,是关键所在,而且是很重要的关键。 有如大车的横杆,小车的挂钩,如果没有了它们,车子是绝对走不动的。讲到这里,本篇快近尾声。 子张,就是刚才说到那个来问谋生办法的子张,现在提出一个大问题: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现在说十世的问题。先说世,什么是世?

    西方的观念,一百年为一世纪,西方文化以耶稣诞生那一年(约在我国汉朝的时候)开始为纪元——第一年。 现在为一九七四年,又称二十世纪。我们现在也用这个西元,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是相当令人痛心的事,一个当祖父的,不应该与孙子平行,不应该把自己的历史抹煞,这实在痛心。 这暂且不提,我们知道现代西方文化以一百年为一世纪,而中国文化过去的世,小的单位以三十年为一世,这是一个时间的代表单位,后来用以作抽象的代表单位了。 这是把一代叫作一世。 所以每说到“世”的问题,常以“十世”表示久远。 唐代以后,佛学进了中国,又有“三世”之说,什么叫“三世”呢?过去、现在、未来,就叫“三世”。几千万年前是过去,前一秒钟也是过去的;现在就是现在;未来,此后的一秒钟是未来,以后的千百万年也是未来。 这就叫“三世”——是佛学的名称;儒学则称之为“十世”。这里《论语》上的十世,等于说千秋以后

 139

    621论 语 别 裁

    将来的世代。子张问孔子是不是可以先知,预言将来怎么演变,孔子在这里讲到夏、商、周三世,只是引用过去以代表将来。 子张问孔子将来时代的演变知不知道?孔子说知道。 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殷商的文化是哪里来的,是由夏朝的文化演变而来。 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夏朝原有的文化,有的减损了,有的增益了。 但增益也好,减损也好,总由前面的历史迹象而来,必须要变才变。 殷商以后是周朝,所以周朝文化,又是从殷商渐变而来的。 我们现在说传统文化,所谓传统,就是这样在一个系统中渐变传下来的,并不是顽固得一定永远保留原来的样子,才叫传统。 所以周朝就因为殷礼——殷商的文化,演变成周朝的文化。 那么从周朝的文化,也可以看到前朝,殷商文化的对与不对,而有所改变。“其或继周者”

    ,孔子是东周时代的人,这意思就是说,周代的文化也是要变的,而将来的历史演变,不必说下一代会变成什么样子,就是千百万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可以知道。 孔子并不是有宗教性的神通,也不是先知,换句话说,是他要人凭借智慧,多读历史,就知道过去。 既然用上述的法则,循历史的轨迹就可以知道过去,用同一法则,也就能知道未来。 以前提到过,温故而知新,也是这个道理。 历史的演变,不会突然的,都是渐变而来的。 所以将来的历史,未来的时代,明天怎么样?几乎很清楚的可以了解。下一段把为政的道理讲完了,每篇都有一个结论,但是本篇的这个结论,非常有意思。

 140

    为 政 第 二721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什么把这两句话做为《为政》篇的结论?而且为什么提到鬼呢?中国文化讲孝道,敬祖宗,就要拜鬼了。 所以鬼在这里,不是一般人讲的魔鬼,而是祖宗的灵魂。要拜鬼,要拜自己的鬼,还是拜别人的鬼呢?这句话的意思很妙,很幽默,也很深远,拜人家的祖宗就是拍马屁(谄媚)

    ,不知从何说起才对。因为夏朝的文化尚忠,殷朝的文化尚质。但是殷也尚鬼,那时社会的风气,每个人都诚恳老实,迷信的成分也多;周则尚文,才注重人文文化。 孔子所崇拜的是人文文化,这是上古历史文化演变有名的转捩点,所以孔子在这里提到鬼以后,第二句就说:“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没有勇气。 没有智、仁、勇就无法从政,换句话说,也不应该从政。历史上有许多人是见义不为,对许多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多半推说没有办法而不敢做。 我们作人也是这样,“看得破,忍不过。 想得到,做不来。”譬如抽香烟,明明知道这个嗜好的一切害处,是不应该抽,这是“看得破”

    ,但口袋里总是放一包香烟——“忍不过”。对于许多事,理论上认为都对,做起来就认为体力不行了,这就是“想得到,做不来。”

    对个人的前途这样,对天下事也是这样。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141

    821论 语 别 裁

    所以为政就是一种牺牲,要智、仁、勇齐备,看到该做的就去做,打算把这条命都付出去了。 尽忠义,要见义勇为。 所以把这句话加在《为政》篇的最后,这是为政的基本精神——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

 142

    八 佾 第 三921

    八佾第三

    礼 乐 衣 冠

    首先,我们对本篇篇名作个简单的解释:八佾——“佾”与“仪”同音,如今在孔庙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礼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 用现代的名称,可说它是“文化舞”

    ,代表古代文化的一种舞蹈。 当时中央政府是周天子,天子举行国家大典,代表国家的精神,用作余兴的舞蹈,典礼开始的礼乐。 八佾是八个人一排,共有八排;诸侯之邦,六人一排叫六佾。 诸侯之下的大夫——大臣之家,用四人一排,共四排,叫四佾。 这是固定的形式,周朝的礼乐、衣冠、文物等,都有周详规定。那么,孔子为什么在这一篇里教起跳舞来了呢?

    不是的。这篇书的全部重心,以现代用语说,是代表了文化精神。 他的内容讲“礼”。礼的根本,也就是孔子一生做学问之所在。只是因为当时写文章的习惯,而用了《八佾》这个名称做篇名。“礼”

    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五经中《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