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氓国家-谁在与世界作对?-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成为共产党的天下,那么整个东南亚定会自动仿而效之——在华盛顿大行其道,并被奉为圭臬。究竟为什么说这个理论是正确的,从来没有人做出过令人满意的解释。然而,它却主导了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导致了与北越开战。事实上,我们早已下定决心,不惜“承受任何负担,付出任何代价”来为发动战争制造借口。当年所谓的北越攻击美国“马多克斯”号驱逐舰事件,是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授权对越南动武的借口。如今已真相大白:该舰不仅未受什么损失,而且事件是由“马多克斯”号首先开火引发的。当然,其后令人遗憾的状况便人人皆知了。 


  1973年9月11日(智利人记忆中的“9·11”),美国人帮助发动了推翻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萨尔瓦多·阿连德政府的运动,将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军为首的军人独裁政府扶上了台。在皮诺切特政权统治期间,成千上万的智利人无缘无故就失踪了,后来世人获悉,他们均遭残害,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美国要么在其中扶植独裁者,要么给予他们鼎力支持的,还有扎伊尔、印度尼西亚、多米尼加共和国、黎巴嫩、希腊、菲律宾、台湾地区、泰国和阿富汗。本章不便就此问题详细展开讨论,但是我想专门讲一讲四个国家,因为它们总是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那就是印度尼西亚、伊朗、阿富汗和伊拉克。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四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由于反恐战争和巴厘岛恐怖袭击案,如今印尼频繁出现在媒体上。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美国担心印度尼西亚会变成共产党国家,觉得印尼需要得到保护以抵御中国,印尼也曾频繁在媒体上出现。当时印尼华人数量很少,又受歧视,而且那时候中国人几乎连饭都吃不饱,居然有人怕印尼华人,简直是杞人忧天,但是美国政府还是心存疑虑,因为印尼领导人苏加诺在苦战荷兰人之后赢得了印尼独立,并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荷兰人拥有一切而印尼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却一无所有的制度,因此决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在美苏两个阵营的竞争中奉行不结盟政策。印尼的事态发展在波托马克河两岸引起了一片惶恐。于是,1958年,中央情报局在菲律宾的训练基地培训了许多印尼持不同政见者和雇佣兵,并让他们潜回印尼。不久,他们就纠集一些持不同政见的地方军官,建立了一个叛乱政府。不过这招最终失败了,苏加诺不仅巩固了自己的执政地位,而且使自己成了终身总统。另外,他还将美国人的一些财产收归国有,让印尼退出了联合国。在美国国际开发署使团遭到暴徒袭击时,他似乎没有感到意外。 


  然而,1965年9月,一起更为扑朔迷离的事件改变了整个局势。从印尼空军拉出来的一批被怀疑与共产党有联系的军人袭击了军队高级将领的住宅,杀死了六名将军,占领了广播电台,并宣布他们正在拯救印尼,以免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接管。印尼战略预备队司令苏哈托将军不知怎么幸免于难,他组织了反击,粉碎了这伙军人接管国家的企图。当时的美国驻印尼大使马歇尔·格林写道:“印尼军队中有许多人是我们的朋友,”苏哈托便是其中的一个。美国使馆人员向苏哈托提供了一个名单,帮助苏哈托完成了对军队的血腥清洗,因此而送命的共有20到50万人。紧接着,美国人的财产得以如数奉还,美洲银行应邀进入印尼,美国政府还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印尼提供了2亿美元的最高限额贷款。在其后的三十二年里,苏哈托严格实行军事统治,任人惟亲。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印尼军官都在美国军事院校中学会了如何控制持不同政见者,苏哈托的妻子和儿女们掌握了众多大型企业,占有了大片豪宅,聚敛了巨额财富。荷兰人没有给印尼人留下任何公共事业机构,苏哈托除了建立了一支印尼军队,毫无建树。美国虽然训练了印尼的军队,但在促进民主与法制方面却无什么作为。1975年,杰拉尔德·福特总统和基辛格访问印尼期间向苏哈托暗示,如果印尼入侵刚从葡萄牙独立出来的东帝汶,美国不会反对。第二周苏哈托的军队便开进了东帝汶。在苏哈托统治期间,惟一能够发表不同政见的场所是清真寺。印尼的伊斯兰势力开始发展壮大,越来越多地得到阿拉伯世界石油美元的支持,越来越接近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1997年,摧毁泰国经济的金融风暴同样袭击了印尼。金融风暴带来了一场灾难,美国人领导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支的招儿更糟,使印尼面临的困难雪上加霜。作为提供救命的应急贷款的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印尼停止食品补贴,提高银行利率,以防卢比贬值,还要求印尼关闭多家银行。这些做法完全不符合印尼经济的需要,结果,印尼人立即纷纷抛出卢比。尽管银行利率极高,但是卢比一落千丈。20%多的印尼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与此同时,华盛顿对苏哈托也越来越不放心,特别是因为他的军队在东帝汶继续实行恐怖统治。最后,联合国授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队进入东帝汶,由印尼军队造成的动乱局面这才复归平静。在华盛顿的默许下,印尼的示威者和苏哈托自己党内的领导人于1998年5月共同把苏哈托赶下台,谋划了向文职政府的过渡,并最终举行了大选,开始建立民主政府。 

  美国人感到跟印尼军队打交道教训深刻,于1998年终止了与其有关培训与联络方面的计划。但是,新的民主局面形成后,伊斯兰政党明显会强大起来,而且印尼新政府在建立程序方面也遇到了麻烦。“9·11”事件后,一些美国官员开始要求恢复原先与印尼军方的培训与援助关系。此事前后我正在印尼旅行。有一天晚上,我跟美国驻印尼大使以及三十多名印尼政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领导人共进晚餐。这些人向美国大使请求不要与军方重建关系。他们强调说:“我们需要培训的是市长,警官,法官和教师,而不是士兵。”他们同时还要求美国费点心思去了解他们的需要。然而,数月之后,美国与印尼的军事交往又得以恢复。后来我在华盛顿遇到一名印尼高级官员,他绝望地指出,美国只是透过恐怖主义这个多棱镜来看待印尼。他说:“他们让我们终止洗钱。可是,我们连税都收不上来,如何又能办得到呢?” 


  数月之后,恐怖分子在巴厘岛一家夜总会制造了一起爆炸案,数百名游客在其中丧生。这一事件说明,印尼需要反恐,同时也需要满足其它需要。可是,印尼人对是否采取行动犹豫不决,因为许多印尼人相信这次爆炸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组织的,目的是说服梅加瓦蒂总统镇压穆斯林活动。梅加瓦蒂党内的一名议员说:“警方只能确定几个在台前实施爆炸的喽罗,却找不出在幕后策划袭击的主子。可是,我认为中央情报局插了手。”其他一些重要领导人也持同样看法,他们说这次袭击很可能是由外国某情报机构组织的,目的在于“为印尼塑造某种形象”。对美国人来说,这有点信口雌黄,但如果考虑到印尼人原来跟中央情报局打过交道,也亲身体验过美国人的幕后操纵,谁还会去责怪他们呢? 

 伊朗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领导了史称“民族阵线”的伊朗政治运动。摩萨台是一名激情满怀的民族主义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在把苏联人赶出伊朗北部的斗争中起了主要作用。后来他担任议会的石油工业委员会主席,提出英伊石油公司须将一半利润作为油田开采权使用费上交伊朗政府。这一要求实际上比一些主要石油公司和沙特阿拉伯政府以及委内瑞拉政府所约定的额度分文不多,只是比英伊石油公司一直上交的要多。由于美伊公司一半归英国政府所有,另外它与埃克森石油公司以及莫比尔石油公司有约定,让它们独家经营它所产石油,因此它拒绝了。它们对中东石油的供应拥有垄断权,不打算让伊朗人进来搅局。尔后,摩萨台便说服国会把该公司收归国有,此举在伊朗深得人心。但是,大石油公司经过磋商之后联合抵制伊朗,拒绝购买或销售伊朗的石油。有两年的时间,摩萨台都在尽力出售伊朗石油,可就是无人购买。伊朗经济开始衰退,而美国政府一方面在国内打一桩石油垄断的官司,另一方面则通过切断对伊援助的办法继续对其施加压力。由于石油卖不出去,再加上国家财政举步维艰,伊朗开始求助于苏联。如果从自身的历史考虑,美国也许该和伊朗民族主义者站在一边,反对英帝国主义者,但是此时对共产主义在伊朗影响的恐惧已胜过一切。中央情报局在德黑兰策划了一起政变和一场乱民暴动,扶植礼萨·巴列维国王上了台,“孔雀王朝”得以复辟。国王很快便从华盛顿得到了4500万美元的应急拨款,以帮助他顺利复位,另有85亿美元将在六年内到位,同时中央情报局和摩萨德将帮助组建和训练令人可怕的伊朗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 


  国王也偿还了这笔人情债。在1971年于德黑兰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国王在组织欧佩克成员国首次提高石油价格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1973年至1974年间的石油禁运和石油价格涨至四倍奠定了基础。当时,石油突然被视为一种战略物资,同时英国正在有步骤地减少在波斯湾地区的军事存在,华盛顿开始为如何维护该地区的稳定而愁眉不展。由于不愿在该地区部署大批美军,美国就向它的老朋友,如今因石油而富起来的国王求助,并认为由伊朗出面来维护波斯湾地区稳定比较合适。国王很喜欢这个主意,于是便向美国订购了价值约800亿美元(按现在的美元计)的军火。这似乎是一笔很大的交易。伊朗国王成了美国在波斯湾的代理人,美国军火得以在该地区销售。除此以外,中央情报局说:“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伊朗源源不断且越来越多的石油供应的保险性也不比其它事情差。” 


  其实,就在中央情报局写出这些令人宽心的话时,它就应该意识到(但并没有,这是中情局的典型特征),随着虔诚的穆斯林对伊朗国王的残暴统治以及美国人对他的支持越来越不满,伊朗正孕育着一场革命。1979年,这场革命爆发了。阿亚图拉·霍梅尼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推翻了国王,赶走了美国这个大撒旦,占领了美国使馆并扣留了使馆的工作人员,以真主的名义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 


  现在美国不得不一方面担心伊朗伊斯兰激进分子和新近变得不稳定的波斯湾地区的反美情绪,另一方面忧虑日益错综复杂的巴以冲突了。1980年9月,当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发动战争,跨过阿拉伯河进入伊朗油田时,美国人喜出望外,表示欢迎,把它看作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大馅饼。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章节中加以讨论。 

阿富汗  

  美国和阿富汗之间的问题始于1979年12月27日晚。那天夜里,苏军的坦克、大炮和载着大约10万士兵的卡车隆隆驶入阿富汗,去维持一个行将垮台的共产党傀儡政权。在伊朗国王倒台和霍梅尼执政之后,华盛顿并没有把这次入侵看作是苏联人坠入万丈深渊的开始,而是把它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威胁。苏联人已经向波斯湾和30英里宽的霍尔本兹海峡迈进了一步。霍尔本兹海峡的航道很窄,一旦有艘超级油轮被击沉,整个航道就会被堵塞。美国、欧洲和日本所用石油的60%要通过这个航道运出。在一次向全国转播的电视讲话中,吉米·卡特总统称苏联入侵阿富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无人知晓总统为何讲这番话。如果苏联人真想利用海峡阻止航运,他们派艘潜艇去击沉一艘油轮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不过我们不用仔细琢磨这一点,只见当时情况室的会议接二连三,气氛十分紧张,而国际间的高层磋商更是接连不断。 

  美国人绝不愿意和苏联军队直接交战,因为那样做战争可能会升级,局势也会变得越发而不可收拾。幸运的是,这个问题自有易解之法。阿富汗山荒人野,从亚历山大大帝到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这里一直是外敌的葬身之地。阿富汗人从未被外族征服过,苏联军队也决不会比别人更受欢迎。他们开始以游击战的方式进行还击,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既有种田的锄头,也有19世纪英国的埃菲尔德式步枪。虽然装备比较差,但是士气特别高。 



  解决这个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