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鲁东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普鲁东,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典型代表,他主张取消国家、取消政党,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这种想法说透了,就是要求世上所有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主张明显是在捣乱,也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种无政府主义思想居然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有不少信徒,不少人在为之摇旗呐喊。
本来,普鲁东在世界各地捣乱,还没有形成什么气候,也就算了,可是,他居然找到了第一国际来捣乱,这就使第一国际的领导们不能视而不见了。
1864年秋,普鲁东趁人不备,加入了第一国际,到1865年1月,他就死了。他虽然死了,可是,他的信徒却有不少也偷偷摸摸地混进了第一国际,而且已经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到处捣乱。有时还试图夺取第一国际的权力,用他们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改变第一国际的性质。
如1865年9月,第一国际代表会议在伦敦召开,会议刚一开始,就有不少人违背第一国际的纲领,如第一国际要组织工人斗争,他们说,那没有必要!各国有各国的情况,无法指导,更无法组织等。第一国际要援助波兰工人反对俄国沙皇统治,他们又说,那是波兰工人自己的事,第一国际没有必要去把这件小事列入议事日程等。
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委员以及第一国际的其他代表们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些人专门和大多数代表们的意见相对抗?经过调查了解后,委员们知道了,这伙人都是法国第一国际支部派来的,他们都是普鲁东主义者。
认清了他们的身份与目的,马克思对他们作了尖锐的驳斥。马克思指出,各地工人阶级的斗争,是第一国际总行动的一部分。第一国际纲领中指明了进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不进行政治斗争,就无法赢得被压迫的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政治斗争是第一国际的主要任务,今后仍然要全力支持各国工人的政治斗争。至于援助波兰工人的斗争,实际上也是第一国际争取民族解放的主要任务中的一部分,第一国际就是要反对专制政府,反对剥削制度,提倡被压迫者的彻底解放,实现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
经过斗争,大会代表一致通过了支持波兰工人的决议。普鲁东主义者失败了。
但象所有失败者一样,普鲁东主义者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在会议上又提出了一个荒谬的问题。他们说,第一国际是工人组织,因此,应该全部由体力劳动者参加,不应该吸收脑力劳动者。他们这样说的目的,是想挤走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因为他们都是知识分子。
马克思又痛斥了这种思想,指出排斥一切知识分子就是不要知识作指导,那么,工人运动就会变成蛮干,结果只能是失败。
在全体代表的支持下,普鲁东主义者张口结舌,无话可说,他们中的不少人灰溜溜的溜走了,另有不少人离开了普鲁东主义阵营,来到了第一国际这边。
第一国际所开展的第二个斗争,是与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巴枯宁也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曾参加过奥地利1848年革命,但被捕后三次写信给俄国沙皇,奴颜卑膝地乞求政府宽恕。以后窜到英国。加入第一国际时,把这段不光荣的历史隐瞒了。
1868年10月,巴枯宁在日内瓦背着第一国际,组织了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同盟”组织,大肆宣传“废除国家”、“阶级平等”、“主张个人绝对自由”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还派人到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去建立支部。巴枯宁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造成强大的声势,提高自身的威望,最后夺取第一国际的领导权。
1868年12月,他还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说了一大堆恭维马克思的话,并希望马克思接纳他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所有成员,集体加入第一国际。
马克思接到信后,立即意识到巴枯宁的险恶用心,于是他代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给巴枯宁写了一封回信,告诉他,第一国际本身就是一个国际组织了,其内部不能再有一个国际组织。拒绝了巴枯宁的无理要求。
巴枯宁口头表示同意,并“解散”了“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但他却指使心腹以个人身份,加入第一国际,妄图伺机捣乱。
机会终于来了,1869年,第一国际在巴塞尔召开代表大会,巴枯宁分子便伪造了许多证件,冒充代表,试图取得多数选票,挤走马克思及总委员会主要成员。马克思发现后,立刻予以斥责,并揭穿了他们的阴谋。这样,巴枯宁主义者的捣乱也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国际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更加有力地团结各国工人,支持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在世界各国的工人运动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铁血宰相俾斯麦
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鲁士一家大贵族地主家庭。他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后来入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强暴蛮横、凶悍粗野,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
1848年,德国爆发革命,俾斯麦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起军队,准备武力镇压革命。1851年—1858年,他担任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大使,1861年改任驻法大使,1862年他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俾斯麦是一个主张使用武力的顽固分子,而且很了解俄、法统治者的内心想法,这就使他当上宰相后深知该如何使用武力去对付敌人。
俾斯麦当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邦议会上发表了他的首次演说,他非常激动地说道:“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这就是“铁血宰相”的由来。那么他这番演说用意何在呢?
原来,许多世纪以前,德国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这种群龙无首的情况名闻欧洲。1815年,各封建国家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建立了“德意志邦联”,它包括力量较强的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小国共34个国家和4个自由城市。但这个邦联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小国仍然具有完全独立的主权,有各自独立的政府和军队,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关税政策以及不同的发展水平。实际上,所谓组成邦联,只不过徒具形式而已。
但是,各小国互相主动联合,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分裂不利于经济发展。为了全体德意志小国的共同利益,他们宁愿联合起来。
愿望是好的,可以说,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怎样统一?由谁来统一?这个问题显然非常难办。光靠这种松松垮垮、无任何约束力的“邦联”是不行的。这样,到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的统一问题就提到了各小国的议事日程。各个封建小国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形势显然对当时具有较强的两个大国有利,那就是奥地利和普鲁士。
奥地利想以自己为中心来统一德国,并希望把普鲁士与别的小国一样,包括在内。而普鲁士则不同,他们计划要统一的国家中,排除了奥地利。
就这样,双方展开了斗争。
50年代初,双方势均力敌。1850年春,奥地利主动发起攻势。5月,奥地利在法兰克福召集全德代表会议,会议决定恢复全德议会,并由奥、普轮流担任主席。但是,普鲁士予以断然拒绝。结果,双方谈判告终。
50年代末,普鲁士开始反攻。它首先与许多德意志小国发展了经济联系。并利用1859年法、意与奥地利打仗的机会,企图迫使全德议会交出领导权。1960年春,普鲁士开始军事改革,大大加强了军事力量。
1862年9月,俾斯麦担任首相之职时,正是普鲁士军事力量处于上升时期,这正好为他的铁血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俾斯麦深知,议会里的资产阶级议员只会吵吵嚷嚷,他们懦弱无能,根本没有实力对抗政府,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实行“铁血政策”,他干脆一脚踢开议会,在议会指控政府“违背宪法”的情况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开扬言:“冲突在所难免,在冲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面,一定获胜!”一副挑战者的姿态。同时,他还知道,一旦自己的“铁血政策”得到最后胜利,取得了全德的统一,那么,这些叽叽喳喳的资产阶级议员就会立刻拜倒在他的面前。
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麦进攻。1863年末,丹麦合并了属德意志纬联的施勒斯维希小公国。次年初,俾斯麦联合奥地利对丹麦作战。俾斯麦之所以要联奥抗丹,原因是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能共同对外。奥地利马上同意了普鲁士的要求,普奥联合向丹麦发出最后通牒,随即开始战争。丹麦以4万士兵对6万敌人,结果战败。普鲁士得到了施勒斯维希。奥地利也得到了另一小公国何尔斯泰因。“铁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对奥地利的战争。打败丹麦后,俾斯麦调转枪口,对准了奥地利。但打败奥地利并不象打败丹麦那样容易。于是俾斯麦先联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威尼斯地区一直受奥地利欺凌,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奥联盟。然后,俾斯麦三次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拿破仑三世,打败奥地利后,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这样,稳住了法国。
做好了这些后,俾斯麦对奥地利一再挑衅,要求奥地利将不久前从丹麦手中得到的小公国何尔泰因让给普鲁士,同时提出改革德意志联邦法案,以期排除奥地利在整个德意志的影响。奥地利当然不答应,于是就联合不少德意志小国对普鲁士进行“制裁”。于是普奥战争爆发。
1866年6月,奥军28万人对付普军25万人,7月3日,双方集结于萨多瓦村附近展开决战,俾斯麦下决心一举击溃奥军,并自带毒药,准备一旦失败就服毒自杀!
结果,普军大获全胜。10天后,俾斯麦逼近奥地利都城维也纳。在有人提议一举占领奥地利全境时,狡猾的俾斯麦没有听从,他估计到法国会出面干预,另外,他可能还会利用奥地利。
果然,拿破仑三世出面进行了调停,双方达成协议。奥地利宣布退出德意志,并将四个邦国和一个自由市让归普鲁士。
这样,普鲁士就统一了德国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北德意志联邦。这时只有德意志南部紧邻法国的四个小邦国仍旧保持着独立。俾斯麦想兼并这四个小国,但他知道,法国也有同样相法,而法国是这样的强大,不打败他,德国的统一将不可能实现。同时,俾斯麦对法国境内富裕地区阿尔萨斯和洛林也很感兴趣,早已垂涎三尺。
所以,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进行普法战争,打败法国。
于是,他经过充分准备,于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次年大获全胜。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并在凡尔赛宫,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首相。德意志的统一完全实现。
这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他采用这种政策,终于使德国走上统一。
客观地说,德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它有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是进步的。但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逐渐强大,可能是这种“铁血政策”的不断影响,德国逐渐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色当战役
色当战役是普法战争的一个重大战役。
普奥战争结束以后,普鲁士日渐强大,但是,紧靠法国南部的四个小国还仍然没有被俾期麦统一,而俾斯麦是下决心要统一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的国家。
所以要实现德意志的最后统一,必须统一这个小邦国。可是,俾斯麦知道,这四个小国紧靠法国,法国也早怀有吞并之心,一旦普鲁士强行占领,法国岂会善罢甘休?更何况,法国离德国最近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俾斯麦也早就瞄准它们了。
对于正处高峰时期的俾斯麦来说,找个借口与法国打一仗,既统一了南部四小国,又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是再合适不过了。可是,与法国开战的机会迟迟未到,俾斯麦等得手痒痒的。
再说法国一方,当时是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皇帝,史称拿破仑三世。这个人是个政治阴谋家和军事冒险家。1848年法国革命失败后,他窃取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大权,又于1851年12月发动政变,恢复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