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莫莫显得自信十足地说,“这些微粒绝不可能从其他地方找到。这些微粒非同寻常。是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一种物质……因此,它们只可能是创造出来的。”
陈洛宇的脸上阴云密布。“莫莫,你指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世界上有且仅有一种物质,而且它——”他突然停住了。
莫莫已经胜券在握。“我记得您曾亲自就此做过好几轮讲演。主任。您早说过宇宙中存在两种物质,这是不容辩驳的科学事实。”她转身对知秋说:“知秋。请你说说书中是如何描写创世纪的?神都创造了什么?”
知秋觉得很别扭,不知道这和什么有关系。“嗯。神创造了……光明与黑暗,天堂与地狱——”
“很好!”莫莫说,“也就是说他创造了事物的两极,完全对称,互相平衡的两极。”她看着陈洛宇,继续说:“主任,您看科学和宗教不谋而合,创世大爆炸的确在宇宙中创造了对称的万物。”
“是的,包括物质。”陈洛宇低语道,似乎在自言自语。
莫莫点点头。“因此,不难想象,父亲的实验也产生了两种物质。”
知秋暗自琢磨着,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杨福川创造了物质的负极?
陈洛宇一脸愠色。“你刚刚提到的负物质只可能存在于宇宙的其他地方,而绝不可能出现在地球上,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出现在银河系。”
“说得很对,”莫莫不紧不慢地说,“这恰恰证明了这些储存器里的微粒必然是我父亲创造的。”
陈洛宇脸色难看极了。“莫莫,你可不要告诉我这些罐子里装有实实在在的样品。”
“我正要说,”莫莫昂起头,骄傲地看着储存器说,“主任,您面前的正是世界上首批绝无仅有的负物质样品。”
第二步行动,黑煞星念叨着,大步踏入那条黑洞洞的隧道。
手中的火把烧得很旺,他很清楚这是用来虚张声势的。气势压倒一切。他早知道,恐惧是他的盟友。恐惧能比任何兵器更快地挫败敌人。
隧道里没有镜子,他无法一睹自己的伪装。不过,从他那摆动的长袍的影子来看,他觉得自己英姿飒爽。打入敌人内部乃是计划的一部分……阴谋计划的一部分。他连做梦都不曾想到自己会担此角色。
两星期前,他一直认为,隧道的尽头,等着他的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送死的任务,简直就是羊入虎口。可是,林书豪已经改变了“不可能”的定义。
在这两个星期,他们二人分享了无数的秘密……这隧道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它年代已久,却依然畅通无阻。
离敌人越来越远了,黑煞星开始怀疑事情是否会像林书豪许诺的那般顺利。林书豪曾向他保证,里面的内应会作必要的安排。有内应。太不可思议了。他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儿戏。
一……二……三……四,快到尽头的时候,他开始低声数数。
“知秋,我想你应该听说过负物质吧?”莫莫仔细打量着他,她的棕栗色皮肤与白色的实验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知秋抬起头,突然愣住了。“是,噢……知道一点。那么负物质确有其事?”
“这是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万物皆有其对应性。质子对应电子,上夸克对应下夸克。亚原子层体现了绝妙的对称性。负物质是‘阴”对应着物质的‘阳’。这达成了物理方式式的平衡。”
第一百一十五章 捕集器
知秋记起了着名的二元论。
“自从已久一九一八年以来,”莫莫接着说,“科学家就已经证明在创世大爆炸中产生了两种物质。一种是我们所看到的地球上构成岩石、树木和人类的物质;另一种是它的反面——它和物质在各方面都相同,唯一的差别是其粒子电荷与物质的粒子电荷正好相反。”
陈洛宇开口道,仿佛弄明白怎么回事了,他的声音似乎突然发抖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储存负物质困难重重,还有互相抵消效应呢?”
“我父亲建造了一个极性反转真空。在负物质的正电子衰变前,就把它们从加速器里吸出来。”
陈洛宇紧锁眉头。“但真空也会把物质吸出来。根本没办法分开这两种粒子。”
“我父亲还建造了磁场。在磁场作用下,物质粒子沿磁场曲线向右运动,负物质粒子则向左。它们朝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运动。”
顿时,陈洛宇心中的疑云消散了。他抬起头,惊奇地看着莫莫。突然,他抑制不住地咳了起来。“难以……置信……”他擦了擦嘴角,“但是……”似乎他仍然不愿意接受这种看法。“即使极性反转真空气作用,这些储存器终归还是由物质构成的。负物质怎么可能存储在由物质构成的存储器里?一旦负物质触到容器,马上会在瞬间迅速——”
“样品压根不会接触到容器壁。”这个问题正中莫莫的下怀。“它悬浮在容器中。我们把这些储存器命名为‘负物质捕集器’,因为捕集器确实束缚了负物质微粒,迫使它们悬浮于中央,并与容器四壁保持相当安全的距离。”
“悬浮?那……怎么可能?”
“在两个交叉磁场的相互作用下。到这边来,请看。”
莫莫走到房间另一头。取来了一个大的电子仪器。这精巧的装置不由让知秋想起了一种玩具射线枪——大炮般的阔口枪管上安着个瞄准镜,下面悬垂着一堆纠结在一起的电子装置。莫莫把观测口对准其中的一个储存器。眯缝着眼睛仔细地端望着仪器的目镜,边看边用手校准镜头。接着,她欠身让开,示意陈洛宇过来。
陈洛宇看上去有点不知如何是好。“难道你存储了看得见的负物质?”
“五千毫微克,”莫莫说,“含有几百万个正电子的液滴。”
“几百万?无论在哪,你们都绝不可能收集到这么多。”
“是氙气,”莫莫直截了当地说,“他通过氙气喷射流加速粒子流,去掉电子。父亲坚持在隐秘的条件下进行此步骤。但同时又将纯电子注入加速器。”
知秋云里雾里。真怀疑他们是不是在用英语交谈。
陈洛宇也傻了眼,额头上的皱纹陡然加深了。他短促地吐了口气,像被子弹射中一样瘫了。“从理论上来说,这可能……”
莫莫点点头,“是的。这样生成了许多负物质。”
看着面前的储存器。陈洛宇挺直了身子,将信将疑地把眼睛对准了观察器,聚精会神地凝视着。很长一段时间,他一言不发。终于,他坐下来,额上渗出冷汗,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他低声说:“老天……你们真做到了。”
莫莫颇为得意,点着头说:“是我父亲做的。”
“我……我真不知该说什么。”
莫莫转过身对着知秋。“你也想看看吗?”她示意知秋到观测器前。
知秋走上前去,暗自琢磨着。到底会看到什么呢?站在五公分开外的地方,储存器看上去空无一物。无论里面装着什么,一定小得可怜。知秋把眼睛对准了观察器,好一会儿,图像清楚了。
他看到了。
这小东西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呆在容器的底部,而是浮在中央——悬浮于半空中——一颗闪烁着水银光泽的小球。仿佛是在魔力的作用下,盘旋在空中,翻转着,它的表面有金属般的光泽在闪烁。这画面让知秋想起以前在录像片中看过的处于失重状态的水滴。虽然他知道这个小球很小,但这个悬在空中的小液滴慢慢转动时,他能看到它的每一个波动。
“它果然……悬着。”他激动地说。
“它最好浮着,”莫莫答道,“负物质极不稳定。从能量学的角度讲,负物质是物质的镜像,在相遇的瞬间,两者会立即毁灭抵消。因此把负物质与物质隔离是一大挑战。而且地球上的万物皆由物质构成,所以在存储负物质时,我们必须保证它不会触碰任何物质——哪怕是空气。”
知秋大吃一惊,在真空中工作。
“这些负物质捕集器,”陈洛宇用苍白的手指摩挲着一个储存器的底部,满脸讶异地插问,“都是你父亲的设计吗?”
“事实上,”莫莫说,“它们是我的设计。”
陈洛宇惊奇地抬起了头。
莫莫谦逊地说:“我父亲制造了第一批负物质样品后,为存储的问题头痛了好一阵。后来,他采纳了我的建议,把负物质储存在真空密封的纳米合成容器中,并在两端安置磁极相反的电磁铁。”
“看起来你父亲的脑瓜也不够用哦。”
“并非如此。我只是从自然界借鉴了这个方法。被戏称为葡萄牙战舰的僧帽水母捕食的时候就是用刺丝囊把毒液注射到猎物的体内,再用触手把它团团围住。而负物质捕集器的原理也是一样。每个储存器有两个电磁头,一头一个。它们磁极相反的磁场在储存器的中央交叉,把物质托住,悬浮在半空中。”
知秋连忙瞥了一眼储存器。负物质果真浮在真空里,什么也没碰着。陈洛宇说得对,这是天才之作。
“磁铁的电源在哪?”陈洛宇问。
莫莫抬手一指,“就在储存器下面的支撑里。储存器的底座持续不断地供给电源,确保电磁场正常运转。”
“万一磁场没电了呢?”
“很简单,悬浮状态被破坏,负物质坠入容器底部,瞬间毁灭。”
知秋竖起了耳朵。“毁灭?”这个词听来不太顺耳。
莫莫看起来并不担心。“是的,负物质碰到物质,两者瞬间抵消。物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命名为‘毁灭’。”
知秋大彻大悟。“噢!”
“这是自然界里最寻常的现象。物质粒子和负物质粒子的碰撞将释放出两种新粒子——也就是光子。肉眼看上去,光子就是一簇细小的光线。”
知秋读到过一点关于光子的材料,光子——光粒子——最纯的能量形式。“也就是说,如果负物质掉下去了,会释放一簇细小的光线?”
莫莫耸了耸肩。“这个得看你认为细小是多大。现在,让我来演示一下。”她伸手去拧储存器,试着把它从底座上取下来。
陈洛宇大惊失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扑了过去,把莫莫一把推开。他大声叫嚷着:“莫莫!你疯了吗!”
陈洛宇竟然凭着两条萎缩的腿,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他脸色煞白,声嘶力竭地叫道:“莫莫,不要碰它!”
站在一旁的知秋被惊惶失措的主任吓了一跳。
“那可是五千毫微克!”陈洛宇说,“万一你破坏了电磁场——”
“主任,”莫莫坚定地说,“这样做没有任何危险。为了安全起见,每个负物质捕集器都已经安装了保险——也就是备用电池。即使把储存器取下来,样品也照样悬浮在半空,纹丝不动。”
陈洛宇半信半疑。犹豫了半晌,他坐回到轮椅里。
“一旦负物质捕集器离开充电器,”莫莫说,“备用电池就立即自行启动,电量可以维持整整二十四小时,就好比汽车的油箱。”她察觉到知秋的不安,又继续说:“负物质的特性的确惊人,知秋,所以它不是没有危险的。仅仅十毫克的负物质样品——跟沙粒一般大——就具有相当于两百吨常规火箭燃料的能量。”
知秋感到一阵晕眩。
“这能量比核能强上千倍,是百分之百的高效能源,完全由实力成为明日的能源之星。而且没有副产品,没有辐射,也不会带来污染,只需少许几克就能提供一个大城市一周所需的动能。”
几克?知秋惶恐不安地后退了好几步。
“别担心,”莫莫说,“这里的样品微乎其微——只有百万分之一克。基本上没有危险。”她伸手抓住一个储存器,试着把它从底座上拧下来。
莫莫打了个哆嗦,呆着没动。只听到“嘀”的一声,储存器被拧了下来,底部的电子显示屏也旋即启动,红色的数字闪烁着,倒计时开始。
知秋盯着显示数不断减少的计时器,感到这简直是一颗定时炸弹。
“这种电池,”莫莫解释道,“能给负物质捕集器提供整整二十四小时的电量。而且只要把它插回充电台,马上又能再充电。这样做是为负物质捕集器的安全着想,当然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运输。”
“运输?”对陈洛宇来说,这无疑是当头一棒,“难道你们还把这鬼东西运到外面去?”。。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危险品
“当然不会,”莫莫不慌不忙,“这只是为了方便对它进行研究。”
她把知秋和陈洛宇领导实验中心的尽头,拉开窗帘,露出一扇窗户,外面有一间大房间,墙壁、地板、天花板全是钢制的。
“这里是毁灭反应间。”莫莫说。
陈洛宇抬起头。“你们还真研究毁灭反应?”
“我父亲非常痴迷于研究创世大爆炸的物理原理——极小的物质核点如何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莫莫说着,拉开了窗户底下的一个钢制抽屉,把负物质捕集器放了进去,然后关上抽屉,拉动了抽屉边上的控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