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梨花微醉东风-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又孝顺,又老实,不像是忘恩负义的人。再说,他父亲是咱们这几个村的教书先生,人品没得说,家教又严,要不是他走的早……”
  “现在说这些也没用!”李忠烦躁的打断了妻子的话,抬头看了看妻子又委屈又憋闷的样子,又安慰道:“你不用着急,我已经安排人去打听了,这两天就有结果。”
  
  “你能到哪儿打听?咱们又不认识朝廷的人。”
  “我堂叔家的大伯哥不是在县上开了一个绸缎庄吗,你不是还经常带旭白去那儿买衣料吗?”
  “是啊,我知道,可是他也不认识朝廷的人呀?”
  “你不懂,他经常给县里的老爷、太太、小姐们送料子,做衣服,所以混的挺熟,尤其跟一个师爷好,称兄道弟的。如果真有招驸马的事,县上肯定会有风声的。”
  
  两个正说着,长工书亮迈大步进来了,喜滋滋的高声说:“老爷、太太,你们把心放肚子里吧,根本就没有公主!”
  夫妻二人惊喜万分,李母忙让书亮坐下,又给他倒了一杯茶,说:“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书亮喝了口茶说:“县里的师爷说了,皇上今年才22岁,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大的女儿才5岁,都还没有封号。皇上的姐妹们也已经全部嫁人了,所以说,招附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也不知道咱村的人从哪儿听来的狗屁混账话。他们就是不忿咱们招了个好姑爷。
  
  李忠两口子终于将这一阵子心中的郁结消散了,人逢喜事精神爽。正巧五天后是李忠的生日,他准备大大的过一下,将自己家族的人,还有关系近一点的亲戚、邻居都请来,到时再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好好的堵堵大伙的嘴,出出心中的郁闷之气。
  
  这天李家请了有十桌人,每一桌都是四碟八碗,大鱼大肉的,丰盛极了。
  “听说李忠找人打听了,说是李吉并没有招驸马。”
  “我也听说了,要不李忠今天能这么大手笔的宴请咱们吗?”
  “那李吉怎么还不回来?从京城到咱们这儿,最慢20天也走回来了,这都两个月了都没回来,肯定有问题。”村民们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小声的讨论着。
  
  李忠夫妇站在堂屋的门口,请大家都入了席。李忠朗声说道:“承蒙大家赏脸,来给不才老儿庆生,我今天还有一件事宣布,就是关于前一阵大家的不实传言,说我家姑爷李吉在京城招了驸马,前几天我到县里打听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我朝最大的公主今年才5岁。另外,因为李姑爷到现在还没回来,我担心会不会是有别的事情,所以准备明天就派人去京城探听消息。最后请大家好吃好喝,今天不醉不归!”
  场面很是热闹,李氏夫妇穿行于宾客中,敬酒、闲聊。
  
  旭白的心情却是即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李吉并没有招驸马,担心的是,李吉会不会路上出什么差错?虽然爹爹一再保证路上不会出什么事,他说李吉又不是经商的,路上不会带多少钱,京城离家也不远,路上也一向太平,不会出什么事的。肯定是刚中了探花,总得拜拜师、访访友什么的,过两天就会回来的。可是旭白还是心神不宁,今天是爹的寿辰,旭白也只是出去招呼了一下,跟大家见了一个面就回自己房中了。
  旭白捧起了一本书看,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脑中似是乱烘烘一团,塞满了东西,又似是空白一片,什么都没有。
  
  正恍惚之间,忽听得外面喊道:“姑爷回来了!姑爷回来了!”李旭白惊喜交加,忙扔下书往外跑,不想走的太急,叫门槛给绊了一下,一跤摔到了地上,将额头磕了一下。旭白猛然醒来,却原来是不知不觉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白日一梦。
  旭白还在纠结这个梦到底会不是个反梦,李吉会不会是真的回不来了,这时,李母乐哈哈的进来了,大声说:“旭白,李吉派喜灵回来送信了,说他后天就回来,只因朝中事多,回来的迟了,偏走到县里时,县太爷又拉着不放,一定要小聚两天,为姑爷接风洗尘。这下我们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这一阵子我都不知是怎么过来的……”说到这儿,李母一阵心酸,不仅变了声音。
  旭白愣了一下,心中一阵狂喜,看到母亲心酸,就拉住母亲的手说:“娘,李吉回来了,这是好事,你怎么倒伤心了,咱们到前边看看客人吧。前两天我都是不好意思出门了,这下我可以开开心心的去见亲戚朋友了。”说完几乎是蹦着出去了,李母看着女儿的样子,高兴的摇了摇头笑了。
  
  




☆、第三章 商船惊魂劳燕分飞

  
  李吉回来后,在家呆了十几天,亲戚、朋友、同学、同年纷纷前来祝贺。李家好似开庙会一般,每天人来人往,连本县的首富王员外都来拜会巴结。李父这次不光胡子,连尾巴都翘到天上了。因为假期有限,十几天后,李吉说要回京城了。
  虽然万分的舍不得爹娘,放不下家乡,旭白还是跟着李吉,带着书僮喜灵踏上了进京的路。先走陆路,在马车中颠簸了十来天后,旭白脸都发黄了,浑身上下都好像要散架了。
  这一日中午,走到了运河边上的河西镇,一行人停下来吃饭。李吉看了看旭白腊黄的小脸,说要不就转走水路吧,顺着大运河,一直就到京城了,虽然不及马车快,但是更稳一些,还能看看水景。旭白从小到大还没坐过船,当然高高兴兴的一口答应。
  
  给赶车的结了钱,打发了回家,三人投店住下,想休息半天,明日早晨再雇船。
  晚上吃饭时,三人向店小二打听雇船的事。小二很热心的说:“不知三位客官去京城做什么?是投亲访友,还是做买卖?”
  李吉不想透露太多信息,反问道:“这跟雇船有关系吗?”
  小二一幅“我是内行”的样子,扯了一把凳子坐下说:“单身客人雇船花的银子多不说,还不安全,万一碰到黑船……”说到这儿,他看了看四周,另两桌的客人已经吃完上楼了,楼下并没有别人,他才压低了声音说:“尸骨漂到哪儿都不知道呢!”
  旭白听了心里幕牛P牡某读顺独罴囊滦洌担骸耙辉勖腔故亲呗铰钒伞!�
  李吉不耐的看了旭白一眼,说:“在家雇的车夫已经被我们打发走了,现在再雇,和雇船一样,都不知根底。”
  
  小二见自己的话产生了很大的震慑效果,又得意的安慰道:“客官不用烦恼,我们这儿的人雇船大多都是搭来往商船,这些大商船都雇着保镖呢,很安全的。只是搭船的人要说明自己的身份,要是清白人家的才行,最好要有担保人,要不然人家也怕招来灾祸。所以我刚才才问你们是什么人,去京城做什么。”
  说到这儿,小二顿了一下,又打量了一下李吉,说:“这位公子看着像是读书人,如果是有官职的就更好了,不仅不用花钱,船家还倒找给你钱呢。”
  李吉一听,来兴致了,说:“为什么,就这么巴结当官的?”
  小二一听这话,笑了,说:“不是巴结,是如果船上有官员,商船主人就会借他的名号,就可以免了一路上的课税,所以才会不要船钱,反倒再送他几十两银子,这叫做坐舱钱。”
  
  书僮喜灵听了,高兴的站起来说:“太好了,小姐、姑爷,这下我们可以赚钱了!这当官就是好,不仅不用花路费,还能挣钱,呵呵!”
  这下小二“惊喜”了,心里想:“还真是个做官的呀,看他年纪轻轻,最多也就是个秀才,早知道的话就不告诉他了,我帮他联系,偷偷的把钱赚了多好,哎!失算!失算!”
  不过这小二很是机灵,马上又狗腿的笑着说:“明儿早上我帮大人去找船,省您得被他们哄了,不给您钱或少给您钱。”
  李吉也不耐烦自己去找,就答应了。
  这下小二又高兴了,还是可以赚个介绍费和差价的。
  
  第二日一早,小二就来报信说已经找好了,刚好有个贩布的大客商要进京,给了二十两银子的坐舱钱。小二又邀功似地说:“他还说这里离京城很近了,所以只给十五两,我跟他争论了半天,他才给了二十两。”
  旭白忙去包里捡了几钱碎银子,让喜灵给小二,小二推托了一下,欢天喜地的收下了。小二这下5两多银子到手了(其实人家给了二十五两,他赚了五两),他美滋滋的想,要是多碰到几次这样的好事,过两年就有钱娶媳妇了。
  旭白一行人也没想到有这么多钱,心中很是高兴,李吉还打发喜灵去买了些吃食。三人吃完早饭,小二带他们到了船上,自回店去了。
  
  这艘船很大,后舱装满了货物,前舱住人。旭白夫妻住了一个小屋,喜灵跟主人家的仆人住一起。收拾好床铺后,李吉说出去问问船主大概多长时间能到京城。旭白也很想到外面甲板上吹吹风,可是外面人很多,整个船上只有旭白一个女人,她到底是不好意思,只好坐在窗户边上看风景。
  已经是夏天了,岸上都是郁郁葱葱的绿树,和一望望不到边的麦田。麦子都已熟了,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旭白想才离开家十几天,麦子都已熟了,估计家里现在也正忙着了吧。船晃悠悠的走着,旭白又想到了李吉,这些天以来,李吉待自己也还不错,可是却总感觉到两人的心隔了一层,也不知是因为长时间的分离,还是李吉做了官的原因。不竟又想起娘在临走以前对自己说的话。
  
  临走的前一天,娘把自己叫到房中,郑重的说:“旭白呀,到了京中,不比在家,我和你爹都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对李吉要多照顾忍让。他现在做了官,将来要是想纳妾,你也要想开些,多忍忍也就过去了。你看县上的那些老爷,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这也是没办法……”说到这里李母有些说不下去了,想掉泪,又怕女儿难过。
  旭白听了母亲的话,心中也隐隐有些烦恼,却又怕母亲担心,就拉住母亲的手说:“娘,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李吉现在不是没纳妾吗,想那么多也没用。将来就是他真的纳了妾,我也只当是多了个伴,不会伤心苦恼的。”
  李母看了看女儿年轻娇嫩的脸,想自己就这一个女儿,原想着招了一个女婿在家,在父母的庇护下,女儿这一辈子不会受什么苦。却没想到李吉会中举做官,现在这样的情况,虽说是荣华富贵,可是将来只怕是烦心事也不少。
  
  想着想着,旭白对进京也不那么兴奋了,也不耐烦看窗外的景致了,倒头躺到了床上胡思乱想。
  大船白天行走,晚上便在村边、镇口,停下来休息。转眼两天过去了,第三天晚上,李吉嫌舟中闷热,待众人睡下后,到甲板上吹风。
  天气阴沉,月黑风高。李吉的心情也不怎么好,他想本来自己是有好机会的,可惜因为旭白,不得不放弃了。
  
  李吉想起自己那时心情激动的到了御史府,林御史满面含笑,亲自迎到大门口,说道:“探花郞少年高中,一表人才,将来必定是前途无量,以后老夫还要仰仗贤侄多多关照呀!”
  李吉忙一拜到底,说:“老大人折煞下官了,还请老大人念在同乡的份上多多提携!”
  两人同行到会客厅落座,寒暄一阵,拉了一会家常,林御史详细询问了李吉的家庭情况。又喝了两杯茶,谈论了一会茶道后,林御史笑着说:“今天我请贤侄来寒舍,主要是想做一回红娘,贤侄今年贵庚二十,跟裴侍郎家的小姐正好相配,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李吉忙站起来说:“大人美意,只是下官已有妻子了。”
  林御史向李吉招招手,李吉凑了过来,林御史凑到李吉耳朵根轻声说道:“妻子可以有也就可能没有,这次的机会可是只有一次。”
  
  说完后林御史坐回了主位,面色严肃,轻轻一抬手,屋内伺候的十几个丫环、小厮都退了下去。
  林御史转而淡淡一笑说:“你可想好了,这裴家可是当朝一品,与如今皇上身边的红人定阳王是嫡亲的表兄弟,你要是娶了她家的小姐,在这朝中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也是看在咱们是同乡的份上,才跟你说这些的,哎!京官难做呀,现在朝中没人,是寸步难行呀!”
  说到这里林御史顿了一下,见李吉面露难色,欲言又止,似是有所松动,就又接着说:“这位裴小姐听说长的极美,性格又温柔,裴大人极爱此女,一心想为她寻一个才貌双全的如意郎君,并不计较家世。这次新中的进士中也不乏相貌英俊之人,我念在咱们是同乡,你又一表人才,才给你保了这个大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