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人的天堂-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算散了会,之后的她随一群男人去吃饭的时间虽短暂却更是难捱。
对于他们来说,吃饭显然不再是简单的吃饭,更多的成了一种仪式。仪式上人多,出格的事儿算来不会出。但不能否认,搂搂抱抱或者沾一点儿口头上的便宜还是有的……
在沾了酒就会脸红的丽萍脸红红的从饭店出来之前的这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无疑在受煎熬,带有具体形象的镜头的猜测更加剧了这种煎熬,只有靠心里不停地谩骂狗崽子才终于抑制住了自己冲进去的冲动,尽管我曾设想过不少闯进去的理由,但这种场合我闯进去显然是不理智也不合时宜的,甚至会让她小看了我。
总算熬到了结束,那个据说是副县长的狗崽子居然紧握着丽萍的手不放而且似乎还有故意触摸的动作,我几次都欲冲上去宰了他,都被司机拦住了。
司机不知我心之所想,当然不会主动去拦,只是他拿了我的好烟不停地吸,或许原不会吸烟或者连火也舍不得用自己的,他总在不停地跟我借火。
人走向极端的时候,往往是心智过于集中的时候,倘若能够有意或者无意地打破这种专注,我猜想,必会少了不少事故。
心里千遍万遍地暗骂,终于伴我度过了这一节才终于能够打道回府。打道回府自无多少猜测可以发挥,我便盘算着休息一会儿以养精蓄锐图谋后来。
我原以为沾了酒的丽萍必要睡觉,因为她上任的时间虽短却已养成了长期做领导的人才会有的酒后放心大睡的习惯。
却不料,她刚回到乡里就召集开会。此时已是上班时间,想必她又在车上睡过了,她说过在车上睡觉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她说是享受,或许我不具有这样的天份,所以累得必要在车上睡的我腰酸背痛,即便这样,也是我经过反复地思想斗争才敢于放心去睡的——按照我分析自己的理论,人在居高临下的时候不易出轨。
当然也有莫须有的可能,但我终究不能去列席人家的党委会吧。党委会同样很长,直至据说县里的一位副书记来了才终于停了下来。
剩下的自又是吃饭,于是我又经历了一遍中午那样的煎熬。
快十点的时候,酒宴才散了。丽萍显已过量,走路有些蹒跚,秘书善意地去搀扶她,却被她甩开了。我能够理解,她就是这样要强的一个女人。
有人说她天生大酒量,其实不然,她是不善饮的,少喝一点儿就会醉。当了官之后却突然酒量大增,可能也有心情的缘故,心情飞扬的时候,酒量往往大。据此看来,说酒量天生或者可以遗传必是误区,因为她家三代之内就没有大酒量的人,大酒量还是要靠练的。
第一次跟踪居然遇上这么多事儿,而且偏偏她一改常态,醉到如此程度居然还破例不睡觉,仍在喊着XXX镇长去她办公室说是那事儿再议议。
说是议事儿,别他妈的出问题,酒后乱性。我虽已甚是疲劳,司机也又开始要求撤离,我只有再次提高车费,直至他认为划算后为止。这或许便是最紧要的时刻,我睁大了眼睛盯着,相信必会发生点儿什么。
过了大约十分钟的样子,我从外面适宜观察的位置看到,她先进了门后开了灯,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屋立于窗前,显然是意见不统一,两人在争执着什么。
这时候,我疲惫的神经突然清醒起来,我恶毒地认为那必定是在讨价还价……过了一个多小时,显是男的屈服了,但两个人却没有象我预料的那样进入里面的卧室,因为里面的卧室同样亮着灯,我自信能够看得清。
男人无疑是出了门,一会儿就下了楼,不停地打着哈欠,嘴里咕噜着什么,分明在骂着“他妈的依仗权势”,只是声音太过压抑,显然是对自己意见未被采纳的报复。
丽萍就是这样的女人,无论如何自己总是对的,即使你想不通,她总有办法让你想通。他的骂虽让我不舒服,却让我放了心,当然我仍在盯着,我决定直到她睡去。
又过了好长时间她才进入里屋,女人总是啰嗦,必又经过了一番洗刷。待她拉上窗帘时,突然有“难道里屋就不能藏人吗?”的念头涌上来,而且这个念头一旦涌上,便觉得必是如此——疲惫无疑已经让我产生了幻觉,幻觉让我分明看到她在拉窗帘的一瞬间有另一个人影在晃。
终于有所发现的紧张,坚决地改变了我离去的决定,而且我突然想到自己就象武大郎一样在捉奸,但我绝不是武大郎一样的人物,理直气壮的倔强让我不断地否定着自己瞬息万变转换着的念头。
就这样胡乱猜疑着,我上了二楼,屋里的灯已熄了。我努力地平息着自己的呼吸,里面分明有轻轻地压抑的窃窃私语,而且无疑就是一个男人的声音,这让我举了好长时间的手终于敲响了门。
随着一声不耐烦的“谁呀?”,立即传来一阵悉悉索索地穿衣声,却好长时间必是极不情愿地开了门。见是我,一阵惊喜,正欲扑过来,被我轻轻地推开了。
我傲慢地进了屋,屋里竟然开着电视,男低音必是电视所发。
我的心渐渐地放了下来,噢,原来她回家睡觉总要开着电视,便是如此养成的习惯。
我故作一本正经地问道,又开着电视睡觉?
此时的她已失却了场面上的高傲,变得娇憨无比,直往我身上蹭。
但我还是拒绝了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明天孩子上学”便夺门而出,其实孩子早已被我安置到了大舅哥家里,这只是一个借口,因为我就在那一个瞬间做出了一个决定:我必须要治她一治,治女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哼着她别理她,总有让她服软的时候。
因此,她在后面必是怕被人听到了才压抑地喊我回来的时候,我只说了一句“有事回家说吧”。
她提高了声音,仍在喊,象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惹得三五个宿舍开了灯。人只有在情急的时候,才会真正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唯恐遇上已开了灯的宿舍的人,我逃一样飞快地下了楼。
及至下了楼,我就不得不骂这个该死的司机了,因为我干了一件没用完车就给他结了帐的傻事,他居然已开车走了。
这显然是他对我的报复吧,因为他甚为反感我不允许他多问的做法,对于好奇心奇盛的人,若是凡事必须看却又不得打听,再加上无聊,必已渐生怨气。
但还是该骂,又该怪自己。现实是,我不能过多地在乡镇府的院内停留,因为我知道待她穿好衣服之后必会追下来,她从不衣衫不整地出门。
果然,我刚转进黑暗,她已下来了,四处打量没有发现我之后便不停地打我的手机。
为防止泄露行踪,我已把手机调至了震动,直至确认接听电话不致暴露行踪后,才接了电话,这时她已打了不下十几遍。
电话刚接通,她就迫不及待地问了一连串的“你怎么来的又怎么走的来干什么不需要车送吗有车吗”。女人都这样,对于自己关心的人问的往往都是废话。
赶巧单位里有事顺便路过,怎么会没有车呢。我竭力地编造着,但她显然并不关注我的谎言,又是一连串地“我好想你住一宿就是了要么再回来一定要注意安全”。
挂了机,我已开始后悔,因为路上早没有了车,想想要步行回去三十余公里的路终究还是愁人的,但这愁绪很快就被不能示弱的豪情所抵制渐至盖过了,我宁愿走回去,但还是要骂该死的司机埋怨自己所干的傻事,这一天他居然收了四百六的天价。
真他妈的黑。走夜路除了风飕飕地偶尔会疑心有人跟上来而感到后怕至后背见汗冷嗖嗖的之外,速度却快,因为常是一阵小跑,一阵疾走,当然这是自己终于摒弃了杂念只想一些幸福的事情或者骂司机或者埋怨自己让注意力专注的结果。即便如此,到家时天已经亮了。
这便是我对自己老婆实施的第一次过度探究。这样的探究既让我心安,又让我似是没能发现点儿什么心有不甘。
经过了迷迷糊糊类似病态的三天,我原准备就此止步,突然泛起的“或许她的事儿不该犯没有被发觉,倘若再……或许……”的疑惑或者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的欲望却又让我继续而且必须继续下去,你没见过她那慌张的神色吗?
但我还是给自己规定了十五天也就是半月的期限,若再无发现便一定就此止步,理由是半月都发现不了问题的事情便算是莫须有吧,既莫须有,姑且信她一次又何妨,这样的表态显然并不坚决。
可未及半月,虽再没有发生第一次那样司机不守约的情况,我倒真的病了——见日里发着高烧,迷迷糊糊,呓语连篇。
说呓语绝算不得男人的一件优秀的品质,除非象曹操那样具备梦里杀人的本事,否则必干不得保密的事儿。
我的呓语无疑把我必须要保密的探究完全暴露了,这当然是她在我病好后才告诉我的,虽然她并没有怨言甚至反而为此暗暗高兴,她说这便是我爱她的最有力证明,但还是让我无地自容了好一阵子,她就是这样看事独特女人。
病间,她给予了我最好的照顾,据说她为此放弃了不少足以影响她政治前途的大事,只有遇有她所说的不得不办的为民办实事儿的事儿她才肯上班。
上班的时候,她派了一位女机关干部来照顾我,这是一位干净利落最普通的却也正为此而诱人的女人,我却认为她就是派她来勾引我的,倘若发生故事正好称了她赎罪的愿,我当然不能给她这样的机会,算是对她的惩罚,最好的惩罚就是让她长期地负罪,这是最好的折磨,足以压垮人的折磨。
或许她猜透了我的心思,换掉了女干部后又派了一名男干部,说是我可以与之聊聊天,这是一位博学多才英俊潇洒的男人,我居然又怀疑她与之有染。这便是探究欲奇盛的荒唐。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说的是人生理上的病情变化,而心理上的病虽说也必须经历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更多的还是要靠意外。
在我生理病情稳定之后,她破例拿出三天的时间陪我,陪我聊天,陪我游山玩水。那一天,我突然有了那股久违了的冲动,可惜是在野外,但经不住我的软缠硬磨,那一刻居然跟少女般羞涩的她经过一番不太坚决地推辞和“怕人见了难为情”的温语相劝就半推半就了。
天哪,这居然是在山上,风景区的山上,随时都有被人发现的可能!!!
之后不久,我的意识象是突然见了光明似地清醒起来,直觉得探究欲不过是人一种极为正常的欲望,但太盛就成了病。
治疗这种病最好的办法便是自由从业者所说的“信”,而非用探究去反探究,更不是不说话,就象要想长寿必要养生,而养生必要坚持锻炼和保持良好心态一样。
凡治病大概都需要步骤,第一步便是反探究,第二步才是反不过度地探究。
反探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置之不理,只要做到了“漠视”,探究便如同不存在,也无所谓探究了,其实,任何事物都这样。
至于第二步,便是治病的根本了,正是咱们所提供的治病的方法。若是能这样看待问题,治病就有了希望,因为这种病原就不难治,但前提必须要经常做深呼吸或者有氧运动以扩张自己的心胸。

(三)
更新时间201079 8:03:01  字数:9712

 1
经营家说,两位老兄一位讲了“信”,一位讲了“信”的表现形式,让我深受启发。
“信”确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东西。我的观点是,思路还应再广一些。“别随便去信人”固然是个“信”的问题,但也不可忽视了“信”前面“别随便去”的限定。
如此看来,“别随便去信人”应该理解为一句忠告,倘若加入这些年的经历,而且应该是一句简单贴切的忠告。
既称之为忠告,必是善意的,自古就有“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劝诫。
这已经不单纯是个忠告的问题,更有一个忠告的接受过程或者说“被信”。
或许恰如两位老兄所说,“信”越来越难得了,以“信”为基础的忠告则更少了,与之相适应的忠告接受过程必也在日趋复杂地变化着。
相信兄弟们都少不了这样的经历,倘若某一日你非常严肃认真地告诉你哪怕越是最要好的朋友某一件事,他必会愣怔之后疑惑地瞅着你,反问“真的吗果真如此吗”;而若是你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他反而不这样。
或许这只是反应迟钝的一个现象,却与“被信”有着某种极为类似的联系。在这里,我们不妨着重探讨一下“被信”,或者说忠告的接受过程。
根据我的观察,忠告的接受过程至少要受到脸面、识别能力、个人志向和“信”四个因素的制约。
脸面事大,常有因忠言逆耳伤及脸面内心虽万分敬佩却宁肯遭受损失与失败而故意不采纳者,至少也会嘴上牢骚一番以示拒收又悄然为之,这便是人可怜又可贵的自尊。
识别能力是对人接受能力的要求,能否识别忠言无疑是忠告接受的关键。
个人志向则是对接受者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