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一品才俊-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叶梦得有些疑虑,他并不是第一次与众人聚餐,可是往日只是吃一些素食,不曾这么明目张胆的开荤呢。
    “诸位,此处可是佛门圣地,咱们佛祖眼皮下开荤,会不会有辱清修呀”。他提醒的说道。
    宗泽和李纲都停下脚步,两个人都犹豫了起来。
    秦少游点了点头,说道:“少蕴所言极是,看来咱们还得下山去才行。”宗泽有些不痛快道:“这也太麻烦了吧。咱们就偷偷一次,又不是什么大事。更何况这后山离寺庙甚远,最多只能算是佛门边缘之地。不算是佛门圣地吧”。
    秦允明是无神论者,他觉得堂伯一把年纪了,上山下山太难为他老人家了。于是支持宗泽的观点。说道:“宗老先生所言极是,晚生以前见过一个邋遢和尚,非但不守清规戒律,相反还到处乞讨酒肉来食。这个和尚说过一句话,道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晚生听过之后只觉得这句话不可不谓是一番新的佛法道理呢!”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据传是南宋著名云游僧人济公所言。当然济公现在还没出生,只能假借一个邋遢和尚代替了。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话好,这话妙呀,哈哈!”宗泽乐了起来。
    “在下也觉得是。不妨咱们仅此一回、下不为例好了。若真要上山下山。只怕真是太过繁琐了一些。”李纲连连说道。
    叶梦得请示的看了秦观一眼。秦观略略想了想,只好笑着应了道:“如此也好,反正大家今日高兴,索性就痛快一回,其他琐事不需多想了。不过还真是要记住,下不为例呢!哈哈”。
    于是,众人开始忙碌了起来,宗泽和叶梦得主动去拾柴火,苏造陪着李纲一起下山去买酒。至于秦负,明,自然招呼着王全和华安,将所带来的年货整理了一番,挑了一些做为今日正午的伙食出来。
    秦观则在一旁看着秦允明带来的年货,时不时出声告诉秦允明什么人爱吃什么东西,让秦允明尽管都挑出来。不必顾虑自己了。
    挑好了午饭的食材,秦负,明又让华安去找餐具,让王全去打水来清洗食物。
    众人忙得不亦乐乎,两复的时间过后,宗泽和叶梦得两人在后山就地拾了一大堆柴火,差不多够了小便在石亭子外面的空地上开始搭建篝火。以及用棍子穿插食物准备烧烤。
    秦允明一见宗泽就是老手,三两下子就把篝火搭建完毕还点燃了起来。而叶梦得显然在家里养尊处优习惯了,折腾了半天都没能把一只风干的整鸡穿上棍子。最后宗泽向叶梦得摆了摆手,让其退到一边去。他自己亲自动手,不一会儿就把所有食物都串好了。
    一边烧烤,一边等待李纲和苏造回来。
正文 第一百四章
    当第块腊肉烤熟了户后,宗泽忍不住井咬了口快哈了一口滚烫的热气,笑道:“哎呀呀,我有好多年没吃到这么好的腊肉了。来,秦老哥,先尝一口你好侄儿给你带来的好肉!”
    他说着,直接将自己咬过的肉递给了秦观。
    秦观哈哈笑着接了过来,并没有丝毫的介意,直接就吃了起来。不过他人老了,牙齿不太好。只能悠然自得的慢慢吃着。
    过了一会儿,李纲与苏造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一坛好酒和几个酒碗。众人围着篝火席地而坐,立刻就欢声笑语的吃喝了起来。秦观见秦允明的两咋小仆从眼巴巴的站在一旁,于是也分了一些酒肉给他们,让他们在一边坐着吃。
    一边吃着一边闲聊,苏造与秦观先叙旧一阵,相互倾诉了一番离别之后的状况。不过这个话题比较沉重,聊着聊着大伙都被感染了,气氛一下沉闷下来。不过这时宗泽立复就转移了话题,他对秦允明的印象十分好,于是关心的问了一些秦允明日后读书的事宜。
    当话题转移到秦允明身上后,李纲也饶有兴趣的与其攀谈起诗词歌赋了。
    苏造马上将自己读过的几秦允明的作品背诵了出来,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以及“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词,以及那一《好了歌》。
    不过苏造将诗和词都完整的背了下来,唯独那一歌记得不大齐全,只将开头的几段唱了出来。
    众人在听罢了诗和词之后,都不由惊叹不已,万万不曾想到秦允明不过小小少年,对诗词意境把握的已经如此炉火纯青。李纲更是自叹不已,与秦允明的这两篇作品比起来,自己相差的实在太远。
    当即,他们纷纷要求秦允明把《好了歌》剩下的篇章念出来。
    秦允明自然不能不从。
    听完了秦允明诗、词、歌三篇作品,宗泽叫好连连,李纲则向秦允明拱手拜服,叶梦得却依然沉醉在这三篇极品之作的意境之中。
    秦允明下意识的看了看堂伯一眼,却现秦观也正在看着自己。
    他只好愕然的笑了笑,接着谦虚的对众人客气道:“晚生其实也仅仅只有这寥寥数篇能够拿得出手的文章。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晚生这些年每日都会参悟名篇名作,看得多也写多,这才侥幸出了几篇过得去的文字了
    他顿了顿,又向秦观恭敬的说道:“比起堂伯的文采,晚牛火候还欠缺得很。今番来拜访堂伯,除了一叙亲情,诚实的说也有心拜堂伯为师。望堂伯能传投一二
    秦观呵呵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秦允明的拜师要求。他在叹了一口气之后,感慨万分的说道:“先前这《好了歌》,老夫前不久曾在处州城内听人唱过。却没想到原来是出自大郎之手
    秦允明有些意外,秦观竟然也听过《好了歌》,看来这歌曲还真是到了脍炙人口的地步了。
    “本以为能写出这样歌的人,一定是历经了一番世故的人。大郎你小小年纪,但是却有这样深亥的思考,俨然已经有大家风范!前途不可限量呀”。秦观又道。
    “是极是极,依我看小郎君与少游老兄的文采不差多少。更何况以小郎君现在的年龄,比起当年的少游老兄,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少游老兄,你说我说得对不对?。宗泽一边咬着肉,一边不避讳的说道。
    秦观深深点了点头,叹道:“诚如宗汝霜所言,老夫行将就木之人,囊中哪里还有什么物什可传授与人呀!不过有些经验之谈,说与大郎你听听也无妨
    秦允明连连说道:“还请堂伯指教
    秦观微微笑了笑,说道:“老夫一生成就,归总起来其实也不过一句话。大郎你先前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做文章的人一定要谨记一点,多去经历,多去体会,多去思集。
    多经历是一种积累,多体会是深入了解,而多思考则是让人不拘于事物的表面
    秦允明恍然大悟,他深深的点了点头,出了一声感悟:“堂伯的教诲,正是在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众人听了秦允明随口的这一总结,不由又是一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好,说的好呀小郎君还真是一点就透呢!不仅如此,随便一句感悟都如此精辟!”宗泽抚须赞叹道。
    “大郎,你这一句话还真是言简意核呀!”秦观同样对秦允明的这句话欣赏不已。
    秦允明心中汗颜不止,他这时才想起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是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自己不经意的感悟,却一不小心又构成了剿窃了。
    李纲叹息不已,说道:“着来,在下以后倒是要多向秦大郎学习了
    汞二明推辞道!”伯纪叉言过了小弟何德何能宗泽点了点头,插嘴说道:“正是,秦大郎现在还年少,可不要捧杀了人家呢他顿了顿,又转向秦允明道,“大郎,既然你决心读书考取功名,除了诗词歌赋之外,倒真有一些东西你要向你堂伯讨教了。”
    秦允明越来越觉得宗泽这个人很有趣,这个不惑之年的知县相公,说话总是那么直接。不过他知道宗泽是出于好意,自己对其也甚有好感
    他立刻问道:“还请宗相公示下。”
    一旁秦少游听见这话,同样忍不住好奇了起来,笑呵呵的盯着宗泽。
    “嘿嘿,你堂伯虽然人老了。才学上灯枯油尽,但仍有两样东西是越老越精炼,让人不敢小视呀!这两样东西,其一就是书法,其二就是策论宗泽嘿嘿对秦允明说了道。
    不等秦观开口推辞,宗泽紧接着又说道:“尤其是策论,你堂伯的策论功法在当今世上绝无第二人能出其右了。这个东西你一定要好好缠一缠你堂伯,对你日后无论是科场考试还是为官从政,都是极有帮助的。至于书法,属于文雅之事,能学自然也不能放过的
    这时,苏造也连连点了点头。说道:“宗相公此话不假。在下年幼时,家父一直都是让秦世叔来补习在下的论书。当年在下之所以能够一试及第,全仰赖秦世叔昔日停停的教诲呢!”
    宗泽的话并不算夸张,苏门四学士每一人都有一项特别突出的才学。对于宋代文人来说。诗词歌赋可谓是基础了,因此苏门四学士的文采不必多说。若是将诗词歌赋的才学除外,黄庭坚书法最为卓绝,张表唐体最精,旯补之工于书画。而秦观则是策论最佳。
    秦允明对于这一点倒是不知道,他只知道秦观有好几十分了得的词作,印象中应该是属于词人专精之类的人物,却没料到秦观还有策论的功夫!他连连将目光转向堂伯,自己现在对古代文体一窍不通。这次远道而来势必要向堂伯取一些经回去。
    秦观听完宗泽和苏造的话之后,只是笑着说道:“老夫不过是仕途多年,有一些写文章的心得而已,这可算不得什么值得称赞的事。”
    宗泽煞有其事的说道:“既然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活计,那你老人家何不就把这些心得传授给秦大郎呢?好歹秦大郎又不是外人嘛!”
    秦允明知道宗泽是在帮自己,不由感激的看了一眼。
    宗泽却像是一咋小老顽童似的,笑嘻嘻的向秦允明眨了眨眼睛。
    “瞧瞧,瞧瞧,宗汝霜张口闭口称呼老夫为老友,如今导大郎才结识不到半日,有了新欢就忘了老友了,话里话外都是帮这大郎呢!”秦观笑着打趣道。
    “少游老兄,你这话就过分了。我就问一句,大郎是外人吗?”宗泽耍赖皮的道。
    “好,好,老夫又没说不教”。秦观拗不过,连连的答应了下来。他转向了秦允明,收敛了一下先前玩笑的语气,显得极为认真的问了道,“大郎,老夫问你,你是否真的下定决心用功读书呢?。
    秦允明听了这番问话,立刻就知道秦观要传授衣钵了,他郑重的点了点头,回答了道:“侄儿如今年岁不自当该为将来打算。这次下定决心那便不会反悔,无能道路多么艰辛,侄儿一定坚持走到最后。”
    秦观点了点头,说道:“好,很好?若真如此,这几日你便留在这里,老夫不妨教授一些经验之谈与你,希望对于你日后有帮助呢
    秦允明大喜,自己这次可要真正成为秦少游的学生了,他连连说道:“多谢堂伯,侄儿定然不负属望。”
    秦观老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能看得出来秦允明是一个可造之材。不单单是那三篇作品,包括刚才一番谈论时,这个少年随意所说的一些话,都能证明其根基功底颇深。如今自己年事已高,虽然对于名利淡漠了许多,但自己曾经的辉煌始终如同一道伤痕,纵然愈合也会留下印记。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继承自己的学志,将自己毕生的才学心得继续钻研下去,不失是学术界的一件幸事。
    众人接着喝酒吃肉闲谈,一直热热闹闹过了一个时辰。酒足饭饱,兴致末了,秦观和宗泽是上了年纪的人,当即有些乏了,于是就打算散席歇息去。
    宗泽是龙游县知县,龙游距离松阳县有五十多里;叶梦得现居在衢州,离此间也有七、八十里的路途。
    此时已经是下午,他们两个人当然是不打算返回家中,早先就在延庆寺借了厢房留宿,散席之后便去寺庙厢房休息了。
    李纲虽然祖家在无锡,可是如今年关将至,他特意来到松阳县这边亲戚家过年,所以这两个月都在县城里面居住。告辞之后,他便只身一人下山去了。
    秦观寓居在延庆寺时,有时候是住在寺庙的厢房二计候则就在石亭旁的茅屋里讨夜,矛非就是自只圳臂愕已。
    在众人都陆续离去之后,秦允明让王全和华安收拾篝火残局。
    秦观与苏造、秦允明三人在石亭里小坐了一阵,又闲聊了一会儿昔日的旧事。之后他觉得有些犯困了,于是嘱咐苏造和秦允明,不妨去寺庙借厢房留宿下来,没必要还耍下山去找客栈落脚,麻烦又浪费。
    苏避和秦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