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独有偶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拍摄的黑白故事片《渡江侦察记》,在1974年又由该厂再次搬上银幕。该片撷取了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之前,我军小分队进行敌后侦察的惊险故事。原编剧沈默君、原导演汤晓丹不变,后者只是又增加了三个改编者的名字“季冠武、高型、孟森辉”的名字,导演汤晓丹又带上个汤化达,其他人员都来了“大换血”,原片孙道临扮演的李连长改由王惠扮演,李玲君的刘四姐由张金玲来演,可是那个敌情报处长也是同方化演的松井异曲同工,最终还是由陈述再续前缘。其他角色均易演员。
根据陈其通的著名话剧改编的《万水千山》,原名为《红军万岁》,主要描述了我红军战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所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1959年、1976年曾两次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故事影片。老片的改编者为孙谦、成荫,导演为成荫、华纯,主演蓝马扮演营教导员李有国,这是这位著名影星加入总政话剧团之后,第一次扮演“兵”的形象,且演得非常成功,可见其艺术造诣的深厚。该片还被文化部列为建国十周年18部献礼片之一。在1976年6月间开始在全国上映的新版,编剧为原作者陈其通,导演改为严寄洲,巧合的是,原政委赵志方的扮演者黄凯,现演营教导员李有国。有趣的是,由于黄凯相貌酷似敬爱的周总理,许多观众自然会联想起这部影片是歌颂周总理在长征途中的光辉事迹。后来黄凯就是由于相貌的缘故,还真的在多部影片中扮演了不同时期周总理的形象,其渊源则是由新版《万水千山》起的家。新版由原实景拍摄的故事片,改为舞台话剧艺术片,仍由总政话剧团演出,但缺少了长征的残酷性和真实感,其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但是该片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而重新拍摄,同时上映的还有舞台音乐片——《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故这部重拍片因其特殊意义之所在,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继续放映。
随着一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向前方”那脍炙人口的歌曲,人们的思绪自然会联想起一部影片《青松岭》。这是部描写在河北农村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广大农民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阶级敌人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65年已经拍摄的这部影片,1973年仍由长影拍摄成彩色故事片,只是在新版中更加重了阶级斗争教育的成分。根据河北承德地区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改编的这部电影,编剧张仲朋,导演刘国权,主要演员李仁堂、刘晓梅、李树楠所饰演的张万有、孙秀梅、钱广不变,只是新版的导演刘国权后面,又多了个原片的副导演姜树森,剧中张万有的名字后来改为更为响亮的张万山,其中方纪云这个人物由原来的阎本安,改为曾主演过《地道战》的朱龙广担任。
1965年1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了根据河北省话剧院在“华北区话剧歌剧观摩演出大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的话剧改编而成的《战洪图》,这部故事片反映的是1963年夏天海河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河北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以气吞山河的革命气势战胜这场特大洪水。这一由来源于真实故事的抗洪题材的大型话剧《风雨同舟》改编而来的电影《战洪图》,编剧鲁速、袁乃晨,导演苏里,主要演员丁震洪由鲁速扮演,刘大勇由村里扮演,李志根由蔡松龄扮演,绣华由孙国露扮演,王茂由孙树林扮演。都是河北省话剧院演出话剧的“原汁原味”。影片在完成送审的时候,正碰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全面爆发的“节骨眼”上,影片没有得到公映,便被锁进了片库。直到六年之后的1972年10月,《战洪图》又被“意外”重新提起,因原片被指责“缺少阶级斗争”的主线,并指令进行重拍。1974年年初,由原班人马重新拍摄的《战洪图》,却仍然遭到了江青之流的强烈不满和彻底否定,而再次遭到“封杀”。后在周总理的亲切关爱下,1974年春节该片才得以公映。在当时艺术荒芜的年代,许多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不知晓这部《战洪图》也是一部重新拍摄的影片,因为它的老版从来没有公开露过面。
烙上时代印记的《年青的一代》,诞生于“文革”爆发前的1965年,影片主要通过由上海到边远地区从事地质工作的几个青年人对待生活和事业不同的态度,引发出该怎样去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事业争做贡献的主题。编剧陈耘、赵明,导演赵明,主要演员由杨在葆、达式常、曹雷、朱曼芳、温锡莹、赵抒音、沙莉担任。在相隔十年之后的1976年,同样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气候,上影厂又将此片进行了重拍,编剧陈耘、石方禹、导演凌之浩、张惠均,原片的导演赵明成了艺术顾问,主要演员有毕鉴昌、达式常、李秀明、洪融、李炎、肖弛、张瑞芳等。其中达式常饰演的林育生一角,是继方化、陈述、李仁堂、鲁速之后的两次扮演同一影片同一角色、同一主演的第5人。
这里值得注明的是,虽然取材相同,但是,芭蕾舞剧《沂蒙颂》(1974年拍摄)与现代京剧《红云岗》(1976年拍摄),由于片种不同,不能称为“重拍片”,这正如著名的“八个样板戏”、“六京两舞”中,有许多在“文革”前17年都已有故事片、相同的或其他的剧种,但依此改编成的京剧、芭蕾舞剧,由于片种不同,也不能称为“重拍片”一样。比如京剧《红灯记》改编自故事影片《自有后来人》,京剧《沙家浜》来源于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智取威虎山》取自于电影《林海雪原》,芭蕾舞剧和京剧《红色娘子军》、还有芭蕾舞剧《白毛女》均改编自同名的故事影片,京剧《海港》由京剧《海港的早晨》演变而来,京剧《龙江颂》、《杜鹃山》都是从同名话剧移植而来,芭蕾舞剧《沂蒙颂》也是从话剧《红嫂》中脱胎而出。此外,芭蕾舞剧《草原儿女》则来源于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京剧《奇袭白虎团》有故事片《奇袭》中的某一情节的影子,京剧《平原作战》是综合了诸如故事影片《平原游击队》等许多抗日题材的老电影的“主干”,京剧《磐石湾》则是与话剧《南海长城》的故事框架一脉相承
纵观以上7部重拍影片,可以系统地总结出如下突出特点:
其一:原片拍摄年代较早(50年代初中期3部,50年代末期1部,60年代中期3部),重拍新版则较为集中(1974年到1976年),而且是黑白片改为彩色片(《万水千山》除外);
其二:原片重拍新版均为同一厂摄制出品(《南征北战》除外);一部分影片又由同片的同一导演担任(《南征北战》、《万水千山》、《年青的一代》除外),其中又由某一演员在同一影片中再度扮演了某个同一角色(《南征北战》、《万水千山》除外);
其三:鉴于“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以上7部重拍片除片种(黑白改彩色)之外,再加上在荒诞年代强制推行的“三突出”、“高大全”的模式,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艺术创作规律,故从各方面均未超过老片(《青松岭》除外)。
总之,重复拍片弊大于利,历史的教训不能忘却。在荒诞年代中出现的荒诞产物,结果无疑包裹着明显的、符合当时某种政治需求的创作倾向,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更不会留存于电影史册之中。这种惨痛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那些对重复拍片、乐此不疲的电影工作者们深思。
提起“八个样板戏”,熟悉它们的人,自然会难以忘怀在“文革”后期特定历史时期所诞生的这一艺术产物。1972年以后,野心勃勃的“文艺旗手”江青为了突出个人成绩,又处心积虑的主抓了6个京剧和2个芭蕾舞剧,被人们简称为“六京两舞”。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京剧《杜鹃山》和芭蕾舞剧《沂蒙颂》。
《龙江颂》本是福建省话剧团于1964年创作的一出5场现代京剧,此剧根据1963年闽南漳州出现千年罕见的大旱,为了积极贯彻龙海县委封江堵河、拦水浇灌旱田的部署,位于九龙江上游的玉枕大队,从全局出发,丢卒保车,发扬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高尚风格,牺牲3000亩高产田,确保了漳州平原10万亩的田地受到了及时浇灌的真实故事编写而成。
剧作者江文、陈曙、丁叶、芗人被这一个真实的新闻通讯报道所感动,于是,由江文、陈曙执笔,四人集体编剧,通过深入走访和调查,凭借着艺术家的横溢才情和创作冲动,很快将其搬上了话剧舞台。1965年,上海市委宣传部“戏改领导小组”,决定把《龙江颂》改编创作成现代京剧,由上海市新华京剧团集体改编创作,著名京剧演员王少楼扮演男主角郑强,并于1965年夏秋之季,在上海公开演出,这便是《龙江颂》从最初的话剧脱胎到京剧的雏形。1967年10月,“文革”运动已经一年,第一批“样板戏”早已敲定,主抓上海文艺宣传的张春桥,指示上海文化系统的“革委会”,另行组建《龙江颂》剧组,在历时4年的修改当中,先后参与编剧工作就有王树元、俞德、刘梦德、宋捷文、李晓民、赵吾国等人,导演为上海歌剧院的李仲林、上海京剧院的孔小石、沈金波等,还有来自上海音乐界、京剧乐队的精兵强将,共同组合在一起。而原剧中的男主角郑强早被暗授机宜、挖空心思地“摇身一变”为女主角江水英,分别由李丽芳、张南云、马博敏、李炳淑、李元华担任。几经演变后的《龙江颂》,最大的改动就是增加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成分,把原剧中的烧窑师傅黄国忠,改成了暗藏在龙江大队的阶级敌人。又经过长时间的修改后,1972年3月的“两报一刊”,公开发表了《龙江颂》1972年1月的演出本,这表明《龙江颂》正式入选“革命样板戏”之列。随即,很快由谢铁骊执导,钱江摄影,李炳淑领衔主演,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投入了电影的拍摄,作为第二批“样板戏”的头炮出台,在当年的“5·23”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纪念日之时,正式在全国公映。京剧艺术影片中的“手捧宝书满心暖”、“为人类求解放”、“让革命的红旗插遍四方”等唱腔,最为人知。
1972年年初,作为第二批“样板戏”之一而隆重出台的京剧《红色娘子军》,是先后由著名剧作家田汉根据梁信的同名电影文学剧本编写的台本和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等人的同名芭蕾舞剧本改编而成,由中国京剧院演出。
其实,这出戏早在60年代初中期,就已经在舞台上多次演出,后来,芭蕾舞剧异军突起,不但给中央芭蕾舞团带来极大声望,同时,也让同名的芭蕾舞剧声誉鹊起。广大观众对这部反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岛琼崖地区由妇女组成的红军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当地恶霸地主进行坚决彻底斗争的故事,通过1962年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早已非常熟悉。“文革”开始后,田汉被冠之为“文艺黑线的祖师爷”,惨遭迫害至死,其剧本自然也是被扫地出门,中国京剧院重打旗鼓另敲锣,以芭蕾舞剧剧本作为主要参照和样板,再另外组织一帮人马重新编写,还有一大批著名的艺术家来从事唱腔设计的重头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主题仍是原来的不变,而且比较保守于芭蕾舞剧的总体创作,使得同名京剧不但没有新的突破,而且照抄其剧本中的许多舞台表现动作和情节铺设,使得这出京剧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先天不足、没有突破和创新的误区。曾经以主演古装戏《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而闻名的青年旦角演员杨秋玲扮演女主角吴清华,冯志孝作为老生名角扮演男主角洪常青,另外,李嘉林、王晶华等人扮演其中的主要角色。1970年,经过重新修改的京剧剧本,进入了唱腔设计阶段,被临时“解放”出来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李少春等人,果然不负众望,以自己多年厚实的艺术功底和造诣,对主要人物的唱腔设计,既有传统的意蕴,又不乏时代气息的推陈出新。
1972年1月,经过参照、依据同名芭蕾舞剧的京剧《红色娘子军》,投入了正式的舞台演出,并且很快进行了电影拍摄。影片指定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专门摄制组,在剧院舞台和电影厂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