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冰心传 作者:肖凤-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校园虽然远离喧闹的城市,但在燕京大学高高的院墙外面,世界却是很不平静的:

  在这一年的春天,冰心返回祖国之前不久,日本帝国主义等八国,为了阻挠中国的国民军在中国的土地上——天津布防,竟然向中国政府发出了强横的通牒,之后又炮击了中国的大沽。面对着日本等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爱国的北京大、中学生,又象七年前五四运动时期那样,在3月18日这一天,先在天安门广场召开了群众大会,之后又整队游行至位于东城铁狮子胡同的段祺瑞执政府,向政府当局请愿,并向日本帝国主义者表示抗议。不料,做为执政府首脑的段祺瑞,竟然命令自己的卫队,向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青年学生开枪,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女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等人,当场饮弹身亡。这个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的现场,就在离谢葆璋家很近的地方。

  除此之外,在1926年这一年,各派封建军阀之间的混战也愈演愈烈。4月份,直、鲁两系军阀,趁段祺瑞被迫辞职的时机,进逼北京。5月份,吴佩孚又企图组阁,却遭到了奉系军阀的反对。下半年,待冰心返回燕京大学之后,国内政局呈现复杂的形势。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北伐战争已经开始,湖北、江西、河南等地已是战火纷飞。10月24日,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举行了武装起义。之后,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产业工人与手工业工人,也相继举行了罢工。9月份,英国太古公司的轮船,因在四川万县境内撞沉了十余只中国民船,被中国的地方当局扣留,此事发生之后,英国停泊在宜昌与重庆的军舰竟然直趋万县,炮击了万县县城,使中国的四千名无辜百姓死在英国海军的炮火之下,因而导致了中国反英运动的爆发。

  这些在北京城里和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的事件、斗争,越过了燕京大学高高的院墙,把火与血的残酷现实,摆在了如冰心这样的知识分子们的面前。这种情景和世态,就不能不影响到冰心的思绪。虽然冰心后来曾经自谦地宣布:1926年回国以后直至1929年,简直没有写出一个字。若有之,恐怕只是一两首诗,如《我爱,归来吧,我爱》,《往事集·自序》等。缘故是因为那时我忙于课务,家又远在上海,假期和空下来的时间,差不多都用在南下北上之中,以及和海外的藻通信里。如今那些信件,还堆在藻的箱底。现在检查数量,觉得那三年之中,我并不是没有创作!”①

  

  ①《冰心全集·自序》

  其实,住在燕园中的冰心,仍在默默地思索。她过去一贯歌颂童心,歌颂善良,歌颂母爱,歌颂大自然,虽然也有过关于“爱”还是“憎”的思索和怅惘,不过那还只是有些踌躇,有些疑惑,因此她在自己的作品中仅仅含蓄地写到了自己的思考。

  但是,到了这时候,随着世事的变化和她本人年龄的逐渐增长,以及思想的逐渐成熟,她的思考也就更加深刻,困惑也就更加明朗了。

  她虽然平时忙于授课,寒暑假忙于到上海探望双亲,生活过得充实而幸福。但是,这个个人生活与家庭生活都适意、幸福的冰心,却又时时感到内心充满了“虚空与寂静”,“迷惘与糊涂”。这种“虚空与寂静”、“迷惘与糊涂”是谁给她造成的呢?——当然都是社会生活给她造成的。她在《往事集·自序》的一开头就这样写道:

  我是一个盲者,

  看不见生命的道途,

  只听凭着竿头的孩子,

  走着跳着的引领,

  一步步的踏入通衢。

  心头有说不出的虚空与寂静,

  心头有说不出的迷惘和糊涂,

  小孩子,你缓一缓脚步,

  让我歇在这凉荫的墙隅。

  她曾经多次歌唱过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爱恋,互助与匡扶;她是多么地希望,人与人之间永远是如此地充满了善意。

  她在这首《往事集·自序》中仍然这样地期望:

  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恋,

  人世间只有互助与匡扶;

  深山里兔儿相伴着狮子,

  海底下长鲸回护着珊瑚。

  但是,社会现实似乎并不如此理想,它使善良的冰心十分灰心:

  我听得见大家嘘气,

  又似乎在搔首捋须;

  我听得见人家在笑,

  笑我这般的幼稚,痴愚

  失望里猛一声的弦音低降,

  弦梢上漏出了人生的虚无,

  我越弹越觉得琴弦紧涩,

  越唱越觉得声断喉枯!

  这一来倒合了人家心事,

  我听见欣赏的嗟呼。

  只无人怜惜这干渴的歌者,

  无人怜惜她衣汗的沾濡!

  人世间是同情带着虚伪,

  人世间是爱恋带着装诬

  那个引导盲者的纯洁的孩子,就是冰心一向十分珍重的童心的化身。然而纯洁的童心固然可爱,可敬,可佩,却解决不了冰心内心的矛盾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她只得非常伤感地唱出了:

  小孩子,你天真已被众生伤损,

  大人的罪过摧毁了你无辜,

  觉悟后的彷徨使你不敢引导,

  你茫然的走了,把我撇在中途!

  在她写于1929年4月22日的一首短诗《我曾》中,她也表示了自己的困惑和惆怅:

  我曾梦摘星辰,

  醒来一颗颗从我指间坠落;

  觉悟后的虚空呵,

  叫我如何不惆怅?

  我曾梦撷飞花,

  醒来一瓣瓣从我指间飘散;

  觉悟后的虚空呵,

  叫我如何不凄怆?

  我曾梦调琴弦,

  醒来一丝丝从我指间折断;

  觉悟后的虚空呵,

  叫我如何不感伤?

  我曾梦游天国,

  醒来一片片河山破碎;

  觉悟后的虚空呵,

  叫我如何不怨望?

  社会生活给予她的是彷徨和困惑,而逃避困惑和彷徨的唯一出路似乎只能是投向家庭与亲人的怀抱。她在思念双亲的同时,也非常思念仍在大洋彼岸留学的爱人,因此,对自己的爱情一向视如珍品,极少在文中披露一点儿端倪的冰心,第一次在燕园写出了为吴文藻而歌唱的诗歌——《我爱,归来吧,我爱》。

  但是,当她拿起笔来,欲给吴文藻写诗,请他归来的时候,这位为社会和祖国时时忧虑的女作家,却不是用自己的柔情召唤自己的爱人,而是用祖国母亲的声音呼唤他——一位留学异国的游子,一位热爱祖国、热爱母亲的青年。这首写于国耻纪念日(1928年的5月7日)深夜的诗,在呼唤这位热爱祖国、热爱母亲的年轻人,请他快快地归来,回来拯救自己的处于危难之中的祖国:

  这回我要你听母亲的声音,

  我不用我自己的柔情——

  看她颤巍巍的挣扎上泰山之巅!

  一阵一阵的

  突起的浓烟,

  遮蔽了她的无主苍白的脸!

  她颤抖,

  她涕泪涟涟。

  她仓皇拄杖,哀唤着海外的儿女;

  她只见那茫茫东海上,

  无情的天压着水,

  水卷着天!

  只为的是强邻欲壑难填,

  只怕的是我海外的儿们

  将来——

  还不如那翩翩的归燕,

  能投到你宗祖的堂前!

  归来吧,儿啊!

  先把娘的千冤万屈,

  仔细地告诉了你的友朋。

  你再召聚你的弟兄们,

  尖锐的箭,

  安上了弦!

  束上腰带,

  跨上鞍鞯!

  用着齐整激昂的飞步,

  来奔向这高举的烽烟!

  归来吧,儿啊!

  你娘横竖是活不了几多年。

  拚死也要守住我儿女的园田!

  儿啊,你到来时节,

  门墙之内:

  血潮正涌,

  血花正妍!

  你先杀散了那叫嚣的暴客,

  再收你娘的尸骨在堂楼边!

  

  

  我爱,归来吧,我爱!

  我不用我自己的柔情——

  你听泰山的乱石惊鸣,

  你听东海的狂涛怒生!

  我爱,归来罢,我爱!

  我不用我自己的柔情,

  我爱,归来吧,我爱!

  我要你听母亲的哀音!

  诗中倾诉出来的这种忧心如焚的情绪,已经不仅是对于社会现状的彷徨和困惑了,而是表现出了一位忧国忧民的女作家,对于外侮的憎恨,和希望孱弱的祖国强盛起来,希望青年一代拯救祖国、保卫祖国的热烈的赤子之心了。1929年,吴文藻博士学成归国。这一年的6月,冰心与吴文藻举行了婚礼。

  这时候,冰心已经二十九岁了。关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冰心在到了八十岁的高龄之后,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我很早就决定迟婚。那时有许多男青年写信给我,他们大抵第一封信谈社会活动,第二封信谈哲学,第三封信就谈爱情了。这类信件,一看信封也可以看出的。我一般总是原封不拆,就交给我的父母。他们也往往一笑就搁在桌上。我不喜欢到处交游,因此甚至有人谣传我是个麻子。有一次到一个地方,很多人围着来看我,原来是想弄清楚冰心是不是麻子。我是留学回来以后,二十九岁才结婚的。”①

  而当有人问到她,为什么在许多男性朋友之中,独独选中了吴文藻的时候,冰心说:那是因为“他的率直与真诚,臂如别人初见总是‘久仰久仰,拜读过许多大作’那么敷衍。他却不那么着,在通了没有几封信时,他便老实地批评我念书太少了。他成了我的畏友,之后我们时常互相寄书传看,每星期总有两次。”“他的兴趣很广,除了社会学之外,哲学文学都是他所爱好的,若论读书,他念得比我多得多了,对文学他只看些名作,不象我这样‘死扣’。”②

  

  ①秦牧:《一代女作家的光辉劳绩——祝贺谢冰心同志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周年》

  ②子冈:《冰心女士访问记》

  他们的婚礼极简朴,也极富有诗意。他们悄悄地离开了燕园,在更加荒僻的西山大觉寺里找到了一间简陋的客房。这个客房中只有一张普通的木床,一张没有涂上油漆的方桌。这张方桌还只有三条腿,另一条腿是用几块砖头垫起来的。这两位留学美国的博士和硕士,就在这样一个好似位于荒山野岭之中的房间里,度过了新婚之夜。这是一个安谧宁静的初夏的夜晚,有冰心曾经歌咏过的明月、星星和天空与他们相伴,为他们庆贺。他们的新婚之夜,好似一首充满了浪漫情调的优美的诗歌。

  新婚之后,他们就双双南下,蜜月旅行去了。先到上海去见冰心的双亲,然后再去杭州、莫干山,与蓝色的湖水和翠绿的竹林相伴了。

  冰心和吴文藻的婚姻是幸福美满的。他们双方都极有教养,互敬互让,相亲相爱。

  1929年的下半年,冰心在燕京大学被提升为讲师。从这一年至1931年,她除了在燕京大学教书之外,还在女子文理学院兼课,作国文系的讲师。

  然而,再美满的生活,也会有不顺心的事情来打扰。一向顺利、有福的冰心,在她与心爱的人度过自己一生中这段最甜蜜的日子的前后,却是她的亲爱的母亲病重,乃至生命处于垂危状况的时刻。正如她自己后来所说的:“我们结婚以后,正是两家多事之秋。我的母亲和藻的父亲相继逝世。我们的光阴,完全用在病苦奔波之中。这时期内我只写了两篇小说,《三年》,和《第一次宴会》。”①

  冰心与吴文藻结婚之前,她的母亲杨福慈就病倒了。生的是一种令病人自己和侍疾的人都极痛苦的病症:骨痛,“由指而臂,而肩背,而膝骨,渐渐下降,全身僵痛,日夜如在桎梏之中,偶一转侧,都痛彻心腑”。②虽然病得骨瘦如柴,痛苦万分,却还时时惦念着她的唯一的爱女的婚事和幸福。这个女儿已经二十九岁了,她有着超人的聪慧,和在女性之中少有的学问和修养,但在慈母的眼睛里,她永远是个娇憨的孩子,除了三年留学之外,她从未离开过自己的膝下。自己现在已经病入膏肓,不把爱女的终身大事了却,做母亲的能放得下心吗?

  

  ①《冰心全集·自序》

  ②冰心:《南归》

  在那篇自叙传性质的小说《第一次宴会》里,冰心就很动感情地描写了慈母如何为女儿的婚事操心的情景。

  小说中的“瑛”和“桢”,无疑地就是冰心和吴文藻的化名。

  杨福慈把最无私的母爱奉献给了亲爱的女儿,在一般的父母都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