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贤妇入宅-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许多的粮食,眼睛都直了,
    “娘;这里面包的都是我们吃大米饭吗;怎么都是这个颜色的。”
    谢宛闻言,笑着去拿起了地上的稻谷;在手掌上一搓;里面就冒出了白色的米粒儿来。
    “这个就是米粒儿啊,咱们吃的大米之前都是外面包裹了一层土黄色的外壳,等这些壳落了,才能变成你吃的大白米了。”
    福姐儿也学着去抓了几粒稻谷搓了起来,惊喜的发现果然如此。
    谢宛拿着帕子给她擦了擦手,“娘已经让人去把这新稻子给弄了些出来了,今天咱们吃新米,肯定香甜。”
    福姐儿闻言,高兴的点头。
    中午吃饭的时候,果然是香喷喷的白米饭,一粒粒的,可饱满了。
    谢刘氏看着这自家产的粮食,高兴的合不拢嘴。“这在往年哪里有这样足的粮食吃啊。”那个时候,吃点热乎的东西,都是梦里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谢宛给大家装了米饭,见大家吃的香甜,笑道:“这两天我们把麦子晒好了,也磨点面粉出来做包子吃。到时候还给你们做蛋糕吃,就用咱们家养殖场的鸡蛋。都是新鲜的,做出来可好吃了。”现在吃的都是自家种的,真正的绿色食品啊。现在过上了自己想要过的日子了,心里总算是满足了。
    如今粮食丰收,长工们也没有闲着,开始准备为接下来的粮食播种做准备。
    这次王贵对于谢宛所说的那些肥料的做法算是深信不疑了,只要是谢宛说的要怎么做,他都一一的照做了,生怕哪点做的不好,就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如今他是谢宛家的包工头了。家里所有的长工和短工都归他管着,谢宛给的报酬不少,不止给了银钱,平日里一家人的口粮也是给足了。
    谢宛看完了养殖场的鸡鸭之后,就开始想着要加点猪和羊来养着了。
    到时候不止卖鸡蛋和鸭蛋,还能卖些生肉,自家想吃肉也不用出去买。这样一算下来,就得加大面积了。
    晚上王池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在饭桌上,谢宛把这事情给大家说了一番。谢刘氏和如意都不懂这些,倒是没意见,倒是王池有些担心。
    “家里如今才盖了宅子不久,这银钱够不够?要不然等宽裕了之后再做?”他惯来不知道家里的银钱多少,平日里也很少过问。
    谢宛笑道:“倒是足了,这宅子是用了你那些赏钱给盖好的,如今庄家丰收了,卖一部分出去,再加上之前松花蛋的生意,还有生鸡蛋和生鸭蛋、城里的铺子的收益,这每月的进项可不少呢。等得空了,我把账本给你看看。”
    一听家里的进项不少,王池心里倒是挺惊讶的。自从当了捕头之后,他每日里更加忙了,再加上有何县令有些秘密的差事也交给他,他倒是没关心过家里这些事情,没想到这才多久的功夫,家中就如此宽裕了。
    他点了点头,“这事情你若是觉着好便去做。”
    家里人一致同意之后,谢宛就开始凑乎着扩大养殖场的事情了。
    她和谢安一起大概估计了一下,如果一下子进十头猪和十头羊,这面积得扩大一倍了。
    和王贵商量了之后,王贵把田地里的工作分配好了,立马就找工人准备着加盖养殖场的事情了。
    一家人正忙得热热闹闹的时候,周家那边突然送了请柬过来了。
    周家大老爷周大善人生日,请了附近一些有名望过的人家,如今王家也是发家起来了,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了。
    来人送了请柬后,就直接走了。谢宛看着请柬,有些不确定。
    她和周家的接触,也就是做坐了几次周家的马车,还和那周家媳妇不对付。这突然收到邀请,免不了有些疑惑。
    不过周大善人名声在外,她要是不去,也显得有些矫情了。
    王池从衙门里回来后,谢宛就和他说了这件事情。
    王池想了想,觉得还是得去。毕竟当年他们村子也得到过周家的帮助,不说别的,光是马车就坐了好多次,即便是之前周家大少爷做事不地道,可是周大善人好事好的。
    他将想法和谢宛一说,谢宛也只得同意了。
    她皱着眉道:“我总是觉得怪怪的,心里不踏实。”
    王池搂着她,笑道:“没事,咱们就吃点酒就回来,再说了,乡里乡亲的,要是我们不去,人家还指不定要说咱们忘了本呢。”
    谢宛闷着点了点头。“也是,好吧,那到时候你可不能离了我身边。”
    “好,我一步也不离。”王池突然压了过去,哑着嗓子道:“我也离不了你。”
    谢宛看着他眼中的火热,脸上烫烫的,这人真是越发的会说这些情话了。
    接下来的日子,谢宛也把这事放在心上了,准备着到时候送个合适的东西去,不出挑也不丢人。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她的养殖场扩建的事情了。她还想着趁着这还有半年的时间,看能不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自家的猪肉呢。
    王贵已经找了工匠开始动工了,。按着谢宛说的那个规模,少说也得半个月的时间。
    如今王贵帮着管着田地里的事情,现在又要管着养殖场的事情,到底有些吃不消了。谢宛只得暂时让谢安帮着管着,后面再请个得力的人了。
    “小安,这些日子就辛苦你了,等这事忙完了,我给你寻个正经的生意做做,你便好好的自立门户了。”她心里也没有想过让谢安一辈子给自己做帮手,这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她还是希望他自己有出息的。
    谢安心里知道他姐这话的意思,他心里却不敢接受了。如今他和娘吃住都是在姐姐家,心里到底是愧疚了,幸好这姐夫好,若是个爱计较的,只怕给姐姐添了大麻烦了。只不过姐姐和姐夫没有说什么,他却再也不想麻烦他们了。
    “姐,我这挺好的,以前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懂,自从跟着你之后,感觉学到很多东西,眼界也开了。所以你不用替我操心了。”
    “多学点东西也好,日后你总要成家立业的。我也希望你自己能有一番事业。再说了,你便是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娘想着吧,她如今跟我住着,总是不如和你一起自在的。我又舍不得她受苦,你这做弟弟的,总得替我分担了。等这事完了之后,你便去寻个合适的生意做着,我给你拿银子。”
    谢安闻言,忙急忙道:“姐姐,这如何使得,我怎么能拿你的银子。”
    “什么你的我的,当初我和你姐夫无家可归的时候,可是你提了半袋粮食过来的。小安,姐姐不说给你留什么家业,但是有能力的时候,总要帮衬一下的。你是我的弟弟,也是我娘家的依仗。只有你好了,我以后才算了了心里的心事了。”
    “姐姐……”谢安闻言,心里动容,抿着嘴忍着心里的酸涩。他重重的点头,“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等我挣钱了,我就把钱给你们。”
    谢宛这下子倒是不推脱了,只笑道:“好啊,我等着你出息了,日后给我长脸。”
    自两姐弟谈了这次之后,谢安便更加精神了,每日里像是陀螺一样,没有一刻松懈的,便是晚上睡觉了也去看书学习。
    见他这么刻苦,谢宛和谢刘氏虽然心疼,却也没有拦着,毕竟男人总是要吃苦了,才能成为人上人的。
    田地里和养殖场的事情都有人帮着管着了,谢宛暂时抽出时间来准备周家寿宴的事情了。
    此时王家的庄子是一片的祥和宁静,千里之外的京都城却已经闹开了。
    当今皇帝惠帝,登基已经六载了。朝廷内外虽貌似平静无波,实则内里已经暗潮汹涌了。
    惠帝年过中旬,却沉迷丹药,整日里听信谗言,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登位时的铁血强势。为了方便自己享乐,他将朝中的事物都交给了丞相萧铭处理,军中之事则交由胞弟三贤王主持,每日里沉迷于丹药之中。群臣时常不见圣颜。
    萧铭平日里虽然不常来宫中打扰这位帝王,只不过今天却非来不可了。
    他手上端着一个木盒子,紧紧的跟在大太监的身后走进了养心殿。还未等看抬头去看黄座之上的帝王,他便跪下了身子,“微臣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惠帝软软的坐在椅子上,皱了皱眉头。“不是让你平日里不要来打扰吗,白白的饶了朕的清修。”
    “陛下。”萧铭的声音微微有些激动,他叩首道:“陛下,青城县令传来一封喜报,微臣看后大喜,特来禀明陛下。”
    “哦——”惠帝来了兴趣了,歪着身子往前面倾注了一下,“是何喜事?”
    萧铭将盒子举了起来,“回禀陛下,喜事便在这盒子中。”
    旁边的大太监见状,忙看了一眼惠帝的方向,见惠帝点了点头,忙上前去拿过了盒子,将盒子打开确认无危险后,忙呈了上去。
    盒子递到惠帝的面前的时候,惠帝往里面一瞄,皱了皱眉头。
    “这是何物?”
    “回禀皇上,这是稻穗,乃是百姓果腹充饥之物。”
    惠帝眉头更紧了,“这有何妙处?爱卿你莫要卖关子了。”
    “陛下,这稻穗自古里一年只能长一次,而且产量极低,百姓们常常只得以粗粮果腹。如今青城县那边有百姓在初春便种下了稻子,如今已经有了大丰收,每亩产量比往日足足高了将近一倍。陛下,百姓们日后再不愁无米可食了。”直到现在,萧铭心中都难掩激动。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奉上

  ☆、第五十二章

“萧爱卿你便是为了这事来见朕?此事理当由司农官负责;再不行;也应当交由内阁去处理;此等小事扰了朕的清修;真是小题大做。”
    惠帝打了个哈欠,挥了挥袖子;然后站了起来;“朕还要去炼丹房呢,你自行退下吧。”
    他就看了一眼萧丞相;随即便往后殿去了。
    直到脚步声不见了;萧丞相才抬起了头来。此时他眼中的激动之情依然被浇灭;只剩下慢慢的悲凉。
    想当年陛下还是皇子的时候;何等的雄才大略;当日他登基之时;朝野内外人人称赞,谁能想到……他暗自摇了摇头,只叹苍天无眼啊。
    一路回到府上,萧丞相一直郁结不止,到了书房内便再没有出来过了。
    司马夫人听到下人的回禀后,便匆匆忙忙的去了书房了。
    她敲了几下门,未听到声音,不免有些担忧,推门进去的时候,才看到萧丞相正靠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两眼愣愣的看着案上的盒子。
    那盒子她是知道的。是何霄从青城送过来的。里面装了几株稻穗,听说是从未有过的早稻。她虽为女流之辈,却也在朝为官,知道这东西对于天下的意义何在。
    “洪明。”她唤了一声萧丞相的字。
    萧丞相此时却没有直接回应她,只是眼里闪过一丝悲痛。
    “夫人,你可还记得圣上当年登基之前的日子?”
    司马夫人点点头,“记得。”她怎么会忘记,那时候叛王刘旭还是太子,今上虽然未及太子之位,可是文武双全,朝野称颂。他们几人也是少时相识,鲜衣怒马,快意恩仇。
    只不过后来太子谋反,今上继位,就再也没有那样的日子了。
    萧丞相苦笑起来。“真是世事难料。”此时,他不免想起了叛王刘旭,若是那个温温吞吞的太子殿下继位,如今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司马夫人见他满脸悲色,忙走了过去,握住了他的手。
    “洪明,如今事已至此,你也莫要多想了,不如让内阁那边早日将此早稻种植之法传遍天下,让天下百姓再不受饥寒之苦。”
    “谈何容易,如今虽然是我主持朝政,可是内阁那边却又分管六部。即便是我这边发了话,他们少不得又是一番推脱。”
    当初惠帝登位之初为了牵制内臣,以内阁和丞相互相牵制,平衡朝廷,以至于现在朝中分为两大派系,每每有何国策,皆是争论不休,以至于良机错失。
    司马夫人眼里有些黯然,“自从太子中毒之后,体质虚弱,如今皇后娘娘也是不愿再召见我们这些外妇了。”
    谁能想到,当初的一对贤明的帝后,如今竟然成了这个模样了。
    萧丞相靠着椅背微微眯了眯眼睛。
    片刻,他才坐直了身子,看着那盒子里的稻穗。脸上满是坚定的神色,“夫人,此事我定要坚持与内阁那边周旋,你代我去一趟青城,请老师出山,此事利国利民,老师定不会推脱的。”
    司马夫人忙应了,“好,我这就去收拾行李,明日一早便出发去青城。”
    青城的天气越发的热了起来。
    家家户户的农户们正忙着播种插秧。谢宛家的田地里也开始插秧了,站在院子里,都能看到远处田地里的长工们正弓着腰在忙活着。
    谢宛让德婶熬了绿豆粥放在井水里冰着,等过了半个时辰便给送过去。又嘱咐好了小鱼儿照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