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敬尧撇撇嘴,“外面赚钱哪里有自己家里重要?姐,你老实告诉我,你跟姐夫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李若兰有些无语,这个李敬尧年纪不大,但是想象力也未免太过丰富了些。
“哪有什么问题,小孩子想那么多做什么?赶紧的干活去。”李若兰直接挥手,打发李敬尧离开。
李敬尧越发的怀疑李若兰有什么事情隐瞒自己了,而且这几日观察下来,他觉得自己的姐姐跟他从前认识的那个姐姐完全不一样!
要不是自小一起长大,他甚至会怀疑是不是换了一个人。
看着李若兰,几次欲言又止,但是最后却没有说出口,只是郁闷的离开了。
李若兰皱皱眉头,心里也是有些想法。
白耀祖离开家已经有些日子了,以往不管怎么忙,都会有消息回来的,但是现在却几个月都没有任何的消息。
记忆中的白耀祖一直是个老实人,虽然有不少的女人打他的主意,但是他却是从来没有任何的歪心思的。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甩了甩头,李若兰暂时的将这个念头甩开,也投入一天的工作中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NO。14 (补)
九月,苏景文被李若兰送进了学校,而大棚里面的蔬菜,第一批的白菜和芥蓝也可以出了。
因为从果园到南镇距离比较远,所以当天四点不到,李若兰就起来准备了。
第一批出的蔬菜只有五百斤,前一天都已经整理好了,早上起来把所有的蔬菜都搬到了拖拉机上面,然后陈勇便载着李若兰出发前往南镇了。
蔬菜的数量太多,李若兰留下了一百斤,全部将最好的都挑了出来,是送到农贸市场里面给王美琴卖的。
天还没亮,依稀还可以听到夏虫的叫声。
李若兰坐在拖拉机前面,一路颠簸着。
“嫂子,这次那么多菜,要是不能一次卖完得怎么办?”陈勇负责开车,四百斤的蔬菜,在这个小镇子里面,想要一下子卖完也是有些难度的。
九月份白菜并不少,芥蓝倒是少一些,但是也不是没有的。
“先看看吧,我们几点可以到镇里?”李若兰心里在想着其他的事情,所以有些心不在焉。
批发自然是最快的销售方式了,不过价格一般都会比较低。
她现在在考虑的是,能不能够跟镇里的一些厂子的食堂,还有镇里几家大一点的饭店签下一个购销合同,以后就由她来负责提供每日消耗的瓜菜,这样的话就不担心销路了。
不过这个事情并不好办,估计需要走走关系,花点钱打点一下,要是能够谈下来,以后就可以节省了这每天送货出去镇里卖的这个功夫了。
“五点半之前可以到。”陈勇也不多问,直接顺着李若兰的话跳过了这个话题。
“让美琴准备一下,农贸市场里面的摊子已经谈下来了,明天就可以开始进场销售了。家里留了一百斤的蔬菜,应该暂时够了,明天还有新鲜的,就要辛苦你跑一趟,专门给送过去了。”李若兰想了想,才对着陈勇说道。
陈勇欣喜的答应,关于卖菜这件事情他已经跟王美琴商量过了,能够赚钱,她自然也是高兴的,所以几乎没有考虑太多就答应下来了。
摊子其实是一周之前就已经订下来了,不过李若兰自己去看了一下位置,陈勇也确实没有骗她,拿到的位置不错,就在市场口,是个风水宝地。
李若兰稍微的请人帮忙收拾了一下,又布置了一番,比起市场里面一般的菜档,她家这个自然是要好很多的,不管是规模还是档次,明显都要高上一个档次。
现在的人,消费心理都很奇怪,有一种攀比的心态,而且门面功夫做好了,价格即使是比一般的要贵一些,他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李若兰主要针对的还是一些生活水平比较高一些的消费群体,毕竟她是要赚钱。
“没问题。”陈勇满口答应着,心里却是在盘算着现在家里两个人都出来工作了,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
现在他在李若兰这边做事,一个月李若兰给他开的是八十,现在担了一个司机的差事,所以李若兰每个月又给他多了三十块,这样下来一个月就是一百一了。
加上王美琴每个月固定的有三十,他们两口子一个月可以收入一百四。
对于一个六口之家来说,虽然这点收入还是很微薄,但是因为李若兰给出来的福利还不错,除了每个月固定的工资以外,还有额外的奖金,这样算下来,他们一个月应该最少可以拿到两百的收入了。
陈勇美滋滋的想着,这样下来估计用不了几年,他们一家就可以过上好些的日子了。
一路上李若兰没有再说话,陈勇也安静的计划着未来的事情,两个人一路颠簸着,终于在五点十分到达了南镇。
这个点儿的农贸市场也十分的热闹,很多的小贩都在巴巴的等着批发蔬菜的人过来,基本上人才刚刚到,所有的蔬菜都会被瓜分一空。
这里的人很多都是做的批发生意,自己家里没有田地,所以只有靠着这样倒卖蔬菜转手赚点小钱。
南镇现在也是在发展中,市场还是不错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进入南镇来发展,而这些人员在这里没有自己的房子,田地就更加不用说了,所以菜贩们的生意未来一段时间绝对会好起来。
李若兰也是看准了这个市场,所以才决定做这一块的生意的。
到了农贸市场,车才刚刚停稳,就有好几个菜贩走过来了。
“大姐,你这卖的是什么?”因为天还没亮,光线十分的昏暗,加上李若兰他们出来的时候,车后面用三色纸遮挡了一下,所以看不清楚他们车上的是什么蔬菜。
“我们这里只有白菜和芥蓝。”李若兰马上就端出了一个认真的样子来,开始跟对方谈。
“多少钱一斤?”那大姐直接问。
“白菜两毛,芥蓝三毛五。”李若兰稍微想了想,才回答。
现在市场上白菜卖价是三毛二,芥蓝数量比较少,卖价在五毛上下,李若兰定的这个价格算是十分的合理的。
“每样都给我来十斤吧。”对方明显也是熟悉市场的人,并没有多说什么,马上就拍板了。
跟在她身后的几个人,也都纷纷的要了不少的数量。
但是多半都是十斤二十斤的要。
李若兰这边看着是热闹,不断的有人上来问价买东西,但是一轮下来,却只是卖出去了两百八十多斤的菜,还有近一半的没有卖出去。
看着菜贩似乎越来越少了,李若兰却是有些郁闷了。
这样下去的话,大棚里面还有那么多的菜,估计全部出了得有上万斤啊,要是一天才卖个两三百斤的,得卖到什么时候?
这个认识让李若兰明白到,自己似乎是应该转变一下策略了。
南镇不行,那穗城呢?其他的相邻的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镇呢?
当天一直折腾到下午一点,才终于把所有的菜都卖了出去了。
李若兰也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开始确实是把一切的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这几天包子在外面旅游,所以更新不能稳定,现在补上之前欠的更新。
☆、NO。15 (补2)
市场可供选择的很多,种植蔬菜的虽然不说是都跟她一样当成专业来做,但是却也是有不少的专门种菜来卖的人。
而且因为成本比较低,种子大多数都是村里分配下来的,即使是买也只需要很少的本钱,而肥料就更加简单了,这个时候用的多半都是有机肥料,也就是粪水一类的,这些东西基本上也是不需要成本的。
在这样的超低成本下,蔬菜自然是只要能够卖出去就可以,价格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就好像李若兰开始把价格定的已经够低了,再低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钱赚了,但是却硬是有人把价格又压低了下来。
一天在菜市场忙碌完毕,李若兰和陈勇两人收拾好了,顺便在镇上吃了个面条,才一起返回小南庄村。
才四百斤的蔬菜,居然卖了整整一个上午,实在是太出乎李若兰的意料了。
不过还好这些都是时蔬,市场供给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她倒是不太惊讶了。
估计再有俩三天就可以出反季节的蔬菜了,只希望到时候的情况会好些。
“嫂子,我知道穗城那边的农贸市场要比南镇更大一些,要不明儿我们去那边试试看?”陈勇看李若兰一路上都闷不吭声的,以为她是因为今天的菜卖的不好才如此,便开口安慰。
“恩。”李若兰随口答应着。
两人到村里的时候已经快四点了。
果园里面就李敬尧一个人看着,见李若兰回来,便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走了过来。
“姐,怎么样?”李敬尧看了看后面的拖拉机,见是空着的,连忙问道。
李若兰心情并不太好,也没有搭理他,直接越过他走进了果园里面。
陈勇已经先将借来的拖拉机开回村里去了。
大棚里面的蔬菜长得很好,瓜棚里面的瓜一个个又大又圆的,看着就很可喜。
但是想到今天的销售情况,李若兰本来满满的信心就有些悬了。
她毕竟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而且对这个时候的历史也不太熟悉,本来以为自己的打算是很不错的,但是这样一试验下来,却发现事实远不如自己想象中的美好。
稍微的失落了一会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李若兰才整理好了心情,开始检查大棚里面的其他蔬菜的情况。
第二天剩余在果园里面的那一百斤的蔬菜便被陈勇拉到了镇上交给王美琴来卖了。
李若兰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毕竟有了前面的教训,她已经对自己原先的计划没有太大的信心了。
现在她唯一想的事情就是,可以联系到一个固定的客户,定时定点的送货,这样客源稳定,说不定反季节蔬菜还有可发展的空间,不然的话她估计只能将这一棚的蔬菜都卖完了然后就放弃种植反季节蔬菜了。
南镇位于国道附近,而且拥有着最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是三个比较大的城市的交汇点,而且靠近南江,水路运输其实都是很方便的。
只是因为这里刚刚才开始开发,所以交通还没有完善,在经济发展上面便有些落后于其他的城镇了。
但是这里却是被规划入了国家重点开发的地区,所以发展的前景自然是很好的。
李若兰虽然是着急,但是此时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陈勇将蔬菜拉到镇上,马上就回来了。
果园里面的果树需要进行施肥,他必须要留在果园里面帮忙。
李若兰也忙着打理果园的事情,没有心思去理会王美琴那边的蔬菜销售情况。
在她看来,估计也不会太乐观,一百斤的蔬菜,而且品种也是太少了,估计需要卖个俩三天。
“嫂子,明天棚里又要出一批蔬菜了吗?”陈勇一边挖着坑,一边抬头问一旁负责下肥料的李若兰。
李若兰点了点头,“恩,估计要出一批,大概有一千斤左右,后天反季节的蔬菜就要出了,有的忙了,现在我们必须要先把果树的肥都解决了。”
“我们是继续在南镇,还是到穗城?”陈勇沉吟了片刻,才问道。
“去穗城看看吧。”想到在南镇的不愉快经历,李若兰直接决定了。
在南镇卖个四百斤都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要是一千多斤,岂不是要折腾一两天?
她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了。
两人横竖也是忙着施肥,便一路聊天解闷,李若兰也从陈勇的口中知道了不少事情。
比如说小南庄村这边准备将东边的大片土地承租出去,据说是打算建一个工厂,而且还是水泥厂。
李若兰眉头就皱了起来了。
水泥厂,这东西她一点都不陌生,那粉尘污染十分的严重。
东边的地距离村子并不远,顶多两三公里的距离,要是真的建了那么个厂子,估计以后天天都要吸废气了。
之前怎么没注意到村子东边还有个这样的工厂呢?
“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没听说?”
事情说起来是半个月以前的事情了,本来如果李若兰还住在白家,是不可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的,不过现在她都住在果园里面,跟村里距离有些远,这里又没有三姑六婆的来八卦,她自然是不知道这些消息了。
村里为了要发展,完成上面交下来的任务,所以只有将大片的土地承租出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里面换取最大的利益,而且承租了以后每年都可以收地租,算起来还是不错的收入。
小南庄村周围什么都不多,就是地很多,陈大春自然是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了。
而且范支书对此也是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