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邬蓝猛点头:“合适。妈妈,买吧,开了店你就不用在外面晒太阳淋雨吹风了。”买下来总比租合算,不用出租金,以后就算是拆迁了,还有一大笔补偿费,不会吃亏。
窦美林想到这个,也特别心动,开店一直都是她的夙愿,她咬咬牙:“好,买了。”
邬蓝说:“妈妈加油!”
窦美林没有再犹豫,她很快就和对方谈妥了,买下了这间铺子。邬蓝跟母亲说:“妈妈,只卖麻辣肉的话,是不是卖的东西太少了,我们还卖点别的吧。”
“还卖什么呢?”窦美林看着女儿。
邬蓝说:“凉拌菜啊,现在天气冷了,东西不会那么快变坏,妈妈还可以卖卤菜和腊肉,妈妈做的菜都好吃。”
窦美林听她这么一说,也觉得这主意不错:“说得有道理。”麻辣肉虽然好吃,但并非是天天都必须吃的那种,产品太单一,回头客也就会少,要是种类丰富,买东西的人就多了。
母女俩都兴冲冲的,准备捋袖子大干一场,店子需要重新装修一下,叫人来重新粉刷了一下墙壁和屋顶,使屋子看起来更宽敞亮堂一些。
邬蓝跟着母亲去逛了一圈市场,没有发现那种带冰柜的玻璃熟食柜卖,估计还没盛行起来,但是商店里摆东西的那种玻璃橱柜倒是有,邬蓝就跟母亲说:“妈妈,我们买这个柜子吧。”
窦美林看着玻璃柜,一下子明白过来:“买这个来装熟食吗?”
邬蓝点头:“要是再高一点就好了,夏天的时候就不怕有苍蝇,也不会有灰尘。”
“说得对。妈妈去想办法。”窦美林去找了个木匠师傅,专门做了一个柜子,然后自己去买玻璃镶嵌了一个大玻璃柜,从内侧装了可推拉的纱门,这样既通风又隔尘,看起来果然好多了。
做好了玻璃柜,窦美林就开始准备要卖的食品了。主打的当然还是麻辣肉,窦美林又添了一样麻辣肉丝,麻辣肉丝也是豆制品,跟麻辣肉不同的是,麻辣肉丝的原料是千张,切成丝,然后入锅炸,用同样的配料拌匀,味道则比麻辣肉更有嚼劲,这个费料多,做起来也更费事一些,价格也比麻辣肉贵一些。邬蓝觉得麻辣肉丝比麻辣肉更好吃。
除了麻辣肉,窦美林还做了一些凉拌菜,萝卜、海带、木耳、豆腐干、腐竹之类的,还有海蜇皮、珊瑚草等,凉拌菜菜市场也有人摆摊卖的,他们则是顺带一起卖而已。
邬蓝跟母亲说:“妈妈,再弄点肉吧。”
窦美林也觉得家里的菜太素了,便说:“弄什么肉呢?”
邬蓝说:“卤牛肉、酱鸭、猪耳朵什么的都可以啊。妈妈,我们家再买一个冰箱吧,这样就不怕东西卖不完了。”现在天气虽然开始凉快了,但食物也经不起长时间存放,要是个有个冰箱,这样就省事了。
窦美林也想过买一个冰箱的,但是冰箱价格不便宜呢,她上回去看了一下,一个双门冰箱,价格要将近1900块,真不便宜,虽然家里拿得出这笔钱,但是也还是有点肉疼,他们做这么一笔小买卖,值得花这么多钱吗?
邬蓝看着母亲犹豫了,便说:“妈妈,买吗?”
窦美林看着女儿:“你觉得要买吗?”
邬蓝点了点头:“要是有了冰箱,东西就不怕坏了。我以后吃冰棍就不用买啦,可以自己做了。”她知道母亲心疼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但如果没有冰箱,东西坏了就更可惜了。
窦美林犹豫了许久,带着邬蓝上市里最大的百货公司去了,这个季节已经是深秋,冰箱都无人问津了。邬蓝母女俩一起去看冰箱,牌子很少,只有上菱牌的冰箱,而且只剩下最后一台样机了,价格是1850块。
商场的售货员很惊讶这个天气还有人买冰箱:“这个是上海产的牌子,质量非常好。”
窦美林看着那台冰箱:“还有别的吗?”
“没有了,就剩下这一台了。”对方说。
邬蓝说:“你这个是展示的样机,是用过的,而且放了这么久了,有点旧了,能不能便宜点呢,阿姨?”
售货员说:“这个是国家的东西,哪里能讲价的。”这年头百货公司还是公有制的。
窦美林觉得只剩下最后一台了,又是用过的,那就不是新的了,花这么多钱买一台旧机器,心里不舒坦,便对女儿说:“要不我们明年再来买吧。”
邬蓝说:“阿姨,你这个都用过的,不算是新的了,真的没有再便宜了?”
售货员开始不耐烦了:“不买就算了,你不买总会有人买。”
窦美林拉着邬蓝准备走,有个干部模样的人过来了:“要买冰箱吗?”
售货员赶紧说:“主任,她来看冰箱。”
邬蓝知道这人是做得了主的领导,便说:“叔叔,我想买那个冰箱,但是我妈妈觉得是用过的还当新的买,觉得划不来。”
百货公司主任说:“你说的是这个样机啊,确实摆了有几个月了,你要是真的想买,便宜五十块,一千八百卖给你,要不要?”
邬蓝拉了拉母亲的手:“妈妈,买吗?”虽然是样机,但是开机的时间肯定少,就是灰尘落得多了点而已。
窦美林犹豫了,主任又说:“明年要是进新款来,价格又要涨了,这是最后一台,价格又优惠,买了很合算的。你放心,要是半年之内有质量问题,包退换,三年之内有质量问题,包修。冰箱质量绝对好,上海产的,东西差不了。”
邬蓝也是笃定这个年头东西质量过硬才想让母亲买的,窦美林被对方说得有点动心,现在天气虽然不热了,但是要是卖不完的菜放个三四天也绝对要坏掉了。她最后还是点头买了下来,邬蓝高兴得直乐。
百货公司还送货上门,为了安全起见,窦美林还特意让对方将冰箱搬到了自己的卧室里。邬蓝觉得那样不太好,卧室里放冰箱,影响身体健康,又有噪音,但是窦美林显然不听她的,因为客厅是个公共地方,人来人往的,不安全,这可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邬蓝见母亲这样,只得作罢,看样子要尽快买自己的房子才行,这样就不用把冰箱放在卧室里了。
窦美林拿着帕子将冰箱擦了又擦,这真是个漂亮的大家伙,叫人看着就忍不住兴奋。窦美林难得起了童心:“蓝蓝,妈妈给你做一次冰棒好不好?”
邬蓝也不打击母亲的热情:“好啊。”
窦美林果真去洗锅熬绿豆汁,然后将冷了的绿豆汁放在冷冻柜里,放了一晚上,果然结成了绿豆冰块。窦美林笑眯眯地和邬蓝说:“蓝蓝,冰箱一点声音都没有,一点都不吵。冰棒也做好了,来吃冰棒吧。”
结果母女俩发现,绿豆汁和盆子冻一块儿了,而且没有放签子,一大块根本就没法吃,只能让绿豆冰块自己化掉,慢慢喝绿豆汁。邬蓝喝着绿豆汁呵呵傻乐,窦美林自己也觉得挺傻的。
☆、第二十一章 开张
冰箱买回来了,窦美林赶紧去准备肉类,猪头肉、猪耳朵、猪蹄子是少不了的,牛肉、牛肚和牛筋也准备了一些,还买了几只鸭子,准备做酱鸭。肉类很不少,这个年头大家的手头都开始宽裕起来,吃多了新鲜肉类,想换个口味也不一定。
邬蓝说:“妈妈,你把鸭脚剁下来单独卤吧,我想吃卤鸭掌。”
窦美林皱着眉头看着女儿:“鸭掌怎么卤?”
“就跟卤牛肉一样的啊。”
窦美林不太置信地看着女儿:“你这孩子,真是不嫌麻烦,这才几只鸭掌啊,就要单独卤。”
邬蓝笑眯眯的:“那就把鸭翅膀也弄下来一起卤吧,我喜欢吃这个。”
窦美林想着自己做的酱鸭是干的,鸭掌鸭翅酱干之后也没什么可吃的了,既然女儿要吃这个,就给她做吧。
于是邬蓝吃到了想念已久的卤鸭掌,她的目的当然是想让母亲以后也做这个卖,这年头还不大流行吃这个,大家的注意力还都在大块的肉上,没几个人喜欢吃鸭头、鸭脖子、鸭掌之类的零碎玩意。但是邬蓝看好了它的市场,从后来风靡全国的鸭脖子就知道了,这些东西它多有前景。
邬蓝左手一个鸭翅膀,右手一只鸭掌,偏着脑袋嚼得津津有味,母亲的手艺真不是盖的,全靠自己摸索,居然也做得有滋有味:“妈妈,你也尝个,好好吃。”
窦美林忙着手里的活:“你吃吧,我哪有那个闲工夫去啃骨头啊。”
邬蓝说:“你尝一个嘛,我觉得这个拿去卖肯定也会有人喜欢的,你要不试试吧?”
窦美林听说能卖钱,便也上了心,接过女儿递来的鸭掌,吃了一个,鸭掌虽然不大,但是鸭蹼肥厚,嚼得还真是挺有滋味的:“火候还差了点,再煮烂一点就好了。”
邬蓝摇头:“不要了,就是要这样子才好吃,更有嚼劲。”
窦美林对着女儿摇头:“我家的丫头是个馋丫头,太会吃了。”
邬蓝完全不介意母亲说她,只是笑嘻嘻的啃鸭掌。
母女俩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店铺开张,窦美林准备食物,邬蓝就帮着做一些其他的准备工作。她让母亲准备了一个白色的厨师帽子,缝了一件宽大的长围裙,又买了一个口罩,这样穿戴起来就显得很精神卫生了。这年头虽然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卖服务,邬蓝自己上辈子在服务行业从业多年,知道态度的重要性,所以这个服务一开始就要卖起来。
邬蓝跑了好多地方,想去买一次性的手套,结果一直都搜寻未果,顿时觉得十分遗憾,如果用一次性手套,这样人们就会觉得她家的东西卫生又干净了。
这天老师通知邬蓝,让她明天去学区参加作文比赛。上三年级后,就有作文课了,邬蓝的表达能力当然要比一群□□岁的孩子好得多,她被选去参加比赛也是很正常的。邬蓝也没当回事,既然要去,那就去呗。
第二天一早,邬蓝赶到学校,发现参赛的从三年级到六年纪的学生都有,邬蓝还看到了熟人,就是六年级的杜礼柏。杜礼柏看见邬蓝,冲她笑了一下。邬蓝看着杜礼柏,突然想到,那次在他家工厂的时候,她记得工人都是戴口罩和手套的,他家应该有不少食品手套吧,要不叫他帮忙弄点来,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帮忙。
上车的时候,高年级的人先上去坐好了,邬蓝走在后面,没位子了,她走到杜礼柏旁边,想跟他套下近乎,然后开口求人。杜礼柏见她过来了,站起身:“你坐吧。”
邬蓝连忙摇头:“不用,我站着就好了,你自己坐吧。”
杜礼柏已经站起来了,伸出手抓住了顶上的吊环,这就是个子高的好处,邬蓝只好坐下来:“谢谢。”
杜礼柏看看她,然后又抬头朝窗外看去,车上比较吵闹,而且人也多,邬蓝没找到比较方便开口的时候。等到下了车,邬蓝赶紧叫住他:“那个,杜礼柏。”
杜礼柏回过头来,抬起眉看着她:“叫我?”
邬蓝赶紧追上去:“有个事想请你帮忙。”
“什么事?”杜礼柏问。
邬蓝说:“你爸爸的厂里应该有不少一次性手套吧,就是食品手套。”
杜礼柏皱起眉头想了想:“应该有吧。”
邬蓝低着头说:“可不可以帮我弄一点?我可以给你钱。”
杜礼柏说:“我给你弄点吧,应该不要钱。什么时候要?”
邬蓝说:“明天要是能给我就最好了。要不行,下周给我也可以。”后天是周日,店子就要开张了,要是能赶在开张的时候拿到手,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可以。”杜礼柏问她,“你要这个做什么?”
邬蓝笑着说:“我妈要开店了,还是卖麻辣肉,也有别的东西,你要是有时间的话,请你去我家吃东西啊。”
杜礼柏笑了笑:“好啊。”他知道邬蓝家的配方并没有被他家买断,就是为了自己开店的,他是很想去看一下。
这两个人有说有笑的,把一群同去的女生羡慕死了。邬蓝倒是没想那么多,她一个有着二三十岁心理年龄的人,不可能对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有什么想法。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去考虑,与杜礼柏关系好一点,这样未必是个坏事。
第二天杜礼柏就把手套给邬蓝送来了:“你家店哪天开张?在哪里?”
邬蓝说:“就明天,在建设路的何家园菜市场旁边,坐12路公交车到何家园菜市场下就可以了。就在菜市场左边的第四家店。”
杜礼柏点头:“哦,我知道了。”
“这手套多少钱?”邬蓝看着那一打手套,数量很不少。
杜礼柏摆摆手:“不用钱。”转身就走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日这天,母女俩忙了快一个月的店子终于开张了。窦美林也没大张旗鼓,只挂了个招牌,放了个鞭炮,就算开张了,什么亲戚朋友都没请。店名很简单,窦美林用了女儿的名字,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