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工作,这些也都需要时间。
可怜的威廉丝毫不知道他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这时候正在处心积虑甚至不惜动用黑科技来把战火引到他的国土上,这段时间在调整兵力布置,继续巩固两处战线的同时,这位皇帝陛下似乎和美国人杠上了,在加勒比海同盟解除对美国的封锁后一个月时间里,德国潜艇击沉了三十艘向英国运输钢铁,原油的商船,但那些运输粮食的却一艘没动,他这种挑衅般的行为,彻底激怒了美国的资本家们。
就在继续通过舆论炒作德国人的残暴同时,一些受他们控制的议员终于在国会喊出了对德国宣战的要求。
不过他们的要求并没有获得多少支持,这时候的美国国会布莱恩的支持者依然占据多数,那些资本家们在这么短时间内很难扭转局面,毕竟他们可以把布莱恩直接炸死,但却没法把那些代表农场主利益的国会议员们都炸死,而这些人是绝对不会同意加入战争的,事实上这些年他们输往欧洲的农产品,绝大多数都去了德国跟奥匈帝国。
一旦加入协约国,他们不但要损失这个主要市场,而且不会多得到任何东西,更何况马上就要秋收了,没法出口德奥难道让他们的粮食都烂在谷仓里吗?但真要加入战争,主要上战场的肯定还得是占美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自己一边因为战争赔钱,一边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用生命和鲜血去给资本家们换来巨额财富,美国农场主们没那么傻。
一方要求战争,一方反对战争,美国内部在这个问题上的对立越来越严重,而且就在这时候,对布莱恩遇刺案的调查已经取得一些进展,虽然没有任何确凿证据,但最主要嫌疑还是再次指向工业资本家的首领老摩根,这也为双方的斗争狠狠添了一把火。
而且这把火还在越烧越旺,随着联邦调查局把侦查对象转到这个跺跺脚美国颤三颤的人身上,实际上美国资本家和农场主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就在这时候,被他们实际上抛弃的阿拉巴马州宣布du立并且紧接着并入邦联,给了正在剑拔弩张的美国两派一个新思路。
既然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马这些州可以du立,那么为什么北方那些工业州不能du立?大家凑在一起无非就是有着一致利益,现在利益上的分歧已经不可调和,你们想要过你们的田园生活,我们喜欢我们的高炉林立,既然各有所**,那就没必要非绑在一起,干脆各干各的好了。
这时候那些美国资本家们才发现,自己以前真傻,如果早这样做就不用错过发财的最好时光了,当初加勒比海同盟封锁美国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这么做,甚至和加拿大政府商议一下跟他们搭伙过日子也不错,反正两国文化没什么差别,经济上更是几乎一体。唯一就是加拿大不属于完全du立国家,但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在当时的情况下以加入协约国为条件,要求英国给加拿大真正的du立,英国政府也不会太过于纠缠,毕竟如果真有半个美国参战,也足够让他们赢得战争了。
于是就这样,美国干脆散伙然后根据各自**好重组新国家的论调开始在美国出现了,而且以极快速度在各州蔓延开。(未完待续。。)
第五三七章 参战条件
美国的分lie风潮让杨皇帝都有一种被金饼子砸脑门上的感觉,不过仔细一想这并不奇怪,这个国家无非就是一个利益的集合体而已,没有任何民族,历史,传统的纽带,至于什么自由民主精神那都是狗屎而已,当各州间利益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分lie也就成了必然,这和南北战争时候没什么区别,那时候他们也无非就是农场主和工业资本家之间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今天只不过是一个翻版而已。()x。
既然他们有这样的想法,那自然是要全力支持的,在美国所有受杨氏财团控制的媒体,不论是公开控制还是隐秘控制的,全部加入到宣传的行列,向美国人推销分lie的好处,让他们明白继续捆绑在一起,最终只能是互相拖累,实际上这一点也用不着推销,邦联和阿拉巴马的相继du立早已经让合众国这个词失去了光彩,现在只不过是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而已。
同时那些作为杨皇帝直接代理人的美国华人领袖也开始以各种方式向美国两派政治力量转达杨皇帝的承诺,让他们都明白,一个统一的美国会成为中国潜在的威胁,所以杨皇帝这些年才以种种方式对付美国,但一个分lie的美国就不会再对中国构成威胁了,不但不会再是敌人,相反还会成为中国的朋友,因为北美的稳定关系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这一点连美国人自己都明白,中国的工业大发展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目前的中国根本没有能力依靠国内生产来维持粮食消耗,每年必须从国外主要是美国购买大量的粮食。但这样的后果也是很明显的,一旦这个数量超过某个临界值,也就意味着美国可以凭借粮食控制中国,这对于杨皇帝来说当然不可能接受,所以他才需要美国削弱到他有能力控制住的地步。在这一点达到之前美国就是他最主要敌人。
换句话说,在没有能力控制美国之前,他永远不会停止祸害美国,美国人将永无宁日,在没有能力用武力解决这只徘徊在美洲上空的恶龙的情况下,想要获得和平宁静的生活,美国人只有屈服这一条路可走,自己分lie是最好的屈服方式。
农场主们将放心地在他的翅膀下继续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至于那些资本家们的美国,因为中间有农场主们的美国作为隔离。也不需要再直面中国,他们想怎么发展,怎么玩都跟杨皇帝没关系了,这可以说是一种皆大欢喜的分lie。
在美国国内全力活动的同时,杨丰也开始针对那些资本家们幕后的老板进行活动,中国驻英国大使很明确向英国政府转达了皇帝陛下的心愿,美国分lie是一件对中英都有利的事情,分lie后的美国可以一家一半,中国只需要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农场种植园。至于其他各州的工厂矿山之类是没有任何兴趣的。
实际上对于美国的分lie,英国人同样也是欢迎的,不仅仅是这样可以立刻得到一支生力军加入战场,更重要的是从之前美国的发展看。如果这个国家不加以削弱对英国也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杨丰还放出了一个让英国人心跳加速的you惑。
“大使阁下,您应该知道我们中国人的性格都比较沉稳,我们不喜欢冒险,哪怕最小的危险也不喜欢冒。”北京城外的一家庄园内。袁侍从一边听着小妾的琴声一边对坐在旁边的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说道。
朱尔典微笑着没说话等待他的下文,这位刚上任不到一年的驻华大使很清楚,侍从长阁下邀请自己过来肯定不仅仅是为了欣赏音乐的。
“所以我们不喜欢战争。除非十拿九稳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袁世凯接着说道。
“侯爵阁下,难道欧洲的形势还不够明朗?更何况就算同盟国集团还有一点反抗能力,但只要贵国加入战场,他们的那点实力也就是个笑话了。”朱尔典说道,他知道今天这就属于最后摊牌了,杨皇帝将正式明确他会在什么情况下加入战争。
“他们还有加起来接近一千万军队,我可不觉得这样的实力仅仅算一点点,如果中国出兵后德奥立即投降,那么自然什么都不要说了,可如果我们出兵后他们还依然坚决抵抗呢?那时候就算能够赢得战争,恐怕中国也得损失几十甚至上百万名士兵,这肯定是不行的。您要明白中国人民心中对德奥依然有着很深的感情,帮助你们就已经令陛下感到心里不安了,如果再因为这样让无数中国家庭失去亲人,这会让他很伤心自责的。”袁世凯说道。
说白了就是想彻底不劳而获,派军队到欧洲走个过场然后顶着战胜国牌子瓜分世界就可以了,流血牺牲的事情是坚决不干的,朱尔典真心鄙视这种无耻之极的行径,不过这也的确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到现在还不参战,无非就是觉得还不够保险,怕一旦参战后德奥又不投降,那时候中国人就不得不面临真正的战斗。
“侯爵阁下,那么您觉得什么情况下才算十拿九稳呢?”朱尔典不想跟他纠缠没用的,索性直接奔着主题,既然你们想要十拿九稳,那么总得给出个标准吧?
“很简单,协约国的士兵踏上德国土地的时候。”袁世凯微笑着说。
朱尔典眉头一皱,这个条件不低啊,他很清楚欧洲目前的战局,西线几乎没有这种可能,唯一能够获得突破的只有东线,但以目前俄军的情况,估计今年是绝对没戏了,毕竟他们现在连波兰都没打进去呢,而且随着物资供应逐渐匮乏和俄国国内愈演愈烈的动荡形势,俄国人到底还有没有能力继续向前进攻,这个纵然英法心里也是没底的,尤其是在经过巴黎公社后,他们对俄国那些家伙的破坏力可是很清楚。
“那我们就只能等到美国参战以后了。”朱尔典很老实地说道,这样今年同样别指望中国参战,美国到现在还没解决是否参战问题呢,再说就算美国参战,是否能够解决西线的问题也很难说呢,毕竟美军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就没打过一场胜仗,除了失败还是失败,对于这样的军队,自然很难寄予太大希望。
而且美国陆军现在只有八十万,如果不分lie肯定不会参战,如果分lie也就只有半个美国会参战,之前还需要首先解决这支军队的分割问题,分割完了还需要重组,这一系列工作又得耗费大量时间,折腾半年最后能投入两个集团军到欧洲战场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这实际上还是无法在今年结束战争。
“大使阁下,您为什么把简单的问题想这么复杂呢?不需要等什么美国人,那些垃圾去了最多也就是摇旗呐喊而已,你们为什么不把意大利的三个集团军撤出来呢?难道非得继续给意大利人当保姆?他们两百万人难道还挡不住一百万?再说就算挡不住又能怎么样?无非就是让德奥再抢些土地而已,他们连国王都被人家俘虏了,再多失败几次也没什么大不了,而且如果美国参战的话还可以让他们去意大利帮忙嘛!”袁世凯说道。
说白了袁侍从长给英国人的建议就是牺牲掉意大利,反正他们如果两百万人挡不住一百万的话牺牲就牺牲吧,如果美国能够尽快参战那么就可以把美军送到意大利战场让这两堆垃圾比烂去,但却可以把宝贵的英军抽出来加入到其他战场以求获得突破。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非常有建设性,但朱尔典知道这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意大利人不会答应,这年头谁也不是傻子,被人当牺牲品是肯定不干的,如果英国非要这么做,不保证意大利人会不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反应。
这些年意大利人可是一直在摇摆不定,事实上到现在意大利王后陛下跟她父亲还书信不断,而且以意大利在战争中的表现,他们自己也很清楚战后英法是绝对不会履行承诺的。这个问题英法两国报纸早就研究过,在英法媒体看来帮意大利人重新夺回他们的国土就算很对得起这些垃圾了,甚至前段时间双方媒体还进行过隔空骂战,连意大利首相利蒂尼都亲自向英法两国政府表示过抗议。
但问题是这堆垃圾如果摆在协约国这边,那的确就是一堆垃圾,但摆在同盟国那边,这就又成宝贝了。
因为意大利人一旦倒向同盟国并且跟威尼西亚的同盟国各军一块儿压到可以说没有一兵一卒的法国南部,那么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就换人了,萨伏伊家族历史上不是没这么干过,至于中国,哈,眼前这位邀请自己赏花品酒的侯爵阁下,会以同样的热情邀请德国大使同样过来赏花品酒的,这一点没有任何需要怀疑的。(未完待续。。)
第五三八章 美国的终结
对英国人来说想从意大利放心地抽身,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意大利只撤出部分英军,然后再留一部分看着意大利人,想到这一点朱尔典就有种骂街的chong动,摊上这样一个盟友也算英国倒了八辈子霉了。
那里现在有不到五十万英军,最多可以抽出三十万,留剩余不到二十万看着这位盟友,这是必须的,否则真不敢保证意大利会不会叛变,同盟国方面可是很清楚现在意大利的价值,无论什么样的条件都是敢开的,但这三十万人投入法国战场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大使阁下,您还是把问题考虑得太复杂了,为什么不简单点,为什么非要去法国呢?那里有七个集团军近两百万德军精锐,我不认为有谁能在短期内突破他们的防线,就是中国陆军也没这能力,更何况从法国向德国纵深进攻困难重重,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