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面伪蒙军李守信部势力太大,蒙疆派遣军希望能借助德王的势力牵制一下,免得李守信脑袋发热。
李承元得到公文之后迅速向天津赶去,并在途中直接拐进了八路军根据地。在事情圆满结束之前,他必须在根据地呆上一段时间。至于证件和公文则火速送往冀中,估计这两天就能送到郑胡子的手上。
程政委听完之后,忍不住拍案叫绝,大笑道:“好,好,有司令员这番布置,我总算是放心了。”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程政委还在晋察冀。所以还是第一次听说。
陈婉春却皱了皱眉,疑惑道:“总司令。这两个行动似乎都不太适合我们女兵队。”
确实,抢银行是个体力活,别的不说,光搬金条就得把女兵们累趴下。智取军火库就更不能带女兵去了,否则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郑卫国赞许道:“你果然细心!在这两次行动中你们女兵队只是承担辅助任务,行动完成之后我打算让你们长驻天津,执行一些特别任务。”
陈婉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轻声道:“我明白了。”
程政委感到有些担心。说:“日军的作风败坏,派女兵队去天津会不会有危险?”
郑卫国解释说:“从我们上次去天津的情况来看,当地的治安还算良好。天津毕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日军多少要顾虑一下国际影响。当然,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婉春你们去了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
事实上,在日军稳定统治的区域,他们还是能够约束军纪的。以便维护统治的稳定性。只有在游击区、根据地,小鬼子才会肆无忌惮地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用这种残暴手段震慑民众,削弱反抗力量。
陈婉春上次也跟着去了天津,心中多少有底,忙应了一声。表示没有问题。
郑卫国见她没有异议,就说;“那好,你先回去挑选去天津的人选,人数不宜太多,十人左右就行了。另外。在行动之前一定要绝对保密,对任何人都不许提起。”
陈婉春忙道:“是。总司令!”
郑卫国点点头说:“那你去吧!选完之后我会亲自来看一下。”
陈婉春走之后,程政委想起后勤部那边还有一大笔横财没处理,也没心思跟郑卫国多聊,就急匆匆地赶过去跟杨教授分账去了。这笔钱数目巨大,地方上肯定是要分上一笔的。至于是三七分还是五五分,就要看杨教授和程政委的本事了。
晚上,程政委一脸疲惫地赶了回来,却很兴奋地说:“多亏了女兵队,我和晋主任(指后勤部主任晋梦奇)总算不用为部队的经费发愁了。”
郑卫国笑了笑,问道:“那明年呢?”
程政委信心满满地说:“有一年的缓冲期,我就不信到时候筹不到钱。”
郑卫国摇了摇头,反驳说:“如果不打仗当然没问题,只打小仗问题也不大,可一旦日军大规模扫荡呢?到时候根据地的经济和民生肯定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才是。”
程政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看来还真得去天津的正金银行走一趟?嗯,扫清黄、赌、毒的行动也该准备妥当了。我再去催催杨教授,争取早点儿把这事儿解决了。”
郑卫国突发奇想,笑道:“这个需要杨教授把情况摸清楚了才好动手,暂时不要急。其实根据地内部还有一笔财源,就看咱们手段如何。”
程政委一愣,说:“根据地内部?”他猛然想起今天小桃提到的那些大地主,恍然大悟,惊呼道:“你是说根据地内部那些有钱的财主?这可不行,是要犯纪律的!你刚才不是还批评小桃了吗,怎么自个儿却犯起浑来了?”
郑卫国解释说:“老程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并不是说派人去查抄,而是要拉他们入伙做生意。”
程政委一愣,疑惑道:“什么生意?这兵荒马乱的,万一赔了算谁的?”
郑卫国笑道:“这个生意是稳赚不赔的。”
晋梦奇主任曾提议在冀中建立商社和银行,但当时根据地并没有启动资金和有经验的人才。郑卫国刚才突然想到,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钱做生意呢?
如果不能赚钱,绝对控股权没有任何意义。只要这个生意有钱可赚,郑卫国甚至愿意把经营权也让出来。
比如说冀中银行,发钞权当然要控制在行署,而商业放贷行为则可以放开。还有商社,行署方面只需要派人监管就行,董事长完全可以让财东们来担任嘛。
程政委听得一头雾水,想了半天才弄明白:“司令员,您要跟那些大财主合伙做生意?这恐怕不好吧!”
郑卫国笑道:“有什么不好的?财东们出钱,负责日常管理,我们只需要在行政上给予帮助,然后坐地分钱就行了。”
程政委说:“你的意思是我们吃干股?财主们又不是傻子,凭什么白分咱们钱呢?”
郑卫国解释说:“怎么是白分呢?比如说商社,整个根据地的进出口贸易(指进出根据地)都交给他们去打理,这一年下来得赚多少钱?”
程政委一拍脑袋,说:“好像是这个理儿啊!听你这么一说,我又感觉是财主们占了便宜,咱们反而吃亏了。”
郑卫国笑道:“我们一分钱都不出,吃什么亏?而且根据地紧缺的物资也可以交由商社去办,给地下活动的同志减轻负担,降低风险。这就叫做双赢,大家一起发财!”
ps:地震、感冒、停电、断网,这个星期太不顺了。
第三百三十章 新的麻烦
郑卫国没兴奋多久,猛然发现冀中根据地想要办银行和商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商社还好说,毕竟国军内部倒卖物资已经不是新闻了,像鸦片、军火、粮食,还有药品,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卖的。
银行就不同了,尤其是拥有发钞权的银行,几乎是一个独立政权的象征。更过分的是郑卫国要发行的还不是法币,这让奉行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的常凯申委员长情何以堪?
不过地方独立发行钞票并非没有先例,江西的苏区就不说了,像东北、山西、云南都曾发行过自己的货币。特别是山西,阎老西儿在曾三发“省钞”,其中最后一次就是1938年5月间开始的,一直到1940年因百姓激烈反对才作罢。
在1935年的法币政策实施之前,除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四行以外,全国有发行权的银行和银行机构共三十家,发行总额达三亿元。至于地方银行发行的钞票和各种工厂、商店、钱庄或其它非金融机构所发行的私票,更是混乱已极。
实施法币政策之后,国民政府加强了金融管制,虽然发钞银行还有四家之多,但这四家(即上面的提到的中、中、交、农)无一不有国家背景和江浙财团的身影,实际掌舵人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家族”。
郑卫国和冀中根据地现在的地位非常尴尬,论独立性不如阎老西儿,所以老西儿敢肆无忌惮地办银行,发省钞。常凯申不仅不敢发火,还得小心笼络,生怕这老汉一怒之下投了日本或者八路。事实上,郑卫国跟河南的商震、绥远的傅作义有些类似,只有军事实力,缺乏政治和经济等软实力支撑。
论亲厚又跟真正的中央军没法比。或许之前委员长还存着“招安”的心思,但随着郑卫国在东北军内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高,这个想法恐怕早就抛到爪洼国去了。当然,就算再亲厚,常凯申也不会把金融权交到郑卫国手上的。
可不办银行也不行,因为华北日军已经开始发行伪币了,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联银券”。由于日军大肆印刷。联银券发行后不久便急剧贬值,北平有民谣“孔子对天坛,五百当一圆”进行讽刺。(注:联银券上面印着孔子和天坛的画像)
伪币虽然没有任何信用可言,但依靠日伪当局的强力推行必将在华北大肆流通。如果各根据地不采取切实办法加以应对,那整个华北的金融都将被日伪军控制。所以,不仅要办银行。发钞权也得拿到手。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取得武汉方面的谅解,郑卫国担心因为这件事情影响跟军委会的关系。要知道现在很多方面第四十一集团军都离不开军委会的支持,比如说跟德国的军火交易。
周参谋长显得有些乐观,劝解道:“总司令您不用多想,这件事情委员长肯定会支持的。不过按您说的直接发行冀中币可不行,我们必须表现地灵活一点儿。”
郑卫国对官场上的事情不太懂,奇道:“怎么灵活?是请中央财政部的人下来指导。还是直接花钱贿赂?十万元以内都可以考虑。”
周参谋长呵呵一笑,说:“都不用,您直接向军委会请示就行了,但这个新币种不能叫冀中币,更不能叫人民币,还是得叫法币。”
郑卫国一愣,说:“发行法币?这不是跟中、中、交、农四大银行的地位一样了吗?委员长怎么可能答应?”
周参谋长解释说:“跟四大银行当然不能比,我们只要保证这种货币仅在华北流通就行了。换句话说。还是一种地方币种,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资质。只要不影响大后方的金融,我想委员长是不会为难咱们的。”
郑卫国还是没弄明白,疑惑道:“那不还是冀中币吗?”
周参谋长笑道:“不一样!您换个名字,委员长就会认为您是在主动维护中央权威,心里一高兴事情就好办了。您要是不给这个台阶,委员长可能也会答应。但心里落个疙瘩,说不定哪天就会翻脸。”
郑卫国总算有点明白了。说白了,还是实力的问题。随着东北军向郑卫国靠拢,他已经不是普通的集团军总司令或者战区副总司令了。委员长心里就算再不满。也不会轻易跟他翻脸。当然,如果想要长期合作的话,还是需要一点儿政治智慧的,比如说给委员长一个台阶。
想通了之后,郑卫国就把事情交给周参谋长去办。依他对国民政府和军队的了解,这点儿事情应当不在话下。
周参谋长点点头,说:“好,总司令请放心,银行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不过八路那边还得由您出面解释。毕竟筹积准备金和物资调度的事情还需要他们配合。”
郑卫国说:“嗯,我知道了,你放心去办吧!”
这等大事确实要得到延安方面的支持,否则免不了有后遗症。好在延安方面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因为晋察冀边区已经抢先把银行办起来了。不得不说,在金融方面,gc党比国民党要专业得多。
早在1938年3月20日,晋察冀边区银行就在山西五台县石嘴镇的“普济寺”开幕营业了,同时还发行了一元和五元的晋察冀边区银行钞票。有趣的是,这种钞票跟陕甘宁发行的边区票一样,都是“粮本位”的。
当然,即将成立的冀中银行跟晋察冀边区银行是有区别的。比如说股本,冀中银行是由民间集资的形式来完成的,有商业银行的性质。边区银行纯粹是一家“政府银行”,相当于边区的央行。
对于冀中这种“新举措”,延安方面并非没有疑虑,主要是担心资本家的“弹衣炮弹”会腐蚀干部,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也担心地主阶级的加入会使得四十一集团军“变质”,从而倒向国民党一边。
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太祖亲自拍板,同意由冀中率先试行。因为这个方法的好处也非常明显。简而言之——让别人用别人的钱给自己挣钱,天下间还有比这个更划算的买卖么?
得到延安方面的回复之后,杨教授和程政委就带着军政班子里面的鼓动高手四下游说,劝说根据地内那些有名望的大地主、大财主、资本家(冀中有一些轻工业)入股冀中银行,虽然国府的批文还没拿到。
gc党的办事效率确实惊人,也就一天的功夫就动员了十几名有钱的财东,总共筹集了元的20万现大洋的股本银子。要知道就算是北四行之一的大陆银行。最初资本也不过200万大洋。由此可见,冀中民间是真的富裕,而且抗日热情也足够高。否则没人愿意从地下把“子孙钱”挖出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冀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差点儿影响了银行的开业和准备已久的“天津计划”。还是河北民军的事情,只不过矛盾彻底公开化了。
前文曾介绍过。河北民军先遣军司令张存实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但总指挥张荫梧并不知情,还傻呼呼把他派来“调停”。调停什么呢?名义上是调停博野民军司令张仲翰与下属两个团长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想重新获得博野甚至周边六县的控制权。
冀中早被郑胡子视为囊中之物,更何况博野县紧挨着蠡县,岂容他人染指?于是郑卫国就暗中指示先遣军司令张存实发动军变,伺机夺取这支部队的指挥权。
张存实历史上曾经担任过冀中情报机关的负责人,有多厉害就不用说了。他先花了几天的时间将博野民军各派系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然后召集各团团以上军官开会。
当时博野民军有三个团,一团团长由副司令张子元兼任,驻扎在城东;二团张文祥任团长,驻扎在大程委镇;三团李侠飞任团长,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