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六的船队,并不是空船,要在码头上让苦力把漕粮给搬运下船,再能够装载吴世恭的军队。当然,象吴世恭这种武官也是绝对不可能坐在运货的船上的。所以,张春宇和唐六也给吴世恭找来了三艘客船。
当吴世恭到了通州的漕运码头时,军队就在码头外面停留了下来。码头里面都是苦力在忙着运送漕粮,而吴世恭现在也有四千多人,还有火炮、马匹和大车等东西,所以也不能够马上进入繁忙劳作的码头,只好等苦力运空一艘船,吴世恭的军队就上那一艘空船。
可就在吴世恭等待的时候,远处一位武官,带着几百名兵丁,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他也不管站在一旁的吴世恭的军队,直接跑进了漕运码头,趾高气昂地下令道:“这些船只我们都征用了。”
码头上的唐六和赫飞,都搞不清楚这个武官的来路,他们迎了上去,唐六拱手说道:“这位大人,这船已经有货主了,您来晚了一步,只好抱歉了。”
那武官眼皮一翻,盛气凌人地说道:“什么货主啊?我们是山东的勤王军队,要回山东去。有什么货主比我们更重要吗。让他们都下来,等以后的船吧。”
赫飞在一旁听到,就站了出来:“这位大人,我们也是勤王的军队,您也就等着以后的船吧。”
那武官打量了一番赫飞。因为当时吴世恭并没有什么武官的编制,所以赫飞他们这些军官并不是明朝的武官,所以现在赫飞的身上也没有穿什么官袍。那武官看明白了赫飞的打扮,结合他自己得到的信息,那武官的态度立刻嚣张了起来。
这个武官是山东参将刘泽清属下的一位千总。这次刘泽清也跟随着山东巡抚和山东总兵到京城勤王,之后也参加了收复永平四城的战斗。
但是,刘泽清并不是山东总兵一条线上的人,所以,这次回山东,有着山东巡抚这块文官牌子的山东总兵,就很顺利地先抢到一批船,带着总兵自己的军队先回山东去了。
而刘泽清却被困在的通州,和一些与他有着同样遭遇的武官,天天派着人在通州码头候着,就等着有船过来。
而今天刘泽清派到通州码头的人,就看到了唐六的船队过来。那个人还有些机灵,他使了一点小钱,就从码头上的人嘴里打听到,这船的归程也被一支河南卫所的勤王军队给包了。不过那支河南军队的领军才只是一个守备。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刘泽清就立刻派出这个千总来,自己也马上带着大军随后赶过来,想抢到这个船队回山东去。刘泽清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官衔比守备高得多,兵丁的数量也多,再加上自己是战兵,河南的那支军队是军户,怎么比较自己也占优势。再说,大家都是武官,万一有什么官司要打,自己也不怕。
而这个千户是刘泽清的亲兵出身,脾气比较暴躁,正适合去做那抢船的黑脸工作。
所以这个千户就上前一推赫飞,骂道:“你是什么东西啊!给老子让开。”
赫飞跟着吴世恭以后,在外面就没有吃过什么亏,被推了一下以后,他立刻火冒三丈地推了回去……
当得到报信,吴世恭带着护卫赶到以后,在场的双方兵丁已经围成了一团。而那些苦力远远地站在旁边看着热闹。所幸的是,那个千总因为赫飞的人比较多,又身处在客场,所以还不敢动手,而赫飞因为吴世恭的军纪比较严格,也不敢随意的先动手,所以双方虽然口角不断、推推搡搡的,但是还是没有打起来。
吴世恭分开自己的兵丁,走到了前排,直面那位千总问道:“怎么回事?”
那千总又打量了一下吴世恭,看到吴世恭官袍的服色,就知道正主来了。这千总随意地一拱手,说道:“这位大人,下官是山东刘参将的人,现在要征用这批船只,刘参将随后就到。”
吴世恭一听那个千总那种嚣张的语气就火大。他也不和这个千总多废话,直接就吐出三个字:“滚回去。”
那个千总立刻就瞪起了眼睛,说道:“这位大人怎么说话的。我们山东的在通州已经待了十几天了,你们河南的才到了几天功夫,凭什么要先走啊?”
“有句话叫做手快有,手慢无的,你知道没有?你们山东不要说待了十几天了,就是待了十几年都管我屁事。”吴世恭的回答也是毫不客气。
吴世恭的话也激起了那位千总的火气:“就你这小小的守备,敢和老子说手快手慢的?别说老子不给你面子,今天这船,我们山东还征用定了。”
吴世恭也沉下了脸,对那位千总说道:“你要征用,那个没问题啊!你要做这事不是简简单单的吗?”
“什么?”那位千总倒被吴世恭的话搞得有些糊涂。
吴世恭一把拔出武士刀,对那位千总轻蔑地说道:“那就火并啊!”
见到吴世恭拔出了刀,吴世恭身后的护卫也纷纷拿起了手中的兵器,在后排的一些护卫甚至开始向火铳内倒火药了。
吴世恭的举动把那位千总吓了一跳,他根本没有想道吴世恭会这么强硬。今天刘泽清派了这位千总到码头来,只是想用官衔来压吴世恭的,并不是想要发生火并的。那位千总看了看吴世恭身后杀气腾腾的护卫,好汉不吃眼前亏,抛了几句场面话以后,只有灰溜溜地离开了。
那位千总离开没有多久,吴世恭又得到了禀告,远处朝码头方向开过来一支军队。吴世恭心中想道:这一定是山东的军队,于是吴世恭立刻下令让全军戒备,防备着山东军队来抢自己的船只。
刘泽清得到了那位跑回来的千总禀告的情况以后,立刻怒火中烧,他下令军队加快脚步,赶往通州码头。
可是当刘泽清看到,吴世恭的军队已经荷枪实弹,并且推出了几门炮,把炮口都对准自己以后,刘泽清迟疑了。可是输场不能够输阵,刘泽清也命令兵丁做好战斗的准备,和吴世恭对峙了起来。
这一触即发的场面,立刻就被通州码头的人,通报到了通州衙门。那通州知州这些天,就为了城外的难民和要南归的军队,搞得是焦头烂额了。没想到现在又有两支军队要发生火并,于是,他立刻让人准备官轿,带着随从赶到了现场。
通州本地官的出现,总算是让双方有了一个台阶可下。在通州知州的联络下,吴世恭和刘泽清最终各带五十名护卫,在通州知州的主持下,在路边找了一个酒楼,开始商量个解决办法。
见面以后,当然要互做礼节,做上些官场上的表面功夫。可当听到吴世恭自报姓名以后,气势汹汹而来的刘泽清,他的脸就有些阴晴不定了。
于是刘泽清就问吴世恭道:“敢问吴守备,吴知县吴世文是吴守备何人啊?”
吴世恭一听之后就明白了,刘泽清肯定认识自己的五哥吴世文。于是吴世恭立刻回答道:“正是家兄。”
刘泽清想要再肯定一下:“那恭顺侯吴侯爷呢?”
“正是家严。小子不孝排行十四。”
刘泽清立刻换了一副脸色,他笑着说道:“原来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本官在山东的时候,与吴知县可是相交甚欢,如果知道是吴大人的船,本官就不会这么冒失了。”
刘泽清是山东曹州人,他有个特点,不怎么愿意让自己的驻地离开自己的家乡,而且刘泽清也十分愿意结交家乡的父母官和士绅,想要把曹州打造成为自己的一块根据地。
不要说,刘泽清的这个做法倒和吴世恭现在的做法是挺接近的。而吴世恭的五哥——吴世文,在利用吴世恭所让的军功以后,顺利地官复原职,调任到了山东,正好成为了曹州附近的一个县城的知县,在刘泽清的刻意结交下,俩人的关系还是比较要好的。
再说,这时候的武官,无论官职多大、军功多卓著,遇上了文官,总有些自卑心理。再加上吴世恭和吴世文的老爹吴惟忠,他现在在崇祯皇帝的面前,也是挺受重用的,所以,知道了吴世恭的身份以后,刘泽清也就主动地退缩了下来。
见到了刘泽清攀上了交情,吴世恭知道刘泽清也不会再动唐六的船队的脑筋了。吴世恭也不再相逼,他反而把张春宇介绍给了刘泽清,让张春宇在以后想办法给刘泽清的军队弄到船只来。这么一来,场面一下子缓和了下来,吴世恭和刘泽清反而是称兄道弟了起来。
第一百九十章制定军队发展计划(上)
卸漕粮和军队上船,又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到了第二天的黄昏,船队才正式出发。这次按照吴世恭的要求,船队是日夜兼程,基本上在沿途不做停留。确实,大伙儿都是归心似箭了。
不过唐六的船队再大,可挤上了四千多人,每个人在船上的空间肯定比较小的。可是这些人也都基本上没有坐过船,所以就象吴世恭第一次离京时候的那些护卫一样,都靠近船沿,津津有味地看着运河上和两岸的风光。
在吴世恭自己的船舱内,琼娘偷偷地通过窗户看着那些兵丁的傻样,“嘻嘻”笑着对吴世恭说道:“老爷,他们倒挺高兴的。你看那群小孩都唱起山歌来啦。”
吴世恭走了过去,顺着琼娘的目光也看了看,笑着说道:“别看他们现在闹得欢,过上一、两天晕船了以后,他们可能哭都哭不出来。不过,现在你就让老爷我高兴高兴吧。”
被吴世恭突然抱过去的琼娘发出了一声惊呼声,接着她紧咬住自己的嘴唇,不让自己再发出声音来。琼娘的胸脯急促地起伏着,眼色迷离,吐气如芳,吴世恭看到琼娘那诱人的模样,手就伸进了她的裙子,顺着大腿摸了上去……
吴世恭其实对自己兵丁的晕船早有准备,这几天也购买了大量的晕船药。而且这次坐船,吴世恭还让周巡、赫飞等军官分别带队,在运河两旁也进行着骑兵掩护船队的训练。
吴世恭知道,在明朝的时候,通过船队运兵是最经济实惠的,速度也快,后勤保障也好,还很安全,所以是一种最常见的行军方式。
可是在以前,吴世恭的军队没有条件坐船训练,有了这一次的机会,吴世恭就想让兵丁们好好地训练一下水上行军。再说,吴世恭知道自己的兵丁大多数都是北方人,在船上晕船的很多,因此,让他们多体验一下呕吐的感觉,在以后水上运兵以后,让自己的兵丁更快地形成战斗力,也是很有益处的。
在船上休息了一天以后,吴世恭就把邓启帆请了过来,和邓启帆商议起了军队发展问题,在之后这十几天,吴世恭分别向其他的军官征询意见,并且结合这次勤王的过程中,军队暴露出来的问题,吴世恭最终制定出一份今后几年的军队发展计划。
这次勤王,吴世恭感到军队出现的最大问题有两处:一处就是后勤保障问题,尤其是军队的粮草供应问题;另一处就是行军的速度问题。
吴世恭通过了这次勤王,已经彻底对明朝地方官府对军队的粮草供应失去了信心了。尤其是当自己的军队作为客军,出了自己的驻地作战的时候。
对此,吴世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去改变明朝的那些规矩,更不愿意让自己的军队就地抢掠,把自己的军队搞得象土匪一样。
所以,吴世恭也只能够制定了一个很笨的死制度:只要是自己的军队出征,那每位兵丁就一定要随身携带十天的口粮,军队的大车也要同时运送整支军队需要的二十天的粮草。有了这一个月的粮食,那军队缺粮的问题也就基本上能够解决了。对此,甚至牺牲一些军队的行军速度也在所不惜。
至于行军的速度,吴世恭就发现了有一对矛盾。因为军队每天花在扎营的时间相当长,所以留给军队行军的时间就比较少了。虽然这次北上勤王,军队每天行军二十里的速度有吴世恭消极避战的原因,但是就算是去除这个原因,吴世恭也发现自己的军队每天最多行军四十里路。
可是对于军队来说,修造坚固的营盘也是必不可少的。吴世恭在这次勤王的过程中,也品尝到了军队有坚固营盘的好处。起码有了坚固的营盘,自己兵丁在营盘中休息的时候,心态不会太紧张,也绝对不会发生什么敌军劫营和自己兵丁因为紧张而啸营的事件。
因此,吴世恭除了决定在以后,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对不离开自己的驻地,到外线去作战以外,还做出了以下两个决定:
一个就是组建自己的机动军团。吴世恭准备这次回到河南以后,把自己的骑兵队伍扩充到一千人。当然,骑兵的兵额可能有些缺少,吴世恭准备抽调一些表现好的兵丁,再加上在骑兵中养马的那些少年军户,让薛永利加紧训练,这样在半年以后,骑兵也就基本上形成战斗力了。
吴世恭还准备在机动军团中组建一支机动千人队。这支千人队的步兵训练,将组成一个标准的千人方阵。因为从来没有训练过这么多人数的方阵的经验,所以这个方阵的训练计划、兵器装备和战术等方面的问题,吴世恭准备等到回河南以后,在训练中逐步完善。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方阵里,除了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