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有汝宁军的火铳手,他们都经受过长时间与骑兵进行的对抗模拟训练,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沉得住气。而当时其他的军队,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现都不会怎么样。清军能够正常射击,而不是落荒而逃,这已经算是表现良好了。
可是这么远的距离,那些射击又会有什么效果呢?只是白白地浪费了一次射击的机会。于是清军那些指挥的军官都是大骂道:“都急着去投胎?不要急着开火,还不快些准备?”
可话音刚落,见到汝宁军的重骑兵又向前冲刺了几十步,又是一阵火铳声响起,一片箭枝射出。指挥的那些清军将领是大怒,他们拿着刀剑直接冲入火铳手和弓箭手的阵中,接连砍下了几个倒霉鬼的脑袋,接着就挥舞着刀剑在那里大声喊道:“谁再敢乱射,就砍了他的脑袋!压住!”
可事实证明,没受过训练的士兵,面对着迎面而来的骑兵确实是压不住。在汝宁军的重骑兵进入射程之前,无论是火铳手还是弓箭手都是发射了好几轮。在死亡的压力下,他们倒是发挥了高效率,成功地布起了一张密集的火力网。
可是当汝宁军的重骑兵冲入百步以后,地面那剧烈的颤抖让那些火铳手和弓箭手更加脚软。而重骑兵的模样他们也能看得很清楚,那种脸上只露出双眼的重骑兵,给人带来的肃杀之气是万分骇人。清军已经是压不住阵脚了。
浑身颤栗的火铳手已经手忙脚乱了,他们已经不能做出完整的装填动作,很多人连装填弹药的顺序都记不起来,脑中是一片空白。而弓箭手就好一些,毕竟拉弓放箭已经成为了这些清兵的本能。
指挥的那些清军军官是大喊大叫,终于稀稀拉拉地射出了一排箭,可是火铳的射击却只听到三、两声。而这次射击却完全是毫无效果。那些箭枝射在重骑兵的板甲上,马匹的毛毡马甲上,根本都没有造成一点的伤害。清军火铳手和弓箭手的阵列顿时溃散了。
可当这些火铳手和弓箭手转身逃跑的时候,他们却惊讶地发现,在他们身后督战的蒙八旗骑兵早就调转了马头向后逃去。这些蒙八旗的骑兵原先就站在原地,根本就没有向前提马速奔跑,而骑兵没有了速度,还不如列阵的步兵,更不用说面对冲撞能力最强悍的重骑兵了。
一见情形如此,原先还有些想要坚持的清军火铳手和弓箭手也都扔下了手中的火铳和弓箭,他们都是争先恐后地向着身后逃去。
ps:感谢朋友们的订阅、打赏和投票。
没啥说的,再次鞠躬感谢!并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第七百六十八章围住了
可是那些火铳手和弓箭手怎么可能逃得掉呢?当他们刚转过身没跑几步,只听到“啊!”的一声惨叫,接着惨叫声就是此起彼伏了。
重骑兵的骑矛都是向下,马的高速再加上重骑兵人马的重量,像是一坨翻滚的铁球,在火铳手和弓箭手的阵列中趟出了一条条血路。
重骑兵的一根骑矛往往能穿透四五个清兵,而在这样的状态下,骑矛肯定是无法抽出来了,于是汝宁军的重骑兵们都直接丢下了手中的骑矛,从马鞍边上抽出了马刀,向着两边大力劈砍。而下面就是乱成一团的清兵,每一刀下去,都能带走一条人命,根本没有什么人敢于正面迎敌。
在这样的屠杀之下,清军火铳手和弓箭手的阵列很快就稀稀拉拉了。有些幸运处在外围的,都拼命向着在后面的清军本阵逃。
这些清军的火铳手和弓箭手都很倒霉,本来他们都有马,是由“马桩子”牵着他们的马的。可随着督战的蒙八旗骑兵一逃,那些“马桩子”也早就溜了个没影。而现在他们的逃跑也只能够依靠自己的双腿了。
今天这场景,在以往经常出现在八旗铁骑对明军的战斗中。可今天却是来了个角色互换,只能说是风水轮流转吧!
面对着威名赫赫的清军,汝宁军也是相当重视。所以重骑兵就排列得很紧密,准备冲撞的队列行数也相当多。可没想到,那些清军简直是不堪一击。只有两排冲锋,就完全把清军的阵列给击散了,而后几排的重骑兵也都是放缓了马速,他们丢下了骑矛,抽出自己携带着的马刀,跟着进去大砍大杀。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重骑兵的速度是降下来了。而阿巴泰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立刻下令在百步之外的满八旗骑兵开始发动。趁着重骑兵力量最薄弱的时候。说不定能来个反败为胜。
可是那些逃散的清军火铳手和弓箭手依然在两军之间。而满八旗的骑兵却丝毫没有在乎自己的战友,也是那么不管不顾地撞了过去。于是这两支骑兵就像是两只大锤般,拼命地击打、压扁被夹在中间的步兵,如果是谁先击穿步兵,谁就能高速冲撞对面的骑兵,在战斗中争取到主动。
可是接下来汝宁军的重骑兵却来了个匪夷所思的转向。他们也不再追杀身前的敌人,集合起部队。向着清军骑兵的左侧呼啸而去。
而这么一来,清军左侧边角的军队当然挡不住重骑兵的连续冲撞,可是清军也能够截住重骑兵的尾部,给予汝宁军一定的杀伤。
这样看起来是个平分秋色的局面,可关键是清军现在摸不清汝宁军想要干什么了?怎么打仗打到一半,对面明军的骑兵就脱离了主战场。也不回本阵休整,就这么冲向了自己的侧翼。这不是舍本求末的打法吗?
而在后方指挥的阿巴泰也伸长着脖子,看着战场,也有些摸不到头脑,可就在这些清军将领们疑惑不解的时候,突然一位摆喇牙亲兵大叫道:“看呀!东面又来了一队明狗。”
阿巴泰他们立刻转头看向了东方,只见三千多汝宁军骑兵排着阵形快步走向了战场。
“快收兵!结阵!准备战斗!”阿巴泰立刻大声令道。他以为看穿了汝宁军的阴谋。以为那支重骑兵是来吸引自己注意力的。如果刚才清军的主力被重骑兵所露出的破绽所吸引,使得清军全军出动作战的话,再被这支东侧而来的骑兵来个奇袭,那就是一个不可收拾的局面了。所以阿巴泰就要抓紧时间紧缩部队结阵,要先行击退这支奇袭的明军骑兵。
但另一个令人费解的情况发生了。东侧的骑兵快步走到离清军七、八百步的地方就停止了脚步。之后他们在原地留下了一千多骑兵,其余的二千多骑开始飞奔,向着西北方向,朝清军的后路而去。
“这些明狗到底想要干些什么啊?”阿巴泰奇怪地问左右道。
其他的清军将领也是一头雾水。他们看着这三支避战的明军骑兵,努力想要猜测明白明军的用意。
“围上了!”吴世恭兴奋地做了个包围的手势。一旁聆听的余继和迟明等人也都露出了笑容。
可是伸长脖子观战的王声还未搞明白状况。因为刚才吴世恭的亲厚,所以现在的王声也想要出自己的一份力。于是他就来到吴世恭的身边,躬身提醒道:“大帅!不可分兵,要防鞑子各个击破!”
吴世恭立刻是一脸惊讶,他说道:“本官没有分兵。不是调动兵马把鞑子都包围了吗?”
“啊?”
王声简直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他根本没想到吴世恭的野心是这么大,想要全歼对面的清军。
要知道。阿巴泰部的清军可是有着近六千兵力,虽然刚才遭受了重骑兵的打击,可五千多兵马总是有的。
而汝宁军三面包围清军的骑兵却只有五千,正面对着清军的步兵方阵也只有二千多人。就算是加上王声的二千骑兵,总兵力也是一万不到。就这么少的人马,就想着包围整支清军,这根本是违反了十则围之的军事常识嘛。更不用说明军与清军之间的战斗力相差得有多么悬殊了。
而吴世恭也根本未理睬王声的脸色变幻。他接着大声下令道:“步兵方阵稳步上前,让其他三面也收紧口子,争取不要放跑对面的鞑子。”
“贝勒爷!会不会对面的明狗想要包围咱们啊?”一位清军将领很不肯定地对阿巴泰说道。可是他的话立刻引起四周一片哄笑声。
“你是不是烧糊涂了?”
“难道他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
那些清军将领们都是纷纷嘲笑那位说话的人,可是阿巴泰却神色严肃地不断打量着汝宁军各支部队的站位,他立刻举手示意让那些军将别再喧哗,接着破口大骂道:“草!那些明狗是想包围咱们。快些整队!快给那些不开眼的一点颜色瞧瞧!”
第七百六十九章攻打正面方阵
其实这也是一点就透的事。清军的那些将领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真的仔细一观察,也就明白了汝宁军包围他们的心思。于是阿巴泰他们立刻是出离地愤怒了。
这已经不是挑衅,这已经变成了"chi luo"裸地蔑视。阿巴泰心中愤愤地想道:“难道那些明狗以为我们满清健儿都是羔羊?外面围上些牧羊犬就可圈住我们?要知道,我们可是草原上的饿狼,最勇猛、最凶恶的狼群!”
“贝勒爷!咱们往哪里打?”那些清军将领也被激怒了。所以在这时候,他们已经忘记了刚才见到重骑兵时的那种畏惧感,开始主动请缨了。
“就往前面打!”阿巴泰咬牙切齿地说道,“明狗那位将领既然想吃掉咱们,咱们就给他吃,试试他的牙口怎么样,会不会崩掉他的大牙。”
接着阿巴泰又问左右道:“你们是否知道,对面的将领是谁?”
那些清军将领都是面面相窥。汝宁军有着吴世恭这样的,特别喜欢阴人的首领,所以向来没有把自己的将旗示众的习惯,因此,很难从旗帜上看出谁为主帅。所以这些清军将领都不知道面对的是哪一位明将率领的哪一支军队。
“不知。贝勒爷!”
“不知也没什么!”阿巴泰毫不在乎地挥挥手道,“管他是谁,今天就把他的脑袋砍下。爷回去以后就把他做成夜壶。你们都听好了,今天谁把那明将的脑袋献上,除了皇上的赏赐以外,爷另外给他一份厚赏。”
“喳!”
当阿巴泰这些清军将领发现被汝宁军包围了以后,他们并没有想到突围,而是选择了攻打正面的汝宁军大方阵,妄图一举击溃正面之敌,直捣汝宁军的黄龙。
这举动并不仅仅是这些清军将领被怒火冲昏了头脑,这也是清军历来善用的一个战术。
清军本来就是辽东渔猎民族出身。所以使用的战术就自然而然有着围猎的痕迹。在以往清军的作战中,很多时候也是用骑兵在明军外围布上一层包围或者半包围的包围圈,之后再向内压缩,以四面打击的态势压迫着明军心理崩溃,然后在各个方向打击明军,使得明军是四面受敌、防不胜防。
很有趣的是,今天汝宁军所采取的战术就是这种围猎的形式。因此。阿巴泰他们就很了解这种战术,他们知道自己不能惊慌失措,要集中兵力打乱汝宁军进攻的节奏。
而且清军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以来,与明军的战斗向来是以少打多的为多,在有些时候也会身陷至明军的重重大军包围之中。因此,现在的清军应付这种局面也是有着相当的经验。所以阿巴泰他们并没有因为被包围而乱了手脚。
现在的清军就是要疾风暴雨般地进攻正面的汝宁军方阵。接着在击溃方阵以后猛攻汝宁军的中军,以威胁汝宁军的主帅来调动围在外围的汝宁军骑兵,然后把汝宁军的阵形搅个稀巴烂,再以乱中取胜,击溃整支汝宁军。
而这计划也并不是痴人说梦,甚至成功的可能性还挺高。因为清军有着五千多骑兵,只要趁着外围汝宁军的骑兵没围攻上来。一下子击溃方阵的二千步兵,这怎么看都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之后吴世恭身边也只有二千多人,从兵力上来看,正面的汝宁军就处在绝对的劣势。
如果汝宁军从渡河的部队中抽调兵力来作战,那么无名河南岸的清军也肯定不会无动于衷。所以虽然看上去阿巴泰部的清军是处在不利的战场位置上,但只要运用得好,反而是决定胜局的关键棋子。当然,这也是阿巴泰他们不了解汝宁军战斗力。把他们当成了一般明军来看待的结果。
由此可见,清军的那些将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确实相当冷静。而且对自己的部队也有着绝对的自信,甚至自信到了有些狂妄的地步了。
“啊——!?”眼见清军部队的调动,吴世恭身边是一片惊呼声。汝宁军的军官们根本没想到,清军非但没想着突围,反而是决然地要向着汝宁军的正面发动进攻。
在吴世恭战前计划中,也没把清军受围之后反而向正面进攻的可能性计算进去。
说实话。在吴世恭战前精心安排之下,再加上一些小运气,汝宁军确实很顺利地包围了这支清军。但吴世恭心中也明白:在外围设置的那个包围圈,兵力也确实单薄了一些。
按照吴世恭的设想:被围的清军肯定会全力突围。因为没有军队想要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作战。因为这完全违反了军事常理。
而被围的清军无论是从哪一边突围,那边的汝宁军骑兵都将尽量纠缠住他们,等待着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