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世恭没有食言,开饭的时候,主食的量很足,再加上杀了些犒劳的猪羊加菜,所有的兵丁都吃得兴高采烈的。
在晚饭后,吴世恭顺理成章地把自己千户所一些训练比较好的兵丁,安排到那九百名兵丁中间,作为教官,开始教授他们军事知识。
这些其他千户所中被抽调出来的兵丁,他们有的因为在千户所中地位比较低,所以被自己的千户和百户点名的。而公平一些的千户,也只是通过抽签的方法来抽调出来这些兵丁。不过对于这些兵丁来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不愿意参加这次勤王的军队。
而这次勤王的出征,又安排得十分匆忙,因此到了现在,这些兵丁的心中,还交织着害怕和茫然的感觉。不过当吴世恭把这些教官安排到他们之中以后,他们起码开始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了。再加上那一顿饱饭,这些兵丁的人心也开始安稳了下来。
虽然帐篷和被服的数量还是不足,但是因为吴世恭从自己千户所带出来的物资并不少,所以在挤给那些兵丁一部分帐篷和棉被,又让兵丁们到附近多砍些柴禾,多点起火堆取暖以后,行军的第一个夜晚总算是平静地过去了。
第二天的行军扎营虽然也有些乱哄哄,但是相比第一天,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虽然在吴世恭的内心深处,是准备着万一有什么意外的情况,要把这九百名兵丁作为炮灰的。但是,他还是想尽量地把这些兵丁都安全地带回归德府。
因此,吴世恭也是很尽心地训练着这些兵丁,在物资的供应上,所有的兵丁也是一视同仁。甚至吴世恭还主动走到那些兵丁之间去交流。在吴世恭这些关心的举动下,那些兵丁的情绪也就更加得稳定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的晚上,吴世恭派出去的,到济宁打前站的骑兵,却返回了吴世恭的大营。他们给吴世恭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他们向吴世恭禀告说:“大人,济宁知州告知小的,让小的来禀告大人,因为南直隶和山东的勤王军队都通过大运河北上勤王,所以运河边上的粮仓中的粮食,就不够用了。知州大人让我们归德卫的军队改道,从自己的河南境内北上勤王。”
听了那打前站的兵丁的禀告,吴世恭忍不住破口大骂。自己的这次出征好象开头不顺啊。
可是是不是运河边上的粮仓中的粮食真的不够用了吗?那当然不是。就算是再通过两倍的勤王军队,也能够保证这些军队的粮食供应。
那为什么济宁知州会拒绝吴世恭的勤王军队呢?那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粮仓中的那些粮食,很大的一部分也只存在粮仓的账本上,而粮仓中并没有这么多的粮食。
在去年,北方因为旱灾粮价飞涨,管理这些粮仓的官吏就上下勾结,高价卖出去很大一批粮食。他们都想着,等夏收和秋收以后,等到粮价大跌,再买进粮食赚取一个差价。
这倒也不是这些官吏胆大妄为,就象粮食铺子赚取差价一样,管理这些粮食的官吏,每年通过这样的方法赚取银子后上下分润,已经成为了一个潜规则。
但是这些官吏都没有想到,这次旱灾来势很凶猛,各地夏收的时候都基本上颗粒无收,而因为各级官府,都并不象吴世恭这里强力抗旱,所以虽然后来天气好转,各地秋收的时候还是造成了一些损失。这也导致了去年粮价的居高不低。
所以,既然没有了什么差价,这些官吏也没有忙着把粮食收购回来送进粮仓。可是今年粮价虽然低了,可是这一时三刻,这些官吏也并没有把所有的粮食采购送进粮仓。
可就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鞑子入关,各地勤王的大事了。为了供应这些勤王军队,粮仓中的粮食肯定要取出来。而现在的粮仓中却并没有足够的粮食,因此,为了保证主要的勤王军队,例如南直隶的军队。和本地的军队,例如山东的军队的供应,这些官吏也只好做恶人,拒绝供应吴世恭的河南归德卫的军队了。
吴世恭当然想象不到被拒绝的原因。但是因为这次去京城勤王的军队,集合地点就是运河尽头的通州,所以现在虽然运河已经冰冻,不能够再行船了。但是,沿着运河行军,无论是供养供应和行军路线都是最方便的。
而现在吴世恭却要通过河南的北部地区,再渡黄河,从北直隶绕道赶到通州,这一路上的麻烦事肯定会多出来许多的。另外,因为没有了其他勤王军队在附近的支援保护,这一路上的行军也变得危险许多。
要知道,后金军现在就在北直隶肆虐着呢。虽然他们的主力大军到达北直隶的南部地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说不准有这么几支小的鞑子军队跑过来呢。
没有办法,也只能够调转方向,来个急转弯行军了。想要再退回归德府城也绝对不现实。勤王军队已经出发了,再转回出发点,那就太儿戏了一点儿。
可是,想在吴世恭军队却立刻碰到了这么一个大问题:他们的粮草携带的数量就不够用了,肯定不可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行军。
因此,吴世恭立刻安排人回归德府城,向归德府府尊和赵铭报信,告诉给他们这个新的情况。并且要他们帮忙,让他们再征集运送一批粮草来。
另外,吴世恭也召集了所有的军官,向他们通报了这个新的情况,让他们和手下的兵丁做好准备,军队将要急转弯直接北上勤王。
在忙碌完这一切以后,吴世恭也冷静了下来。他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一个极好的理由,可以拖延行军的速度吗?也许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而这个时候,吴世恭不了解明朝兵丁的情况和吴世恭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这两点缺点就显现出来了。
吴世恭认为自己命令军队转向,有着很合理的理由,也是一个很正常的命令。再说,令行禁止是每一支军队首要的纪律。吴世恭并不了解,自己现在率领的这支军队中的兵丁,很大一部分都不能够称为是一名军人的。
另外,在军官回去向兵丁们传达军队转向行军的时候,有的军官还把原因交待得很清楚,可有的军官传达命令的时候,却对那些胆大提出疑问的兵丁,回答的态度就有些简单粗暴了。
这些军官对提出疑问的兵丁是这样吼的:“大人们怎么命令的,你们就要怎么做。废什么话啊?不服从命令的结果就是一个——砍头示众。”
这样简单粗暴的回答,虽然暂时压住了那些兵丁心中的疑问,但是在这些兵丁的心中,那紧张的情绪却立刻弥漫开来。
而吴世恭这支勤王军队中,兵丁的来源也十分复杂。有吴世恭自己千户所的,也有其他千户所的。他们只是在这次勤王行动中,暂时听从吴世恭的命令。
就是吴世恭自己千户所的兵丁中,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有吴世恭自己从京城里带过来的护卫;有本地的千户所军户和青壮百姓;还有一些是土匪招安的。
而这三个原因夹杂在一起,引起了吴世恭成军以后迎来的第一场内部危机。而这时候的吴世恭,却对这种动态却是毫无所知。
第一百五十二章兵丁逃亡
当吴世恭率领兵丁转向时,在朝归德府北面走去的路上,几名从其他千户所抽调来的军户发生了逃亡。
而这几名逃亡的军户,他们所在的千户所,恰好就在吴世恭的军队转向的那条路的附近,所以这些逃亡的军户对附近的道路是十分的熟悉。再加上吴世恭他们这些军官都没有什么防备,所以这些军户就很顺利地逃亡了出去。
得知有兵丁逃亡的消息以后,吴世恭是大发雷霆。可是吴世恭也根本没有什么空闲功夫,来抓捕这些逃亡的兵丁,所以吴世恭就派人到归德府城,向归德卫的指挥赵铭通报了那些逃亡军户的名字,希望赵铭能够抓捕这些逃兵,并且给予那些逃兵以应有的惩罚,也就是杀头。
另外的,在转向没多久,发生了兵丁逃亡事件以后,吴世恭就下令停止行军,就地扎营。在扎营以后,吴世恭立刻安排各级军官,让他们马上去做好安稳兵丁的工作,防止再有兵丁逃亡。
除此之外,吴世恭也不怎么相信这些其他千户所的军户了,他把这些军户的扎营场所,都放在了大营的内圈,而自己千户所的兵丁驻扎在外圈,监视着这些军户的一举一动。
现在的吴世恭,也只对自己千户所的兵丁比较放心了。在他看来,这些兵丁吃用自己的,又发给他们军饷,自己对待他们可谓是仁至义尽。所以自己的兵丁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可是吴世恭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兵丁中,也有一些人正在酝酿着逃亡。而这些兵丁,恰恰是吴世恭最信任,最倚重的骑兵。
因为军队的突然转向行军,也因为很多兵丁,并没有十分了解军队转向的原因,所以在兵丁中间,迅速地传播开了流言。
而在流言的传播中,军队转向行军的原因变成为:鞑子攻打京城,京城告急。所以吴世恭的军队要转向直接北上,和鞑子大军直接战斗。
而获知这个流言以后,那些兵丁也往往到那些他们认为见多识广的兵丁那里去,让这些见多识广的兵丁给拿个主意。
而现在吴世恭的骑兵中,从京城伴随吴世恭来到归德府的护卫已经不多了,那些护卫也基本上成为各个部队的大小军官。
而在骑兵的兵丁中,大多数都是吴世恭后来提拔的,训练比较好的亲兵。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当时带马投诚的土匪,因为他们骑术比较好,被吴世恭直接留用在骑兵中。而这样的人,现在在吴世恭的骑兵中,有七、八十人。
这些土匪出身的骑兵,他们主要都集中在张彪和李三河的骑兵侦察中队中,以发挥他们的特长。但是,这也变相地让他们容易形成一个小团体。
宋祥就是这么一个小团体的首领。他因为以前在辽东当过兵,在军队打败以后溃散到了民间落了草。因为他接受过一些军事训练,因此很快成为了土匪的一个小头目。
当吴世恭发出招安令以后,宋祥也随着他那群土匪,被吴世恭招了安。而现在,宋祥正坐在自己的帐篷中,他的四周都围着他那个小团体的成员。
其中一位成员问宋祥道:“宋大哥,现在大人要去京城和鞑子打仗,而您又在辽东打过仗,您就给拿个主意,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呢?”
宋祥开口先来了个“操!”,接着说道:“大人什么都好,就是太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他以为鞑子就象那些只会种田,拿着锄头造反的乱民啊?鞑子如狼似虎的,再说这次听说他们来了几十万人,就我们这点人去打,那绝对就是去送死。”
说到这里,有一个心急的连忙询问:“那宋大哥,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祥看了身边的那些人,看到都是自己的心腹,就低下头,压低声音说道:“送死的活,咱们绝对不会去干,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们就这么办……”
但是,有宋祥这种想法的人,也不止一个,两个。在第二天行军的时候,虽然现在还是行走在自己的地头,吴世恭依然按照行军的常规,从侦察中队中派出去一个个探子,探查前方的情况。
可是到了中午,第一批派出去的探子应该回来报告消息了,可是,有俩位土匪出身的探子却没有回来。
这时候的吴世恭还没有发现有不对,他以为这两名探子发生了什么危险。因此,他就让张彪和李三河安排一下,让探子们组成小队,再到那两名探子失踪的方向去探查。
可是张彪和李三河正在安排的时候,宋祥向自己的心腹做了一个眼神,他们这七、八个人集体出列,也不说什么原因,驰马就向远处跑出。
所有的人都被宋祥这些人的举动搞得是莫明其妙。到了最后,总算有人明白宋祥他们是当了逃兵,可这个时候,宋祥这些人都跑得没有了影子了。
当吴世恭知道了宋祥他们逃亡的消息以后,他立刻是火冒三丈。吴世恭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最信任的骑兵,竟然出了最大的问题。
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并不奇怪的。要知道,其他的那些兵丁都是本地人,他们就算是想当逃兵,也没有地方可逃。因为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嘛。所以说,先前那几个当逃兵的军户,以后也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
而吴世恭自己的那些,其他出身的兵丁就更没有问题了。不用说从京城里带出来的那些护卫了,其他这些兵丁的家属,也都基本上住在千户所或者千户所附近。如果他们当了逃兵的话,吴世恭这个煞星也绝对会灭了这些逃兵的满门的。所以这些兵丁就根本不敢逃。
而那些土匪出身的骑兵却不同。他们有的虽然带着家属向吴世恭投诚,但有的却并没有家属,因此也没有什么牵挂。再加上这些土匪以前的匪性,和他们都有马匹容易迅速逃走,因此,才会发生宋祥他们逃亡的情况。
看到接二连三的发生兵丁逃亡的事件,吴世恭再也不敢怠慢了。要不然,兵丁就这么逃亡下去,到了京城以后,吴世恭身边也就剩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