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所提条件已经比二十一条更过分,还有什么好商议的,兴帅怎么说,卑职们如何做便是。”历时几年,蒋方震已经用自己的才干在奉军中竖立起了足够的威信,建立宪兵制度,各县保安大队,建立奉军参谋机构,可谓劳苦功高。他的话也能代表参谋部的大部分意见。
不过在坐的还有孙烈臣,何琪开等一批奉军高级军官,叶重坐在上首环视一周道:“你们呢?”
“唯兴帅之命是从!”
“好吧,既然日本人存心想借机勒索,躲是躲不过的,索性就强硬点好了。”叶重起初还以为这件事会不了了之,没想到日本人会提出如此严苛的条件,也就是说日本内阁是故意的。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当初二十一条,有段祺瑞,冯国璋,刘冠雄等一干陆海军高级将领,一起到关岳庙参拜,呼吁誓死抗争,咱们奉天好像没有大一点的关岳庙,不过也可以来个联名电报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止奉军,奉天的政界,商界,学生代表也要联名起来。”叶重靠着椅子的后背道。
“民国五年8月13日,有中国儿童一名,名日三娃子,12岁,在郑家屯镇鱼市街吃瓜,不小心,误将瓜籽甩在街中闲逛的广济药房日商吉本喜代吉身上。本是件小事,豁达之人当一笑而过,岂料吉本竟然大怒,不顾成人身份,痛打三娃子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日本大和民族之精神,在欺负少年之上乎?日本武士道之荣光,是建立在打得一少年手无还击之力之上乎?”
“时有中国28师所属28骑兵团辖下一排长,名日陶俊辉,与12名士兵恰巧路过,目睹吉本殴打三娃子,当即上前制止,岂料吉本非旦不收敛,反而率先动手,掌捊陶俊辉,是以引发双方厮打。吉本不敌,受伤而回。后又同河赖巡察不问青红皂白带兵35人欲闯入28师28骑兵团团部。被28团所属士兵所阻。混乱中发生枪战,而后发展到如今郑家屯大军云集对峙之局势,是为震惊中外之郑家屯事件!”
“前有灭亡中国二十一条,前袁大总统未全盘接受,日本怀恨在心,现又在郑家屯由吉本喜代吉挑起郑家屯事件,若我国再行退让,还会再有牛家屯,马家屯,张家屯等事件接肿而至,我退一步,敌进三步。中国主权有限,断然无法满足日本与日俱增之需求,非要被逼到最后关头才奋起反抗?”
“不然,到最后关头,我方主权尽丧,已无反抗之余力。”
“是故,奉天省政府此次拒不道歉,并且对于吉本喜代吉这样心胸狭窄,只会在少年身上逞雄之人,决定将其驱逐,永远不得进入奉天境内。另日本所提严苛之条件,一概不予接受。”
“对日本军队之威胁,奉天督军府兼热察都区都统行署决定做出如下安排:除奉天原有27师,28师外,决定将五十一混成旅,五十二混成旅,五十三混成旅,奉天安保1旅,安保2旅,分别扩编为奉天1师,奉天2师,奉天3师。奉天4师,奉天5师,至此,奉天将拥有7个师,3个独立骑兵团在内的合计10万余将士。”
“若日军执意动武,我十万余将士,必以死抗争,奉天,热察1700万余民众必血战到底。誓死捍卫中国主权之完整。”
“奉天督军兼热察特区都统叶重,参谋长蒋方震,27师长孙烈臣,参谋长刘永强,28师师长冯德麟………奉天省长王永江,教育厅长谢荫昌……”总共157人的名单差不多占了联合声名篇幅的四分之一了。实际上已经扩编了相当一部分的军队,这次借着日本人生事,只不过是正式走上前台。
自剿灭外蒙叛军之后,叶重这个名字也因为这次郑家屯事件,再次响彻大江南北,甚至国外的一两家报社上也有提到。叶重也借此变成国内举足轻足的督军,增加了叶重的政治声望。
这份奉天热察特区,军,政,工,商,学生等届代表的联合身明扔出去,立刻一石激起千层浪,当然,不同的人注意的地方不一样。
“这个叶重,还真会惹事,难道还嫌不够乱,非得挑起中日两国大战才甘心吗?”段祺瑞恼火地将叶重所发的联合声明啪地拍在桌子上。
昔日在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时,强烈主战的陆军总长成为了今日的内阁总理,观点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日段祺瑞主战,可是现在做为民国第一号实权人物接手困窘到极点的中央财政,也有些明白了当初袁世凯为什么总是避战的原因。
换了个位置,段祺瑞现在做出的决定和当初的袁世凯别无二致,在个别苛刻的条款上死守不退,然后适当性的做出点让步,好缓和中日的紧张关系。
当然,段祺瑞在为叶重强态度恼火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奉天所提到的十万大军,距离京师如此之近的奉天竟然有这么多军队,那还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刃,随时都受对方的威胁?
“又铮,奉天真能有十万大军?”段祺瑞向自己的得力助手,现在的陆军次长兼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道。
徐友铮剃了个眼下流行的光头,略微想了下道:“拉起十万个人没有问题,另外叶重以前向日本采买了大批火炮,火炮方面问题不大,但枪枝上缺口不可能能满足得了这么多军队,他的通辽兵工厂现在才投产一年,奉天没这么多枪。即使通辽兵工厂投入大,要将产能发挥出来,也不是一年能办到的,奉天原来正规军,加上用安保民团成立的军队大概四到五万,短时间内扩充,除去冯德麟的28师,卑职估计大概是6到7万左右。”
徐树铮按照常理推断,听上去也算合情合理,只是他没有想到叶重事前对通辽兵工厂做的准备之多,投入之大远超外界传闻的1500万。实际上叶重直接控制的军队已经达到8万多人,加上冯德麟已经达到9万多。至于十万军队,确实还有1万余杆步枪的缺额,徐树铮能推断出6到7万的数字也算很不错了。
“六七万也很多了,吉林,黑龙江两省加起来也就四万出头,叶重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养军?还有闲钱办钢铁厂,办兵工厂,在葫芦岛设商埠,办船厂?”段祺瑞有些纳闷道。“我这个总理都没有他阔气。”
“袁大总统还在世时就说过一句玩笑话,南张北周的家产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叶重。”对于叶重和奉天的富有,徐树铮也同样有些不解,民国现在很少会有督军拿私财出来武装军队的,“俄国领事以前闹到中央来也不是一两次了,叶重应该是借了大量外债。”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得通了,可偏偏叶重一个地方督军能借到。”段祺瑞微微一叹:“七万大军啊,哪一省的督军手握如此多的军队。”
“叶重手里的军队是太多了点,要不要用拉拢一下冯德麟?”徐树铮问道。
段祺瑞瞟了徐树铮一眼:“这是个馊主意,先不谈冯德麟对中央的态度,就算拉拢了冯德麟,却得罪了叶重的7万大军,这笔买卖亏到姥姥家去了。你要知道现在我虽然是总理,但黎元洪一直跟我不对付,冯国璋也跟我貌合神离,奉天又离京师如此之近,现在得罪了叶重,我断然没办法抵挡住冯国璋与叶重的联手。”
“总理说得是。”徐树铮跟段祺瑞关系不一般,对段祺瑞略带训斥的话也不太放在心上。“好在叶重跟日本人不对付,有日本人制衡,要不然还真的让人坐立难安了。”
“凡事都有双面性啊,叶重跟日本人不对付不假,可冯国璋也是个英美派,若是日本人真把叶重逼到了英美一边,也不会有我好日子过。”段祺瑞道。
徐树铮懒然一惊:“有这个可能。若是把叶重逼急了,英国态度还颇为暧昧,不过叶重若是狠下心来,与冯国璋联手建一个亲英美的政府,说不定美国人也会动心插手了。”
“美国人现在已经开始有动作了,美国驻华公使这些天跟黎元洪来往比以前要密切多了。”段祺瑞冷笑一声:“黎元洪是总统不错,可惜美国人不知道真正掌握大权的是谁,没有了军队,黎元洪什么都不是,真正让人担心的是现在实力最为雄厚的冯国璋和叶重两人。”
袁世凯一去,北洋三杰龙虎狗,王士珍不掌兵权,只有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兵权最重,在各省督军中声望最浓,张勋虽然声望与两人相去不远,但实力仍然差了些,可叶重这次扩军之后,也就一跃成为能与冯国璋和段祺瑞不相上下的实力派,唯一缺的只是声望和在北洋系统中的人望,但徐世昌却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总理打算如何应对?”徐树铮问道。
“争取获得日本人的支持,东北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让叶重偏向我这一边应该还是比较好办的。最好能取得日本人的贷款,然后编练军队,只有在实力上能压倒冯国璋和叶重,才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段祺瑞长长地出了口气道:“当然,这只是长远打算,眼下还必须要处理叶重惹出来的这桩大乱子。看来,我还得抽空去见一见老爷子的二哥徐翁了。”
想要平息这场乱子必须两边同时着手联系才成,段祺瑞与叶重只见过一次,交情不深,对于黎元洪和段祺瑞三番两次发电报到奉天要求叶重保护克制的结果却换来了叶重的一份军政各界的联合申明。根本没有将中央放在眼里,不由让段祺瑞感到叶重的年轻气甚,因此走徐世昌这条路线就相对比较可行了。
“老爷,段总理求见。”徐世昌和王士珍一起操办完袁世凯的后事后,便自己寓居在北京,身无一官半职,日子过得悠闲无比。
“哦?段芝泉他来干什么?”徐世昌微微错颚,想到叶重所发的电报,顿时明了过来,微笑道:“请他进来吧。”
“芝泉见过徐翁。”段祺瑞朝徐世昌行了一礼道。
徐世昌连忙笑道:“不敢当啊,芝泉现在贵为国务院总理,我现在不过是个普通的老头子。”
“徐翁过谦了,徐翁前朝就是封缰大吏,老爷子在时国务卿也做过,芝泉不过是个后进。”段祺瑞道。
“请坐吧,不知道芝泉这个大忙人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徐世昌虽然心里猜到了几分,但还是出言问道。
“那我就直说了。”段祺瑞道:“这次郑家屯事件,想必徐翁有所听闻吧。”
“听说了,还闹得挺大的,芝泉你应该没少为这件事操心吧。”徐世昌道。
“何止是少操心,简直烦到家了。”段祺瑞苦笑道:“日本驻华公使三番两次逼上门来,要求严惩肇事者和28师军官,还要严责奉天督军,也就是兴武。这次事情真的是闹大了。”
“哦?日本人要价这么高,芝泉打算怎么处理?”徐世昌笑道,叶重这份声明在国内卖相还不错,不管是出于叶重实力的考虑,还是如今全国舆论的方向,徐世昌才不相信段祺瑞敢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处罚叶重。
“日本人势大,凭现在的民国还没办法与日本硬扛,我算是明白当初日方提出二十一条时的无奈和苦心了。”段祺瑞道:“可兴武也年轻了些,血气方刚是好事,但真要挑起中日战争,对于国家未必是件好事,还请徐翁劝说兴武几句,让他克制,冷静一点。考虑一下中央的难处。”
“我这个老头子说的话,兴武怕是未必肯听哦。”
倚老卖老,段祺瑞心里暗骂了句,不过脸上却要保持着和善,“徐翁既是提拔兴武的恩人,又是亲戚,若是徐翁说的话兴武都不听,恐怕也没有人能劝说得住兴武了,为了能避免两国交战,挽救黎民于水火,还请徐翁不要推辞才是。”
“也好,那我就跟兴武说上一说,不过结果如何,我这个老头子就保证不了了。”徐世昌点头道。
“只要徐翁肯劝兴武,相信兴武也一定会考虑的,不管结果如何,都已经尽力了,实在不行,也只有与日本人一战了。”段祺瑞一听徐世昌答应,立即大喜道。
“我试试。有结果了通知芝泉。”
“有劳徐翁了。”段祺瑞起身躬身一礼。
“总理,徐世昌如何回复?”段祺瑞刚回到国务院,徐树铮便赶过来问道。
“徐世昌是答应了,不过最后结果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话虽如此,段祺瑞此时心情总算好了些道:“右铮,你代我到奉天去跑一趟。见见叶重,一是把他这个实力派稳下来,避免和日本人更大的冲突,另外尽量拉拢他。至少不能让叶重和冯国璋联手。”
“卑职省得,把手里重要的事和下面的人交待一下,明天就动身去奉天。”徐树铮道
“嗯。”段祺瑞对徐树铮行事风格还算满意。
“只要能解决这次中日争端,借机取得日本人的支持,再拉上叶重,中央就算暂时稳定下来了。”段祺瑞心里也有一本账,取得日本人的支持后,利用日本人的贷款再行扩军,只要在军力上胜过叶重和冯国璋两人,到时候便不需要如此忌惮他们的联手了。
第124章 郑家屯(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