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之死-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皇位的阶梯,再往上一窜,屁股就可以坐上宝座矣)。他的一位美丽小老婆,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劝他不要出门。重卓先生对这种妇人之见,当然嗤之以鼻。俺老董百战英雄,大江大海经多少,谁敢碰我?虽然他不听劝告,但他仍下令加强戒备。从他的太师府到皇宫,军警夹道林立,箭上弦,刀出鞘,精锐强悍的骑兵卫队,把他乘坐的座车团团围住,他最宏信的心腹将领吕布先生,骑马执戈,前后巡逻护卫,这真是铁桶般的保护网,即令二十世纪,恐怕机关枪都打不透。
而就在这时候,董卓先生另一位宠信的心腹将领,骑兵司令(骑都尉)李肃先生,带着他的贴身勇士,在皇宫的北掖门布防。董卓先生座车刚到,马又忽然惊叫,不肯前进。董卓先生这才有点心神不宁,决定回头。可是吕布先生坚持不可,他坚持是有道理的,如果只因为马惊就吓成这个样子,以后就没有威信啦,怎么能再统率大军乎哉。董卓先生采纳了这项意见,继续前进。就在这一阵对话的当儿,李肃先生举起铁戟,迅雷不及掩耳的向董卓先生当胸刺去,谁晓得董卓先生早就防着这一招,他虽外穿锦袍,却内着铠甲。李肃先生一戟下去,竟没有刺进去,立刻慌了手脚,急忙再刺第二戟,只刺中董卓先生的手臂,董卓先生一头撞到车下。

 肚脐眼里燃油灯
董卓先生栽下座车,急忙叫曰:“吕布何在?”呜呼,吕布何在,吕布就在身旁。吕布先生举起铁矛曰:“有诏讨贼。”董卓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誓死效忠他的两个奴才,全背弃了他。董卓先生不象恺撒先生,恺撒先生在发现布鲁克斯先生背弃他时,失望的叹曰:“怎么,还有你?”而董卓先生不过一个暴徒,说不出这种感伤的话。他的反应是破口大骂,骂吕布先生曰:“你这条狗,敢如是耶?”吕布先生当然“敢如是耶”,一矛下去,前胸进去,后胸出来,董卓先生就完了他妈的蛋。
董卓先生一死,接着是可怕的报复。长安城一片欢腾,把他阁下肥胖的尸体拖到大街上,就在他肚脐眼里燃起油灯,一天一夜不熄。然后政府军在将领皇甫嵩先生率领下,攻击有三十年存粮的郿坞,把董卓的全家,包括老娘、妻子(那位劝董卓先生不要出门的美丽少妇,也应在内)、儿女,全部杀光。老娘九十岁高龄,逃到郿坞门口,向政府军跪下哀告曰:“请饶我一命。”话还没有说完,大刀一挥,已身首异处。她活得太久了,如果几个月以前死掉,她会享到人间最大的哀荣。人生,有时候活得太久,并不是福。
——吕布先生所以背弃他的恩主董卓先生,《三国演义》有一段香艳的爱情故事。次席宰相(司徒)王允先生有一位义女,就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女士,王允先生最初把他许配给吕布先生,接着再把她献给董卓先生,作为他的姬妾。然后向吕布先生垂泪,告诉他他的未婚妻被董老贼抢去啦。这个挑拨离间的计谋获得空前成功,吕布先生终于向“老贼”报了夺妻的一箭之仇。
——貂蝉女士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八百年,直到二十世纪,仍有她的电影故事上演,卖座奇好。不过,因为“正史”上没有关于她的记载,以致很多人疑心有没有这么一位重要角色。两性间的关系,是促使历史发展或改变方向的动力之一,至少在我们所报道的皇后之死篇幅中,可得到证明,读者老爷千万不要忽视。有貂蝉这位美女也罢,没有貂蝉这位美女也罢,有一件事可是确定的,吕布先生是老董最最亲信的心腹将领,夫任何恶棍头目,所以能成为恶的头目,都是靠这种最最亲信将领支持他。所以在最危急时,董卓先生还喊:“吕布何在”,想不到最最亲信的将领却来一个倒马椿毒。
董卓先生死后,东汉王朝政府的大权,落到王允先生手上,真是狼崽子下兔崽子,一窝不如一窝。大概象道家学派的理论,东汉王朝,气数已尽。对本文而言,也就是董贵人女士和伏寿女士,已命中注定了要被全家处决矣。呜呼,王允先生是一个跟董卓先生同类型人物,虽然他仅只是一个文人,手里没有兵权,但其蠢如猪则一。东汉王朝因董卓之死,呈现可能复兴的契机,被王允活活扼杀。
董卓先生死后,东汉政府颁下大赦令,对董卓的凉州兵团和将领们的罪恶,一律不再追究。这时董卓先生的女婿牛辅先生(比董卓还要昏暴的家伙),正率领一部分凉州兵团,驻屯陕州(河南省陕县),拒绝投降。吕布先生派李肃先生率军前往征讨,大败而归,吕布先生跳高曰:“你怎么如此脓包?”把李肃推出辕门,就地正法。
——李肃先生跟吕布先生是同乡挚友(同是九原郡人,九原,今绥远省五原县),又同谋刺杀董卓先生,感情至笃,想不到却只因一场败仗,竟然翻脸无情。一则吕布先生本质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朋友算老几?二则吕布先生显然企图独霸“杀董”之功。吕布先生于六年后,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一九八年,被曹操先生的兖州兵团捉住,绞死。
牛辅先生虽然战胜,但他却是一个庸才,战场上的一次胜利,不但没有带来兴奋,反而带来恐慌。董卓已死,大家知道陷于孤立,随时会再受到中央政府更强大的攻击,这种压力造成精神过度紧张。于是,有天晚上,军营夜惊,士兵们无缘无故的,从梦中号叫而起,疯狂般互相屠杀,等到好容易清醒,已死伤狼藉,使气氛更加恐怖。牛辅先生目睹惨状,想想前途,忽然壮志全消,把他所抢掠的金银珠宝,打一个小包袱,带着最最亲信的卫士胡赤儿先生,抛下大军,跳城溜他娘的啦(天下竟有这种鼠辈将军,也算一奇)。走到中途,胡赤儿先生脑筋一动,牛辅这个威风凛凛的家伙,现在成了落汤鸡,而且是一个政府缉拿的要犯,跟着他还有啥苗头,不如干掉他,一则可把金银珠宝全下腰包,二则还可向政府领赏邀功,不但有银子可拿,还可能封官封侯哩。越想越对,就把牛辅先生的尊头砍下,持往政府军献宝。却被吕布先生毫不客气的拉出处斩,命财两空。
——即令是忘恩负义的人,也厌恶人忘恩负义。吕布先生之杀胡赤儿先生,正是此也。生在乱世,人性的弱点更容易暴露,杀杀砍砍,缠到最后,连是非都难分辨矣。
牛辅先生一溜,军中失去了主帅,西凉兵团乱成一窝蚂蚁,不但不能再战,眼看就要一哄而散。牛辅先生的部将李催、郭汜、张济,大起恐慌,商量的结果是,他们派人到长安,请求政府赦免他们这次抗命的行动。这是一个重要关键,关键握在宰相王允先生之手。

血溅后衣
西凉兵团请求赦免的专使到了首都长安,宰相王允先生一口拒绝,他的理由比敲锣还要响亮,曰:“国家大事,岂是儿戏?在法律上,叛乱就是叛乱,政府已经宽大为怀,大赦了一次,他们不知悛改,现在招架不住啦,再哀哀讨饶,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有人提醒他,宰相跟法官不同,法官钻到条文里过日子,宰相总揽全局,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必须考虑到政治影响,选择最大利益。王允先生凛然曰:“一年之中,颁发两次大赦令,政府还有啥尊严?我这样决定,正是为了国家千秋万世的最大利益。”
西凉兵团既得不到赦免,他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下武器,被绳捆索绑,拖到军事法庭上,砍掉尊头。一是索性蛮干到底,即令失败,不过跟没蛮干一样,反正是死定啦,万一闯出了点万儿,那就贵不可言矣。他们选择了后者,向长安挺进。政府派出阻击的军队节节溃败,吕布先生几乎被生擒活捉,落荒而逃。长安不久就告陷落,王允先生陪着皇帝刘协小子逃到东城宣平门楼上,吓得浑身发抖。西凉兵团把他们团团围住,这时候,王允先生的凛然嘴脸没有啦,把自己所说出的理由全部吞回去,他以皇帝的名义,下令大赦。
西凉兵团这时候已不在乎什么大赦不大赦,他们指名要王允先生下来跟他们对话。王允先生无可奈何,只好下来,被押解到西凉兵团军营,现在轮到他请求大赦矣,西凉兵团当然不会“一年之中,三次大赦”,羁押了几天,受尽了凌辱之后,被刽子手处决。
——前已言之,不懂政治的人,偏偏坐在非懂政治才可以坐的座位上,是中国历史反覆重演的悲剧。使中国人因一个蠢货的错误决策,付出流血屠戮的代价。王允先生拒绝大赦,不过是一个比芝麻还小的例证,但他却按下东汉王朝灭亡的第二个电钮,加速了长期内战。
西凉兵团是一群暴徒,夺取长安后,皇帝刘协小子落在他们手里,将领们纷纷当权,士兵们除了奸淫妇女,就是抢劫杀人。首都成了匪窟,物资缺乏,粮食比黄金还贵,大街上堆满尸体。而西凉兵团又发生内哄,李催、郭汜互相攻击,李催先生把皇帝刘协小子掳到他军营,郭汜不甘示弱,把全体政府高级官员也掳到他军营。几个月下来,数万人战死,长安成了鬼城。一直到另一位将领张济先生,从陕州(河南省陕县)前来调解,两个混蛋发现这样搞无法善后,也就同意各交出人质,允许皇帝还都洛阳。
可是,当皇帝刘协小子刚逃出长安,李催、郭汜忽然大吃一惊,怎么糊里糊涂把权力魔仗放走了呀,这简直是天下第一大笨。于是,两人重新结合,联军追击,一直追到弘农涧(河南省灵宝县西南,黄河小支流),本文女主角之一,董贵人女士的老爹董承先生,他是皇帝刘协小子的舅父,率领他的一支脆弱的警卫队迎战。抵挡不住西凉兵团,全军崩溃。刘协小子,和本文另一位女主角伏寿女士——她已是皇后啦,向东逃命,逃到曹阳(河南省灵宝县东),追兵已至。大家成了瓮中之鳖,小皇帝夫妇日夜哭泣。董承先生一面使缓兵计,派专使去西凉兵团,要求和解,扬言愿把皇帝交出来;一面派专使到河东(山西省),向黄巾变民的残余部队首领,请求援助勤王。黄巾部队连夜赶到,大破西凉兵团,但西凉兵团卷土重来,黄巾部队失利。刘协小子困在陕州(河南省陕县),一筹莫展。事实上已不可能到达洛阳,董承先生于是计划北渡黄河,逃向河东(山西省),只有如此才能摆脱西凉兵团的纠缠。
《后汉书》上对这一段渡河,有悲凉的报导,曰:
“使李乐(黄巾部队将领)先渡,具舟舡,举火为应,帝(刘协)步出营,临河(黄河)欲济,岸高十余丈,乃以绢缒而下,余人或匍匐岸侧,或从上自投,死亡伤残,不复相知。争赴舡者,不可禁制。董承以戈击披之,断手指于舟中可掬(柏老按:这些人都是忠于皇帝,誓死不二的男女,却如此下场),同济唯皇后(伏寿)、宋贵人(柏老按:董贵人女士还没登场)、杨彪、董承,及后父伏完等数十人。”
这是《董卓传》上写的,《伏皇后纪》上,特别指出,这次悲惨的渡河之役,人人性命不保,更不要说身外之物啦。只伏寿女士,却一手扶着哥哥伏德先生,一手挟着十匹绸缎。董承先生教她扔掉,她不肯,这是她的唯一财产矣。董承先生教宫廷印信官(符节令)孙徽先生强制执行,伏寿女士挟着不放,孙徽先生用刀向她身旁的侍卫砍去,那个可怜的侍卫大叫一声,栽倒在地,鲜血溅满了伏寿女士的衣裳,伏寿女士吓出冷汗,才算抛弃。
——董承先生看起来一脸凶恶,史书上没有说明他为啥有这种举动。柏扬先生想,可能是伏寿女士因挟着绸缎缘故,行动不便。咦,伏寿女士不过十几岁小女孩,似乎不知道,如果被俘,万事皆空,如果再登宝座,要啥有啥,几块绸缎算屁乎哉。

 皇帝第一次夺权
渡过黄河,暂住安邑(山西省安邑县),这时已是一九六年一月。到了七月,才算还都洛阳,而洛阳早已成为一片焦土。州郡各拥强兵,形成半独立王国,没有几人还记得这个破落的中央政府和娃儿皇帝。史书曰:“是时,宫殿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科长级)以下,自出采食,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士兵所杀。”然而,在这样穷困的环境中,仍然内斗。黄巾部队首领之一,现在官居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的韩暹先生,又走上董卓先生的覆辙,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董承先生无力跟他抗衡,听说兖州(河北省濮阳县)州长(牧)曹操先生,兵强将广,而且距洛阳最近,只六百公里,就派出密使,邀请他带兵前来首都保驾。这跟当年何进先生邀请董卓先生,完全一样,读者老爷如果不是白痴,一定可以预测到它的结局,只要兖州兵团踏进首都一步,中央政府大权,便天经地义的滑到曹操先生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