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位皇帝陛下的思维跨度也太大了,说着如何惩治张邦昌,怎么说着说着,就骗到了死节。可是听到皇帝陛下问他,愿意死节时,李纲毫不犹豫的说道:“两位先皇有李若水;陛下也有微臣,若是大宋真的亡了,臣愿意跟谁陛下共赴黄泉!”
    赵朴心中道:“这大概就是李纲最大的优点吧!”
    李纲不是一个好的宰相,心胸气度不行;李纲也不是一个好的辅政大臣,与朝堂大臣关系差到了极点;李纲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名将,有些赶鸭子上架;李纲也不是一个好的谋士,书生意气太重总之,接触之后,就会发觉李纲身上有太多的缺点,让人无法忍受。
    不过他却又最大的优点:热爱大宋,忠于这片土地,忠于大宋。
    一旦大宋亡了,这位可能真的以死殉国。
    “李卿的忠心,我是知道的;可是并不是人人都像李卿这样忠心。一旦危机时刻,大多数的士大夫能够守节吗?”赵朴冷笑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未来会出现降兵如潮,降将如云,弃节气者不可胜数!”
    “那些投降者中,有些是金军的铁杆死忠,那是必杀之人;而一些则是摇摆不定,属于墙头草,那是要打击的;而有些人在曹营,心在汉,这是积极拉拢的一类!总之必杀死忠,打击摇摆不定者,拉拢心向我朝者。”
    “而张邦昌,不是金军的死忠,只要不是死忠,就不能杀!因为杀了张邦昌,就意味着将那些墙头草,推到了金人的怀抱中,摇摆不定者成为了金军死忠,而那些一心想着我朝的,则会大受打击!”
    “金军既然能扶植张邦昌为儿皇帝,也能扶植另一个为儿皇帝。为那些儿皇帝留一条后路,免得他彻底倒向了金军!”
    李纲仔细听着,点点头道:“可是不惩治他,反而是给予高官,似乎有些不妥当!“
    “惩治他是必然的,但是不能死人;惩治他是必然的,但是如今时机不对。如今一切以稳定为主,稳定压倒一切!”赵朴道。
    “只是如今民怨沸腾,不惩治张邦昌,如何稳定?”李纲提出了疑问。
    赵朴心中愕然,思考了一会后,点点头道:“你说的有些道理。靖康耻,留给百姓太多的屈辱,心中早已经淤积了太多的愤怒,急需要发泄,而他就是最好出气筒!”



第137章尘埃落定
    每个朝代总会有施政错误,百姓们就会认为朝廷内出奸臣,要惩治奸臣,这时一些人就要倒霉了
    而在金军南下,威逼汴梁时,李纲整出一个六贼,六贼成了出气筒,消减了愤怒的民意。其实六贼很冤枉,他们的确是结党私营,的确是打击报复,的确是坏事干尽,可是金军南下管他们毛线,将所有的罪名推在他们身上,也太看得起六贼了。
    如今靖康之耻,百姓憋屈到了极点,急需要发泄怨恨之意,张邦昌这个儿皇帝就成了最佳的出气筒。谁让他倒霉呢!
    张邦昌本来罪不至死,可是百姓要发泄情绪,于是他必死。
    恍然间,赵朴有些明白,他思考问题太过理性了,却忽略了很多事情充满了感性。人是感性动物,思考问题,做事情,不会时时刻刻保持冷静,保持睿智,往往是意气用事,做一些偏激,甚至是错误的事情,直到了做了之后,才发觉是错误,甚至一直认为正确。
    愤怒和仇恨,往往蒙蔽了许多人的理性,冲动行事。就好比,宋金之间的实力差距,还都汴梁的坏处,如何抗金等问题,难道这些大臣真的不知道吗?
    仔细思考,很清楚分析到其中的利弊。不过在靖康之耻,这样千古未有的大耻辱面前,许多的大臣早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早已经忘记了理智为何物,往往是采取激进,冒险,极度不靠谱的抗金方针。
    他们智商本身很高,可是在仇恨的影响下,变成了二五零。
    可是赵朴却是穿越而来,思想中保留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别看此时你死我活,几十年后,照样是一家人。因而,他自始至终是一个局外人,因为是局外人,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宋金之战,少却了几分情绪化,偏激化,多了理性与合理。
    
    张邦昌还是免不了流放,被贬至潭州“安置”,“令监司守臣常切觉察”,饮食起居都要向尚书省报告。
    总之是一楼到底,再无翻身的机会,而此时应天府的百姓,以及官员们连声欢呼万岁,似乎他做了一件极为伟大的事情一般。赵朴得知,百姓大臣欢呼的情形之后,心中直翻白眼,打不过主子,就拿奴才出气,果然是够有风格。
    不过他无暇顾及这些。
    李纲、宗泽、张所等人要赶赴各地防备金军南下,按照金军的习惯,多是秋高气爽,马肥的时刻出兵。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构筑防御体系,免得金军南下时,束手无策。
    而朝中政务都交给汪伯彦、赵鼎、范宗尹三人。汪伯彦是议和派,而赵鼎是主战派,而范宗尹则是一个面团。他们三人都是有才能的,不过缺点也是巨大的,汪伯彦太过圆滑,赵鼎太过刚正,而范宗尹则是墙头草。
    这样的三人组合,最为精妙,可以防止独揽大权。唯一的缺点,就是三人争吵不断,行政效率会下降,于是赵朴则是提出小事不决三人表决,大事不决他处置。
    而有这三人的存在,赵朴总算是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了出来,专注于军队建设。
    如今是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有了一只强军,才能有生存的本钱。有了一只强军,才能有生存的本事,进一步说,可以称霸天下,灭了金国,一统天下;退一步可以划江而治,南北对峙。
    一切都要服从于军事,一切都要以军事为上。
    只要军队上不出问题,只要牢牢握紧枪杆子,即便是出上几个奸臣也不要紧,他可以轻易的罢官,轻易的流放,完全随着他的心意。
    而军队中,八字军身为他的嫡系,需要紧紧抓在手中。
    此时,赵朴当了皇帝,可是这个皇位极为不安稳。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敢于杯酒释兵权,因为他就是当时最大的军阀,手中握着强军,不怕手下武将不交出兵权,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他正好平了那些不忠心的武将。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敢于大肆杀戮大臣,因为他就是军阀出身,不怕杀戮大臣太多,造成麻烦,因为他有军队弹压。
    许多开国皇帝,往往是独裁的,多数是暴君,往往是臣子不得不屈从于君王,因为这些开国皇帝都是军阀出生,手中握着的嫡系军队,最为忠心,战斗力更是强大。不怕手下的大臣不服,谁造反,灭了谁。
    而赵朴想要抗金成功,必须要集权,必须要走那些开国皇帝必走的道路。
    在他看来嫡系部队,要最忠心,绝对不背叛;也要做到战斗力顶呱呱,压倒其他军队。这样才是合格的嫡系部队,若是嫡系部队仗着他的宠幸,战斗力战五渣,军纪败坏到了极点,甚至是尾大不掉,那就悲剧了。
    孙子兵法上说:“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般关怀,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亲近,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
    培养嫡系,这是许多皇帝都喜欢玩得事情,只是许多人都是培养失败。所谓的嫡系往往是骄横至极,指挥不灵便,甚至是发生兵变威胁皇位。
    培养军队很重要,不能假手于他人。
    假手于人他人,培养出来的军队,相当于领养来的儿子,看似亲近,其实疏远。只有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培养许久,才是真正的的嫡系。不要想着偷懒,不要想着速成,更不要想着名将在手,天下我有。
    一切都要靠自己!
    于是,在处理完毕大多数的军务之后,赵朴时常前往军营中走,有时还住在军营内。
    而在赵朴住进军营的时刻,朝廷山下各个劝阻的声音也是传来,理由很多,无非兵事乃是贱业,身为皇上岂能亲至;皇帝应当以政务为本,军事之事,交予他人就足够了,不必事必躬亲。
    各个劝阻的奏章,足足有三尺厚。
    赵朴看着都是发笑,果然读书人太清闲了,闲的蛋疼。
    他没有亲自出手,而是静静的等待着,三个宰相的出手。
    宰相,不仅要提皇帝处理政务,还要替顶缸。这些麻烦事情,宰相自然要处理,而不能打扰了皇帝陛下的雅兴。
    果然,不仅之后三个宰相出手了。王伯彦借助着这个机会罢免了一部分不对头的官员,而赵鼎借助这次机会,挖掘了一些同盟者;而范宗尹也是捞取着好处
    Ps:最近十几章,主要讲述猪脚当了皇帝,统一思想,综合议和派、主战派之间矛盾,统一抗金思想。有些人可能觉得有些水,有些拖拉,但是我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打仗之前,必须要统一思想。
    思想不统一,如何打仗。
    靖康之耻后,可以说从高层到底层,都是思想混乱。这时,猪脚最需要统一思想,缓和抗金派、议和派之间的矛盾,同时认清楚各个主要大臣的性格,才能等。
    接下来,猪脚将要训练强军,乱世中军队为先



第138章早朝
    “又是一天!”赵朴睁开眼睛,又一天到了。
    看向了一旁的沙漏,只见时间正好是五点钟。此时已经是夏天了,五点钟正好是天亮的时刻,此时正好上朝。而此时身边的王舞月也醒了,起身帮他穿衣服,收拾妥当之后,赵朴开始上早朝。
    宋太祖没有定每日早朝的规矩,五日一朝是王安石提出来的。到了宋徽宗时代,就给废了,因为他常常陶醉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有事出班,无事退朝就从他开始的。
    如今,他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是要新人新气象,恢复了五日一朝。
    总之大宋的皇帝是幸福的,可以睡上一个好觉。而不必像后世的满清那样,三点大臣起床,一直磨磨蹭蹭到七八点,回去再补觉。
    总之五日一上朝,可比后世的天天上朝可好多了,正所谓上朝时间越多,浪费时间越长,抓紧时间上朝,不如抓紧上朝时间。
    而上早朝,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刷新存在感,让大臣都认识一下皇帝陛下,而皇帝陛下也对手下的大臣混个脸熟。
    一开始上朝时,赵朴的确是很是兴奋,可是渐渐的就有些无趣了。每次上早朝,弹劾的时间占据一大半,彼此间相互斗嘴占据了一大半。赵朴不得不规定,上朝之前,大臣们必须要将上早朝的内容提前上交。皇帝仔细阅览之后,将其中重要的几点,重点讨论。
    上早朝,也主要是为了讨论这些内容。
    只有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用来自由争吵。
    
    “我朝,武备松弛,如今急需要重建新军。重建新军,最需要的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只有建立武备学堂,专门培养中低级武将!今天,主要讨论筹备武备学堂!”此时,赵朴再度抛出一个大命题。
    “武备学堂?”
    底下的大臣,立时间互相低声议论起来。
    “陛下不可”这时,一个大臣立时出列,摇头晃脑的说出了反对的理由。
    赵朴懒得辩论,身为皇帝时不需要亲自出手,自然有许多小弟出手。果然立刻跳出一个大臣,支持筹建武备学堂。
    于是朝堂之上,很快的分成了两派,彼此的相互争吵着,而赵朴仔细的听着,手中的笔不断的记录着要点。有些问题不吵不知道,一吵大家都知道,谈论之后,未必能见到真知灼见,却可以将矛盾表面化。
    出现矛盾不可怕,就怕矛盾出现了,却不知道,最后问题越是积累越多,最后集体喷发。
    武备学堂,筹建起来很是苦难,因为这会扩大武人的势力,最后威胁士大夫的利益,引动士大夫的集体反扑。
    大宋国策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决策层都是文人,没有一个武人,就说明了这一点。而武备学堂,则以培养武人为主,从武备学堂出来的,多数都会成为武将,乃至是日后的高层,这些武将会与士大夫发生剧烈的冲突。
    例如;种师道是武将,而李纲是士大夫,于是同样是主战派,也是纠纷不断,内斗不断。
    士大夫不反对建立武备学堂才怪呢!
    而一些支持筹建武备学堂的,则是聪明人。他们清醒的认识到了,筹备武备学堂是必然的,根本无法阻止,不如顺水推舟,从中获利。
    而赵朴一开始看着双方吵架,觉得很是有意思,可是渐渐的脑袋有些迷糊,靠在龙椅上,迷上眼睛睡着了。昨天与王舞月折腾的太厉害了,睡觉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