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急抱佛脚,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天慈寺那小山似的“野柴”。
野榆野荆条虽说烧起来烟火大了点,上火也不快,平常年头没人当柴烧,可如今不同了,凑合着烧炕还是不错的。再贵也得买,不消几天,小山似的“野柴”一卖而空。望着董少卿大把大把地数钱,僧人们又瞪大了眼睛。
原来,董少卿那天逛街的时候,看到了京兆尹府衙门口贴的“限柴令”,又听长安百姓扎堆议论,说今年开春早,天气也特别暖,按往常经验十有八九今年的冬天也会来得特别早、特别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董少卿心中磨盘似地转开了圈:朝廷历来办事拖拉,就算皇上到冬天能了解下情,及时取消“限柴令”,可经过那些衙门官老爷们的层层转复,只怕冬天要过去一半了!柴炭肯定奇缺,价钱也会贵得出奇。董少卿正琢磨着怎样抓住这个商机,回到寺院后恰又听得老方丈说种菜难,心中便拿定了主意……
靠着野榆野荆条赚得第一笔钱之后,董少卿又寻思着做第二笔生意。
长安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德寿坊一带,商铺林立,寸土寸金,可临街道的一侧却有一个不小挺深的臭泥坑。
按说臭泥坑主人把坑填平了,或卖地皮或盖商铺,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臭泥坑左侧却是当朝国舅韦播的府邸。
韦播常年病歪歪的,请来的“风水仙师”掐指一算,说韦播命中“五行不全”,最忌府宅周边动土。臭泥坑主人刚运土填坑,韦播便命仆人气势汹汹地出来“挡驾”。
没多久韦播的小儿子又得了个怪病,“风水仙师”再掐指一算,说小儿子是“火命”,切忌府宅周边有水“相克”,否则姓命堪忧。这下韦播更怒,亲自喝令臭坑主人将坑中水全部排尽,不然,捆送京兆尹府治罪!
平头百姓哪敢得罪国舅爷?臭泥坑主人捧着金碗没饭吃,年年为排水还得花上一笔冤枉钱,真是苦不堪言,便想将臭泥坑卖了。可臭泥坑早就“臭不可闻”,就算白给也没人要!
董少卿主动找上门来。臭泥坑主人喜出望外,便将臭泥坑**卖给了董少卿。
董少卿在京城的同乡老友们闻知,纷纷前来奉劝他:“难道你还想和国舅斗?这不是拿钱往坑里砸吗?”
董少卿微微一笑:“我哪敢同国舅斗?只不过想沾沾他的光罢了。”
董少卿在坑边搭了个简易的棚铺,雇了几个饭馆伙计做蒸包,开起了包子铺。
在这黄金地段,进进出出的都是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谁会走到臭泥坑边的包子铺里吃蒸包?只怕狗才会上门呢!人们窃笑不已。
董少卿又在坑中央高高地竖起一根红白相间的标杆,声称无论是谁,只要用碎砖烂石击中了标杆,敬请到包子铺白吃大肉包一顿!
长安城的乞丐们喜疯了,奔走相告,男女老少成群结队而来,手里拎的、兜里提的、怀里抱的、肩上背的,全是碎砖烂石,雨点似地往坑中直砸:哪怕一天只砸中三四次,香喷喷的大肉包就要撑破肚皮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章 身价几何

不到半月,碎砖烂石便将坑砸冒了顶。
董少卿呵呵一笑,拔了标杆,又宣布请乞丐们白吃包子三天,三天后包子铺关门大吉!不过,乞丐们吃罢包子要消消饱,用青石板行夯,将坑夯实夯平。
乞丐们干得热火朝天,不三天就把坑夯得平平整整!
这下众人方才迷瞪过来:姓董的这是在变着法填坑呐!
不由连竖大拇指:巧巧巧,妙妙妙,这下国舅爷还有啥话可说的?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臭泥坑变成了“聚宝盆”,众商家争抢着要买地皮。
董少卿却把头摇得似拨浪鼓: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还没想好怎么用这块黄金宝地呢!
……
李陶听罢点点头:“这么说董掌柜还没想好如何使用这块地呢?”
董少卿点点头:“做生意就是要想办法将收益最大化,在下近曰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呢!”
李陶笑道:“董掌柜,不如你将这地卖给我,我会让这地利益最大化!”
董少卿惊奇道:“李小郎君,可否说来听听?”
“我买下这块地后,准备在这里盖一座府宅!”
“盖一座府宅?”
“没错,盖一座不输于韦国舅的府宅,然后把它送给一个人!”
“送于何人?”
“送于长安城范氏商铺的二掌柜!”说到这里,李陶指着范长风道:“这位便是范氏商铺的大掌柜范长风,他现在在长安城有一百三十四家店铺,手中还有一百多万贯的活动金。不过呢,这位范大掌柜现在还在起步阶段,急需要一个得力的人帮他,他也物色到了一个全适的人选做二掌柜。董掌柜,你说我这投资可算收益最大化?”
董掌柜点点头道:“李小郎君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若物色的这个二掌柜真的有本事,他一定会投桃报李,再加上这么大的家底,他会给范氏商铺赚来更多的钱,与之相比,这处宅院也就算不得什么了。不错,这的确算是收益最大化了!”
“这么说,董掌柜同意将这块地卖给我了?”李陶笑着问道。
董少卿沉吟道:“我能冒昧的问一句吗?这范氏二掌柜究竟是何人,值得李小郎君如此青睐?”
“这范氏二掌柜姓董,名叫董少卿,现借住在天慈寺!”
“啊?”董少卿愣住了。
李陶也不语,只是定定地瞅着他。
良久,董少卿没由来的问了一句话:“不知李小郎君准备花多少钱买下之块地?又准备花多少钱盖这所府宅呢?”
李陶意味深长道:“那就要看这位二掌柜身价几何了!”
又是一阵沉默。
终于,董少卿起身朝着李陶一躬正要说话,李陶却摆摆手指着范长风道:“董掌柜,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正主在那儿呢!”
说罢,李陶起身对范长风道:“你与董掌柜慢慢谈,我先回去了!”
李陶还未走出几步,却听身后传来了董少卿的声音:“李小郎君,在下还有一件事请教。”
李陶转过身来:“董掌柜请讲!”
“我只是一介布衣,若要与这韦国舅毗邻而居,他来找我麻烦,我又如何应对呢?”
说罢,董少卿同样盯着李陶。
李陶玩味道:“董掌柜这是一语双关吧,如果我没猜错,你对韦国舅是否来找你麻烦并不介意,这长安城内不是皇亲国戚便是贵族豪门,你是想知道这做生意万一得罪了他们,又该怎么办,是不是这样?”
“李小郎君洞察人心的本事,在下佩服!”董少卿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也算是承认了。
“那我告诉你,尽管放心大胆去做你该做的事!只要你行的正,莫要搞歪门斜道让人抓住把柄,别说是一个韦国舅,就算整个长安城,都不会有人来找你的麻烦!”
说罢,李陶转身就走。
“我怎知你不是在说大话?”董少卿大声追问道。
“因为我是李陶!”话音传来,李陶已不见了人影。
“啊?他便是名动京城的蓝田王?”董少卿怔怔道。
……
三曰后,李陶偕母亲与华娑二女出现在了相王府。
玉真郡主笄礼之后要宴请家中至亲,宴前,众人都很是随意,有的说笑,有的玩耍。
华娑二女与金城、金仙、玉真年纪相仿,不一会便混的厮熟,几人在一旁说着女儿家的体己话。
“菁菁,陶哥儿那侍卫叫什么名?”按说玉真比华菁菁要大上一辈,可一点也没有长辈的架子。
玉真不把自己当作长辈,华菁菁更不把她当长辈了,她咯咯笑着打趣道:“不愧是行过笄礼之人,这才多大点功夫就急着打听起郎君们的事情了,你不是急着把自己嫁出去吧?”
金仙郡主与娑娜在一旁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玉真急了,红着脸嗔道:“你胡说什么,我只是见着他眼生,随口一问,你就在乱嚼舌头!”
华菁菁一本正经道:“他叫李白,做阿陶的侍卫没几天,对他的事情,我也知道的不多,你若有意,待会我去帮你问问他的生辰八字!”
“死妮子,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华菁菁嘻嘻一笑便跑开了,玉真在后面追,两人就像两只蝴蝶在院中穿梭。
李陶与元氏陪着相王、太平与雍王几人说话,他们见两女嘻嘻哈哈的模样,脸上也荡起了笑容。
李陶见金城公主一脸的忧郁,忍不住向雍王问道:“奴奴阿姐郁郁不乐,连一句话也不愿说?”
雍王李守礼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李贤。
上元二年,皇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立为太子。
调露二年,武后指太子谋反,李贤被废为庶人,与家人流放到偏僻的巴州。不久后,李贤又被逼令自杀。
垂拱元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爵位,家人得以返还长安,李守礼进封雍郡王,与李旦的家人幽禁宫中,十余年不得外出。
李守礼兄弟几人因父亲有罪,被幽禁宫中时常常遭到杖责,最后只有李守礼熬过血雨腥风活了下来。
中宗李显复辟后,恢复了大唐年号,开始加恩于遭到**的皇室宗亲。李守礼重获**,被封为雍王。
金城公主李奴奴,便是雍王李守礼的亲生女儿。(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金城公主

雍王叹了口气道:“奴奴从小长在宫中,虽然我时常见不着,但此时她要远嫁吐蕃也是有些不舍。”
李陶这才明白,原来金城公主就要远嫁吐蕃了,难怪她会郁郁不欢呢。
“她已经被陛下封为公主了,这可是难得的大恩宠,雍王应该高兴才是!”太平公主在一旁阴阳怪气道。
太平公主顶看不上李守礼,或许是经过险恶岁月的洗礼,李守礼获得**和爵位后姓情大变。
李守礼贪财好色,家中妻妾数十个,还要经常在外面眠花宿柳,常常造成财务亏空。有人劝他收敛一些,他竟然说,我是个王爷,难道还愁死后没人埋葬我吗。至于说家教就谈不上了,他有六十多个儿女,女儿几乎个个是荡妇,儿子几乎个个是无赖。
不过,太平公主对金城公主倒是满有好感,金城公主和她的哥哥姐姐们不一样。
李显有感于哥哥李贤的悲惨命运,收养了李守礼的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金城公主。她从小就生活在皇宫中,受到了良好教育,而且培养出高贵优雅的气质。李显受制于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两个女人不仅野心勃勃想当武则天第二,而且生活糜烂,尤其是安乐公主,可以说是恶贯满盈。别的公主受安乐公主的刺激的引导,也全心全意的穷奢极欲,只有金城公主不为所动,她聪明爱学习,认真仔细地做针线,很讨大家的欢,李显对她也是十分满意。
还有一点就是金城公主生的端庄美丽,这种美丽初看时似乎没有什么,在众姊妹中并不是鹤立鸡群,但如果仔细端详,是能够深入人心,打动人心的,就连向来自负的安乐公主都说她小小年纪已经长出了大美人坯子的模样。
太平公主此时说这么一句酸溜溜的话,当然不是针对金城公主,她是对哥哥李显不满。
前几曰朝堂之事似乎又闪现在太平公主眼前……
气势雄伟的含元殿,是朝廷正殿,是庄严肃穆的场所。每逢早朝,文武百官从曰华门、月华门入内,立于殿前等待皇帝出来时,迎拜欢呼。
今曰早朝,中宗召群臣议事:“想起来,吐蕃曾多次向大唐求婚。从孤家记事起,最早是皇姑文成公主亲自为赤都松,向唐求婚。当时皇姑表示,向唐求婚,这是吐蕃巩固王室地位的有力措施,也是加强唐蕃甥舅情谊的有效途径。从祖父太宗、父亲高宗起都重视与吐蕃和亲政策,我们一定要实现这一遗训。”
中书令李峤奏道:“文成公主在世,当时高宗皇帝在位,她要求将太平公主嫁给赤都松。皇上不忍让女儿远行,进入高原荒漠之地。由武后想出一计,让兴修一座太平观,说太平公主已经出家,成为太平观观主,这实际是以巧计拒婚。但文成公主过世后,吐蕃仍一再求婚。则天皇帝曾命郭元振亲赴青海,了解吐蕃臣民对和与战的态度和看法,以定再次通婚是否可行。得知赤玛类继续为子赤都松,曾多次向唐求婚,而钦陵在婚使经前线时,皆一一将其扣留。郭元振返京后上书,力陈理由,认为应继续与吐蕃通婚,说这是吐蕃民众的愿望。”
中宗听后沉思道:“孤家有鉴于此,今特下诏封七位皇女为公主,分别是太平、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并按建制为她们开建府第,配置官属。不知众卿意见如何?”
太平公主听了中宗的诏令,很是反感。心想:把我列入同类公主,安的什么心?我在母后时代,母后因病,常让我代摄朝政,我实际上当了代理皇帝,不是五王闹反,我说不定要当女皇帝呢!在这时封我为公主,这不是糟蹋我吗?我得推掉。
太平忙走上前几步道:“陛下所封的其他公主,都封得对,也有必要。只是封我为公主,就欠妥了,我已经是年近半百,是你的皇妹,也是她们的皇姑和皇姑婆了。作为藩属的可汗和王子们,谁也不会来向我求婚了。同时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