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收书籍以资诸生诵览。至此正学书院才恢复正常。
正学书院由于其历史悠久、并且期间出过多为名士的缘故在北方特别是陕西具有特别大的影响力。而吕柟在进入正学书院之后就是靠着自己的才学以及书院的名气而名扬陕西乃至整个北方的。
吕柟在陕西当地的才学无出其右者,所以很多来自陕西的学子都早已经将他看做了是今年状元的不二人选。
但是偏偏南方人却不服气,自从有宋以来中国的文学中心便完全转变到了南方。而长久以来作为文学中心的中原、关中等地迅速的没落了下去,到了明朝,南北之间的差距更是大得不可弥补。特别是洪武三十年间的“南北榜”案更是凸显了南北的差距,当年科考上榜者起初竟然全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是来自北方的,这是历史上首次,虽然当时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和当年的主考官偏袒南方不无关系,但是也说明了进入明朝以来南北方之间文化水平的差距之大。
所以南方文人瞧不起北方文人由来已久了,再加上当年洪武皇帝为了南北政治平衡强行要求重新挑选上榜者,将上榜的数百人全都换成了北方人,更对南北双方每次科考录取人数进行了限制,这件事情更是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可以说每一年的科考南北方的文人都要暗中的较量一番。
所以北方人一说吕柟是今年高中状元的不二人选。周围的一大批南方的学子便不同意了,吕柟在北方名声是很大,但那毕竟这是北方,正学书院的名气也是仅限于北方,所以两者在南方都没有什么名气可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南方的学子如何会服气。
“吕柟?他是谁啊?”一位南方的学子站起来狂妄的说道。言语里丝毫没有将吕柟以及北方的学子放在眼里,不过这也是多年以来南方文学界养成的底气使然。
“要我说啊,今年的状元保定就是福建的戴宾仲了。”刚才那个人一坐下,两外一个南方学子打扮的书生立马站起来高声的说道。
戴宾仲就是戴大宾,其字宾仲、寅仲。福建莆田人。出身官宦之家。他从小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三岁就学背诗文,五岁便能吟诗作文,尤善联诗作对,被称为神童。弘治十三年,便已经中秀才。弘治十四年,更是接连高中举人。戴大宾是1489年出生的,到弘治十三年才十二岁而已,弘治十四年才仅仅十三岁而已,可以说十二岁中秀才,十三岁便已经高中举人,这样的壮举早就已经让戴大宾享誉大江南北了,也足以让名人范进找一块豆腐撞死了。而戴大宾官宦世家的出身也给他的声明的传播除了不少力。今年戴大宾也才十九岁而已。
可以说在名气上,戴大宾和吕柟绝对不在一个级别之上。也难怪经过一帮南方学子的宣扬之后那些个北方的学子再也低头不语了。
“哼,那个戴大宾是颇具才气,但是那哪里是杨用修的对手。”那些盛赞戴大宾的南方学子刚刚兴高采烈的高兴了没一会便又有人来挑战了,这一次前来挑战的全都是京城的学子,而他们抬出来的人物就是早已经名满京城的杨用修,杨慎了。
一说出杨慎,这里面的众人又是齐齐的吸了一口气,杨慎名气大啊,不但是享誉京城的大才子,而且家世更是显赫无比,自己父亲是大学士、内阁大臣杨延和,自己师父是内阁首辅李东阳,而他的妹妹更是当今皇后,自己也是当今皇上的大舅子,正宗的皇亲国戚。杨慎的名气可是一点都不必戴大宾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有一个大才子被这些学子们强制性的拉近了争论的焦点,一下子整个酒楼里面的争论之声越来越大了。而刚刚有点沉寂的北方学子在有了杨慎之后,立马又再次昂起了头颅和南方的学子争论了起来。
吕柟、戴大宾、杨慎,完全都没有在场的三人被这些学子们不断的被争来争去,每一方的人都坚持己见的认为自己推荐的人才能够高中状元,而其他两方也绝对不甘示弱,不断的出言反驳。
最后不但这三人被争来争去,就连其他的几个名气大的学子也被无辜的牵连了进来,例如有着明朝江北四子之一之称的景旸,大才子焦黄中,邵锐、黄芳、刘仁等。
不过争论来争论去,他们也是绝对争论不出个结果的,毕竟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有一定名气的才子,实力都不弱,不经过最后的科考,根本就分不出伯仲。
倒是这些聚在一起喝酒、争论而不知道读书的人被那些夹在在里面的朝廷派来的探子看了心里不住的惋惜,“争论别人谁是状元又有何用,自己不趁着这个时候赶紧多读一点书如何能够来时高中呢。真是可惜了悦来酒楼的免费酒水了。”
s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众不同
/十一月十一日,是正德元年科考的开始时间,这一天是朱厚照自己选中的,十一月十一日,后世兴起于网络的著名光棍节,而朱厚照将科考选在这一天除了满足一下自己恶搞的情趣之外,也是因为科考和光棍节直接还是有着不少的联系的,历来在小说或者影视剧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个情节就是某某某大才子,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高中状元,然后等到放榜的那一天除了无数人的祝贺之外,还有无数的官绅争着抢着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甚至这里面都不缺少皇家的公主,当然他们没有考虑到在大多数朝代的驸马爷是只能做闲职官员的这一事实,不过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得出来的一个结论便是,在才加科考的人群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的男人还是没有解决了自己的终身问题的
而现在,科考便是那些人的一个机会,只要他们能够在科考当中脱颖而出,到时候会有无数的官绅、富商、邻家小妹抢着、争着要嫁给他们的所以说嘛,这科考还是有一定的结束光棍的作用的,这样的话将科考定在十一月十一日便再合适不过了既可以选拔人才,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配偶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了
当然和后世不同的地方是后世的光棍节是阳历的十一月十一号,而现在朱厚照所规定的十一月十一号确实阴历的
十一月十号科考之前的最后一天所有的住着要参加科考的学子的酒楼里全都安静了下来,不管几天之前这里的考生们是如何的大肆争论,但是此时此刻紧张、焦急的情绪纠缠着每一个人,他们也没了心思去争论哪一些无用的东西了,此时他们才想起来或许趁着这最后的一点时间来温习一下书本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这部分的考生里面,却又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表现的越发的悠闲,如果一一去看他们的身份的话,可以从这里面看到每一个之前曾经出现在别人争论之中的人物
悦来酒楼,大东家木拓今日亲临酒楼,并且亲自安排宴请了那些名气很大的书生们这些名气甚大的书生大多数都将在今年走上大明的仕途,木拓这个时候特意的亲近一番等到将来便相当于为自己平白的增添了不少官场上的助力了而木拓能够想到这一点,状元楼的东家同样也能够想到这一天,为了和悦来酒楼针锋相对状元楼的东家也同样的宴请了自己酒楼里面有名气的书生们
“来各位学子们,今日我木拓敬各位一杯,特意预祝各位明日旗开得胜,金榜题名”等到人到齐了之后,木拓首先举杯祝贺道
“我们也在这里祝木东家生意兴隆了”虽然这些学子们都很傲气,但是毕竟木拓身份也非比寻常,不但被誉为京城首富,自己是当今皇贵妃的亲弟弟,和杨慎一样的正宗皇亲国戚所以没有人赶在木拓面前太过托大,就连杨慎这个唯一一个身份可以和木拓相比的人也因为从小和自己父亲学的温和的性格此时满嘴贺词的恭贺着木拓
悦来酒楼里最有名气的杨慎、戴大宾等全都出席了木拓的宴席除了这两个人之外,还有十几位同样很有名气的考生,只不过和杨慎、戴大宾一比,他们的名气便弱上了几分了,所以实际上整晚整个宴席都是围绕着这两个人在进行并且经过了之前多日的争论,大部分的考成都已经认定了今年的状元必定就在这两位考生之中产生了到时候不论是哪一位都算是实至名归,而且两人年纪相仿,一个十九岁,一个二十岁,今年科考一结束便可以分出青年才俊里面随时第一了
而今年在抢夺生源上状元楼由于最后财力不济落后了悦来酒楼导致最有名气的一批人全都被悦来酒楼给抢去了,而住在状元楼的考生大都是那些名气稍微要弱上一点的
而在陕西最有名气的吕柟以及被誉为江北四才子之一的景旸两人则成了状元楼最有名气的人了,这也算是为状元楼保住了一点面子
在同一个时间里状元楼里,状元楼东家朱乾同样也亲自的安排了一个宴席来宴请了自家酒楼里最有名气的考生
吕柟、景旸这两位在状元楼里最有名气的考生自然的也成为了整个宴席的焦点,不过和景旸从小家境不错为人性格自信、开朗健谈所以和大多数人打的火热不同,吕柟则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在慢慢的喝酒只有有人前去向他敬酒了才会站起来说上几句话而已
吕柟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可谓是抓住所有能用的时间,自然的和人交谈的就少了,而且他也因他家境贫寒,不可能像那些富家子弟一样经常出入各种场合,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读书,所以慢慢的便有点性格孤僻了,而且也有点内向、兼有少许的不自信或许在才学之上,吕柟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但是比起其他的,他就差的远了,特别是世人最注重的家世上时间久了接触的社会现实多了,吕柟不可能不形成影响,不过这也坚定了他要通过科考一举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
不过虽然吕柟整晚都不善言辞,但是却得到了状元楼东家朱乾的特别青睐,朱乾在京城经商几十载,见过的人形形色色,特别是状元楼是才子佳人汇聚的地方,见得多了,朱乾也就有了一套特别的识人能力了,每一年来往的学子朱乾都能大致的推测出他的才学以及将来的成就
所以经过多日对吕柟的观察之后,朱乾对吕柟越来的看重了,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事情朱乾不好判断,但是就说今年的科考,朱乾预测前三甲里面必定有吕柟的一个名额
所以在其他的人都围绕着景旸在转的时候,朱乾却多的和吕柟在交谈,而且两人交谈的内容也十分的广泛,除了对近来科举的看法,各个才子的评价之外两人还没少谈论朝中的大事
而随着交谈的深入,朱乾对吕柟的性格把我的也越加的充分了
因为明日便是科考了,所以两家酒楼的宴席时间没有特别长,而且席上所用的酒水也都是浓度非常低的那种早早的结束了宴席之后,众人纷纷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以作最后的准备
而杨慎是在宴席结束了之后,径直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杨慎家便在京城,而且距离科考的地方也很近,回到家里不但可以最后的听取一下自己父亲的建议,便是明日去参加科考也可以趁机和自己父亲一起去
“慎儿,准备的怎么样了?”杨延和一直都在厅堂里面等着杨慎回来,所以一听下人禀报杨慎回来了便将他叫了过来
“父亲大人,都准备妥当了”面对父亲,杨慎恭敬地回答道
听了这话,杨延和缅怀一笑,接着便说道:“准备好了便好,慎儿,你的才学为父是知道的,不说从小为父交给你的那些东西,便是这几年你的师傅交给的东西便足以让你应对此次的科考,不过你知道吗,你和别人不一样”
“和别人不一样?”杨慎不解的问道
“对,就是不一样为父我是内阁大臣,是大学士,你的师傅同样也是内阁首辅,关键的是你的妹妹是当今的皇后,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参加科考的人里面就没有人比你的身份还要特殊的了,所以到时候你必须全力发挥,争取压倒天下所有考生,只有这样别人才会认为你是实至名归,否则的话你这一辈子都少不了被人闲言细语”
“知道了,父亲不过您放心,这一会孩儿一定会将天下所有的才子压下,到时候绝对要让天下人信服”说道这里,杨慎信心满满,这些年来杨慎不但读书万卷,而且诗词歌赋、针砭时弊信手捏来,可以说从小在杨延和和李东阳这两位大臣教育之下的杨慎比着别人有多的优势,特别是会考,看重十分的看重考生对时政的分析,而这方面杨慎不认为有人会对自己形成挑战
s
明统天下的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众不同
第三百四十章 卷宗被烧
// 十一月十一日,科考如期举行,明朝科考由礼部主持,考点在礼部的贡院之内而礼部尚书焦芳,朱厚照考虑到他的品行不太好,所以就把主考官换成了内阁大臣谢迁,而礼部的两个侍郎则作为副考官来辅助谢迁
科考的第一天,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