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明末生涯-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天来,位于山里的基地再次给卫征送来四十杆新式火绳枪以及四千发定装米尼弹。
    所以,此刻的火枪营已经有一个大队配置新式火绳枪。
    在卫征命令下,配置新式火绳枪的第一火枪队,以排为单位站在土墙后,对鞑子进行三段式射击。
    距离防线最后三百步时,三百鞑子骑兵的速度已经加到最快。就好像一道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迅速向自己布置在阵地前两百步的拒马倒刺撞来。
    就在部下紧握火绳枪的双手再次变得颤抖起来,在火绳燃烧所产生火星的照射下,一颗颗豆大汗珠,也因为紧张而从他们额头流畅下来时。
    快速冲锋的鞑子骑兵,没有意外的在拒马阵前放慢马速。
    密集的拒马倒刺三仗一排,左右间隔一丈,前后间隔两仗,交错进行布置,层层叠叠。
    如果鞑子骑兵继续以冲锋速度撞上长枪阵,即使他们顺着第一排拒马倒刺间隙,冲进密集的拒马阵。高速冲锋的骑兵也不可能在一眨眼功夫反应过来,迅速调转马头,拐弯到另一个拒马倒刺间隙。
    当然,即使鞑子骑兵反应过来,快速奔驰的战马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丈距离做出反应。
    只要鞑子骑兵冲进拒马阵的速度不减,卫征就可以自信的说:已经深深扎入地下的拒马倒刺,一定可以扎的鞑子骑兵人仰马翻。
    接近拒马阵的鞑子骑兵,首先用马套试了试挡在面前的拒马倒刺,看看能不能将其扳倒。确认无法将其从地下拔起后,不得不放缓马速,然后才进入层层叠叠的拒马阵,以步兵进攻速度向土墙方向推进。
    “两百步,终于到了……”对新式火绳枪充满期待的卫征,在心底大声喊道。
    随后,对着面前身边已经待命的九十个火枪手大声命令道。
    “第一排新式火枪手,射击……”
    “啪啪啪……”一阵清脆的爆炸声沿着土墙一线响起,黑火药燃烧所产生的浓浓白烟迅速从三十根火绳枪枪管喷涌而出,将火枪手笼罩。
    守在阵地上的卫征没有心情去看已经被白烟笼罩的阵地,而是在第一时间将目光转移到面前鞑子进攻部队身上。
    火绳枪枪声响起,卫征就好像清楚看到火绳枪射出的三十发铅弹,带着呼啸声向迎面冲来的鞑子骑兵飞去。
    三十发成抛物线飞出的铅弹越飞越远,眼看就要飞到尽头时,由鞑子士兵和战马组成的一道肉盾,终于出现在铅弹面前。
    带着巨大能量的铅弹就好像击穿一层白纸,轻易穿透鞑子皮甲以及战马的厚厚表皮,进入他们身体。
    瞬间,一朵朵漂亮的血花就从弹孔绽放开来。
    至于射入目标身体的铅弹,因为周围温度骤降,并且受到撞击。本来就脆弱的铅弹直接爆裂开来,在鞑子以及战马身体形成第二次创伤。
    表面上看,鞑子和战马身体仅有一个手指大小的血洞。但是,血洞周围的身体内脏器官,几乎都在这一瞬间遭到毁灭性破坏。
    所以,被铅弹命中的鞑子连反应时间都没有,就瞬间失力,从战马马背上摔下来。
    至于被铅弹命中的战马,同样带着巨大轰鸣声重重扑倒在地。
    骑在战马上的袋子骑兵,运气好的,还能在惯性作用下被马背摔倒在平地上。运气不好的,直接在惯性作用下被战马摔到周围林立的拒马倒刺上,将鞑子身体刺一个洞穿。
    三个鞑子骑兵直接被弹雨命中,落马倒地变成尸体…。。
    两个鞑子的战马被弹雨命中,被摔下战马,生死未卜,暂时失去战斗力。
    看到这个战果,卫征忍不住激动的叫道:“打得好…。一轮射击就干掉五个鞑子骑兵,新式火绳枪的射程和威力果然不是吹出来的…。”
    “第一火枪队第二排,马上进行射击……第三排做好射击准备……”
    卫征的咆哮声刚刚响起,绵延几十步的土墙后方,就再次响起一阵密集弹雨声。
    枪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几个鞑子骑兵,毫无意外的中弹倒地变成尸体。
    此时此刻,卫征充满激动的声音再次从嘴里发出:“又是五个鞑子…。兄弟们,这才是真正的男人…。就这么打,鞑子也是人肉张的,一枚铅弹过去,照样能要了他们性命…。第三排火枪手,马上射击…。第一排火枪手做好射击准备……”

第六十一章 害人的常识(求收藏!)
    同老式火绳枪相比,新式火绳枪除了进行生产线生产,所有部件可以进行通用,枪管更加结实,装药量更多,射程更远外。还有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采用定装米尼弹,装弹速度非常迅速。
    老式火绳枪一次装弹所需要的时间花在新式火绳枪上,至少可以装两次弹和击发。
    所以,当火枪营第一队第一排再次装弹完毕,准备射出第四轮铅弹时。正在拒马阵中艰难前行的鞑子骑兵,才堪堪向前推进三十步。
    也就是说,等鞑子骑兵冲进普通火绳枪有效射程,虎豹军自行生产的新式火绳枪,至少还能向前射出六轮铅弹。
    不仅如此,随着鞑子骑兵距离土墙越来越近,一轮三十发铅弹的命中率,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高。
    第四轮枪响过后,仅卫征亲眼看到的,就有六个鞑子或死或伤倒在冲锋路上。
    第五轮,第六轮…。
    剧烈的枪声就好像放鞭炮一样,在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接二连三响起。
    在拒马倒刺中来回穿梭,不断向前推进的鞑子骑兵。在九十个火枪手攻击下,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至少一个鞑子性命。
    当鞑子进攻到一百一十步,遍地拒马倒刺的进攻路上,已经先后倒下至少七十个鞑子。
    此时此刻,被烟尘完全笼罩的鞑子进攻部队,仍然没有丝毫退下去的意思。
    虽然虎豹军枪响不断传达鞑子牛录章京耳朵,骑兵轰然倒地的轰鸣声,也接二连三的在进攻队形中间响起。
    但是,浓浓的烟尘中,牛录章京并不确切的知道自己部队具体伤亡。
    不仅如此,随着部队不断向前推进,距离火枪营阵地越来越近,他就更不想半途而废的进行撤退,结束这场攻击。
    因为,在他同明军以往的作战经历中,自己距离明军越近,挡在自己面前的明军距离崩溃就越近。
    只要自己带领部下再向前冲出几十步,可以对明军进行骑射,挡在面前的明军一定会在己方箭雨的攻击下,直接战场崩溃。
    所以,面对攻击路上越来越多的战友尸体,进攻中的鞑子骑兵不仅没有露出担忧和害怕,反而露出一脸狂热的表情。
    就好像一群被饥饿困扰好几天的狼群,瞪着通红而炙热的双眼,不断向前进攻。
    常识可以帮人,但也可以害人。
    对于此刻的卫征来说,鞑子映在脑海中,专门针对明军的一系列作战常识,至少在此时此刻,就给了自己很大帮助。
    看到鞑子进攻部队仍然一往无前的向自己进攻,并且很快接近一百步。
    卫征嘴角迅速闪过一丝充满杀机的冷笑,对着身边周书源大声命令道:“军师,马上指挥普通火枪手对鞑子进行三段式射击,现在就开枪。火枪营第一队,继续以排为单位,对鞑子进行三段式射击……今天,我们就用火绳枪射敌人一个人仰马翻。”
    “啪啪啪……”更加密集的火绳枪射击声迅速在土墙一线响起。
    火枪营每一轮射出的铅弹数量直接由三十发增加到八十发。
    更加密集的铅弹向鞑子飞去,冲锋在最前面的鞑子骑兵,就好像下饺子一样,纷纷落马倒地。仅仅一眨眼功夫,就有至少十个鞑子瞬间失去战斗力。
    当然,这还仅仅是火枪营一起参战的第一轮射击。
    第二轮,第三轮枪声响起后,鞑子进攻阵型正前方,直接被密集的铅弹给收割出一个巨大缺口。至少四十个鞑子和相同数量战马,或死或伤倒在这片进攻路上。
    鞑子的损失很大,但是,承受三轮火枪打击后,越来越接近防线的他们,已经有了可以进行还击的能力。
    近两百鞑子非常娴熟的依靠双腿驾驭战马继续前进。
    而后,左手持弓,右手从箭壶中抽出一支羽箭。迅速弯弓搭箭,向已经被火枪所产生白烟完全笼罩的土墙一线抛射出第一轮箭雨。
    战场使用黑火药的弊端,在这个时候彻底展现出来。
    因为整个防线都被黑火药燃烧所产生的白烟给覆盖,判断敌我之间距离完全靠耳朵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能穿透浓烟,看到几十步外鞑子骑兵的一举一动。
    一百多根箭羽穿透浓烟,带着巨大力道出现在火枪营面前时,两百多火枪手没有一个人做好防御准备。
    唯一让卫征感到庆幸的是,挡在大家面前的这道土墙,给大家挡住不少箭矢。再加上鞑子因为浓烟而不能进行瞄准,只是对大家进行抛射,中箭的士兵只有十人不到。
    “鞑子的骑射竟然可以达到这么远,看来我还是小看他们了……:卫征心中暗暗想到。
    随后,对着身边周书源命令道:“军师,本来还打算再坚持一下,利用火绳枪再杀几十个鞑子。现在看来,鞑子是不给我们这个机会了……“
    “火枪营全体将士,竖盾牌,马上进行撤退……“
    “炮兵兄弟,盾牌掩护,马上对鞑子骑兵开炮……“
    一连串命令下达后,一直靠在土墙边上的盾牌迅速被火枪手高高举起,盖在头顶。而后,在各自什长,排长命令下,顺着身后交通壕开始进行撤退。
    被留下的十多个炮兵也没有闲着,举起盾牌防御箭矢的同时,迅速点燃其中三门虎尊炮露出炮管的火绳。
    耀眼火星顺着火绳迅速向炮管蔓延,刚刚消失在炮兵面前,三声剧烈的爆炸声就接二连三在防线响起。
    三根碗口粗细的炮口,直接向外喷射出一团夹杂着浓浓白烟的橘红色火焰。
    在这股火焰的推动下,两百枚铅弹迅速从炮口飞出。形成一个巨大扇形弹网后,飞速向鞑子飞去。

第六十二章 三板斧(求收藏!)
    六百枚铅弹从不同方向扑面而来,战场上根本无处可躲的鞑子,只能选择用自己身体迎向这些铅弹。
    如刮风般扫向鞑子的铅弹迅速撞上一睹由鞑子和战马尸体所组成的肉墙。
    带着巨大力道,并且被火药烧红的铅弹,轻易破开各种阻拦后,深深扎入鞑子或战马身体。随后,一朵朵血花迅速从鞑子身上伤口喷涌而出,被铅弹命中的鞑子,也先后从战马马背上摔下。
    两轮炮击,一千两百发铅弹向自己席卷而来,英勇的部下再次付出三十人以上伤亡。
    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情况,鞑子牛录章京虽然大感意外。但是,牛录章京脸上的狂热表情并没有任何消散。在他脑海中对明军作战常识里,眼前虎豹军的整体作战方式和其它明军相比,基本没有什么不同。
    至于自己部队之所以会出现比平时作战付出更打伤亡,在牛录章京看来,这并不是因为对手战斗力多么强悍,而是对方将自己火器部队的开火顺序,布置的更加精密,让自己有限火力发挥出比平时更大的威力。
    在鞑子牛录章京对明军作战方式的认知里,明军作战总的来说一共有三板斧,分别是:火枪,火炮,长枪……
    现在,火枪和火炮这两板斧对方都用了,那摆在鞑子面前的就只剩下最后一板斧,长枪,依靠长枪阵,挡住骑兵攻势……
    然而,在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对明军战斗中,明军剩下最后一板斧基本没有挡住骑兵冲击的可能。
    很多时候,仅仅自己部队擅长的骑射,就可以在接近对方长枪阵之前,用马弓将对方长枪阵射的人仰马翻。
    浩浩荡荡的骑兵还没有同对方长枪阵接触,胆小而懦弱的明军已经不战自溃。
    所以,对于明军擅长的三板斧中,鞑子最不怕的就是最后一板斧。
    明军前两板斧给部队带来的损失虽然出人意料,让人非常心痛。但是,面对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明军第三板斧,面对即将到手的胜利。所有伤心和凝重表情都从鞑子脸上一闪而逝,并且迅速被充满嗜血的表情给覆盖。
    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骑在战马上的鞑子就好像一步步小型战争机器。
    以自己最快速度,机械的重复同一个动作,向眼前仍然被白烟笼罩的虎豹军防线抛射箭矢。
    转眼之间,鞑子骑兵就冲锋到距离土墙二十步。
    久经沙场的鞑子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般,同时收起马弓,举起手中大刀,准备进行最后冲锋。
    就在这时,笼罩在土墙一线的白烟终于被风吹散。
    让鞑子感到意外的是,绵延几十步的土墙,除了扎在上面的密集箭矢,竟然没有一个等待自己砍杀的明军长抢手。
    “明军的第三板斧,长枪阵呢?”鞑子牛录章京在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