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还有大量突击营有意或无意留下或者无法搬走的日军飞机、坦克、重炮等先进武器残骸,对于民国的这些科学家来说,就算无法修复和复原,其研究价值那也是难以估量的。
这样的安排,其实风险性还是很高的。
因为安达镇基本处于敌我双方缓冲区正中的位置,原来就是犬牙交错,有时在**手中,有时又在日寇控制下。
倘若设为禁区,尤其是进驻这么多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没有重兵拱卫那是绝对要出大问题的。于是,这个重任便自然而然落到了胡宗南的头上。
不过,在老蒋抱着突击营扔下的焦土费尽心机之时,孟遥早已带着他的人浩浩荡荡穿过了中蒙边境。
这番进军,已不再是之前的小心翼翼。
以一个骑兵师为先锋,tang县师紧随其后。以t59坦克装甲突击集群为核心,空降师为步兵拱卫,护佑着两万多人的妇女团、学生团和干部团居中前行。以武汉师殿后,盐城师两翼展开,这样的庞大行军阵容,放眼数千公里之内,估计已没有任何人敢打什么歪主意了。
随着在上海、江浙以及中原地区的形势变迁,老蒋防贼之心越来越重,无形中也让孟遥的蒙古建国思路和步伐提速了。
既然如此,相应作为中原地区防务力量的武汉师、盐城师以及上海师,也就完全可以在该地区抽身而出了。等到日寇开始大举进攻中原,并相继在中条山、武汉等地重创**,那时老蒋才会知道他逼出突击营将是多么大的损失。
但也不是所有力量全部撤出,衡阳师、温州师依然在大江两岸活动,tang县师大部依然留守重镇tang县大本营。这次大举向蒙古基地大迁移,就是贯彻建国蒙古提速的总方向和总方针。
随着真假战略意图都有的安达镇战役的最后结束,多达近百人的各国记者,在撤出安达镇之后便被遣散了。
队伍中,但还是多了一些不协调的人群。
一队是形形色色的百姓。
他们之中有久居安达镇的原居民,也有战后几天闻讯赶来的在四周逃荒乞讨的流民,更多的则是沿途从晋察冀以及西北之地各个城市闻风而来的青年学子和手工业者。
突击营优越的待遇,早就令人垂涎三尺。这些人从报纸上得到消息后,便奋不顾身地潮涌而来,任凭战士们怎么驱赶和阻吓都不管用。
另一队则完全就是一片土狗一样颜色的队伍了。
破烂的军装,蹒跚的步履,如丧家之犬般的表情,仍然掩饰不住他们两眼的凶光,以及始终高高昂起的头颅。
即使他们已经是阶下囚,居然还能以上等人的目光,俯视着看向他们的中国人。
不用问,这就是安达镇一役的鬼子战俘。
人数不多,但也不少,竟然正好是777个。
是不是很巧,就像抗日战争的标志性七七事变。
按照以往不成文的惯例,或者就说是孟遥的默许吧。除了重伤者基本无视,以及极少数可以转化为反战同盟的日本人之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本都将会予以秘密处决,尤其是像这种需要长途跋涉的情势之下。
但这一次,孟遥却罕见地下达了一个死命令:一个鬼子都不许秘密处决,而且伤者要医治,路上更不许冻着、饿着,严禁有虐俘行为。
要命的是,这次冲进最后、也就是第三道防线的鬼子中,竟然还有一些女鬼子兵,看样子像是战场医护兵,但端起刺刀、杀起人来却毫无一丝女性温婉气息,可见这几个前锋师团鬼子兵的强悍程度。
只可惜的是,他们遇到的是突击营。
女鬼子兵在战场上的表现,让很多官兵一下子想起了曾在上海发起的“春蚕计划”的那次战斗中,那个敌酋佐佐木年仅不过14岁的儿子,手握尖刀、身绑炸药愣是让两员特战队员牺牲的场景。
所以,冲上来的鬼子女兵虽多,但少有救人者,基本是跟那些冲进阵地的鬼子一样杀红了眼,甚至连脚下的鬼子伤兵都不看一样。
即然这样,突击营的官兵也就基本是一视同仁,该拼刺刀就拼刺刀,该胡乱扫射就无差别扫射,最后战火停歇时,将摁倒在地的鬼子俘虏一数,居然还多了13个鬼子女兵。
军人军人已服从命令为天职,尽管有一百个不愿意,一百个疑惑,但命令还是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下去。
不过,可以管吃管喝,也可以不虐俘,但这只是对突击营自己的官兵而言。
对其他人来说,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为,越来越多的无法驱赶而走的民众,以及跟着又沿途加入进来的人,简直可以用义无反顾、奋不顾身来形容他们。
负责驱赶的连队,轰走一群,又来一群。
这边刚轰走,那边又跟了上来。
到后来,就连一开始最兴奋的岳军和他的新闻局随员,在孟遥特批登上武直航拍了几个来回,没怎么费事就完成了一部场面惊人而浩浩荡荡到一望无际的纪录片之后,竟然也皱起了眉头。
对一些流民还好说,反正你要死心塌地跟到蒙古,也行。反正广袤的大草原土地多得是,了不起就划出一片地给他们,观察一段时间再考虑要不要他们。
而对那些真正从附近省份慕名一路寻来并一直坚定地跟了下来的那些青年学子、手工业者,处理起来就有很多麻烦。
首先,对他们身份和背景的甄别和调查,就是一项海量的巨大挑战。
其次,对于那些动机不纯的投机分子,没有几年光景是很难被发现而剔除的。
最头痛的是,突击营是很缺人,但目前阶段却还不是激增人口的最佳时机。他们需要的,只是需要在整个建国过程最初始时期的奠基者、规划者。
而这些人奠基者、规划者,必定是各个门类的高端人才。
可现在才几天下来,整个队伍的尾巴,人数竟然已激增到了数万之众。
***,在资讯严重原始的时代,真不知道这些像跟屁虫一样、又似飞蛾扑火一般而来的民众,他们是如何快速获得这种信息,而且又能如此精准地找了过来的。
傅晓冲、黎天两个人一路都在苦笑。
“营长,我怎么越来越觉得我们就像是电影《阿甘正传》里面的那个二啦吧唧的阿甘,迷茫中突然就闷着头跑了起来。结果跑着、跑着,回头一看,哇,怎么老子的屁股后面,突然跟上来这么多人。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直在跑是为了什么,他们跟着跑,又是为了什么。”
黎天一听,不觉抓过岳军就开起了玩笑:“军长说的对呀,岳军,你笔记本里应该有那部片子吧。姥姥,不行今晚宿营,就让那些乡巴佬开开眼,放一场露天电影给他们瞧瞧,非羞死他们不可。”
孟遥笑眯眯地揉着鼻子,轻轻一摆手道:“都稍安勿躁,这两天老子已经有了对策,今晚宿营便可见分晓。呵呵,等着吧,没准明早一起来,绝对会跑掉一大半。”
啊,不会这么神吧,娘的,营长什么时候变成诸葛亮了。
几个人都不相信,憋足劲等到了晚上宿营,扎噶尔、巴达尔扈两个骑兵师长被叫到了孟遥面前。
“给老子报个数,骑兵军里还没有杀过鬼子的,还有多少连队?”
两人先是条件反射地弹跳了起来,蹦着脚直嚷嚷:“营长,这次我们骑兵军可是千里奔袭,从鬼子的最外围包围圈杀起,一直杀到最里面的安达镇,你可是亲眼所见,怎么能说我们骑兵军没杀过鬼子呢?”
看来到底还是有民族差异性,即使是自己的官兵,也有个消化的过程。
等到他们弄清楚之后,才期期艾艾地将留作预备队的骑兵军第五团亮了出来。
随后,一名鬼子少佐也被押到孟遥跟前。
只听啪地一声,孟遥将一把鬼子指挥刀亲自扔到鬼子少佐面前,同时命令岳军以挑衅的口吻告诉他道:“听着,老子现在给你一次逃命的机会。你马上回去,挑出一个中队的人选,然后全部发还你们的武器。如果你们的什么武士道精神还没有被我们打光,就准备在我们的骑兵军追上中,逃命去吧。”
鬼子少佐一听,高傲地仰着脸注视孟遥,嘴里哟西哟西着,腾腾地跑进了战俘群中。
看到这一幕,寒冷中蜷缩在突击营点起无数篝火堆旁的那些人,顿时纷纷扬起脖子瞅了过来:“快看,他们要做什么呀,还给鬼子发武器?”
第四百六十五章 、劈刺与砍杀(下)
从一支支三八大盖被战士们从大车上扔下来,然后又将一把把刺刀寒光闪闪地装上枪尖,一堆堆的人群便不由自主地发出轰地一声,在不知是哪个胆子大的人率先发出嘘声之后,跟着便嚷嚷了起来:“长官,你们要干什么呀,他们可都是鬼子啊。”
“把枪发给我们吧,长官,这枪决不能再还给小鬼子呀。”
这一路上,他们不管是石块,狗屎,还是唾沫,甚至鞋底子,可没少逮着机会就往这些鬼子身上、脸上招呼。
能活着跟鬼子面对面的机会微乎极微。
而那些在鬼子手中惨死的亲人,他们临死前的音容笑貌至今犹在眼前晃悠。而他们能做的,也就是扔一些石块,在吐几口唾沫罢了。
假如可以的话,他们愿意哪怕仅仅只是用牙齿,他们也会活生生地将鬼子的肉一口口撕下来。
只是可惜,那些官兵没有一个人理睬他们。
不仅没有人理会他们,而且很快就开过来一队队提着马刀的骑兵战士,一个个寒着脸,双目圆睁,仿佛就要参见某种神圣的仪式一般,坐在高大的马头之上,用碗口大的马蹄踩踏声恐吓着他们让路。
终于,有人似乎猜到了一些什么,慢慢在脸上现出一层异样的喜色。
已经被允诺随队行动的左芳,此刻也混杂在人群中,默默地注视着突击营这一不寻常的举动。
和她站在一起的,是妇女团、学生团和干部团的那些或年轻或漂亮的女子。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开口问什么。
虽然她们心底很想说点什么,但她们现在不能那么做了。因为,和那些跟屁虫一样蜂拥而来的流民和陌生者相比,她们无疑是幸福的。
而幸福感常常会伴随着油然而生的某种优越感。
这一切,都来源于她们此刻对自己身为突击营一员的身份认证。
也因此,她们只能选择沉默。
只可惜的是,她们中间并不都是有着清一色认知的伙伴。比如,那个貌若天仙的女子叶韵恬。
她的美丽,对男人是极大的诱惑,对她们来说,却是天大的威胁。
这些天,不管是年轻还是略有姿色的,很多女子都在暗暗观察。好在她们最关注的那个男人,自始自终都没有单独来找过这个叶韵恬。
直到另一个女人左芳的到来。
那个让许多女人只要一出现目光就不离其身的男人,才终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妇女团的面前。
而他做的事情,竟然不过是来亲自送她到妇女团暂时栖身。
现在,两个都自认为美貌和聪慧于一身的女人,终于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了一起,并且都在暗中将对方掂量了一番。
对左芳而言,叶韵恬这个名字当然早已耳熟能详。
只是,对她竟然也深陷安达镇而这么快出现在突击营,她却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能让她这么迅捷地出现在突击营,除了她的美貌,还能有什么理由呢?
而对叶韵恬来说,左芳的突然出现,却毫无来由地让她实实在在地感到了一种敌意。更可怕的是,直觉告诉她,这个中国女人透露出的气息,很危险。
从突击营铺天盖地的第一次炮火覆盖之后,叶韵恬迅速从此前亢奋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并在日军彻底战败那一刻起确定了潜伏下来的最终计划。
战斗期间暗下杀手,倍增的警卫体系,显然是很不现实的想法。
或许,只有在最安逸和轻松的环境里,孟遥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她手中的猎物。
而促使她最终确定潜伏决定的,还有那一枚从天而降的神秘炮弹。
或许,那正是天皇朝思暮想的那种长着眼睛的支那最新式恐怖炸弹吧。
而载着她飞来飞去的可以垂直起降的飞机,那两辆怪头怪脑的铁家伙,以及无数让她眼红心跳的步兵单兵武器,也都是她不忍割舍的绝密情报。
是的,也许可以不顾一切去杀死孟遥,然后自己死在警卫的乱枪之下。
但这些让天皇和无数大臣魂牵梦绕的支那最顶尖的世界级武器、装备,又将从此无缘再见。
放眼帝国,还能有谁能够如此近距离地与这些宝贝,几乎就是近在咫尺呢?
迅速理清了思路,确定了主攻方向的叶韵恬,似乎终于可以让自己不再对那些一个个活生生死在自己面前的帝国士兵,心生任何波澜了。
甚至,她能猜测到那颗从天而降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神秘炸弹,最终砸在帝国围攻部队的什么地方。
但如果她能顺利拿到这些武器,哪怕只有一两样样品,并最终能够手刃突击营的一号人物孟遥,那么,松井石根大将的牺牲,便物有所值了。
不过,叶韵恬没有想到,就连孟遥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次战略导弹的又一次千里奔袭,不仅是孟遥手中目前唯一的库存,而且也是周密测定了的,最终却还是让松井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