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港商战风云录(下)-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控股公司,股 权平均分配,并形成决议,股权只能转售杨氏家族成员。经过数十年的变迁, 每房拥有股权数不等,但决议一直未更改。     反对派对杨至耀“吃里扒外”义愤填膺,要求公开表决,结果否定了杨 至耀与永泰的交易。永泰于1994年4月底,宣布放弃收购。      “兄弟阋墙,外人劫舍。”郑维强退出,黄廷方马上趁虚而入。黄廷方 也是新加坡靠酱业发迹的超级富豪。他从50年代起开始制售酱油,对杨家第 二代,他叫三声“师傅”亦不为过。黄氏在酱业、饮料业不敌杨家,但他开 辟了另一条新财路,投资地产,到90年代,已有百亿元的物业。黄氏近10 年来以香港地产大好友的姿态出现,任香港信和置业主席。黄氏在香港拥有 不少物业,并在70层高的中环广场占有权益。     在永泰放弃收购后一星期,黄廷方发起闪电战,透过旗下的上市公司鸟 节广场酒店,在市场收购散股,斥资2600万新元 (1。4新元兑换1美元), 购入杨协成 6。6%股权。第三者楔入,杨协成股价飙升,黄廷方志在必得, 不借高价吸纳,到6月份,黄廷方的旗下公司已拥有14%杨协成股权,成为 杨氏家族外最大私人股东。     其时,杨家控股公司,拥有杨协成38。9%股权,其中杨至耀这一派占18。3 
… 页面 85…

%,对立派占20。6%。杨协成前资深副总裁杨为理对香港《资本家》杂志说:  “血浓于水,打死不离亲兄弟。”      杨氏家族的恩怨由来已久,本来可望在“外族入侵”下弥合,但未能这 样。也许,一些家族成员不服杨至耀一房长期独揽大权,不再把杨协成看成  “我家”的事业;也许是某些成员缺乏大度,过于看重自身的私利,不必要 地干扰执行董事行使权力。据接近杨家的人士称:清官难断家务事,很难裁 断孰是孰非,所有成员只有在家族纠纷中退让,才能和解一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5年7月,大马巨富郭令灿家族,透过柯麦 林公司向杨协成提出全面收购。香港人不会陌生郭氏家族,该家族1982年来 港收购道亨银行,控有香港上市公司丰隆投资。郭氏家族十分看好杨协成在 香港的大片厂房地盘,其估值在百亿以上。      柯麦林有备而战,在正式发起攻势前,已控有杨协成的26。7%股权,据 当地传媒,股份分别来自杨氏家族及外围散股。杨家已分崩离析,“引虎下 山”,杨协成地位更是脆如卵壳。      黄廷方奋起反击,据黄氏的财务公司称:已控有24。9%杨协成股权。      两派持股量接近,势均力敌,是一场真正的虎豹大战。而杨家的大部分 成员,坐山观虎斗,似乎他们争夺的是与杨家毫不相关的猎物。      曾在杨协成(香港)公司服务的香港城市理工学院讲师曾渊沧表示:“一 旦杨协成控股公司解散,杨家祖先所遗留的事业,便会被外人所分割。就像 胡文虎家族失去虎豹国际控制权,余仁生家族把原有产业一再变卖,以及王 安电脑的家族到最后把公司拱手让人。”      不管收购大战鹿死谁手,就目前的家族状况,杨协成为外族人所控,已 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杨协成第二代、已退休的80高龄的杨天华唏嘘感叹道:  “今天杨协成形成这种局面,确实令人很伤心,是谁也料不到的。” 
… 页面 86…

                    第六十九章 金融危机 海托震荡风浪急      80年代,是香港华资银行多灾多难的年代,挤提风潮,银行坏帐,香港 及境外大银行纷纷“趁危”收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海外信托银行事件,海 托债台高筑,高层人士携带巨款欲逃之夭夭,在机场被警方扣留。港府宣布 接管海托,海托震荡又波及其他银行,港府该如何应付这些纷乱的银行风潮?                                香港电讯育限公司      香港电讯是一间公众公司,百余年来一直垄断了香港的电讯业务。      香港电讯的前身分两部分,皆是英资公司。1882年,香港建立第一座电话总机楼  (由接线员操作),在远东英商的牵头下成立中国及日本电话及电力公司,经营电话业 务。1925年,获得政府专利权的香港电话公司成立,接管了这家公司。30年代,本地 电话改自动拨号,国际电话仍人工接线。1965年,第一条国际现代化电缆投入使用,电 缆与英国大东电报局的电讯网并联。1976年,香港开通国际直拨。此后,更有微波系统、 卫星通讯、光导纤维和数码转换等应用于香港电讯业。      香港电报业务,诞生于1871年,最初是有线电报。经营电报业务的是英国大东电 报局,其业务由一般的无线电报,发展到现代的图文传真、数据通讯、电脑传讯、国际 电话、雷达导航、卫星传播,等等。1981年,香港大东电报局正式在港注册,全面接管 母公司的香港对外电信业务,使之成为一间本地公司。母公司英国大东电报局占80%股 权,香港政府占20%。1981年,怡和系置地公司收购了香港电话公司,因地产失利, 不得不将其出售套现减债。1983年,英国大东电报局向置地购得35%股权。      1984年又进行全面收购,控得香港电话公司79。5%股权。这样,英国大东电话局 全面垄断香港电讯业,旗下的香港大东电报局主要经营国际电话,香港电话公司主要经 营本地电话。      香港电话为非上市公司,香港大东于1986年12月在香港上市。1987年,母公司 将这两家公司合并组成香港电讯有限公司。虽然香港电讯为本地上市公司。因母公司英 国大东控有80%股权,会被认为是一家英国公司,这对香港电讯跨越1997年显然不利。 为了使香港电讯本地化,母公司采取一系列策略:任命原香港电话公司主席李国宝为香 港电讯副主席;香港电讯员工l。6万人,本地员工占98%;1988年,配售给广东省邮 电局1000万股;1989年,售予中信公司20%的香港电讯股权。      香港电讥成立后,取消市内电话收费,为世界首创。它的主要收入靠国际电话, 香港人均占有电话率及单机使用率列世界前茅。香港电讯为香港第二大上市公司,仅次 于汇丰集团。      60年代的银行危机中,最大的事件是汇丰收购恒生。恒生虽然易帜英 资,由于汇丰善意收购,仍保留恒生经营自主权。恒生有最大的英资财团为 靠山,地位坚如磐石,业务长足发展。      据林士明先生一文,“1992年度亦即上市20周年的恒生,盈利跃进至 56。98亿港元,相当于 (上市时)1972年的100多倍,总存款2266亿港元, 总贷款828亿港元,总资产值2594亿余港元;这期间收购来的属下永安银行 亦盈利4。78亿港元;(恒生)年底市值787亿港元,名列香港第三大上市公 司,仅次于母公司汇丰(1399亿元)及香港电讯(1076亿元),是香港第二 大单一银行,分行及办事处达126间。”      在80年代前,有10多间本地银行被外资银行收购或参股,“因祸得福” 
… 页面 87…

的较少。如邱德根的远东银行,因发生危机,不得不把过半股权售给万国主 通银行,双方关系没维持多久便恶化,最后还闹到法庭上去。      不管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80年代前的一个显著特点,收购都是在 银行间进行的。从1982年起,政府在银行危机及银行收购中,扮演了重要的 角色。                                    问题银行     银行收购,大都是银行危机的直接产物。      60年代的金融灾难,促使港府制定出一系列金融法例,其中最主要的, 是1981年起实施的金融三级制。新的银行体系,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银行危 机的发生。     法例不能替代经营,也不会是抵御一切灾害的铜墙铁壁。一些本身就存 有问题的银行,一遇政经风潮,便会捉襟见肘,处于风雨飘摇中。银行危机, 最可怕的是挤提事件,一家银行被挤提,风潮便会波及其他经营欠佳甚至状 况良好的银行,千千万万的存户受损,众多的厂商因清偿乏力而破产,致使 整个经济界萧条。      1981年,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香港地产股市呈下挫趋势。1982年9 月,撒切尔夫人赴北京谈判,香港华资恒隆银行发生挤提事件。为防重蹈1965 年银行危机覆辙,港府与汇丰银行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了“多米诺骨牌”连 锁反应。      由于传媒的渲染,香港的信心危机愈来愈加重,走资成浪潮,1983年初, 7家接受存款公司倒闭,新鸿基银行告急。中英谈判陷入僵局,移民走资者 竞相将港市兑换美元等外币,以做境外费用。1983年9月24日,星期六,  “港元危机”爆发,市面谣言四起,传闻将会以人民币取代港元,港币狂泻, 人们纷纷抛兑港币。港元危机引发抢购狂潮,市民纷纷到超级市场抢购食米 花生油等食品,一直饱和的食品储备骤然告罄。这就是香港金融史上的“黑 色星期六”。     港府召开紧急会议,于9月27日宣布接管无法偿还债务的恒隆银行。10 月2日,港府会同梅林公司、百利达公司和汇丰银行支援陷入困境的新鸿基 银行。随即,港府宣布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一场浩大的银 行危机才告平息,未酿成大灾难。     恒隆银行是首间由政府接管的问题银行,其问题的症结是,信贷结构不 合理,出现呆帐,亏损严重,流动资金匮乏。港府从外汇基金注入17亿港元 资金,拯救了恒隆,旨在避免危机扩大。港府的介入,恢复了存户的信心, 亦消除了其他银行存户的恐惧。     恒隆经过重整,业务开始步入正轨。1987年9月,恒隆首次发布接管后 的经营业绩:经转拨内部储备后的盈利为190万港元,而上一年度亏损1900 多万港元,共收回坏帐4亿港元。     港府接管恒隆,并不想做婆婆,只是先做奶娘,再做红娘。现在恒隆已 扭亏为盈,具备出嫁的条件,港府便为她寻找婆家,让恒隆回归商业银行体 系。      1989年9月,港府与大马郭令灿家族控有的国浩集团达成协议,国浩以 6亿港元从港府手中收购恒隆银行。国浩集团控有道亨银行,恒隆的条件是, 
… 页面 88…

政府出售后,与道亨合并经营。国浩完成收购后,将恒隆并入道亨。港府在 恒隆一事上,可谓功德圆满,受到银行业的赞誉。而在1965年的银行危机中, 港府行动迟缓,受到许多银行界及传播界人士的批评。                                     海托震荡      在80年代发生问题的“问题银行”,恒隆是第一间,海外信托是最大的 一间。      海外信托银行成立于1956年,由来自大马的富商张明添牵头,邀请香港 银行家曹耀等港商台组而成。该行于1972年上市。      1976年,在湾仔兴建30层高的总行大厦。到70年代未,员工过千,资 产近30亿港元。到被港府接管前,该行控有工商银行、大捷财务公司,共拥 有43间本地分行、8间海外分行。      1982年3月,张明添逝世,家族外的黄长赞接任董事长,其子张承忠继 任常务董事长。不久,黄长赞被张氏家族排挤出      董事局,由张明添之妻吴婵蕊代董事长。在张明添逝世前,海托银行高 层就频频作调整。这不外乎是两大原因,一是经营出了问题,二是确保张氏 家族稳坐海托江山。      海托的问题于1985年6月6日暴露。是日,港府财政司突然发表声明宣 布海托银行“无法偿还债务”,停业两天。银行监理专员亦发表声明,事件 不会波及其他银行,港府已采取相应措施。      当晚,警方在机场扣留数名携带百万巨款、欲逃离香港的海托高层人士, 包括张明添之妻、代董事长吴婵蕊,以及其子张承忠(常务董事长)等人。      翌日,恒生指数暴跌87点,跌幅之大,可见海托事件影响之甚,业界称 其为“海托震荡”。      据传媒报道,导致事件的直接原因是1981—1982年间,海托一笔数亿元 贷款的坏帐。这些年来,海托高层人员频频调动,流失挪用的资金近40亿港 元。可见海托的管理已相当混乱,同时也暴露银行监理机构的疏漏。      亡羊补牢,防患于未然,港府针对新冒出的问题,再次修订银行条例, 加强监理工作。      港府于6月6日晚通过接管海托银行,约须注入20亿港元的资金,以保 障存户利益,防止了危机扩大到银行业。      海托所控的工商银行于1987年售予大新银行。      海托的新董事局,由金融司委派的金融专家负责重组。据查,被接管的 1985年,海托已亏损28。66亿港元,1986年度亏损2。29亿港元,累计亏损 30。95亿港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