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委员长和夫人的休息与健康,众文武百官相继退下了。蒋介石要陈布雷的待从室人员,为他准备在沈阳致函马歇尔,提出东北和战问题之意见,以承认国民党接收东北主权和恢复交通为前提条件。并指示起草函件后,再交给熊主任、杜长官过目。
●研讨东北战势
第二天清晨,蒋介石起得很早,他和宋美龄在院内散步,院内警卫人员打开通往南院大杨树林的美龄小学校址的门。树的叶子还没有长大,在高高树枝上迎晨风、沐阳光而抖动着。因这里成为委员长的临时官邸,康宁街被军警宪特把守起来,在官邸车 厢房顶上架两挺机关枪,对面路西原美国领事馆的公园内,停着四辆坦克,两个东北保安司令部机动连,全副武装,无线电日夜呼叫,和官邸守备连成为一个保卫圈。康宁街路北渤海师专,被勒令封闭了南大门。
蒋介石身穿便服长衫散裤,很潇洒,很有兴趣地看了美龄小学的校址。宋美龄感到非常高兴,她喜欢孩子,好像更喜欢用她名字命名的小学校。他们慢步回到正楼,在一间精美宽亮的西餐厅就餐,棚顶上吊着花穗子灯,极富西洋风味,桌椅全是楠木雕刻货,又有古色古香之感。他们在这里用了早餐,席上特别备了黑龙江的大马哈鱼籽酱、飞龙鸟肉、熊掌、山参汤,吃得蒋介石和夫人点头称赞美味佳肴。
吃过早餐,蒋介石见了杜聿明说:“光亭,我不休息了,你给我准备了地图吗?”他抖着卷出的白绸子袖头儿。
杜聿明很恭敬地说:“校长,准备好了,除了在前线正在指挥的军事作战人员,全都到场了。按您的指示,沈阳附近驻军营以上军官都到场了。”
“好吧,要作好保密,前线指挥不能松弛。按时开会吧。”蒋介石说完去卧室更衣,并约夫人一起参加。
会议在官邸内二楼西侧小礼堂里召开,天花板、地上摆的桌椅都是高级的。灯光明亮,还熏了檀香,在高级讲台上万端挂着东北战局态势图。
蒋介石和夫人走进会场,“立——正——敬——礼——”一声声口令,使会场严肃起来了。他身着军装。扎着紧身合体的武装带,腰是中正短剑,胸前佩戴着两排勋记章。看着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了。在他身边的宋美龄,既没穿长衫,也没穿筒装、西服,而好像从卧室走出的少妇,上身着葱心绿的西式娃娃服,裹腿的长简细呢子裙,头上包块花帕子,恰似会场中一朵鲜艳的牡丹花。本来是讲打仗的军事会议,却减少了杀气腾腾的气氛,有人嗅着鼻子,好像嗅着胭粉气味了。军人爱绷脸、皱眉、亮眼珠子,这会却一反常态,反而显得有几分喜笑颜开了。
蒋介石在掌声中说:“军事会这样开,反而很轻松,这很好哇。”大家陪着笑起来了。
接着由杜聿明以洪亮的声音,威慑人的气氛介绍着东北战场,说了几句锦州后,接着大谈占领本溪、攻克四平、直取长春、不可一世的胜利大进军来。这主要在吹嘘他用的“南征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
蒋介石边听边点头,宋美龄不时看着地图,问身边的熊式辉主任,熊式辉不时站起身来,向尊敬的夫人小声地指点着哪里是中长路,哪里是梅河口,哪里是辽河套,显得格外的殷勤。
蒋介石听完杜聿明的汇报后,兴奋地拿起指挥棒点划着地图说:“你说的情况,左翼占领辽源,右翼已经占领了梅河口,这样可以直取海龙,占领双阳,逼近磐石、九台。我看二十八日占领永吉,二十九日接收小丰满水电站,前头部队直插老爷岭、德惠,可攻到松花江北岸桥头堡,三十日继续占领农安、烟筒山、桦甸、拉法。”他说话从来没有这么快,气这么粗,手中指挥棒打得大地图叭叭直响,大有敲着军鼓前进的势头。
杜聿明这个计划,蒋介石是喜欢的。但杜聿明感到老蒋的北攻太贪了,沈阳以南会空虚。蒋介石既然来亲自督战,就要把沈阳以南的兵力再加强一些,也就是说,要蒋介石把孙立人的新一军扶住,形成南面屏障,他的北进就稳妥了。他看蒋介石对北攻如此放心。没有当场提,因为孙立人在场。
蒋介石见把气氛煽动起来了,接着对在场军官讲了一套军队之重任、东北为国家工业区,到这里来作战,是他挑选的精兵良将。这仗只有打胜,不准打败。他要军官们“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以尽本身之“天职”。然后下命令要兵分三路自长春北上,向永吉、小丰满进发。他这时气势凌人,两眼都发红了。要熊式辉派大员准备接收电站。
宋美龄站起身来,她没鼓掌,脸上很自然地、镇静地看着在场军官,因为这是极严肃的战前动员。她内心知道,这种挑起内战的行为,是火,而不是烟。战争气氛要保持,和平的谈判尚待伪装,她挎着蒋介石胳膊,步子很稳健地离开会场。这次会议圆满结束了。
蒋介石接着邀熊式辉、杜聿明单独会见。他见两位将领一坐下就说:“你们要以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的名义联名致电军事三人小组及军调部,要求中共军队自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撤退,并撤出东北铁路沿线。”又说:“天翼,你立刻去办。”
熊式辉站起身来说:“遵命!好!去办!”他走出了蒋介石临时办公室。
杜聿明感到这是个机会,他说:“校长,辽南是沈阳门户,万一共军拼命来个奇袭,沈阳没有精锐之师,只有孙立人新一军担当辽南之屏障。请校长在见到孙立人时,请命令孙立人一定遵照命令,迅速地行动,精诚合作,不然,共军在辽南展开攻击,全局会急转直下。”他知道孙立人的根子,在长春之战时,公然违抗命令,给了他颜色看。因为孙立人是留美学生,倚美国为第一靠山,蒋介石为第二靠山。在远征军入缅时,孙立人为新编第三十八师师长,这个师由宋子文财政部美械装备的税警团改编的,有宋家财气,在缅甸的彦南阳解英军之围立过功,给蒋介石这位战区总司令在英军面前大增光彩。远征军撤退时,孙立人根本不听杜聿明的命令而随史迪威退入印度。史迪威支持孙立人为新一军军长。这种复杂的关系,杜聿明心中有数,别说他,就是蒋介石也要惧他三分的。今天这个场合提出来这利害关系,可能迫使蒋介石压孙立人一下。
蒋介石听杜聿明一说,他没有半点犹豫,而且很郑重地说:“光亭,东北战场全局,是不允许忽视的,从指挥官到一兵一卒都要为这场战争负责,军令不可违。”
杜聿明轻装上阵了,他赶到长春去督军北进。一日之内不断地传给在沈阳的委员长进攻顺利的消息。熊式辉在一天黄昏特地赶到蒋介石官邸,当面说:“委员长,今夜的电报,就是占领吉林丰满电站的。”
蒋介石高兴地叫卧室中的蔡妈,待夫人休息过后,要告诉夫人,这座楼的电灯总开关,由夫人推电闸,输送小丰满的电。
熊式辉趁机说:“委员长,明天请您和夫人参观沈阳北陵吧?”
蒋介石点头应下了,而且说要和夫人好好地在北陵开开心。
熊式辉刚走,孙立人来见,蒋介石对来禀的陈布雷说:“要仲伦快来!快来1”他有些按捺不住感情了,摆出格外亲近的模样。
孙立人和蒋介石两个谈得很热乎,还留孙立人共进了晚餐。
●周恩来严正的正告
马歇尔收到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和东北保安司令让聿明联名致电军事三人小组及军调部提出的要求,同时还收到蒋介石在沈阳给他致函提出的要求。他感到有些紧张,他认为在这最紧急的时候会造成一种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形势。他用无线电向蒋委员长紧急呼吁下令停止进攻行动。他从军调部了解政府军占领长春之后,继续沿铁路线往北向哈尔滨、往东向吉林进展。他深感自己作为一个调解人的公正立场,已成问题了。现在双方地位颠倒了。从前,困难的发生是由于共产党公然违反停战令进攻长春,及其后在满洲的共产党将领们采取比较强硬的立场。现在局势直接操在满洲的国民党政府司令官们手中,他们觉得一定能用武力解决问题,所以,不愿与共产党妥协。
由于双方报纸展开了宣传战,使局势大为恶化了。马歇尔和美国大使馆研究中国局势,魏德迈已经回国治鼻窦炎去了,其实是准备再回中国接任驻中国大使。他在位时对军事部门留下国民党必胜的观念,尤其占领长春向北迅速地推进的情况下,好像这成了定局。但是大使馆文职官员中头脑清醒,他们认为国民党第一次在满洲的大较量,是暂时的胜利。他们认为共产党在谈判上是守信义的,他们在这方面大得民心,这是胜利的基础。再加国民党军长驱北进,占大城市,看守供给线的铁路、机场,他们兵力本来薄弱,再分散兵力,是没法对付共产党的。还有共产党在东北兵力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他们很快就可以补充上。国民党军队虽然拿下四平、本溪、辽阳、鞍山、锦州、铁岭等大中城市,他们损失了差不多四个师(包括保安队)。大城市人口需要供应,学生需要读书,工人需要上工,这使国民党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等于背上个大包袱,早晚压垮拉倒。这些真知灼见使马歇尔不能不考虑,由于他的主观立场,他不完全相信,但他返华才这么几天,就已经精疲力竭了。他的理想的网已经破了。可马歇尔还要以自己的自信精神来挣扎,他一方面向宋美龄求救,拍电寻求支持,将委员长的底细摸透。一方面他找到中共代表周恩来,他想摸共产党对国民党占领长春后的北进的感想和动态。
周恩来和马歇尔在军调部的小客厅见面了。马歇尔感到这位周将军还是风度翩翩,在眉宇之间有股特别的冷静和军人看得出的杀气。
马歇尔寒暄几句后说:“周将军,你对国民党军队进入长春有何感想呢?”
周恩来立刻严肃地说:“这是违反协定的,是蒋介石在亲自指挥内战。我们感到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蒋介石来负。”
马歇尔继续探索地问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这是军事占领呀。”
周恩来毫不客气地说:“这又是蒋介石打响第一枪。共产党是在遵守谈判。但是共产党在东北的军事力量蒋介石的军队是无法抵抗的,他这是引火自焚的行为。”
“满洲的军事行动,是国民党军队在那里的将领们直接操纵的。蒋委员长去那里是调停。”马歇尔想把东北挑起内战的责任推到国民党在满洲的司令官们身上。
周恩来不客气地说:“我们是守信义的,我们在等着蒋介石,以观后效。不过我们在东北的将军们,他们的忍耐同样是有限的。”
长春被占后,政治局势发生明显的变化。尽管中国共产党人力争实现和平解决,蒋介石却因一时的胜利更加咄咄逼人。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根据种种情况判断,蒋介石自进长春后积极备战, “现内战已临全面化边缘。 ”他写信给马歇尔说:“国民党政府如果继续用武力消灭东北民主联军,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必定予以抵抗,而且会把国民党在东北的军队消灭掉。”
周恩来的话,震动了马歇尔,他深知周恩来的话是说了算数的、有分量的、是来自延安共产党中央的。他知道周恩来是个严肃的人,走来找他会见。他对身边的政治军事顾问们说:“周恩来是个务实的人,他的话我们要研究。”
他的顾问们说,周恩来是个明事理懂大义的人物。他还要来会见,从他的来函中分析,他对将军和美国都有不信任感。这样看来,蒋介石确属眼光短浅,他会走进死胡同的。顾问们要马歇尔将军想办法和蒋介石接触,使他迷途知返。
没出三日,周恩来又来会见马歇尔。在长谈六小时中,周恩来严正指出:美国一面表示赞助中国的和平民主,一面却又在帮助国民党进行内战。
马歇尔感到受了刺激,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和平民主有信心,而且是公平的,他把蒋介石和宋美龄去沈阳后连着给他的两封信,都让周恩来看了。信中蒋委员长提出作为与共产党达成谅解的基础条件:依照停战令的字面规定和精神实质予以执行(露出另一副嘴脸);依照计划进行复员和整编军队(写在空头支票上的计划);恢复交通必须完成(完全以单方利益);程序中要共产党不得阻碍国民政府依照中苏条约接收主权;要共产党不得干涉或阻碍国民府修复中国各地铁路的努力,这些铁路在军调部规定的一定时间内开始恢复运输;要共产党在执行三项协定(停战令、军队整编方案与恢复交通协定)中,国共双方观点有分歧时,在军调部或执行小组里的美国军官必须有决定权以及执行和解释之权(蒋介石又捞到了大油水)。
宋美龄的两封信中要求马歇尔将军通知蒋委员长,共产党是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