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安居乐业(原名:云和山之彼端)-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反而是恭敬异常,为我等建造港口城镇出工出力。大琉求南方一带也是如此,但东部北部和中央大山里就是另一番情景了,那里的土著多年与汉人移民交往,已有长足发展,更加排外,属下派人在那鸡笼建造港口城镇一事为当地土著一口回绝。”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有好事者比如韩月容小姑娘更是咯咯直笑。

林靖文也是觉得好笑,这不跟南美的印加人玛雅人对待欧洲白人是一个德行吗,刚开始的时候印加人也是把白人当作天神的,实在是有趣。不过这是好事,台湾土著终归来说属于中土一脉,林靖文也不想跟白人殖民南美一样大加杀戮,能跟土著和平共处那就最好不过。“这样也好,如此,我等以后当善待这些土人,传授他们汉人的文化,等他们接受了汉统他们也就与汉人无异。”

“喏!”

花莲港此时已经建造起一个不小的城镇,除了从琉求派来的千余移民和军士之外,这里还聚集了大概两千多人的土著,在天神的名义下,这些土著已经被打散部落编制,成为花莲镇的平民。

林靖文进到镇中,发现这里倒也成了规模,郊外是农田牧场,镇上也有各种商铺存在,不过种田放牧的多是土著经商的全是琉求移民罢了。看到这里,林靖文心中一动,问道:“花莲镇日常民生所需能够自给自足吗?那些商铺里的陶瓷漆器布匹茶叶之类的总不可能是此地自产的吧?”

“主公明见!”花莲镇乡正禀报道:“花莲之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种植的粮食肉食鱼类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供应琉求本土;而且因土地广大,还能种植棉花大麻还有桑树、茶树、漆树等,而琉求本土土地狭小并不能大规模种植这些;另外这里的土质还适合制造陶瓷,实在是天赐宝地。只是因人丁太少所产不多,但目前所产已经足够本地之民与琉求本土互通往来。此地商铺中的货物却是从琉求本土够买而来。”

殖民地!林靖文马上就想起了这三个字,欧洲人疯狂地往美洲移民一是为了占地盘,二嘛,更大的原因不就是为了开辟新的市场么?没想到花莲倒成了琉求的殖民地,这跟美洲成为欧洲殖民地的情况相同。既然欧洲人做得,汉人也不妨学上一学。目前是殖民台湾,以后人口多了生产力更强大了,南洋、澳洲……这些都会成为汉人的殖民地,甚至是美洲也可能被汉人插上一脚,这也不是不可能。

王散并不知道殖民理论,但他可是个察言观色的好手,见林靖文面有喜色哪里还不明白这里面的文章,连忙问道:“那琉求与这里的商船来往多否?”

“目前倒是不多,每月不过五六条商船来往。”乡正想了想,答道:“花莲土地适合种植茶树和漆树,另外种植棉麻也可以,但目前花莲人丁实在过少,为免贪多反而坏事,所以属下让花莲之民主要种植棉麻,另外茶树桑树也有少量种植。还有,花莲海域盛产珊瑚,这里的二尺珊瑚很受琉求之民欢迎,甚至有三、四尺高的珊瑚出现,利之所在,倒是吸引了不少琉求本土善水之民迁徙过来。”

王散盘算了一番,建议道:“主公,琉求县目前有汉人十万之数,加上原琉求土著和奴隶,总共人丁不下二十万,陆先生和李恢大人那边还在源源不断地输送人丁。以属下之见,不妨让琉求县征发一些人丁来花莲,如此对花莲对琉求都是好事。”

林靖文却一口回绝,“移民至花莲势在必行,但不宜由官府强制征发,还是让民间自行迁徙比较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花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移民花莲可以获得莫大利益,百姓自然会趋利而来,官府强制迁徙反而不美。传令下去,允许百姓自由迁徙,让琉求县不要阻拦。”

“喏!主公明鉴!”王散和乡正俯身称是。

“对了,你刚才说花莲的土质很适合制造陶瓷,花莲有陶瓷工匠吗?”陶瓷可是大利润的商品,甚至中国的在英语中的名称“China”就是陶瓷的意思,可见这玩意儿有多受欢迎,这么好的东东可不能放过了。

当然,这里说的陶瓷是高品质的观赏性陶瓷以及中等品质的实用性陶瓷,低等的民间日常生活所用的陶瓷物品哪个文明都能制造,只是品质不如中国的好而已。

乡正脸色一紧,道:“却是没有。琉求之民多来自两浙,两浙其地不产陶瓷,是以并无多少陶瓷工匠。琉求也非是没有陶瓷工匠,只是不多,而且技艺不高,并不能生产高品质的陶瓷,用作往海外贩卖却是不划算,是以下官并未在花莲发展陶瓷制造。”

林靖文听得眉头一皱,怎么又是缺少人才,上次好不容易把康王给忽悠了弄来大批制造军械的工匠,这次又是缺少陶瓷工匠,真叫一个郁闷!大宋陶瓷工匠技艺好的大多集中在江南西路、河东路和近畿一带,林大官人的手还不能伸那么远,看来,这陶瓷工匠是没指望了。

不过没工匠也制造。林靖文充分发挥了奸商本色,吩咐道:“品质低也制造,海外的那些蛮夷如何能分辨品质高低,他们有得用就不错了。”

“是极。”王散大赞,“主公所言极是。比如说茶叶,我大宋海商贩卖到南洋乃至天竺、大食的茶叶一般都不是品质上流的好茶,都只是茶叶碎末制成的茶砖而已,那种茶砖连我大宋的平民都不喝,但贩卖到海外却备受蛮夷追捧。还有丝绸,属下曾听闻,大宋海商贩卖到海外最多的不是苏绣、蜀绣等名绣,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广绣、闽绣等,这些低等的丝绸在我大宋本土并不受欢迎,却被海商大规模贩卖到海外,同样受蛮夷喜爱,价比黄金。这陶瓷嘛想来也一样,那些蛮夷也就只配用些品质低下的东西而已。”

林靖文听得大乐,感情还有前辈啊,原来不是他林大官人第一个这么想的,奸商,真是奸商处处有。“令琉求县输送陶瓷工匠到花莲。制造的陶瓷品质低不要紧,反正不是给我们自己用。这样,制造出来的陶瓷卖到扶桑就是了,我等已经垄断了扶桑的贸易,除了我林家不会有第二家卖宋货给他们,品质再低的陶瓷他们不想用也得用。记住了,这价钱可不能卖低了,陶瓷可是高利润商品,价钱低了对不起陶瓷的名头。”

乡正听得目瞪口呆,这也行?

韩小姑娘更是将林靖文大大地鄙视了一把,偷偷地嘀咕:“真是一个奸商。”

王散却是听得两眼放光,连连点头称是,大叹道:“主公真是好谋划,这扶桑正如主公所言,除了我林家他们并不能从别的商家那里买到宋货,所以他们是不买也得买,根本就没得选择。而花莲的陶瓷匠人经过大规模长期制造之后,怎么说这些匠人的技艺也能有所提高,说不定时间长了真能出几个巧匠出来,如此,又是一种收获。”

想想后世的日本,大规模地把劣质产品倾销到中国,因为中国国内的同类产品还不如日本货,国际上又封锁中国,因此中国可谓是不买也得买,那些日本公司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利润用来研究新的科技。林靖文现在的这种做法跟后世日本公司的做法差不多,用日本人的钱来发展自身的科技,实在是好手段,可谓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想到这里,林靖文灵机一动,吩咐道:“日后若有如此情况皆如此办理。那些漆器、纸张、布匹、丝绸、陶瓷、铁器等,所有的货物不管品质好坏,只要扶桑没有或者是品质不如我们的,我们都往扶桑贩卖,如此一来,一是可以用扶桑人的钱来培养我等工匠的技艺,二则可以打击扶桑的同类产业,可谓一举两得。不过你们且记住,最好的东西一定不能卖给扶桑,只要比扶桑自己制造的好上一些就可以了,明白否?”

“喏!”

休息了两日,林靖文检查了花莲镇的发展状况之后,给船队补充了粮食和淡水就起程南下,不日到达夷东港。

夷东和花莲的情况差不多,位于卑南溪出海口,邻近有三条河流交汇,也是一个大平原所在,依此而建的夷东镇也已吸收了不少周边的土著部落,比花莲的人口还多些,达到了五千人的规模,不过汉人移民却不比花莲多,也只有一千之数。

这里的情形和花莲大致相似,百姓也是大多种植一些棉麻桑树之类的,只因华亭的织坊对棉花亚麻和生丝的需求实在太大,种植棉麻桑树可以获得巨利,另外茶叶这种嗜好品的消耗太大也吸引了很多人种植茶树。虽然看起来花莲、夷东和琉求的人都跑来种植类似的作物,看起来是重复建设,但目前供应远远小于需求,再怎么重复建设也不会出什么问题,等以后供需平衡了大概这股势头会停下来吧,一切自有市场来自我调节。

第三卷 自古英才出我辈 第三章 吕宋土著和华侨

麻逸。也就是后世的菲律宾,又叫吕宋、胡洛,宋人称之为麻逸。林靖文花了很大的工夫才弄明白,原来此时菲律宾的统治中心并不在吕宋岛,而是以后世民都洛岛为中心的麻逸国,这个国家最早曾在太平兴国七年的时候派船与广州通商,之后贸易不绝,这才被宋人所知,这与林靖文的意料很不相同。

费了老大的劲收集情报,林靖文才知道,这麻逸国此时不过是一个小国。民不过千余户,形成一个个大小不均的村社,这些村社联合起来推举一个首领,称作罗阇,作为国王来统领全部村社,这就成了麻逸国。其国以民都洛岛为中心,领土包括了吕宋岛南部的一部分,宋人主要是与麻逸国通商,麻逸人主要为马来人移民和一些土著。

不过这也不绝对,麻逸国北方的吕宋岛上也有一个个的土著部落和邦国存在,尤其是在吕宋岛北部一带,汉人移民大多都聚集在这里。

这个时候整个南洋都没有多少汉人,跟后世南洋2000多万人口汉人占三分之一的盛况根本就没法比,整个南洋此时恐怕最多也就十数万汉人,还分布在吕宋、爪哇、渤泥、东马来等广大地域,整个吕宋岛上的汉人加起来也不过万把人而已,跟整个吕宋百来万土著相比根本就是少得不能再少了,真正的汉人大移民要等到蒙古南侵宋朝灭亡才开始。

船队从夷东港南下,经过巴坦群岛和巴布延群岛到达吕宋,林靖文这才明白过来,原本他以为此时的宋人是沿着台湾东部南下麻逸的,谁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南北洋流的原因宋船很少有能直接到达台湾的,大多都只是到澎湖而已,再由澎湖人趁海潮涨落进入台湾(感谢书友mace纠正),澎湖此时属于泉州晋江县管辖,那上面还驻扎有宋兵。而宋船到麻逸的话大多是从广州出发跨海到达吕宋,再沿着海岸南下到达麻逸。

宋人什么时候有远海航行的能力了?

经王散派人多方打听才明白,不是宋人能远海航行,而是大陆到菲律宾群岛之间的洋流、季风太过规律了,宋人只要选好正确的时间顺着洋流和季风出发即可,根本就不需要计算精细的经纬度坐标,实在是天助宋船,与航海技术无关。

比如说现在,现在的季风正是西南方向,正是出海到麻逸的好时机,这个时候正是宋船与麻逸贸易的时候,林家船队一路上碰到了不止一股宋船。

不过头疼的是,这个时候也是海盗活跃的时候,在碰到宋船的同时,林靖文他们也碰到了海盗。

因为林家船队规模庞大——有二十艘福船的船队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碰上的——一路上碰到的宋船为了安全着想,都搭伴跟林家船队一起走,人多也安全些。这样下来,船队规模越来越大,等到达吕宋之后不久,船队已经达到了四十一艘船的规模,远远看去当真是白帆连天,声势极为惊人。

这样规模的船队稍微有点头脑的海盗都不会来招惹,但万事总有个意外不是,这不,敢招惹的海盗来了。

这天,林靖文正跟王散、孙泽、那朵他们议事,却听了望手来报告:“主公,前方的海岛后边出现了大批不明船只,数量在一百艘以上,侧后方那片海域也出现了不明船只,数量少些,大概有六十艘的样子,不过这些船都很小,目前看到的最大的不过四百石左右。”

林靖文一愣,这么大规模的海盗应该很有名啊,怎么收集来的情报里没有?问道:“离我们船队有多远?”

“前方的船只离我们有三里左右,侧后方的有五里多,这些船的速度都不慢,相当于广船的速度。”

“广船的速度?”那可是很不错的船速了,广船在大宋所以的船种类中以速度闻名,光论速度,除了车船就数广船了,连福船都比不了,不过林家船队的福船例外,韩玉容把广船的多桅多帆和侧组合帆技术用到福船上来了,还加装了车浆,林家的福船如果帆全满车浆全开的话,那速度用飞来形容毫不为过。

虽然惊讶,但以这个样子出现的肯定是海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