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二卷-中原逐鹿-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伎肌⒓扑悖缓罂谑谝环夥馍媳ň⑾麓锔鞑慷拥牡绫ǎ撬刻毂刈龅墓巍F渌氯寐奕倩腹堋B奕倩赋浦傲肿艿闹氐阒饕濉薄�
  8 月18日,林彪、罗荣桓就下步作战计划报告中共中央军委。8 月29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一)计划甚好,甚慰。(二)希望你们能于9 月下旬开始作战,配合南线。(三)新的作战,似宜以有力兵团进攻山海关、沈阳线上之敌,以另一有力兵团进攻中长线上之敌,以求分散敌人,各个击破,重点放在中长路或山沈路由你们酌定。”
  8 月21日,中共中央在致各战略区领导人的电报里强调指出:“我全党全军应该在目前数月内一致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整个军事形势的转变。申酉亥四个月将是敌我两军转变形势的关键,务望各同志齐心协力,争取胜利。”
  8 月25日,东总提出秋季攻势作战方针是:“先在南线开始攻击,以达歼灭兵力薄弱地区之敌,并迫使敌主力向南分散,以达成我北线部队进击敌人有利机会。”
  具体作战步骤预定如下:——第一步,以南线第8 、第9 纵队和冀察热辽军区武装一部进击北宁路锦榆段,吸引沈阳之国民党军南下增援。
  ——第二步,以第7 纵队向彰武、阜新、义县地区进攻,配合第8 、第9 纵队作战,吸引北线更多援军南下;——第三步,北线主力于长春、沈阳间展开攻击,歼灭守军支援军,相机夺取城市,彻底破坏该线铁路并引诱吉林、长春之国民党军南援,求得在运动中大量歼灭,然后突然包围、孤立吉林,吸引援军并相机攻占之。第四步,待辽河结冰之后,主力转到北宁路锦沈段及中长路沈营段(沈阳—一营口)作战。鉴于国民党军畏惧被歼,警惕性高,东总要求各部队采取远距离渗透奔袭战法,从几个方向同时突然包围歼灭分散守军,或围城打援,创造在运动中予以歼灭的战机。
  9 月1 日,毛泽东根据7 、8 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作战形势,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党内指示,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全军“明白自己的任务而坚决地毫不动摇地执行之。”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所赋予的任务,决心继续在东北战场作战,收复失地,积极配合关内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并确定在东北雨季过后,即发动秋季攻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迫使其整个冬季处于缺粮、缺煤、缺兵的严重困境。
  37.辽西走廊三战三捷
  辽西走廊,指辽西丘陵东南的沿海狭长地带,是连结东北与华北的枢纽,为国共两军争占的重要地区。穿越辽西之北宁路和锦承线是东北人关的主要通道。陈诚为打通锦承线,确保北宁线,拓展东北的联系,1947年9 月6 日,集中了暂编第50师(欠一个团)、暂编第22师(欠一个团)、暂编第60师3 个师的兵力,由绥中、锦西、义县分3 路向建昌方向进攻,以保护北宁路锦榆段。
  东北民主联军热前指程子华、黄克诚等根据东总抓住战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指示,决以第8 纵队歼灭暂编第50师和暂编第22师,吸引锦州地区的第93军主力来援,再投人第9 纵队,合力攻歼之。
  第8 纵队并指挥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 师,奉命于9 日从赤峰、凌源地区出发,以急行军兼程前进。
  13日夜,第24师与进至梨树沟门的敌左路暂编第50师一部遭遇,战至次日17时,歼灭据守梨树沟门南山、东山的暂编第50师1 个团,共1000人,取得了首战梨树沟门的胜利。
  梨树沟门战斗后,暂编第22师惧怕被歼东选。第8 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政委刘道生指挥第23师跟踪追击,于9 月15日19时将其堵在杨家杖子、毛祁屯一线。在第22师和独立第1 师配合下,于16日14时发起攻击,激战2 小时,将其大部歼灭。突围南逃的余部,被从梨树沟门乘胜东进的第8 纵队第24师堵住,前后夹攻,除少数逃脱外,均被歼灭,并逼退右路暂编第60师。
  此战俘暂编第22师少将副师长苏景泰以下2560人,毙伤1000余人,取得了一战杨家杖子的胜利。
  此时,陈诚“为确保辽西走廊之安全,彻底解除北宁铁路之威胁,电令锦州第1 兵团,指挥第49军,即向北宁路以西之匪攻击。”
  9 月17日,第49军主力第79师、第105 师,在军长王铁汉指挥下,向江家屯附近前进。程子华、黄克诚为诱敌深人,以利围歼,令黄永胜、刘道生第8 纵?向新台边门转移,詹才芳、李中权第9 纵向杨家杖子以东急进,阻击可能由锦西兴城出援的国民党军。
  王铁汉迅速派出援兵。不料,19日,第49军出援部队进至杨家杖子地区,黄永胜、刘道生指挥第8 纵主力及独立第1 师,立即将其包围,并连夜冒雨猛攻。至当日夜,第23师攻占323 高地和黑鱼沟西北高地;第22师攻占杨家杖子北面2 个碉堡及附近地区,突人杨家杖子;独立第1 师攻占杨家杖子东南284 高地及石湖南山。
  战至翌日10时,歼灭第105 师团长以下2000余人。
  王铁汉不甘心失败,22日上午,命第26师、暂编第60师二个团和第93军各一个团迅速增援。解放军早有准备,程子华、黄克诚命第24师和第26师将第49军增援部队阻截于锦州西南20公里的虹螺和连山、老边、五岭山一线。双方开展激战,解放军阻击部队奋勇冲击,当天16时,王铁汉率部从杨家杖子向南突围。黄永胜、刘道生挥师紧追不舍,歼其大部,王铁汉化装潜逃。
  二战杨家杖子,解放军歼灭国民党第49军1。2 万余人。
  38.出击中长路
  杨家杖子战斗后,第8 、第9 纵队奉令乘胜进击北宁路锦州至山海关段,在2。63万民兵和热河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援下,从9 月28日至30日作战两昼夜,彻底破坏了该段铁路线,使北宁铁路交通陷于瘫痪。
  陈诚为保护东北至华北的陆上通道,急调中长线之机动兵力新编第6 军第14师、新编第22师从铁岭南下,增援护路。从而为东北民主联军创造了新的战机。
  中长路是哈尔滨向西至满洲里、向东至绥芬河、向南至大连铁路之总称,为东北的主要铁路交通干线,‘其松花江上游(今第二松花江)以南的哈大线为国民党军重点守备地区,但兵力不足,防御薄弱。新编第6 军主力从铁岭调锦州后,四平至铁岭段仅有第53军分别守卫伊通、昌图、西丰、开原地区。在陈诚机动防御的方针下,有随时收缩的可能。
  林彪、罗荣桓为歼灭第53军和扩大解放区,决心远距离奔袭包围,各个歼灭四平至铁岭铁路沿线地区的国民党军。
  为配合主要方向之作战,令第7 纵队向新民、黑山出击,阻止新编第6 军主力从锦州北返,并相机歼灭彰武、法库地区的国民党军;热前指指挥第8 、第9 纵队继续破击北宁线。
  陈诚发觉东北民主联军企图后,立即调整部署:令新编第1 军第50师、新编第38师和第力军等部由长春等地南进;令第53军放弃西丰、莲花街等要点,向开原及其附近地区收缩。新一军主力于28日由长春出发,29日进至四平以北郭家店。杨木林一线。
  10月1 日,东北民主联军主力,突然向四平以南、铁岭以北第53军防区发动攻击。据国民党史书记载,“位于威远堡之第116 师,卒应战”,“损失惨重”。驻守皮屯等地的第130 师,“亦同时遭受攻击,该师之第390 团,于1 月10日顷,由貂皮屯突围西撤途中,到达红花甸,复陷入重围”。激战至2 日18时,全团覆灭。东北民主联军计全歼第53军约万人,矛头直逼开原、铁岭。
  向沈阳西北及北宁路新民地段出击的第7 纵队第ZI师,经80公里强行军于10月1 日袭占法库,歼灭保安第7 支队(假称177 师),俘敌1700余人,创奔袭作战的模范战例。该纵第19师于7 日攻克彰武,全歼暂编第57师一个团。与此同时,第4 纵队第11师和南满独立师,攻占了大石桥、海城,威逼鞍山、辽阳。
  与此同时,第1 、第2 、第6 纵队向四平地区合围。
  陈诚为加强四平地区防御,令长春新编第1 军主力乘汽车南下四平,新编第6 军主力从锦州返铁岭。
  林彪原定攻取开原车站(今开原),因部队未能按时完成准备,以及国民党援军来到,遂停止执行,令所有部队破袭中长路和北宁路。各部同时展开了大规模猛烈破击战,经过近3 天时间,就把国民党军抢修3 个月即将通车路线全线彻底破坏,北宁路则更加支离破碎。
  东北民主联军出击中长路,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整师、一个支队和三个整团,彻底破坏了中长、北宁两条铁路大动脉。陈诚“维护中长,保护海口”的计划,宣告彻底破产。
  39.北图吉林,南击华北援敌
  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的胜利发展,震惊了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蒋介石于10月4 日飞北平,次日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部署增援东北问题。8 日,蒋介石飞到沈阳,与陈诚商定实行紧急措施。从华北地区急调第92军第ZI师、第94军第43师、暂编第3 军之暂编第10、11师及位于平承路的第13军第54师驰援东北。
  根据国民党军调兵遣将,四平地区守备力量明显增强,吉林、长春地区的守备力量相当薄弱的新情况,林彪、罗荣桓准备调整部署,改变战法。10月12日10时,林彪就下步行动致电中共中央:“目前,在主力所在地区,敌完全采取守势,并以较多兵力防守。因此,我不易直接求得运动战。现我军进攻吉林,力求攻占之,并求得打增援。”对“有些分散的敌人,拟以次要力量歼灭之。”
  13日;东总将作战重点由铁岭地区转到吉林、长春地区,采取“围城打援”战法集中6 个纵队奔袭长、吉外围各据点,围攻吉林,吸引新编第1 、第6 军出援而予以各个歼灭。
  正当东总调整部署时,华北援军先头第13军第54师于10月9 日进到兴城,后续各师乘汽车向锦州急进。热前指程子华。黄克程率第八、第九纵队一部在锦州至山海关间破路牵制锦州守敌,主力集结北票、朝阳、义县地区待机;第七纵队出吉阜新、新立屯、黑山。
  10月9 日,第七纵队从彰武西侧出发奔袭新立屯,次日上午发起攻击,仅1 个半小时,却全歼灭暂编第57师二个团(欠1 个营)及保安队一部。
  与此同时,第八、第九纵队等共7 个师展开于锦州至兴城间长60公里地段上破路,至10月12日攻占了除锦西以外的全部据点,并一度袭人锦州机场,击毁飞机1 架,歼敌12to余人。
  由新立屯西援的侯镜如部,于10月28日抵达义县。林彪于28日11时令程子华指挥八个师,引诱侯镜如部深人义县以西,予以歼灭,尔后转入新民至大虎山地段,牵制在铁岭的新编第六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在北线作战。
  10月29日,侯镜如部进到义县西北20公里处与第八纵队警戒部队接触,即退缩至代官堡、朝阳寺、九台关门、金凤山地区采取守势。程子华以第9 纵队从正面进攻金凤山、二道河子地区的第43师,第8 纵队主力和独立第1 师从西、北两面进攻九台关门的第ZI师。
  11月1 日3 时,战斗开始。第8 、第9 纵队的指战员冒着国民党军飞机轰炸和炮火轰击,勇猛进攻,顽强搏击,战至翌日16时,歼灭第ZI师大部、第43师一部共6500余人。义县守敌保安第4 支队闻讯于11月2 日南逃,热河骑兵奉命追击,于4 日将其二个团全歼。接着,乘胜解放义县。
  南线阻歼华北国民党援军作战胜利发展时,东北民主联军北线各纵队奔袭长春、吉林外围,围攻吉林的作战于10月16日开始。
  从10月20日开始,第6 纵队配属第2 纵队第5 师、第10纵队第29师、独立第4 师及特种兵所属炮兵全部、战车一部,对吉林展开围攻。
  吉林市在长春以东松花江(今第二松花江)畔,与长春有铁路公路相连,但在军事上难以有效支援。国民党史书记载:“第60军长守永吉(今吉林),除屏障长春,更须维护攸关民生经济之小丰满发电厂。在兵力配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