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塘恕K栽谖奈锛ㄖ校颜馐迥甑挠衿靼氤隼矗浅@眩匦氲糜忻魅返姆⒕虮ǜ妗�
史籍记载中的秦代玉器非常丰富,《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刘邦〃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言〃。 说得很清楚,刘邦拿下天下,进入了秦代宫殿库房,看到数不清的金玉珍宝。这就证明当时的秦代有大量的玉器。如果有幸能看到秦王陵的发掘,我想里头一定有我们不可想见的珍宝,一定有大量的玉器。今天能看到的皇帝陵墓,比如十三陵里的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墓,那是国家下令发掘的墓葬,现在建成了定陵博物馆。不知到我们这代人还有没有眼福能够看到秦始皇陵的发掘,也可能下一代人,再一下代人,当国家有能力正式发掘的时候,我们才能一睹秦玉的风采。
【玉玦】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我们都比较熟悉:鸿门宴。项羽和刘邦在鸿门约见,这一次约见是非常危险的。在鸿门宴上范增几次示意项羽要杀掉刘邦,他怎么示意呢?他拿的是一个玉器,玦。《史记·项羽本纪》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羽看见了他举了三次这个玦。玦的用途在这块是让你下决心,让你下决心干掉刘邦。但是项羽没有下这个决心。
玦的造型跟常见的玉环有一点区别,它有一个缺口。为什么完整的器型上要留一个缺口呢?有文物学家认为,玦最早期就是耳环。证据是在早期的墓葬中,大量玦都在头骨的两侧,证明这个玦有可能是从耳环发展过来的。
玦在后来的历史中演绎了各种的功能。比如是用来作为信物。过去帝王对底下的大臣有所不满的时候,让你发配你到边疆的时候,就送你一个玦,表示我要跟你决断。但当宠臣走得很远的时候,皇上心里又想他,这时候就用另一种婉转的表达方式:送一个环,就是我们这个玦,把这个口封上,希望你可以回来。这是玉在我们生活中的政治含义。
【改装的玦】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人,拿过来一块玉。他说:〃马先生,你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我一看就是一个玦。这个玦很奇特,纹饰不完整。我们在收藏玉中,一定要注意它上面的纹饰。早期的玉有很多是没有纹饰的,但是随着玉的发展,纹饰在增加,一般情况下都是完整的。但他拿来的这个玦纹饰不完整,他感到很奇怪。我就跟他解释。我说:〃这块玦原来可能是个璧,被后来的人改装了。〃这种改装现象,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非常多。玉很容易破损,一不小心,玉璧掉地上,正好碰缺一块儿,或者碰裂了,于是就把这一块切下去,把破损的地方给磨圆润了,就变成一块玦,但纹饰上就可能变得不完整。我们判断一件玉器是否被改装过,主要看它的纹饰是否完整。
【出廓璧】
玉璧是传统的玉器品种,谷纹璧在汉代依然盛行,但到了西汉,它有一部分造型有所变化。什么变化呢?玉璧的外缘增加了一部分纹样,这种璧专业术语叫〃出廓璧〃。 廓与郭通假,指外城。比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这里的郭同廓,外城为廓。当标准玉璧的外圈上额外增加了纹饰部分,就叫〃出廓璧〃。
为什么汉代出现这个出廓璧呢?肯定不是一个偶然。究竟什么原因,今天没有学者能够确切地指出它的原因。我也翻了很多书,查了很多资料,最终也没有找到可以信服的一个结果。我说过历史上很多谜有可能是终身的谜,有可能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不能破解。
【玉蝉】
汉代丧葬制度里,玉非常重要。之所以有大量汉玉出土,就因汉代丧葬制度规定,随着等级增高,玉的数量也在增加。葬玉中有个典型的品种叫〃玉唅〃,是放入死者口中的玉。 什么样呢?一般都做成北京话叫〃知了儿〃、〃季鸟儿〃。为什么古人要把玉唅做成蝉状呢?它是有含义的。蝉从幼虫变成成虫,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时候一定要蜕变。一味中药叫〃蝉蜕〃,就是那个蝉蜕下来的壳。我们小时候的时候经常下雨后都去树林里去找爬出来的季鸟猴,就是蝉的幼虫。
古人不从生物学现象看,而从社会学现象看。古人认为蝉是非常高洁的。说它只饮一些露水就引吭高歌。蝉在地底下吃了多少年,这个事儿古人不知道。蝉一旦钻出泥土,人们就看到它在树上,只喝一点露水,叫声明亮。所以古人认为蝉具有一种品格高尚的象征。再加上它又能从地底下钻出来,变成另外一个模样,所以认为它能够重生,脱胎换股,非常神奇。死者嘴里含一个玉蝉,表明他希望重生。
我二十几岁的时候,买过一个玉蝉,非常白,特别好。买的时候特高兴,攥着蝉撒腿就跑,直接就跑到一个博物馆里去想找朋友们看。当年那个博物馆跟今天有点不同,后院的门都是关得死死的。大铁门中间有一个小门,那个门比较矮。我开开那个小门的时候,就一头就撞在门框上了。当时基本上都撞晕了,坐在地上攥着这个蝉。等一会儿醒过来了,看看手里的蝉还在,然后我进门的时候,人家看我脑袋上一大包,说:〃撞门框上了吧?那门框撞了多少人了!〃那门框不高不矮,再高一点你也撞不着;再矮一点,视线就能看见了。就是这种不高不矮的门框正让我撞上。我那天心情太兴奋,太高兴,一激动,就忽略了门框。这是我收藏的第一只蝉,后来又碰见过很多,都没有第一只那么好,那么漂亮。
我还不算惨,有一个朋友比我还惨。他在英国当年买了一个大瓷碗,在英国直接就给我打电话。他是上午,我是晚上,给我打电话,我接电话。他说:〃马先生,我这刚买一个碗,好得不行,价钱合适。〃正说着呢,就听他〃唉哟〃一声,那电话就挂上了。挂上了以后呢,隔了有半个钟头,跟我打电话说,〃你知道我刚才怎么了吗?〃我说〃怎么了?〃他说:〃我这碗搁在这个兜里出门的时候不小心,那个门拍过来就把它拍碎了。〃那好在我是人受伤了,他是物受伤。所以,我比他还是幸运的。从这里我们应该有一个教训,就是说从收藏的角度上讲很多人买到东西都会兴奋。兴奋的时候就会忽略周围的环境。你看博物馆后院我去过无数次,每回都没撞到过门框上,就是攥着这蝉就撞到门框上了。是吧?所以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尤其你不熟悉的环境。
【玉握】
死者嘴里含着唅蝉,手上有什么呢?过去讲究不能空着手走,手上得握有东西,尤其有钱人。那么握什么呢?玉握,一般是个猪形。中华民族饲养猪的历史非常长,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所以猪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作为农耕民族重要的财富。当人去世以后,手里会握有猪。那么最好的呢,当然是玉握。玉猪和玉蝉是在汉葬玉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
我早年也买过一个玉猪。当时买的时候,还不特清楚,金钱也不是很贵。我买了以后跟人家去显摆,找专业的人看。我说:〃你看,我买的这个玉猪好不好?〃人家说:〃这个东西还真难得。东西非常地不错。但是那一只呢?〃我就说:〃怎么哪一只啊?就这一只啊!〃他说:〃应该还有一只,应该左右手各攥一个。〃我一听就急了,我就返回去了,找到那个商人,我说:〃这个东西应该有两呀。〃他说:〃是有两个呀。就卖你一个呀。〃后来我说:〃那个呢?〃他说:〃那个在我哥哥手里。〃商人有时候会给你有点算计。这个东西搁在一块儿卖有时候卖的价钱不如拆开卖得好。所以我就去找他哥哥去,我说:〃你那个能不能也买给我凑成一对呢?〃他说:〃我这个也能卖,但是比他那个贵。〃这弄得我心里就很不愉快。他不是贵一点儿,贵一点我能承受。他贵几倍。我当时就放弃了。这一放弃,这个玉握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凑成一块儿了。起码在我的一生中,它没有机会再凑成一起。那只现在在哪儿,我是不清楚的。
所以,收藏当中,只要你的经济能力允许,你该认栽的时候就认栽。我说过该出手时就出手,那该认栽的时候就认栽。如果我一开始不买一个,要买就一对,你们俩商量好了我再买。那么可能就不会出现问题。但是问题是我当时不清楚,我就买了一个,等我再回过头,我就由主动变成被动的时候,我就一定要认这个栽。我当时不认这个栽,就导致我丧失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当成对的东西凑成一起的时候,钱有时候不是最重要的,机会最重要。
【汉八刀】
从玉蝉玉握上,我们看到汉玉工艺的一个典型特征:刀法特别简单,呈汉字八字状往两边分化,这就是工艺中常说的〃汉八刀〃。刚入门学习玉器,人家说汉八刀,你要明白这个〃八〃指玉器纹饰的走向呈汉字〃八〃的状态,可不是说上面雕了八刀。
它不是萝卜花上面雕八刀就完了,就成一牡丹就出来了,不是这个意思。〃八字〃是指刀法的走向并不是数字的概念。〃汉八刀〃的这种简洁风格,在汉代是独树一帜的,影响到后世并不多,所以在收藏汉玉当中,汉八刀的玉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玉。
【九塞】
我们一直在说汉代的葬玉制度。汉代人为什么要葬玉呢?就是因为他认为玉能使人不朽。早期呢,他要有一些塞,塞住死人的所有的孔。有九塞制,九个塞。那么,我们看看是什么样子。光看图就像一个鬼脸,一般塞是指眼睛一双、耳朵一双、鼻子孔一双、嘴、生殖器、肛门,九塞。
【金缕玉衣】
我们对葬玉制度了解得最深刻的往往是金缕玉衣。只要对我们中国的玉有所了解的,一提就是金缕玉衣。《西京杂记》中这样记载,它说:〃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就是汉朝的皇帝死了以后,他里头是衣服,外头就是玉做的匣,所谓匣就是玉衣,然后连以金缕。玉衣是有等级的,有金缕玉衣、有银缕玉衣、还有丝缕玉衣,等级不一样。它是用小玉片,四个角上都有孔连接起来,把人包上。只有帝王和贵族才能享受这个葬制等级。
汉代人认为,葬玉是使尸体不朽,但是它能不能保证尸体不朽呢?我们今天有一点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唐代有个诗人叫李贺,最著名的诗就是〃一唱雄鸡天下白〃。李贺有一句诗叫〃刘彻茂陵多滞骨,赢政梓棺费鲍鱼。〃他说的是汉武帝、秦始皇两个皇帝,死了以后也得烂,也不可能不朽。到唐代的人就已经有这样深刻的认识了。
玉衣是葬制中最高等级。最具有代表性的玉衣在河北满城汉墓,1968年发掘。当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部队在那儿开山。一下炸开一个洞。然后一个战士跑进去以后,手搭凉棚一看,说里头金光闪闪全是金子,就跑出来了。那么我们知道的最著名的长信宫灯就是这里头的。这里有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一男一女。男的中刘胜,女的叫窦绾。那么刘胜的玉衣一共用了多少片玉片呢?是经最后统计2498片,窦绾的玉衣是用了2160片。刘胜的玉衣用了1100克黄金,窦绾的用了700克。光金线就使了这么多黄金,可见当时的奢华。
玉片最多的金缕玉衣在江苏答徐州狮子山的楚王陵,1994年发掘的。墓主人是西汉的第二代楚王,叫刘郢客,他一共用了4248片玉片,金丝1576克,说起来是三斤黄金。
最特殊的玉衣是广州发现的南越王墓,那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本来想在那儿盖楼房,挖地基就挖出这么一个南越王墓来。这个墓没有被骚扰过,历史上没有人盗过。它出现的玉衣是丝缕的。丝缕经过两千年以上的时间,丝都腐烂了。
金缕玉衣很容易辨识,我们去参观,一看跟铠甲一样包在人身上就知道是什么。但当它拆散的时候,尤其有些异状片的时候,很多人就不知道它干什么的。
我碰见过很多人拿这种小玉片,让我鉴定是什么,干什么用的的呢?我就告诉他,这是金缕玉衣的一部分。我们过去历史上的很多墓都被盗过,所以很多墓葬的早期的盗掘是使我们的文物破坏最大的时期。那么这时候会有很多的盗墓出来的流散到民间。因为有时候盗墓贼他只有一个经济头脑,破坏完了以后,大家就把这东西分散了,所以你看到的那些残片有可能都是早年盗出来的,就分散了,永远也凑不齐了。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下令禁用玉衣,所以这个葬制一落千丈,三国以后玉衣就没有了。
【汉马】
汉代玉器中有很多实用器,它保存下来就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毕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所以汉代比较完整的摆件都基本上是国宝。比如陕西咸阳汉昭帝平陵遗址出土的仙人骑马玉摆件,非常地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