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在黑土地-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段时间一处矿井突然发生了冒顶事故,造成了二十多人死伤。矿上工会要求资方进行赔偿并且增加安全设施,结果被资方拒绝了。这一下惹恼了矿工们,在工会的组织下群情激奋举行了罢工。日本人不但不平息事态而是出动护矿队把罢工矿工抓了起来。
事件被张作霖知道后,他立即出动了一个团包围了抚顺煤矿,把罢工矿工解救出来,并且扬言日本人要是不妥善处理,他就关闭抚顺煤矿。这一下通了马蜂窝,日本人焦头烂额之下,责令日本人住奉天领事馆领事到张作霖处交涉,没想到张作霖说话更气人道:“告诉你们小日本,我张作霖眼里揉不进沙子,这件事情处理好便罢。如果处理不好,妈拉巴子的,把我惹急眼了我扒了你的南满铁路。”
日本领事气的是目瞪口呆,大骂张作霖是土匪。张作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轰了出去。日本领事情急之下立即报告国内。这才出现日本大使到总理府的抗议。但是令日本人没想到这招不灵了。日置益大使碰了一鼻子灰,回到使馆屁股还没坐热。首都时报一家最有权威的报纸,在第一时间发表特刊。标题就是日本大使日置益向中国发布战争宣言。顿时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闹得是沸沸扬扬。
问题的焦点似乎已经不是抚顺煤矿事件的因果,而是上升到两个国家就要开战的地步。京城的各国大使立即乱成了一锅粥,美国人首先站出来指责日本人,各国随后跟风。日本人前一阵子朝鲜半岛的丑闻还没有消除干净,这回在政治上又一次陷入被动,消息传到日本国内,日本内阁慌作一团并及时发表声明,称绝无此事,乃是大使个人所为。随后日置益大使被召回,他的外交生涯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结束了。
在各国大使的监督下,中日两国就抚顺煤矿事件进行了正式谈判,在双方认可的情况下,抚顺煤矿事件获得了解决。这一利好消息迅速传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许普通百姓只是欢欣鼓舞,而有志之士却是来自心灵的震撼,因为中国在渐渐挺起了脊梁。
通过这件事情,日本人才真正、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变化,不经意间这个惜弱的国家已经挺起了腰杆用实力说话了。来自经济的、军事的报告使日本人更是上火。哈尔滨大型军工厂的曝光,是日本人最难以接受的,为此南满日本情报头子武宫正雄受到了严厉的训斥。
而来自经济方面的报告,更是让日本人目瞪口呆,今年中国的钢产量竟然达到了日本的两倍。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一年之间翻了四倍,铁路里程增加了五千公里。日本人的神经恐怕要崩溃了。于是日本人放下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全力以赴的发展经济。
日本人在调正对华政策的同时,全力以赴投身到朝鲜半岛,对朝鲜所有的矿产资源进行野蛮的掠夺,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与此同时,开始极力拓展海外贸易。无形之中日本人似乎和中国玩起了速度游戏,这是卢一鸣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中国大地的突飞猛进,不仅日本人看到了,其他列强各国也是心知肚明。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坦率说他们希望中国强大吗?答案是否的。美国人趁机和中国修好,也是看到了中国日益强大的结果。
卢一鸣深知,一战后美国的势力会变得更强,现在必须让美国的资本大量的进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快速的带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是当务之急。
现在摆在卢一鸣面前的是如何加大力度开放上海和广州两个口岸城市,用以拉动东部沿海和南方经济增长,刻不容缓。





第三部大国博弈 106章日新月异
   

民国大地的变化,在北方开始显现。以山西为例表现得尤为突出,山西的乡野山村已悄悄出现集约化生产的雏形。
在太原北部约五、六十里地一个叫静乐的小镇。小镇里有一家当地数一数二的地主——吴老太爷。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家务农,老二有出息,留洋回来后在省城做事。他常常把小儿子挂在嘴边,以此为荣沾沾自喜。
吴老太爷是这个小镇顶尖的富户,有500多亩土地。其住的房子在这小镇更是独树一帜。吴老太爷的“豪宅”,位于镇子南侧,坐北朝南,带有明显的山西建筑风格。此房四合院布置,中轴线有街门、仪门和正房。正房的东南角有一座吉星楼一栋,左右各有东西厢房三间。
此刻我们的吴老太爷坐在正房的敞厅里生着闷气,坐在一旁的大儿子也一筹莫展,满脸愁容。令吴老太爷弄不明白的是,从民国二年开始这个小镇从事种地的农户,陆续的、莫名其妙的搬走了,留下的大都是有土地的农户和镇子里为数不多的商户。后来吴老太爷听说,镇子里的佃户去了北方。吴老太爷迷糊了。走西口多少年了,没听说有几个发财的,而且还是被逼无奈才走上那条道路,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在走。
后来他听说,内蒙那个地方有不少庄园,吃香的喝辣的,并且去了就有房子住,待遇可好了。再后来他听说,去北边的人进工厂当工人日子过得更滋润。最后还是小儿子回来告诉他,使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一是政府组织向北面移民,二是北面进行大开发需要大量的工人。
起初吴老太爷不以为然,佃户没了我就雇工,这样撑了两年。哪成想今年耕种季节,竟然没有一个雇工前来找活干。常言道季节不等人。他让大儿子出去情雇工,可是哪里想到,今年情雇工的价钱整整翻了一倍。大儿子自己不敢做主,只好自己跑了回来。
这不爷俩正为这事犯愁呢。吴老太爷絮絮叨叨,说这庄稼都没人种了吃什么喝什么,还说人都势利眼,好好的ZJ不种跑去当什么工人。大儿子是一个没注意的人,此刻哭丧着脸道:“爹,这时令说过就过去了,你快拿个主意呀。”吴老太爷生气道:“不成器的东西,你是猪脑子哇,价钱贵你就不情雇工了,你打算让地荒了。”大儿子心里嘟囔道,我能做了主麻,一边起身往外走,前脚刚跨出门槛后面又传来老爹的声音:“顺便把你兄弟找回来。”
几天以后,一辆敞篷汽车驶进乐静小镇停在吴宅门前。从车上下来下来俩人,其中一人正是吴老太爷的小儿子吴立德,在太原政府做事。另一人看着装打扮像是一个商人。
吴老太爷听到汽车声早早在门前迎接,吴立德一下车就说道:“爹,今年又碰到烦心事了吧。”吴老太爷郁闷道:“瞧你小子没心没肺的,这若大的家业还不是为你们置办的。家里的事你是一点不操心。”吴立德笑着道:“爹,这种境况在山西不止咱们一家,年初太原的铁路通车以后,往北面移民的更多了,因此很多地都将面临荒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提出组建农垦公司,我就是为这个事专程回来的。”
吴老太爷诧异问道:“农垦公司这是什么东西?”吴立德笑道:“爹,我一时跟你说不清楚。我给你介绍一位客人。”接着他指着陌生人说道:“爹,这位是山西商会会长孟世达,他旗下有一家大型农垦公司。”随后双方进行了礼节性的问候。
进屋坐定后,吴老太爷诧异问道:“孟先生这农垦公司是怎么回事?”孟世达笑道:“吴老太爷,这农垦公司吗就像你的佃户一样,承保你的土地。采用大规模统一耕种的模式。如果我吴老太爷愿意,我们农垦公司承包你的土地。为了保证你的利益。我们按每亩地最好年份的收成,你六成我们四成你看如何?”吴老太爷琢么了一会,感觉怎么也是自己占便宜接着又问道:“孟先生不是我矫情,要是遇到天灾怎么办?”
孟世达道:“灾害在所难免,我们正常年份按每亩地最少收成补偿你的损失。”接着孟世达报出了钱数。吴老太爷闻听大喜,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和天上掉馅饼一样么。他仔细观察孟世达的表情,以判断其人所言不虚。吴老太爷心里暗忖,此人是山西商会会长财大气粗,绝不会糊弄自己,况且还有自己儿子掌控,瞧这小子神采奕奕的样子恐怕早就和此人商量好了。关键是大儿子出去情雇工到现在还没回来,看样子这雇工的价钱又要涨了,
吴老太爷想到这便欣然答应先来。孟世达又趁机说道:“我想与吴老太爷签订十年合同,不知意下如何?”吴来太爷一时没了主意,忍不住瞅了小儿一眼,小儿子冲他眨眨眼点点头,吴老太爷没了后顾之忧,最后双方签字画押摆酒庆贺。
第二天,从太原城来了几辆长长的胶轮大马车,车上载着两个黑乎乎的铁家伙。还有带一溜铧梨的铁架子。一群年轻人七手八脚的把铁家伙卸了下来。吴老太爷好奇上前询问,年轻人告知这是拖拉机犁地用的。他压根不相信这个铁家伙还能犁地。
不一会儿拖拉机轰鸣起来,把吴老太爷吓了一跳。田间地头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头一次看见这么新奇的耕种方法,前面的拖拉机犁地,后面的拖拉机播种。吴老太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仅仅三个人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把一亩地播种完了,围观的人群也几乎看傻了。吴老太爷叹道,这铁牛太列害了,不知他吃什么?
播种完毕后,最后丈量土地,由于是大规模连片播种,吴老太爷的土地竟然多出了几十亩,这下子可把吴老太爷乐坏了,暗自庆幸加入了农垦公司。还有新奇的,那些农垦工人闲暇时,纷纷到附近的荒山去植树,这又让吴老太爷看不懂了。
秋收季节,吴老太爷高兴得几乎快疯了,刨去农垦公司该得的,他的收获比每年多了近三成,可以说这一年是吴老太爷一生当中最快乐的一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还在观望的大户人家,恐怕再也坐不住了。
这两年中央政府开始加大力度,在山西、陕西、河南等中原省份,分别向内蒙、外蒙、新疆和海外移民,在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向东北和海外移民。尤其是中原等省份的移民规模最大,这样一来使中原省份的人口迅速减少,再加上大办工厂剥离的农村人口,这就出现了前面吴老太爷所面临的情况,因此农垦公司这一新型的农村产业模式,出现在中原大地上也就不奇怪了。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将古老的中原大地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变迁。
现在我们把镜头转向东部最大的沿海城市——上海。
盛夏季节,一艘由天津港驶往上海港的小型客轮停靠在吴淞码头上。林婉秋着一身浅色旗袍,打着遮阳伞出现在旋梯口。她身后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抱着她已满周岁的儿子,还有两名侍卫。沿着扶梯款款而下。林婉秋的风韵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林婉秋是年初从哈尔滨女子学院调到北京教育总署,一来是和担任中央新闻署长的秦发奋团聚,二来就任教育总署女子部部长,主抓全国女子学院工作。这次到上海是来检查女子学院的筹建情况,上海是最开埠的城市,女学早已蔚然成风。因此林婉秋不担心女子学院在筹建过程中会碰到什么困难。林婉秋这次来上海最大的目的是回家省亲,自从离家出走以后,一直没有和家里取得联系。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已经成为妻子和母亲。有句老话说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林婉秋想家之情越发浓烈,有了迫切回家的念头。他想让秦发奋一起回来和家人见见面,无奈秦发奋太忙无法脱身,他只好带着周岁的儿子只身回来了。
林婉秋发现在迎接的客人当中,一个地位显赫的、十分熟悉的人物向他走来。“哈哈,咱们的大美人到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呀。”李敬堂热情调侃道。林婉秋有些脸红嗔怪道:“李兄,都是一方大员了,如此不庄重,你不怕有失身份。”李敬堂满不在乎道:“怎么,秦老弟没跟你一起回来,难怪他给我发电报,把如此美妙的娇娘交给我,他就这么放心。”林婉秋的脸更红了。
李敬堂去年在吉林省长的位置上就任不到半年,今年初就被卢一鸣调到上海担任市长,他和林婉秋是座同一列火车进京的。在北京卢一鸣与他进行一番长谈,并且把一份上海市今后发展的纲要郑重交给他。目的很明确,主要是利用李敬堂先进的理念,迅速把上海这颗东方的明珠打造成国际大都市,因为东北那里的现成经验是明摆着的。
林婉秋坐在李敬堂的汽车上,不一会儿来到黄浦江岸边。林婉秋的家座落在外滩。放眼望去,江对岸已经出现大片的工地,后世浦东大开发的景象在这里尽早的实现了。
来到林家豪宅门前,李敬堂告诉林婉秋他公务缠身就不打搅了,改天再来拜访。并且再三嘱咐,晚上给她接风洗尘。
林婉秋忐忑的敲开了家中大门,下人见是几年没见的大小姐回来了,大惊失色慌忙进去禀告。不一会儿全家人都涌了出来。亲人相见自然感动的一塌糊渎,母亲抱着婉秋伤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