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后,美国海军“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旅顺,返回了菲律宾。
        美国人走后,孙纲给荣禄写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详细地叙述了美国海军的到访过程,并含糊其辞地说了下美国人想要和中国“合作”的事,他没说已经和美国人签了“备忘录”,而是说“美与我结盟之意甚殷,未便遽拒之”,因而没把话说死,“遂缓置之,为朝廷留折冲之机,待他日再行商榷”。
        荣禄和朝廷是想象不到他报告里说的这个“缓置”是什么意思了。
        荣禄对他的“处理”十分满意,得知美国海军也将派舰参加中国的海军会操“阅舰式”时,非常高兴,他认为,“青岛之德人知之,必生惧意,则我可趁势修约,以图挽回”,所以他决定让海军衙门向德国海军发出“邀请”,请德舰前来参加“阅舰式”,准备利用这次中国海上大阅兵的机会,向德国施加压力,以求逐步解决青岛问题。





    正文 (三百零一)翁师傅回家了?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46 本章字数:4064

        可荣禄弄的这次“海军会操”及“阅舰式”,和孙纲刚开始想的可不一样了。
        因为,荣禄在折子里上奏说,要请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前往天津“阅兵”,他将安排四洋水师在大沽口洋面处集合,加上前来参加的外**舰,请帝后亲临“检阅”!
        孙纲知道了这个信息后,猛地想起来一件事。
        据后世的一些“标准”史书记载,荣禄和慈禧太后密谋,准备借“天津阅兵”之机,废掉光绪皇帝,为了拯救光绪皇帝,康有为和谭嗣同这才“病急乱投医”,找袁世凯“勤王”,结果袁世凯反而向荣禄“告密”,出卖了维新派,直接导致了慈禧随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捕杀维新志士,“戊戌变法”遂告失败(教科书里收录的梁启超作的关于谭嗣同的记述就是这么写的)。
        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
        现在,这个“天津阅兵”变成了“大沽阅舰”,历史再一次出现了重大改变。
        那么,荣禄的那个“废立”的“阴谋”,还会如期进行吗?
        自从上回荣禄来见他并委以“北洋海军暂时指挥权”后,孙纲就让江穆齐派人加强了对荣禄的监视,防止他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是以荣禄的一举一动他几乎都了如指掌,从目前来看,荣禄并没有表现出因为反对“新政”。要和慈禧太后商量废掉光绪皇帝地意思,现在他上的这个请皇帝奉太后“大沽阅舰”地折子。其实是等于对当初王照上书的那个“请两宫出巡游历”的建议的“变相肯定”。
        因为,荣禄在折子里说的很明白,“天津迩于京畿,又为外洋通商要埠及海防重地,皇上奉皇太后在此观西人之风貌,检阅海陆众军,得见我海军与西国并雄,庶已可略慰圣怀慈心。与治国不无俾益”。那意思就是说。天津是外国人聚集的通商口岸,并且也是大清的国防重地,在这里既可以见到西洋人的商业活动和生活,又可以乘机检阅海陆军,亲眼看到中国海军和外国海军有哪些不同,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不用冒着风险去外洋游历,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增长见识,达到开拓眼界地目地。
        荣禄其实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天津好歹也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治所”所在地,直隶总督府就在这里。最起码两宫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再说了,让帝后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对他本人来说,好处也应该是大大滴。
        到目前为止,孙纲实在想不出来荣禄要废掉光绪皇帝的理由和动机。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关系现在是出现了紧张的迹象,但还没有到“决裂”的地步,要说慈禧太后现在就想废掉光绪皇帝,也有些牵强。
        上次光绪皇帝亲赴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示关于开设“懋勤殿”和“制度局”的事,果然不出孙纲所料。慈禧太后知道后大怒。严厉训斥了光绪皇帝一顿,“严辞不准”。光绪皇帝只得怏怏而返。
        可光绪皇帝回来后,“新政”并没有停止,而是仍旧不断以诏书的形式“颁行”,一些重大地问题如仿西方行政制度编制国家预算,统一财政管理等,光绪皇帝照常去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懿旨”,基本都得到了“批准”。
        可不久之后,光绪皇帝居然下了一道谕旨,把他一向倚重的翁同翁师傅“开缺回籍”,撵回家吃老米去了!
        这个可是孙纲完全没有想到地。
        按理说,翁师傅和光绪皇帝情同父子,而且翁师傅一开始对“维新变法”是持支持态度的,虽然他现在因为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的关系,对康有为这只“野狐”很反感,但并没有迹象表明他对康有为做了什么,光绪皇帝对自己的恩师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关系?
        后世史书上倒是这么说的,慈禧为了对光绪发动反扑,强迫光绪下令罢免了翁同这位“维新变法第一导师”,使“戊戌变法”在关键时刻失去了“中坚力量”,为以后地“全面失败”埋下了伏笔。
        可据孙纲在这个时代所了解地,情况恰恰和传说中的截然相反!
        慈禧太后不但不是把翁师傅看成“眼中钉”,而是一直对翁师傅宠信有加地!
        翁同的父亲翁心存在同治元年(1862年)入值上书房时,曾授读过大阿哥,即后来的咸丰皇帝。因为这一点,慈禧太后一直眷顾着翁家。祺祥政变(即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首批起用被肃顺等“八大臣”迫害打击的人中就有翁心存,称其“品学纯粹,守正不阿”。同治帝进学后,慈禧太后又任命翁心存在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翁心存去世后(因为李鸿章代曾国藩拟奏折参劾翁师傅的哥哥翁同书,翁同书拟斩后被徙一事),朝廷对翁氏子孙更是大加封赏,对于翁同也是如此。先后任命他为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师傅,委以重任。从同治四年(1865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将近30年的时间里,慈禧曾16次单独召见翁同,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宠信程度可见一般(孙纲被召见也就两次,根本没法比)。
        翁师傅既蒙慈禧太后信任,又和光绪皇帝“情同父子”,集“两宫宠爱于一身”,怎么会沦落到被撵回老家这一步?
        孙纲向江穆齐问起此事,江穆齐却十分不以为然的说道,“悖行种种,咎由自取。”
        孙纲听了他的回答十分奇怪,江穆齐告诉了他事情的原委,他才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甲午战后,翁师傅就已经把慈禧太后得罪了。
        甲午战前,清廷已经觉察出来了日本人的侵略野心,也开始进行备战,由于翁师傅和李鸿章有“父死兄徙”的不共戴天之仇,所以处处和李鸿章对着干(孙纲穿越来后也曾深受其苦),李鸿章要求为北洋舰队更新船炮等武器装备,主管户部的翁师傅就以“浪费”和“款拙”为理由来了个“停购船械”,不但使北洋舰队的船炮无法更新,甚至能用的炮弹都不够!
        甲午战前,北洋海军建军以后的弹药供应,主要由天津机器局负责提供,然而天津机器局当时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在大口径炮弹方面,一直无法生产高装药的大倍径开花炮弹,仅能制造填充砂土的练习用实心弹。朝鲜发生“东学党事变”以后,因为时间紧迫,急需准备大量能够作战使用的开花弹,而又因为受“停购船械”的禁令限制,无法从国外购买弹药,开花弹严重缺乏的北洋海军不得不要求天津机器局试造。在不具备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临阵磨枪”,结果天津机器局应急生产出的开花弹普遍存在着质量低劣的问题,“中国所制之弹,有大小不合炮膛着;有铁质不佳,难保其未出口不先裂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大东沟海战开战时,中**舰弹药舱里堆满的大多就是天津机器局生产的带有缺陷的开花弹,以及不能爆炸的砂土实心教练弹,这些炮弹即使能命中敌舰,是否能带去杀伤,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以在甲午战后,孙纲大力引进法德两国的弹药制造技术,全面改变了这种状况,就是担心在以后的战争中再发生这种事)。
        而真正能在海战中发挥作用的弹药,则是各艘军舰从国外购买时一并配套带回的原装弹药,这些弹药经过历年的消耗数量已经极为有限,而且质量也同样不容乐观。从单纯的表面数字看,北洋海军的弹药数量似乎非常充裕,但如果检寻其中具体能用的弹药,其匮乏程度就令人不寒而栗了。
        如果不是孙纲这只小小蝴蝶“及时”穿越过来,临战前把所有炮弹的装药(无论是砂子还是黑火药)全都换上了灵敏度极佳的苦味酸炸药,保证让炮弹击中敌舰后就可以爆炸,大东沟海战以及整个甲午战争的结局,真是无法设想。
        不给海军买炮弹,而当时翁师傅还是死硬的“主战派”,他“主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战争已经爆发后,为了掩盖自己不给海军钱购买军械的责任,翁师傅竟荒唐地向慈禧太后提出,停止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工程,省出钱来给海军!





    正文 (三百零二)俄国人发觉了吗?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46 本章字数:4303

        一些“不长眼睛”的御史言官这时也跟着起哄,借机纷纷上奏,呼吁停止庆典活动,移“祝寿费”为“战费”。在舆论的压力下,慈禧太后被迫颁谕,宣布“停办点景和宫中受贺”(因为甲午中国战胜,这些“节目”后来又重新恢复了)。
        翁师傅可能还不知道,他这回算是玩大了。
        户部到底有没有钱,慈禧太后是知道得十分清楚的,虽然她“从善如流”,勉强“接受”了翁师傅的建议。可却也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今日令吾不欢者,吾将使其终生不欢”的话。
        慈禧太后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这次六十岁生日(日本人趁着这个时候对中国发动战争,用心也是十分险恶的),翁师傅这么做不但搅了慈禧太后的生日的“局”,而且等于有意无意的把户部“饷拙”的责任推到了慈禧太后的身上,她焉能不恼火?
        再说了,后来中国“包圆”购买智利舰队前来助战时,户部怎么又变出钱来了?
        这些其实已经为翁师傅今天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翁师傅后来也知道了这是一着“屎棋”,为了躲避慈禧太后可能采取的“报复”,甲午战争结束后他曾向恭亲王要求去俄国祝贺俄国沙皇加冕典礼的差事,可惜俄国人不看好他,指名要李鸿章去,他的小算盘又落了空。
        可翁师傅这回居然连光绪皇帝也得罪了。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曾和孙纲一同去日本参加和会的“四大鬼使”之一的张荫桓的。
        江穆齐告诉孙纲,张荫桓与康有为是同乡,关系一直十分密切,长期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又曾出使美、日、秘鲁三国,见识开通,是“维新变法”地强有力支持者,也是光绪皇帝想要重用的人物之一。因为“变法”触怒了守旧顽固势力,这些守旧顽固势力也开始大举反击。顽固头子之一的徐桐参劾张荫桓“居心鄙险,唯利是图”。接着,王鹏运又继续参劾翁同与张荫桓“奸庸误国,狼狈相依”。但光绪皇帝不为所动,他一面表示要将张荫桓“交部议处”,一面要翁同“推重力保”,意在为重用张荫桓扫除障碍。不料翁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就是不肯推保张荫桓,结果和光绪皇帝长时间顶撞争吵。弄得不欢而散。
        翁师傅弄的另一个破事,更是彻底把光绪皇帝这个“三好学生”给惹火了。
        清初以来,清朝皇帝会见外国使节的礼仪一直是重大争论点,虽不断“改进”,但始终没有将洋人“平等”相待。
        因为在那些守旧顽固势力地“传统文化”里,西方人在文化上是“夷狄”,在道德上是“禽兽”,不具备和中国人“平等”的“条件”,尽管后来“夷狄”和“禽兽”用“坚船利炮”把天朝上国打得头破血流有皮没毛。这帮家伙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论”,对“夷狄”和“禽兽”派到“天子”脚下的使节“觐见天颜”感到“羞耻”,并坚决加以反对!
        这个传统文化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
        光绪皇帝是比较现实和开明的,对此久有进一步改革的愿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