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振充满了惋惜,但他要用行动向段文振证明:你错了,朕才是对的!
只可惜三次都证明段文振是对的,所以说真理不掌握在帝王的手中,而掌握在人民大众的手中。
面前就是辽河,脚下就是征途,富贵在自己手中。面对辽河,兴奋的不仅仅是皇帝杨广,还有麾下的百万雄兵。从公元589年以来,帝国已经有二十二年没有大规模军事行动了,这一次东征,对皇帝而言,成就的是大业,对将士而言,成就的则是功名,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就是摩拳擦掌的将领之一。
麦铁杖,隋朝神人之一,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如果生在唐朝,可以专门给杨贵妃送荔枝了。
麦铁杖早年间以打鱼、打猎为生,好喝几口小酒,慢慢地就走上了打家劫舍的道路。虽然打家劫舍的日子比较轻松,不过好日子并不长,没过多久麦铁杖就被广州刺史俘获,如果不出意外,等待他的将是牢狱之灾甚至杀头之祸。
不过广州刺史是个爱才之人,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刺史大人安排麦铁杖担任刺史府仪仗队的杂役。按说当上杂役后麦铁杖该收收心了,没想到当上杂役的麦铁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行,每天下班后都步行一百多里到临近的州县打劫,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那年月城门关的早,等麦铁杖下班走一百多里到的时候,城门早就关了。这时麦铁杖就极其低调地翻墙进去,跟同伙会合后,大家再一起点着火把打劫,打劫完了,马上再步行回广州。第二天一早,刺史点名,每次点到“麦铁杖”,队伍里就会有一个响亮的声音应对:“到!”就这样,麦铁杖一边给知府打工,一边自己打劫贴补家用,两不耽误!
日子长了,被他打劫的人终于把麦铁杖认了出来,一告就告到了广州刺史那里,然而刺史死活不信:“怎么可能?那么晚下班,那么早上班,时间根本来不及!”刺史属下的官员也想知道事情真假,于是就给刺史支了一个招:“贴个公告,征募一人往百里外的州县送信,今晚出发,明早即回,信送到赏金一百两,送不到重打一百棍。”
麦铁杖一看公告,这不是给自己送钱吗?揭了公告,当晚出发,信送到了,当晚的打劫工作也没耽误。第二天一早,刺史看了看等待领赏的麦铁杖,心里顿时明白了:“没错,就是他!”
麦铁杖以为自己这回死定了,没想到刺史还是爱惜他的才能,口头教育之后居然就把他给放了,不过从此之后麦铁杖无法兼职当强盗了,只能全职了,因为刺史已经把他从仪仗队里开除了。
后来南陈灭亡,麦铁杖混迹于江东清流县,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没想到江东叛乱了。麦铁杖倒是没有参与叛乱,反倒以平民的身份参与朝廷平叛。领兵平叛的杨素觉得麦铁杖是个人物,命令麦铁杖出去打探情报,当夜麦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天明即还,把叛军侦查个底掉,弄得杨素直感慨:“真是水陆两栖人才!”(日行五百里,夜浮过江。)
不过麦铁杖也有走麦城的时候,但他还是有能力让走麦城的主角换成对方。麦铁杖第二次外出侦查就走了麦城,在侦察的过程中被叛军抓个正着,三十多个叛军士兵把他捆绑起来准备去向首领高智慧请赏。押解到半道,叛军士兵停下来喝酒休息,一旁的麦铁杖则开始声泪俱下,问他为什么,他说:“饿的,饿抽筋了!”
叛军士兵一时心软给他松了绑,顺便还给他拿了点吃的,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麦铁杖发飙了,没有去接吃的,反而抢过了叛军士兵腰上的刀,一转眼的功夫,三十几个叛军士兵都被他砍翻在地,这些人都成了麦铁杖的战利品。本来麦铁杖准备砍掉人头回去请赏,后来一想三十个人头太重了,背不动,还是换点轻便的吧。
麦铁杖得胜回营,向杨素讲述了这次经历,开始杨素还不信,等麦铁杖打开包袱,大家定睛一看,包袱里躺着三十多个血淋淋的鼻子,这下大家都信了,不过都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叛乱结束了,但到论功行赏时,杨素却把麦铁杖给忘了,这也难怪,大军统帅,一般记不住几个人名,更何况麦铁杖这种临时工。
这种事情放在一般人身上也就一笑了之,可麦铁杖不打算就这么算了。当天杨素骑马回大兴,麦铁杖徒步在后面追,杨素在路上休息,他就在一旁溜达。几天下来杨素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人是来要战功的。在杨素的表奏下,麦铁杖被授予仪同三司,不过因为麦铁杖不识字,只能带着这个官衔回家继续待着,只是遇到同乡请客喝酒的时候,可以拿出仪同三司的证书炫耀一下,顺便坐个上席,仅此而已。
幸好,生活对麦铁杖还是不薄,随后他遇到了真正的伯乐成阳公李彻。李彻非常欣赏麦铁杖,于是就把赋闲的麦铁杖征调到大兴,随后麦铁杖又进入杨素的麾下,跟随杨素南征北战。到大业八年时,神人麦铁杖已经升任左屯卫大将军(天子十六禁军第十三军),皇帝杨广对他也是礼遇有加。在麦铁杖看来,自己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既然皇帝代之以礼,我还皇帝以命,此次东征,麦铁杖自请为全军先锋。
辽河为证,麦铁杖以身报国,死而后已。
神人麦铁杖,怀有必死之心,准备以身报国,在冲锋开始之前,他给世人留下了两句话,一句是对随军医生说的,一句是对自己三个儿子说的。
“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灸頞,瓜蒂喷鼻,治黄不差,而卧死儿女手中乎?”一句话,宁可战死,也不病死,这句话是对随军医生吴景贤说的,与“马革裹尸还”异曲同工。
“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这句是对三个儿子说的。
一个人,一辈子,一句话。
麦铁杖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影响了儿子麦孟才的一生,在麦铁杖的身后,麦孟才举起了忠君的大旗,继续着对皇帝杨广的忠诚,“君待吾以礼,吾还君以命”。当然这是后话,麦孟才的表现机会还要等到公元618年。
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麦铁杖整理铠甲,准备战斗。
之前工部尚书宇文恺已经在辽河西岸打造了三座浮桥,冲锋开始之后,士兵们推着三座浮桥到了河边。按照规划,浮桥应该可以从河西岸跨到河东岸,然而规划仅仅是规划,意外却在此时发生,制造好的浮桥居然短了,离河东岸还有一丈多远的距离!
此时高丽军队已经拥到了辽河东岸,明晃晃的长枪居高临下,直刺水中。隋军士兵跳下浮桥,涉水往岸边冲,却始终无法突破高丽军队的枪林。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怒吼一声跳下浮桥,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岸边,一声大喝跳上了岸,以一人之力应对数重高丽士兵。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随后也登上了岸,三个人在万军丛中左右冲杀,只可惜后面的士兵始终无法前来接应,三个孤独的将领只能孤军奋战,力战不退,最终寡不敌众,以身殉国,征辽东,自此以惨烈开场。
麦铁杖殉国后,皇帝杨广非常痛心,重金悬赏找回了麦铁杖的尸首,并下诏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曰武烈,皇帝杨广对麦铁杖的评语是“节高义烈,身殒功存”,神人麦铁杖,这一辈子没白活。
在麦铁杖殉国两天后,宫廷供应总监何稠将三座浮桥加长,三座浮桥从西岸直跨东岸,隋军士兵迅速通过浮桥与辽河东岸的高丽军接战。隋军越来越多,高丽军越来越少,终于高丽军放弃了辽河东岸,全军撤退,各路隋军趁胜包围了辽东城。辽东城即西汉时代的襄平城,今天辽宁省辽阳市。
跟随着渡河的隋军,皇帝杨广渡过了辽河,陪同他的还有西突厥汗国可汗阿史那达曼和高昌王国国王鞠伯雅。皇帝杨广带这两位老兄一起来不仅是让他们增长见识,同时也是杀鸡儆猴:“看好了,不老实的话,回头也这么打你们!”
然而这一场震慑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为隋军面临的高丽,是一个既狡猾又难啃的对手。
在出征之前,皇帝杨广曾经给将领们训话:要堂堂正正地打赢对手,打服对手,不要靠阴谋诡计,因为我们是正义之师。
然而,兵者,诡道也,战场上打赢才是硬道理,而不需要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不幸的是,围攻辽东,隋军受制于皇帝杨广的战术纪律,也受制于杨广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在辽东城下,杨广下令:如果高丽投降,切不可继续攻打,应该立即安抚。此令一出,实际就违反了战争的原则。战争以取胜为第一目的,宣扬仁义道德那是战后的事,而杨广恰恰弄反了两者的先后。狡诈的高丽守军看到了杨广的弱点,每当城墙即将告破的时候,城里就竖起了白旗。攻城的将领不敢擅作主张,只能快马飞报皇帝,而等皇帝批准返回之后,高丽军又收起了白旗,接着打。就这样,白旗举了三次,隋军快马报了三次,隋军已经疲惫不堪,辽东城依然没有攻下。
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考证说,杨广没有那么笨,这段史料很有可能是唐朝统治者的诬蔑之词!我深有同感!
前后攻打了两个多月,辽东城依然没有攻下,皇帝杨广有些焦躁,火都发到了将领们身上:“我今天到这里就是要看你们的缺点,砍你们的人头!现在你们都贪生怕死,信不信我砍了你们!”
发火归发火,辽东城还是拿不下来,高丽境内各城都坚守不降,隋军就是想吃这个刺猬,也不知道在哪里下口。就在众将领一筹莫展之际,杨广却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在他看来,不出数日,不仅辽东城会被攻下,整个朝鲜也会被平定,因为到现在为止,他手里还有一张王牌,这张王牌就是大将来护儿率领的水军。
在杨广下令陆军出师的同时,他同样给驻扎在东莱郡的水军下达了出兵的命令。来护儿率领从江淮调集的水军,从东莱郡出发,横渡黄海,舟舰连绵数百里,声势浩大。按照杨广的计划,这支水军将沿着高丽的大同江溯流而上,在距离平壤六十里的地方登陆,然后直击平壤。
战局的发展与杨广的设想简直一模一样,在隋水军登陆之后,隋朝水军与高丽军队展开一场大战,高丽军队明显不是隋军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溃散而去。此时距离平壤只有六十里,大将来护儿准备趁胜追击,副总管周法尚却表示反对:“各军还有集结完毕,等都集结齐了再进军也不迟!”
两人谁也不说服不了谁,最后作出决定,来护儿率领精锐四万直扑平壤,周法尚率剩余人马原地驻扎,防止高丽军队反扑。
来护儿率军来到平壤城下,没有遭遇多大抵抗就破城而入。他不知道他刚才接战的只是对方用来引他上钩的小股部队,真正的大部队就隐藏在外城的空寺里,就等着来护儿的人马进了城,然后关门,放狗!
如果来护儿的部队进城之后还能保持战斗序列,那么高丽的伏兵不会起到多大作用,毕竟隋军的整体战斗力还是在高丽军队之上,可惜的是四万大军一入城,就再也收束不住,苦哈哈的士兵终于打破了这个城市,不大抢一把怎么能收手呢?来护儿原本还想约束一下,转念一想,弟兄们出趟国也不容易,抢一把就抢一把吧!
四万兵马瞬间化整为零,分散到了平壤的大街小巷,能抢多少抢多少,抢得多的乐得合不拢嘴,抢得少的直抽自己耳光,毕竟出国抢劫的机会难得啊。
正当四万大军抢得性起时,高丽伏兵杀出,此时四万隋军全都成了散兵游勇,整体迎战是不可能了,四万人马只能作鸟兽散,四处乱跑了,这其中就包括刚才还暗自得意的来护儿。
来护儿一路狂奔六十里,回到了周法尚驻扎的地方,沿途稀稀拉拉跑回几千士兵,剩下的三万多人,要么被杀,要么被俘,少数士兵还从此变成了高丽的黑户。高丽军队一直追到了大同江边,看到周法尚早有准备,悻悻退去,他们知道,以他们的兵力打个埋伏还行,跟周法尚的大军硬碰硬那就是鸡蛋碰石头了。
惊魂未定的来护儿带领人马迅速撤退,顺着大同江到了入海口,到了这里他才松了一口气,心里却在不断盘算,如何跟皇帝交差呢?
此时的来护儿已经指望不上了,皇帝杨广的两线作战计划就此泡汤。原计划两只拳头打人,一只在陆地,一只在海上,现在海上的这只拳头已经作废,要想打击高丽,只能靠陆地上那只拳头了。
辽东久攻不下,整个高丽成了一只无从下口的刺猬。如何才能把这只刺猬的肚子翻出来呢?杨广又陷入了沉思。想来想去,他决定改变原计划,调出于仲文、宇文述等九个军,东渡辽河,在鸭绿江边会师,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