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士兵不存在失业和无家可归的情况,而将帅平时手里无兵,即便想作乱,也只能是无米之炊。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府兵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于是在开元十年,张说便建议李隆基改革兵制,改征兵为募兵,并一举招募了十余万精兵,是为彍骑。

时间进入开元二十五年,彍骑也不够用了,于是李隆基下诏:各地节度使根据军、镇的重要程度,审计兵员额度,可以在现有各兵种以及流动人口中招募壮丁,用以充当长期戍边的士兵。

这些士兵除享受正规士兵待遇外,另外给予田宅,一切待遇从优。

这纸诏书看起来简单,实际却是一道兵制改革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唐朝的兵制以府兵、彍骑为主体:府兵是兵民合一,彍骑相当于准职业化。

而在此之后,戍边士兵全部是招募而来,不再由全国各地府兵轮流镇守,这就让戍边的士兵走向了职业化。

这次职业化改革,对于唐朝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刺向敌人的同时,也对使用这把剑的主人发出了摄人心魄的道道寒光。

节度使和方镇由此渐渐成为主角。

方镇,即节度使手下的兵镇,起源是边将的屯防区。

在唐朝初年,戍边的兵镇,大的叫军,小的叫守捉、城、镇,这些整合到一起便称为道(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

自唐朝开国到李隆基天宝年间之前,一直采用的都是这种体制。

军、城、镇、守捉的长官叫做使,而道则设大将一人,叫做大总管,后来改叫大都督。

高宗永徽年间以后,有的大都督官衔中就出现了使持节字样,意思是在本道代表皇帝行使职权,这就是节度使最早的雏形,不过那时还不叫节度使。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睿宗李旦任命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唐朝节度使由此正式发端。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薛仁贵的儿子薛讷出任幽州节度使,是为唐朝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节度使。

不管是薛讷还是贺拔延嗣,总之唐朝的节度使已经开始发端,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李隆基天宝元年,节度使已经成为绝对的主角了。

天宝元年,唐朝直接统治的州达到三百三十一个,名义上归唐朝统治的州达到八百个。

在边境上,共分九个节度(战区)、一个经略(军事指挥区),它们分别是:安西节度,主要负责安抚西域,总部在龟兹城(新疆库车县),兵力两万四千人;北庭节度,负责防御突骑施、坚昆,总部在北庭都护府(新疆吉木萨尔县),兵力两万人;河西节度,负责隔断吐蕃和突厥的联系,总部在凉州(甘肃武威),兵力七万三千人;朔方节度,负责防御突厥,总部在灵州(宁夏灵武),兵力六万四千七百人;河东节度,负责与朔方成掎角之势,防御突厥,总部在太原府,兵力五万五千人;范阳节度,负责安抚奚、契丹,总部在幽州(北京),兵力九万一千四百人;平卢节度,负责镇抚室韦、靺鞨,总部在营州(辽宁朝阳),兵力三万七千五百人;陇右节度,负责防御吐蕃,总部在鄯州(青海乐都县),兵力七万五千人;剑南节度,负责西抗吐蕃,南抚蛮獠,总部在益州(四川成都),兵力三万零九百人;岭南五府经略,负责安抚夷、獠,总部在广州,兵力一万五千四百人;此外还有长乐经略,总部在福州,兵力一千五百人;东莱守捉,总部在莱州,兵力一千人;东牟守捉,总部在登州,兵力一千人。

边境所有兵力达四十九万,马八万余匹。

开元之前,每年供给边境士兵衣服粮食所需费用不过二百万。

天宝之后,每年用衣一千零二十万匹,粮食一百九十万斛,在国防力量得到了史无前例地加强,同时国家的军费开支也与日俱增。

至此,李隆基完成了对边境的布局,他自认为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国防体系,一个有唐以来最为庞大的体系。

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九个节度和一个经略兵力已经接近五十万人,如此庞大的边兵规模,已经与京城形成本末倒置之势。

当这个国防体系运行通畅时,李隆基可以通过这个体系去开疆扩土,比肩汉武;而当这个体系运行受阻,局部病毒发作时,这套关系李唐江山社稷安危的国家安全体系便到了崩溃的边缘。

末大本小,太阿倒持。

太阿,宝剑名,传为干将、莫邪所铸。

所谓太阿倒持,就是授人以柄,偏偏李隆基在张守珪落马之后,又钟情于那个叫安禄山的胡人。

正是这个胡人,最终成为这个国防体系的最大病毒。





第十八章 历史舞台


两只老虎安禄山崛起开元二十七年,名将张守珪意外落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在张守珪之后,他一手提拔的安禄山迅速崛起,其升迁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完全可以写一本职场教科书——《安禄山教你如何往上爬》。

说起来,安禄山的方法很简单,两个字——巴结。

可能是因为年轻时当过互市牙郎的缘故,安禄山练就了察颜观色的本事,处事圆滑,为人讨巧,精于谄媚,见人说人话,见妖说妖话,见了人妖就说人妖话。

久而久之,凡是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的好话。

这也是一种本事。

在处理好群众关系的同时,安禄山又搞起了重点突破。

于是,每逢李隆基的左右侍从到安禄山的防区,他都会拿出十二分的热情招待,热情招待之余,还会送上让人眼晕、无法拒绝的贿赂。

这样一来,安禄山便做足了人情。

在别人看来,这些左右侍从不过是一群奴才。

而在安禄山看来,这些人却是他的贵人,因为他们离皇帝最近。

想接近领导,就必须从接近领导身边的人入手,安禄山总结道。

得到安禄山好处的人回到长安后,更是为他打起了广告,其优秀事迹,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一来二去,安禄山就在李隆基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久,又一个大人物从长安而来,名叫张利贞,时任御史中丞,同时兼任河北巡查特使。

安禄山知道这是一条大鱼——御史台的二号人物,一句话可能顶别人一万句!如果这个人能帮自己美言几句,效果一定立竿见影。

于是,安禄山下了血本,他不仅用贿赂砸晕了张利贞,同时也用贿赂砸晕了张利贞的手下,此时的他就是一个散财童子,不断地往外塞钱。

安禄山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回到长安,张利贞果然把安禄山的优秀品质报告给了李隆基。

正是这次报告,给安禄山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开元二十九年八月十七日,李隆基委任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兼任平卢军使,同时兼任契丹、奚、渤海、黑水靺鞨四府经略使。

此时的安禄山与节度使还有一步之遥。

在这之后,安禄山加大了投入力度,让每个从长安来的使节都乐得合不陇嘴。

投桃报李,心情大好的使节回到长安后,便继续给安禄山造势。

一年下来,安禄山光辉灿烂的形象便在李隆基心目中扎了根。

李隆基决定重用这位好同志,他想让安禄山当节度使。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现有的节度使岗位已经满员,该把安禄山往哪放呢?李隆基灵机一动,孙悟空变戏法一般地就变出了一个岗位:把安禄山所在的平卢军从幽州分出来,再将其升级为战区,事情迎刃而解。

这样,安禄山就成为第一任平卢节度使,跃上了人生的关键台阶。

出任平卢节度使后,安禄山并不就此止步,他想要的还有很多。

他把目标锁定范阳节度使。

范阳由原来的幽州改名而来,是全国最大的战区,兵力达到九万一千四百人。

而安禄山所在的平卢战区兵力只有三万七千五百人,仅仅相当于范阳的三分之一。

如何才能把范阳节度使弄到手呢?安禄山再次开动脑筋。

久在官场的他知道,范阳节度使是全国最重要的位置,仅靠送礼是不够的,要想拿到这个职位就必须打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隆基。

如何才能打动李隆基呢?安禄山自有妙计。

公元743年,安禄山入朝晋见,这次晋见让李隆基欢喜不已。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李隆基会对安禄山这个胡人充满好感,莫非他们前世有缘?不是前世有缘,而是因为开元二十二年的那次刀下留人。

当时,宰相张九龄力主杀掉安禄山,而李隆基考虑到安禄山是个人才,就硬是留了下来。

这次刀下留人让安禄山大难不死,也就此开始了与李隆基一生的缘分。

古往今来,中国的一些领导都有一种微妙的心理,我将其称为老母鸡心理。

何为老母鸡心理?就是把自己当成老母鸡,把自己看重的下属当成小鸡。

老母鸡对小鸡呵护有加,而这些老领导也同样对老下属呵护有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鸡犬升天现象:老领导高升,老下属也随之高升,二者的关系,如同捆绑式火箭。

究其原因,是因为领导对自己的眼光充满了自信。

因此,一旦认定某个下属,就会始终不遗余力地提拔,尽管有时的提拔并不完全符合原则。

李隆基也是如此,他不断地提拔安禄山,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眼光独到,慧眼识珠。

再者,李隆基不是一般皇帝,他是一个骨子里有着浪漫基因的皇帝,凡是这样的皇帝,一般不按常理出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儿媳升级为贵妃,就可见一斑。

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安禄山入朝之后,李隆基给了他一个特别权限:随时进出皇宫,朕的大门时刻为你敞开。

安禄山大喜过望,忙不迭地谢主隆恩。

谢完恩后,安禄山说:去年营州发生了虫灾,虫子在田地里啃食青苗,臣就焚香祷告。

如果臣居心不良,事君不忠,就让虫子啃噬臣的心;如果臣没有辜负神灵,那么请求上天把虫子赶走。

臣刚祈祷完,就有一群鸟从北方飞来,一会儿工夫就把虫子吃光了。

臣恳请陛下恩准,将这件事写进国史。

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听出安禄山话语里的荒谬:哪有那么巧,刚祈祷完鸟就来了,难道鸟是你们家自己养的?李隆基智商正常,他也知道安禄山满嘴跑火车,但此时的他实在是太喜爱安禄山了,即便知道这是在说谎,他也觉得这谎说得很可爱。

情人眼里出西施,李隆基眼里出安禄山。

安禄山谎话说完,李隆基当即批准,于是安禄山祷告驱虫就被写进了国史,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虫子事件为安禄山打响了第一炮,不久,他又开了第二炮。

他把炮口对准了一件荒唐的考试舞弊案。

当时,宰相李林甫兼任吏部尚书,由于他本身是宰相,业务非常繁忙,因此吏部的很多工作就由吏部侍郎宋瑶和苗晋卿负责,这一年的候补官员选拔考试也是由这两人主持的。

这次考试出了乱子。

参加这次选拔考试的候补官员数以万计,他们都已经具备了做官资格,参加这次考试就是为了更早获得一个职位。

考试的录取比例非常低,数万人参考,而最终的录取名额只有六十四人,录取比例与现代的公务员考试有一拼。

原本以成绩说话,大家都认赌服输,然而考试结束一公布榜单,考生傻眼了:名列榜首的,居然是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张姡В≈谌瞬环脑颍皇且蛭艎'官二代的身份,二是据他们所知,张姡Ъ负跄坎皇抖。笞侄疾蝗系眉父觯岵换嵝醋约好掷锬歉鰥'字都很难说。

这一下,就炸了锅。

吏部侍郎宋瑶和苗晋卿眼看群情激昂,只能心里叫苦,当初他们只知道张倚正受李隆基恩宠,想借此机会拍一下他的马屁,没想到用力过猛,引起了公愤。

宋瑶和苗晋卿试图把这件事压下去,千万不能让李隆基知道。

李隆基起初并不知道,但却被安禄山知道了。

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机会,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于是安禄山颠颠地就将此事给捅了出去,李隆基大吃一惊:自己委任的吏部侍郎,居然干出这样以权谋私的事情,看来必须要查一查了。

李隆基查案的方式很特别,他没有直接调查宋瑶和苗晋卿,而是把六十四个被录取的考生都召了进来,他亲自对他们进行考试。

发完试卷,其余六十三个考生开始答题,唯独榜首张姡г诘妥磐贩⒋簟

整整一天过去了,张姡У目季肀人牧扯及住尤灰桓鲎侄济恍矗∧呐掳炎约旱拿中瓷弦埠冒。“拙碛⑿劬痛说

从此张姡в辛艘桓鱿炝恋拇潞拧钒祝牍矗褪抢资骸

不久,参与舞弊的官员都遭到严惩:马屁拍马腿上的宋瑶被贬为武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