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仗了,天天就跟他们贩马玩了。我说我们囊中羞涩,这就绝了他们的念想。另外那五百匹马你们也不用担心了,肯定还是咱们的,我跟康鞘利商量过了,那五百匹马可以分期付款,咱们不用给钱,马先骑着,等有了钱再给!”

听完李渊的话,将领们纷纷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还是你奸诈,你称天下第二,谁敢称天下第一?”

处理完一千匹马的交易,李渊又安排民间外交家刘文静上路了,此行的目的是忽悠东突厥出人,不过人不需要多,五百就够,多了一个都不要。此时的东突厥人就是给李渊看门的印度阿三,就是用来充个门面,另外向刘武周那些加盟商表明:李渊跟东突厥的关系好着呢,就别打晋阳根据地的主意了。

事实证明,李渊的策略相当成功。经过李渊和刘文静的累次忽悠,总计从东突厥那里忽悠来五百个人,一千匹马,同时消除了晋阳根据地的后顾之忧,又装饰了李氏义军的门面。说一箭双雕那是谦虚,一箭多雕才是事情的本质。



万事已经俱备,东风也从不缺少,李渊义军箭上弦,剑出鞘,大事已在眼前,天下谁与争锋!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


散官童子李渊

公元617年七月五日,此前在太原窝里横的李渊正式出征。出征前一天他已经任命十五岁的李元吉担任太原留守,负责看家,而他与李建成和李世民则率领三万大军出征,开拓李氏江山基业。

出兵之前,李渊率领三万士兵高喊口号,宣称忠于隋室,拥护代王杨侑。口号喊得山响,小兵们纷纷在心里偷笑:都要抢人家江山了还说拥护人家的领导,真够不要脸的。带头喊口号的李渊何尝不知,可是没有办法,该唱的样板戏照样要唱,总不能让天下的英雄挑理!

李渊一行先到了西河郡,到西河郡时已经是七月八日,这一天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日子,对于西河郡来说,这一天上天给他们派来了一个“散官童子”。



“散官童子”,没听说过,不都是“散财童子”吗?

按一般规律来说,世界上常见的是“散财童子”,人人都渴望见到散财童子,李渊在西河郡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不同的是他不是散财童子,而是散官童子。

这一天,李渊接见了一千多人,在他接待的人中,七十岁以上的一律被授予散官(有官称无官位),也就是说,只要在西河郡,而且是七十岁以上,那么你就是五品老头了。

五品老头有什么好呢?也没有什么实惠,只不过听着舒坦,以后再见着五品官就不用下跪了,还可以理直气壮地从他面前走过,然后还可以坦然地说:“怎么着,兄弟我是五品老头!”

五品老头获得的是心理安慰,而西河郡的青年才俊们获得的是真正的实惠。只要是青年才俊,只要面见了李渊,李渊当场面试,当场任命官职,办事效率之高,天下少见。

经过李渊一天不间断的努力,这一天他任命了一千多人,按满负荷工作十二小时计算,每小时任命八十人,平均每分钟任命一点三个人,简直是工业化流水线作业。

当然由于创业初期条件非常简陋,被任命的官员没有拿到正规的任命状,而只是拿着李渊手写的白条就上任了。一时间西河郡内,李渊的白条满天飞,在路上遇到的人们经常掏出彼此的白条比较一下官职。按照规定,官职低的给官职高的敬礼,官职高的给官职低的训话,总之西河郡上下一片热火朝天的官场景象。

李渊任命得热火朝天,裴寂等人看得心有余悸,生怕李渊手写顺了把自己的官职也任命出去,到时人家拿着白条来上任那就闹笑话了。裴寂担心到最后,自己的官位总算保住了,庆幸之余就开始提醒李渊:老伙计,您这官职是不是太泛滥了啊,恨不得卖菜的都是四品啊!

李渊听后,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说出了一句让裴寂佩服终生的话:“创业初期要啥没啥,不用官职忽悠别人,我还能用什么忽悠呢?”裴寂仔细一想,也是,草台班子大将军府一穷二白,全部的积蓄都变成了军饷和军粮,不用官职来画饼充饥,李渊还能拿什么画饼呢?

有过这次交流之后,此后的裴寂坚决支持李渊的滥封,因为滥封虽然滥,但至少能省下粮食和军饷,只要能剩下这些东西,大业终究还是有希望的。

在李渊大肆滥封的第六天,也就是七月十四日,李渊全军抵达了贾胡堡(山西省汾西县北),此地南距霍邑(山西省霍州市)五十余里,而在霍邑此时驻扎着一只拦路虎——虎牙郎将宋老生。宋老生正带领两万人马在这里等待着李渊,而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则驻守河东郡与宋老生交相呼应,他们的任务就是将李渊堵截住,然后分割包围消灭。

这一天,天正下着连绵大雨,李渊全军无法前进,只能就地驻扎,然后命人回太原运送一个月的粮草来救济。全军只能在连绵的大雨中等待机会,想要下一步行动,只能等天晴了。



李渊正进退两难的时候,东突厥的使节到了,这个使节是来报喜的,他告诉李渊,始毕可汗已经同意了李渊的外交条件,同意出兵五百,陪同李渊进军。

虽然只有五百名突厥兵,但也是来之不易,因为李渊开出的条件其实很屈辱。李渊派刘文静向始毕可汗表示:愿意跟东突厥一起出兵攻打大兴,事成之后,土地和人民归李渊,金银财宝则归东突厥所有。可以说这个条件是一个相当无耻的条件,还没进大兴就把大兴的百姓给卖了,没办法,那个年头,老百姓不值钱!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安史之乱时,李渊的后人同样以这样的条件向回纥借兵平叛,平叛后土地和人民归唐,搜刮出的金银财宝归回纥。如果从根源来找,这种饮鸩止渴的方法其实始于李渊。

斗智,忽悠与反忽悠

有了东突厥切实的表态,李渊总算把心放在了肚子里。此时他又开始寻找下一个同盟,找来找去,他在一个人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这个人就是李密。

说起来李渊和李密的祖上还是有渊源的,李渊的祖父是李虎,李密的曾祖父是李弼,李虎和李弼都是北周初期的八柱国,两个人既是同事,也是亲密的战友,不过两人并不是同宗,虽然都姓李,五百年前也不是一家。李渊的李姓出自陇西郡狄道(甘肃临洮),而李密的李姓出自辽东襄平(辽宁辽阳),可以说此李非彼李也。

现在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李姓为了造反的大业准备走到一起来,不过谁领导谁却是一个大问题。李渊觉得自己起兵前级别高,而李密则认为自己的造反资格老,两人到底应该谁领导谁呢?



在贾胡堡的连绵大雨中,李渊给李密写了一封信,信中召唤李密共同起事,拥护杨侑,共成大业,同享富贵,一起迎接中庸和谐美满的新生活,总之一句话,二李联合好,好,好!

接到李渊的召唤,李密颇不以为然,因为此时李密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就在二十多天前他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在这场战役中,李密采用了多兵种联合作战的策略,在他的阵容中,左边是骑兵,中间是弓箭兵,右边是步兵,一路平推过去,隋军土崩瓦解,李密一举收服隋军攻占的洛口仓。

手中有洛口仓,有多兵种联合作战的阵容,有逐渐积累的造反经验,从哪方面比,李密都比李渊高出一筹。现在让李密服从李渊,姥姥!

李密立刻命写手祖君彦给李渊回信,信中先是很亲热地认李渊为同宗(实际是八竿子打不着),进而谦虚地表示自己的实力不足,紧接着强调自己已经是盟主了,最后表明态度:我愿意跟你一起成就大事,不过是我领导你,而且需要你带领你的兵马到我的地盘上当面盟誓。

话说到这个分上,李密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我李密已经是参天大树了,你李渊还是一棵小草,如果想要借树荫就得低头,不想低头就哪凉快哪待着去!



看完李密的来信,李渊已经能够想象出李密志得意满的样子,以他五十年的人生经验来看,这个李密八成是成不了事的,因为做人要稳不能狂,狂是没有好处的。而李密呢,造反大业刚刚上路,表现出的狂妄却不可阻挡,这人呢,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狂,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事业更不能例外。

看出了李密的狂妄,李渊决定把忽悠进行到底,他这个人一向把自己放得很低,做人非常低调,而这一次他准备把低调进行到底,力争把李密忽悠得找不着北。

李渊在信中坦诚地说自己出身名门,受朝廷厚恩,此次起兵主要还是为了保护隋室,拥立更值得拥立的人。然而由于已经五十多岁了,不中用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恳请李密兄弟成功之后拉老哥一把,能把老哥一脉列入皇室的家谱就感恩戴德了。在信的结尾处,李渊还强调“李密”符合神秘的《桃李子》预言,盼望李密早点让预言成真,最后一句话:我很看好你哟!

什么是忽悠?这就是忽悠。什么是脸皮厚?这就是脸皮厚。春风得意的李密不会想到,在这封卑躬屈膝的来信后面,掩盖的是李渊争夺天下的雄心。

李密还是太嫩了,当李渊跟随老狐狸杨坚鞍前马后时,李密还在撒尿和泥;当李渊在地方呼风唤雨时,李密还在杨广的仪仗队里当大头兵;当李渊在皇宫内卧薪尝胆时,李密还在某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啃树皮。从人生经验来看,李渊吃的盐比李密吃的米多!



李渊的低姿态马上赢得了李密的信任,当然这个信任也是表面的,能在那个时代成为呼啸一时的英雄,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在李渊与李密的相互忽悠中,两个人都藏着心眼,李渊希望通过忽悠把李密牢牢地拴在洛阳,这样李密就不会跑到大兴与自己争;而李密想的却是通过忽悠让李渊向自己表示臣服,这样自己的盟主地位就会更有号召力。

通过忽悠,两个人都达到了目的,李渊向李密表示了臣服,李密也“听话”地扎根于洛阳周围,两人各取所需,各自争夺自己的天下。尽管在这一刻,两人不分高下,然而就在这一刻后,两人面临的形势却是天壤之别,而结局更是天涯之远。



就在李渊和李密相互忽悠的同时,远在江都的杨广发布了一个任命,任命王世充率领江淮精锐部队会同其他几支部队援救洛阳,攻击李密。看似一个简单的任命,却在无意间左右了隋唐的历史走势。自此之后,扎根洛阳周围的李密陷入了无边的混战,他的对手有洛阳城内的越王杨侗和他的部属,有远道而来的王世充的联合军队,还有后来想要进入洛阳的宇文化及。李密的军队要先后应付三方面的势力,而李密毕竟只是李密,而不是吕布,以一敌三那是吕布的专利,却不是李密的专长。

而李渊呢?他极其明智地选择了攻击大兴。在大兴城内,他的对手只有垂垂老矣的卫文昇和少不更事的代王杨侑,攻击的难度系数远远小于李密,而一旦攻下大兴,成功系数则是百分之百。而李密呢?四方混战的成功系数理论上只有百分之二十五,而实际到最后变成了零。



李渊和李密的境遇是隋末历史走势的一个缩影,也是两人战略眼光的较量。李渊定计大兴,李密定计洛阳,虽然只是几百公里的差距,到最后却是天涯海角的距离。

其实两人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别,那就是李渊的部队骨干是整齐划一听指挥的正规军队,而李密的队伍则是靠着大米聚合的乌合之众,以乌合之众聚众造反易,夺取天下却难。



事实上李渊的棋路李密也曾想到过,只不过他的队伍以大米为黏合剂,离开了洛口仓,几十万军队立刻分崩离析,到那个时候别说大兴,就是近在咫尺的洛阳也是无能为力。说到底,困死李密的不是李渊的忽悠,而是洛口仓的大米,大米让李密雄心壮志,同时也让李密鼠目寸光,离开了大米,他寸步难行。

分歧,起兵路上的进退两难!

雨一直下,没有停下的意思,李渊和将领们抬头看看天,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无奈,因为他们不知道雨什么时候会停,也不知道下一次行动会是在什么时候,但他们都知道,粮仓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这几天发到手里的干粮已经开始缺斤短两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然而现在恰恰没有粮了,没有粮的部队别说打仗,就是打猎都成问题了。

就在大家为粮食发愁时,小道消息又开始传播,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小道消息说,刘武周准备趁晋阳空虚向晋阳发起进攻。这个消息可是晴天霹雳,晋阳是李渊大军的基地,粮草全靠晋阳供应,而将士们的家小也都在晋阳,一旦晋阳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晋阳是太原城的组成部分,并州政府所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