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包围圈尽管缩小,尧君素的忠诚依然没有改变,他甚至还亲手制作了一只木鹅,将奏章装到了木鹅的脖子里,将木鹅顺黄河漂流而下一直漂到了洛阳。洛阳的守军捞起来上交给政府,当时已经称帝的杨侗看了,一声叹息,随即擢升尧君素为金光禄大夫(正三品)。当然这个封赏并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杨侗用这种方式表彰一个忠臣。那一刻少年杨侗的心是热的,毕竟在山河破碎的时节,还有一个忠臣在坚守着杨家的大旗。

困境中的尧君素随后又拒绝过三批说客。

第一批是投降李渊的洛阳官员庞玉和皇甫无逸,他们告诉尧君素说,东都朝不保夕,我们已经投降了,你也抓紧吧。尧君素听了,摇摇头。

第二批是李渊的特使,他给尧君素带来了李渊钦赐的免死金券,他告诉尧君素说,李渊承诺,只要投降,永远赦免你的死罪。尧君素还是摇摇头。

第三批是一个特殊的人物,这个人物跟尧君素的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就是尧君素的妻子。妻子对他说:“隋王朝已经灭亡,你何必自找痛苦呢?”尧君素的表现出离大多数人的预料,大喝一声,“天下名分和大义,不是你们女流之辈所能知道的!”说罢,拉弓射箭,弦声响处,妻子倒地而死,尧君素还是摇摇头。

尧君素一直坚守到公元618年十二月六日,在这期间,外边发生了很多事,唐王朝建立,宇文化及弑君,王世充东都割据,而尧君素还在河东城内安静地坚守。在这期间他已经得知皇帝死于江都,他也知道唐王朝建立,然而他还是选择坚守。在他看来,他不仅仅是在忠于皇帝,更是在忠于自己的名分和大义,他不仅仅是在坚守隋室的大旗,更是在坚守自己的信念。

公元618年十二月六日,尧君素被侍从薛宗、李楚客刺死,头颅被送往唐朝都城长安。然而河东郡城的坚守仍然在继续,尧君素的部将王行本从解县赶回清理了门户,然后又开始了新的坚守。

王行本的坚守一直坚持到公元620年正月十四日,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王行本准备突围,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跟随。无奈之下,王行本向唐军投降,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早已失去耐心的李渊下令处斩,河东郡城的坚守到这一天也终于终结。虽然王行本以投降告终,但终其一生,他还是坚守了自己的原则。



人的一生,放在浩瀚的历史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个人与历史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瞬间,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妥协,有的人则选择了坚守。

洛阳外的鹬蚌相争

大兴城内已然是李渊的天下,而洛阳城外还是李密和王世充的战场,鹬蚌相争的李密和王世充不会想到,他们的相争只不过是在替李渊打扫战场。

黑石城一战之后,李密和王世充消停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出奇的安静,安静得让人几乎忘掉了战争。

安静一直持续到公元617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李密接见了几个从王世充那边过来投诚的士卒。

李密有一搭没一搭地问几个士卒:“你们那个卷毛王大人这些天在忙什么呢?”

士卒们忙不迭地说:“这段时间反正有不少新兵入伍,王将军还一个劲用酒肉给我们改善生活,至于他想干什么,我们就不知道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密知道王世充一向很小气,对士兵很苛刻,而这段时间却经常为士兵改善生活,看来是有所图了。根据李密调查,王世充的粮草根本支撑不了几天了,而这几天全军还在大吃大喝,为什么呢?只有一个理由,准备采取行动了。

想到这,李密的手心已经渗出了汗:“差点被这个孙子蒙了,这几天他肯定有行动!”

随即李密开始行动,赶紧命郝孝德、王伯当、孟让带各自的人马进入城边设伏,而守城总管鲁儒登城据守。

应该说李密这个部署是押宝的,他不是王世充肚里的蛔虫,他知道王世充哪天来呢?只能赌一把听天由命了。

李密这一赌可苦了手下这些弟兄,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正是数九寒天,能把鬼都冻哭了,而李密偏偏这个时候安排他们设伏,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大家一边设伏一边抱怨,一直抱怨到晚上三更,王世充真的出现了,这下大家不抱怨了。

王世充也是读过兵法的,他知道兵法讲究“出其不意”,所以他准备给李密来一个出其不意。然而王世充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同门师兄弟李密其实也是读过兵法的,李密的兵法就是“兵来将挡”。

王世充一行冲到城边,率先来迎接他们的是王伯当。不过养精蓄锐的王世充太猛了,好客的王伯当没能拦住,这道防线被王世充轻松突破。只要王世充顺势攻下城,那李密就得搬家了。

幸好,城上也有了准备,王世充的士兵攀城攀到一半时才发现,原来城上早就有了迎客的准备,不过招待他们的不是瓜果和桃李,而是冷冰冰的弓箭。人家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王世充的士兵仰攻,难度重重,地势上就落了下风,很快攀城的士兵纷纷坠落,攻城没有指望了。

望着城墙,王世充叹了口气,算了,走吧!



想走?已经来不及了,王伯当竟然把散兵游勇又集合了起来,趁黑又发起了冲锋。这下王世充抵挡不住了,被杀的连同掉到河里冻成冰棍的又有一千多人,本来想出来打兔子,结果又被兔子咬了!

在这之后李密和王世充又纠缠了多个来回,两人纠缠到公元618年正月,得到七万人增援的王世充士气大振,一鼓作气竟然把李密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王世充趁胜推进,驻扎到了巩县北郊,此时两军大营几乎到了面对面的程度。

正月十五日,王世充又驱动大军,这一次他要与李密决一死战,然而一个小小的疏忽影响了战争的走势。

这一天王世充派出大军进攻李密,大军被分为了几个部分,每部分军队在洛水边自行建造浮桥,先造完浮桥的先过河,后造完的后过河。结果各军造浮桥的进度不一样,动作快的已经渡过了洛水,而动作慢的浮桥刚造了一半,这下可就乱了套了,全军分成了好几部分,洛水两岸都是王世充的人,但行动已经错乱,统一指挥更谈不上了。

然而即使混乱如此,虎贲郎将王辩还是已经攻破李密大营外围栅栏的拒马,只要再前进一步,李密的大营就要被攻破了。此时李密的大营内已经慌乱一团,濒临崩溃!

就在这时,倒霉的卷毛将军王世充出现了,他并不知道王辩的剑马上就要刺中李密的咽喉,他在这个时候居然作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举动:鸣金收兵!

原本王世充是想把队伍撤回来整顿一下,然后再全建制出击,这样他就能用这个大石头狠狠地砸向李密的脚,然而他没有想到,高高落下的大石头,砸的却是自己的脚。王世充鸣金收兵让濒临崩溃的李密有了喘息的机会,瞬间就组织好反扑的部队向后撤中的王世充部队进行反击,现在又轮到王世充崩溃了。

全军数万士兵撤退到洛水边,然后再去争抢那几座浮桥,结果光是掉进洛水淹死的就有一万多人。

悲剧到此还没有结束,大败的王世充不敢回东都洛阳,转道奔向河阳(河南孟津县),而倒霉的是要到河阳必须要渡过黄河,更倒霉的是这一段黄河居然没有桥,要想过河只能趟水过了。

还好,这时的黄河正处于枯水期,趟水是可以过的,然而这是正月十五的晚上,这个晚上天气又发生了点小变化,变化确实也不大,也就是狂风夹杂着暴雨。渡河浑身湿透的士兵顶着狂风,冒着暴雨行军,在这个鬼都会冻哭了的冬夜,有数万人倒在了去河阳的路上,这样想追击王世充根本就不需要向导,顺着冻僵的尸体,一路就能找到王世充的老巢。



出兵时好几万,回来时好几千,卷毛将军王世充成了一个败家子。想来想去没脸见人,一到河阳王世充就找了个监狱自己住了进去,这是向越王杨侗请罪的真人秀,那意思说,我没脸了,你处理我吧!

然而此时的杨侗还能处理王世充吗?洛阳上下能用的只有王世充一个人了,剩下的就是段达那些嘴子,不用王世充他用谁去呢?无奈之下,杨侗还是派出使节特赦王世充,命他回军洛阳,外加金银美女赏赐,以示安抚。

结束监狱作秀的王世充壮着胆子回到了洛阳,驻扎在含嘉城(洛阳北城内),此时他的手下全部人马都拼凑起来,总计一万多人,这就是王世充全部的棺材本了。



王世充落魄了,李密就发达了,发达的李密乘胜夺取金墉城(古洛阳城西北角),顺势把总部迁到了这里。

此时的李密与洛阳内城只有一步之遥,大营的鼓声逆风都能传到洛阳城中,这是李密一生中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然而他没有想到,眼前这短短的路,却是他始终无法跨越的鸿沟,看似咫尺之遥,对他却是天涯之远。



李密的军队此时已经达到了三十万,这三十万人就在邙山北麓列阵,向南直逼洛阳的上春门。

洛阳城内自然又是乱成一片,经过部署,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联合出战。城内实在是没人了,只能弄这两个棒槌出来凑数了。段达段棒槌一看李密浩浩荡荡的三十万人,当时倒吸一口凉气,来不及跟韦棒槌打招呼,自己紧急掉头,先溜了。

李密一看,帅旗一挥,两大棒槌的部队立刻崩溃,出来凑数的韦棒槌也死于乱军之中,他的死也告诉人们:“是棒槌,就别出来溜达了!”

经此一战,李密的影响更大,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人纷纷向李密投降,而且这些人还不只是一个人投降,连同他们手下的部队一起打包投降了李密。此时李密手下的那些加盟商也纷纷派出使节携带奏章信要求李密称帝,这些加盟商包括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与此同时从隋军投诚过来的裴仁基也建议李密早日确定皇帝的位号。

看着这些奏章,李密却保持着固有的清醒,他知道现在的繁荣只是表面,拿不下东都一切都是虚空。洛阳就是李密一生中的关键之眼,做活了这个眼,李密就会存活,做不活这个眼,李密也就不存在了。于是李密淡淡地对裴仁基说:“东都还没有平定,这些事还谈不上!”

李密没有想到,这句谦虚的话竟然为自己的一生定了调,自此之后,洛阳局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局势再也不由李密一个人掌握。

此时东都洛阳粮食已经紧缺,政府开始招募自带干粮守城的士兵,只要你愿意当兵,只要你愿意自带干粮,那么恭喜你,你就是散官二品了。随即洛阳就多了这样一批兵,一手拿着武器,一手拿着上朝用的象牙板。

不久之后,李建成、李世民打着救援的旗号东下洛阳游弋,而宇文化及也从江都赶来,再加上原来的死敌王世充,李密陷入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



谁将从旋涡中成功脱身,谁又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一切都是未知数,而等待李密的将是茫茫未知的旅程,李密,你准备好了吗?





第十五章

最后的江都


死结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三个男人何尝不是一台戏。李渊、李密、杨广,三个有故事的男人构成了一出王朝更替的大戏,在这出大戏中没有绝对的主角,也没有固定的剧本,他们每个人都可能赢,而每个人又都可能输。于是在隋朝末年,三个举足轻重的男人走到了历史的三岔口,李渊盘踞大兴,李密争夺洛阳,而杨广则徘徊在江都,历史的牛耳将由谁执,在那个时候充满着巨大的变数。

先抛开盘踞大兴的李渊,放掉争夺洛阳的李密,该集中精力说说徘徊在江都的杨广了,毕竟此时的他有两个头衔,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上皇,皇帝是他本身就有的,而太上皇则是李渊封的。

由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得旧人哭,历史就是一个势利眼二百五。在这段历史中,大幅篇章记录的是李渊的春风得意,很少有人去关注杨广的失落。人们只看到李渊把杨广尊为太上皇,却很少有人关注杨广的内心感受。

那么杨广知道李渊谋反吗?他又是在什么时候知道这一切的呢?史书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那么不妨由我来给大家进行逻辑推理。

首先按照杨广对投降李渊官员家属的处理来看(李孝常投降李渊,杨广逮捕其两个弟弟准备处死),杨广是知道李渊谋反的,那么他又是隔了多长时间才知道的呢?我推测时间差应该是两个月。

根据历史的记载,江都政变是在公元618年三月十一日,而李渊是在这一年的五月十四日命令杨侑禅让皇位,两件事隔了两个月零两天。可以肯定的是,到五月十四日之前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