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怕了,怕的是一旦再让自己打下去,如果真把日本人打败了,那自己的功勋就要让他们全都落下风了。
所以就有人在西太后那,煽风点火的将自己远比宋之岳飞、近比清之刘铭传。西太后对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的事,那是到现在还没消气呢。
这才立刻就把自己调了回来,还特意交代不让自己再碰战场,去守个大城门的。对那个老太太,刘克武清楚,就这样自毁长城的事,就是那老太太的长项。
知道这些,但现在却要向李鸿章请战,其实刘克武还一个想法。能左右西太后,在那说的上话有点分量的,也只有这个李中堂。没准他去一说,自己还真就能重返战场。
即便说不通,那自己所谓的“忠心”,也就在西太后那,算是挂上了号了。那个老太太,可对自己之中武夫之忠,很是稀罕的。只要让她注意到了自己,日后的官路就好走了许多了。
让刘克武想不到的是,李鸿章听完他的话后,却一挥手声音低沉的说到:“先吃饭吧,朝廷里已经有人说你是达初他叔祖第二了。上战场的事啊,你暂时就不要再想了。”
说完,李鸿章站起了身,带头朝房外走了出去。盛宣怀站起身的时候,还给自己使了一眼色。那意思刘克武很清楚,那就是让自己别再提这事了。
整个午饭,李鸿章竟然不再谈战事,而是将话题引向了刘克武对洋务运动和外交等方面的问题。
开动脑筋、巧舌如簧。只要李鸿章问到的,刘克武立即就根据这位中堂大人,和那个老太太喜好的形式,全部一一做答。
谈到跟洋人做生意的时候,刘克武更是扔出了“借鸡生蛋”、“风险投资”、“金融控股”这三个连盛宣怀都没听过的新鲜理论来。
这下可好了,直接换来了盛宣怀的大声叫好。李鸿章见刘克武对洋务也如此熟悉,开始只是看着自己和盛宣怀高谈阔论。
等两个人暂停的时候,李鸿章突然开口,盯着刘克武说到:“仲远啊,你是朝廷赏赐的同进是出身,似乎没有正式拜过师傅吧?”
没有思索的机会,加上喝了几杯好酒,脑袋也没多想。刘克武脱口就说到:“回中堂大人的话,晚辈的确从未正式拜过师。也无心去考什么科举,只想带兵捍卫国权皇威。”
“武者安帮难定国,强国需有强学治啊。”李鸿章的话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用眼睛直直的盯向刘克武说到:“如果老夫想收你做个关门弟子,你可愿意吗?”
“啊?”
刘克武一下给惊呆住了。什么?没听错吧,李鸿章要收自己做个关门弟子。我靠了,这不是开玩笑吧。
自己要做了个这个中堂大人的弟子,仕途上至少在那个该死的条约不签定之前,还能顺风一下。可很清楚历史走向的刘克武,却犯起了难。
不是别的,就是也就在几个月之后,他面前这个老人,可就要给那个老太太和那个小皇帝,去扛了一晚清在大的一颗雷。就是这颗雷炸了之后,这位老人才会背负上百年不消的骂名。
来到这个时代,刘克武的心里既然已经想好了要做什么,当然不会愿意让自己的进程里,受到任何的阻挡。
可怎么来婉拒这个此时还是满清第一汉臣收入门下的要求,不禁让刘克武的脑袋疼了起来。
对啊,头疼,这就是最好的理由。自己在战场上,给日本鬼子炸伤了头,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
想到这,刘克武心里知道自己怎么先过了眼前这一关了。于是双手突然捂到了头上,将双唇紧紧的闭住,装出了一幅十分痛苦的样子来。
一看到自己这个样子,李鸿章和盛宣怀都急了,同时问到:“仲远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痛楚的表情?”
坐在边上的刘朝先,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于是他站起身后,冲着李鸿章说到:“回师太祖的话,刘大人在朝鲜的时候,就给东洋人炸坏了头。这可能是他又饮酒过了量,引来头疾发作了。”
“啊?”
李鸿章和盛宣怀同时惊声失色,同时惊叫了一声之后。李鸿章才说到:“三俊,赶紧去给我找下张太医。这可怎么是好?这么小的年纪,怎就落了这么个毛病?这都有落下毛病了,还整天想着上战场去跟东洋人拼命呢!”
捂着头,憋出很痛苦的声音,刘克武装做强坚持的说到:“中堂大人不、不必为晚辈着急,晚辈只要休、休息下就可。就是因为了有了这、这毛病,晚辈才、才想趁无大碍时,多杀些鬼子以、以尽忠。”
这个时候刘朝先却会意的走到了自己身边,边往起搀扶自己,边对李鸿章说到:“中堂大人,我还是先扶他回我们的军营吧。他休息会,应该就没事了。”
“那也好,那也好。一会我再让张太医去你们营里,给他仔细瞧瞧。”李鸿章和盛宣怀,两个久经事故的人,就这样简单的被有出色演技的刘克武,算是给糊弄过去了。
在刘朝先和李家一个下人搀扶下,刘克武装出踉踉跄跄、步履阑珊的样子,走出了李家的客厅。盛宣怀一直跟在后面,将刘克武送出了大门。
李鸿章竟然让盛宣怀,用他的轿子去送刘克武,这更说明了刘克武现在在这个老中堂的心里,分量有多重了。
还是第一次坐轿子的刘克武,半个时辰后,就给送回了魁字营的营区。等回到自己房间后,刘克武突然恢复了正常。
这让刘朝先一个愣神,旋即他盯着刘克武说到:“我说七哥,多少人想给李中堂那当弟子,他都不收呢。怎么到了你这,你自己先跑了呢?”
边脱下厚重的官袍,刘克武边笑着说到:“李中堂势虽大,但属于太后一党的。我们下午要去见的,那个两代帝师,可是皇上那一党的清流领袖。咱们现在官小言微,哪派都得罪不起啊。”
“哦,你是怕搅和到朝廷上的党争里去啊。”刘朝先如释大惑,他这个结拜兄弟、未来妹夫,一直都在说非不得以不介入朝政党争旋涡之中。
让刘朝先想不明白的,是李鸿章现在可是如日中天、圣恩正重的时期。于是他愣愣的看向自己问到:“可加了李中堂的一派,可是北洋实权派了就。你要真成了他的关门弟子,那日后的仕途更坦途千里了吗?”
脱下了厚重官袍,李海龙已经打好一盆温水,刘克武走到水盆边,笑着说到:“主战之人乃帝党,但主打之人却是李中堂。战后之事何人来解?大清只一外交大材李中堂是也。呵呵,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刘朝先和刚走进房间的冯国璋、张怀芝听到这话后,异口同声的说到:“李中堂要失势?”
洗了一把脸,从李海龙手里接过毛巾擦了下脸后,刘克武说到:“言莫多、多则必有失。呵呵,还是先去见见我们那两位狂生举人吧。”
第一卷 激荡甲午年 第057章 展计收大仕
走出自己的房间,张怀芝就引领着刘克武走进了营区西侧的客房中。一见到刘克武进来,韩玉国先站起身朝地上跪拜下去,嘴上说到:“小的见过守尉大人。”
杨度却只是站在那里,来个躬身抱拳礼,也微笑着说了句:“杨度见过守护尉大人。”
扶起了韩玉国后,刘克武笑着对他说到:“余纯啊,我刚才已经把我要保荐的名单里,加进了你的名字,给李中堂看过了。以后啊,你可就是咱魁字营的一员了。”
“余纯一界书生,蒙大人不弃,竟招我入您这威武之师。日后余纯定当犬马相报,跟随大人左右拼出一翻新天地来。”韩玉国说完,顺着刘克武的牵引做到了一边。
坐下身子后,刘克武将目光投向杨度,微笑着说到:“皙子先生行意未明,故未将先生一并保奏,还望先生多多见谅哦。”
是你要玩什么文人的傲骨清风,老子就先不把你算在内,杀杀的你傲气再收伏你。这是刘克武不把杨度一并保奏,留在自己麾下的主要原因。要不然就这个人那自视才高的劲,即使强留下来,也不好收心。
“哈哈,刘大人客气了,皙子本也无意从军。科举之业、仕途正也。刘大人现在不也有了个同进士出身吗,呵呵,在下当然也要至少考取个进士才是。“杨度已经猜出了刘克武的用意,他很想投进魁字营,可又不甘心就这么轻易的被收伏。
这些个文人的性情,刘克武早就很清楚了。好,你打太极,老子就奉陪你到底。看看你最后,能不能逃出我的手掌心。
想到这,刘克武笑向杨度说到:“杨先生此次已名落孙山,不知下一步做何打算呢?”
淡淡的笑了一下,杨度说到:“来年还有一场大试,在下暂时也就不回湖南,留京准备来年再考了。”
就知道你是没死心,还想着走什么科举之道。刘克武心里想好了怎么慢慢收伏这个大才之人,于是在他说完后,接话说到:“那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杨先生可愿否。”
“哦?不知刘大人,有何事要对皙子如此客气呢?”杨度人虽很年轻,但对这些官场上的客套之术,却已颇有心得。他很清楚刘克武接下来要做什么,就是在那装糊涂。
你装糊涂,我就让你明白。刘克武笑望着他说到:“在下也正想在京城再安一处家,我爹去世以后,我娘已经带着家人回了合肥老家。房产也都已经变卖,在下还想请杨先生,在京城帮在下物色一处宅子,不知杨先生可愿帮在下这个忙呢?”
杨度听到这话,还是愣了一下。他本以为刘克武会直接说,请到暂时做个幕僚,或者是接济什么的话。没想到刘克武是让他帮着选房子,这倒让他不知道是何用意了。
不过既然刘克武已经说出来了,杨度也不好拒绝。他略做沉思后,马上笑着说到:“只要刘大人信的着皙子,皙子愿为大人在京城,选一处合适的宅子做您的都尉府。”
转过身看向张怀芝,刘克武说到:“二哥,您先拿三千两银票给杨先生,用来选宅周转和预付之用。”
“这个,刘大人,您还未说,您想要什么样的宅子。在下也不知,您想在什么地方买呢?”杨度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说完死死的盯住了刘克武。
又是淡笑一下后,刘克武说到:“位置当然是要在东城这一带,至于具体的要求,就全由先生您来做主吧。不过在下这,还要有个事得说。既然杨先生暂不回湘,在京之日不如就在这新宅之中落脚,也让在下有时间可与先生多多探讨一下,先生可能答应?”
你不跟我不要紧,老子先给你来个大信之行,让你知道老子这是个信人不疑的人。接着在给你慢慢往里套,让你跟我住一块,没事慢慢的把你心往我这收。
刘克武双管齐下,让杨度不禁愣了一下。但他已经答应了,君子重承诺,也只能明知是圈套,也得往里跳了。
又和杨度谈了一会后,刘克武才让把李海龙派去,专程陪在杨度的身边做起了跟班。杨度也只能揣着三千两银票,满北京东城给自己找起了宅子来。
送走了杨度,刘克武休息了一会后,就带这刘朝先又去拜见了两代帝师翁同龢/翁同龢的也是一翻交谈之后,很是看重了这个能文能武的弱冠青年。
给翁同龢的东西,也是投其所好的,全都是书画。面对翁同龢的试探,刘克武给对方的信息就是,不管是谁的旨意,我都照办。但不管是哪一党,我都不参合。
这让翁同龢进宫以后,在光绪面前好顿把刘克武盛赞。称其是“当代之子龙、少年之翘楚”。
在刘克武的预料之中,想收自己当关门弟子的李鸿章,进宫见了慈禧的时候,也是好顿的盛赞。李鸿章的赞语是“难得之少年奇才、少有之忠臣良将。”
光有这几个人还不够,刘克武随后的几天,又是一连串的大拜访之后,肃亲王崇文门税监善耆、端郡王载漪、军机大臣李鸿藻这些人,也全都先后成了他的后台。
游离在党阀之间,刘克武终于在三天之后,在自己的军营中接到了圣旨。自己的正三品加从二品广安门副将署理总兵职,算是正了名。
而哥哥,则正式得了个从三品顶戴,成了魁字营的二号人物。冯国璋、刘朝先、张怀芝则分别得了正四、从四和正五品顶戴。从而让魁字营,算是牢牢的在广安门站稳了脚。
街头狂生韩玉国,在保奏之后,顺利的拿了个正八品外委千总、亲兵哨哨官的职务后,开始每天紧紧跟随在刘克武的左右。
经过这几天的交往,刘克武才真正发现,原来这个鸟时代,还真是藏龙卧虎。家里是在上海专门买卖马匹和粮草的韩玉国,竟然是个全才的人物。
几天之中,经过他的建议,刘克武先是让张怀芝在广安门一带,建立了详细的商户登记体制。
这样一来,不登记的就甭想支摊子做买卖。登记的就必须按刘克武的意思,去进行统一价格的卖东西。广安门一带,竟然有373家大小商户,这还真是让刘克武大惊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