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77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下)

第577章夜阑人静思辽东(下)

(0577)

【前面一章有较大的修改,压缩了很多内容,请留意。  //】

以前,朝中大部分官员对熊廷弼是畏惧的,惟独张鹤鸣不买他的帐,为什么?张鹤鸣在平定黔贵叛乱中功勋卓著,威望丝毫不低于甚至高于熊廷弼。由于有张鹤鸣带头,朝臣们随之亦公开倒熊。说实在的,以熊廷弼的性格,的确得罪了很多人。此人的性格,有点像是后世的PDH,太耿直,太情绪化。

巡抚王化贞掌有十四万兵力,熊廷弼却仅有五千兵马,他被朝中官员们架空了。事情被熊廷弼搞到这种地步,任你有再高的军事天才,也无可奈何。但是,熊廷弼依然我行我素,一点都没有改正的意思。

也许有人会说,熊廷弼被排挤是因为朝中出现了奸臣,出现了魏忠贤这样的千古第一九千岁。熊廷弼的悲剧,完全是因为魏忠贤而造成的。如果没有奸臣,熊廷弼的命运,绝对不会这么悲惨。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忠奸之分,忠和奸是相对的,问题是你如何驾驭这种局面。在剿灭女真势力上,朝中所有官员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魏忠贤也不例外。魏忠贤也不希望看到鞑子坐大。他从鞑子那里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比如说,在袁崇焕主政的时候,魏忠贤对辽东的战事,还是非常积极支持的。

熊廷弼应利用好这种一致,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求同存异,不能沾火就着,更不能出口伤人。一个政治人物,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下场将是十分可悲的。

正当经抚二人就战与守的问题争执得不开可交时,正当王化贞准备发动一举荡平的渡河之战时,天启二年,也就是鞑子天命六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率领十万八旗铁骑,踏破冰河,如狂飙般向辽西大地席卷而来,一场决定辽西存亡的战役终于打响了。

王化贞在辽河岸边布置的兵力,没费吹灰之力就被努尔哈赤解决了。紧接着,十万大军包围了仅有三千兵力的小城西平堡。西平堡守将罗一贯面对百倍于己的强敌,毫无惧色,他利用火器的优势多次击退八旗兵的进攻,战斗进行得极其惨烈,城下堆满了八旗兵的尸体。战斗进行了整整一天,西平堡仍然巍然屹立。努尔哈赤怒气冲天却又无可奈何,只好留下少部分兵力继续围困,率大军迎战转而攻打镇武堡。

广宁城中的王化贞得知西平堡被围,当即没了主意。熊廷弼从右屯卫下达命令,命王化贞立即派兵解西平堡之围。面对女真大兵压境,未经战阵的王化贞完全乱了方寸,对熊廷弼的命令此刻非常的服从,他命孙得功为先锋,率广宁守军,汇同镇武守军、闾阳守军等火速增援西平堡。在平阳桥与攻打镇武的鞑子遭遇。孙得功是先锋,先锋先锋,应冲在最前锋,可是他却鼓动总兵刘渠打头阵,自己在后面观望。

多日来,明军在王化贞一举荡平方略的鼓舞下,士气空前高昂,锐不可当,刚一接触便将鞑子兵杀得纷纷败退。当时在辽西的明军,都是从全国各地调来的精锐。当时陕西的起义军还没有爆发,明军可以集中全力在辽西。因此,一开战,野猪皮就吃了大亏。发现战事不利,努尔哈赤和众贝勒急忙重新调整人马,将生力军拉上来,双方继续血战在了一起。

野战是鞑子的优势,鞑子骑兵的战斗力在当时的中国,应当说是不可战胜的。战不多久,明军渐渐不支,孙得功趁机大喊:打败了,打败了,边喊边逃跑。这一喊一跑,明军当即乱了阵角,总兵刘渠、祁秉忠、副将刘徵相继战死。明军大面积的溃败了。相当数量的明军被鞑子杀死,残存的明军争先恐后随着孙得功向广宁逃命。

广宁镇武、闾阳守军已被击溃,努尔哈赤回过头来再攻西平堡,未攻之前,李永芳劝降,令人持旗在城下喊道:“知守城罗将军是好男子,速降,当共富贵。”罗一贯在城头回应:“朝廷何负于汝而反,岂不知罗一贯是义士乎。”同时也命人树起招降大旗劝李永芳投降。

努尔哈赤见劝降无劝便重新组织进攻。这一次打得更加激烈。鞑子反复攻了三次,都没有攻下来,鞑子的尸体与城墙相齐,阵亡千余人。城中火药用尽后,又不见明军增援,罗一贯在绝望的情况下拔剑自杀,三千将士全部战死,无一降者。

西平堡之战是明金交战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明军仅以三千兵力对抗数万鞑子,并重创其千余人,令敌人为之胆寒。罗一贯则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谱写了一曲抗击异族侵略的赞歌。罗一贯作为民族英雄将永远受到景仰,而孙得功、李永芳这样的汉奸,应该永远都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

逃回广宁的孙得功一进城便派兵夺取城门,封锁府库,并在城中宣扬,前方打败了,城中百姓要赶快剃发迎接汗王入城,以免遭受屠城之祸,并发动兵士活捉王化贞。这个大汉奸对于迎接野猪皮的到来,非常的积极。

王化贞此时尚在巡抚衙门处理公文,对外面的情况毫无所知。而孙得功的部下正往巡抚衙门奔来,情况万分危急。王化贞手下的部将江朝栋破门而入,王化贞还喝斥其无礼。江朝栋告诉他孙得功叛变投敌,广宁城已被孙得功的叛军占领,大人要立即随末将冲出城去,以图后举。

王化贞当时惊得手足无措,在江朝栋的护卫下,来到马厩。马匹早已被部下偷骑着逃命去了,厩中只剩下两峰骆驼。江朝栋将自己的座骑让给了巡抚大人,然后将一些重要的文书、印信等置于驼背,杀出城去。

熊廷弼得到西平堡失守的消息,急忙率仅有的五千将士增援广宁,途中遇到了仓遑逃命的王化贞。王化贞身边此时仅余几十人,其状相当狼狈,遇到经略大人后,如遇到救星,他放声大哭,泣不成声。

熊廷弼见平日口出狂言,心高气傲的巡抚如今变成这副德行,内心顿时大为高兴,忍不住挖苦说:“你当时欲提六万雄兵一举荡平奴酋的豪情哪去了?这个样子,算什么呢?”

王化贞惭愧无以对。当时,有人进言趁广宁尚处于混乱中速速进军夺回广宁。也有人提出凭宁前卫据守。熊廷弼见到处是从广宁逃出的难民,长叹一声说:“晚了,如今只有撒入山海关,凭关据守了。”

王化贞此时已是败军之将,哪里还敢反驳,而熊廷弼此令一下,关外守军和百姓弃城而逃,关外千里沃野顷刻间便成了一片废墟。其实,熊廷弼当时是有反击广宁城的可能的。但是,他主动的放弃了。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了鞑子的疆域。

史载为王化贞所依仗的蒙古兵乘机杀掠,逃亡的士兵亦随之哄抢,逃亡的民众雪上加霜,十仅存一,被遗弃的老幼在道旁哀号,到处是被蹂躏践踏而死的尸体。辽西民众没有死于异族的铁蹄之下,反倒成为官军和蒙古人的刀下之鬼。

巡抚逃跑,孙得功占领了广宁,他立刻将这一消息报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大喜,他率军向广宁奔来,行至距广宁不远处,就见孙得功率领城中已剃发归降的军民焚着香,敲锣打鼓,吹着喇叭迎接努尔哈赤进城。

进入城中,只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城中民众皆已剃发,跪于街道两侧,欢呼着迎接广宁城的新主人。孙得功别出心裁,他在城门处铺上黄布,努尔哈赤是踏着象征天子的黄布进入广宁城的。

【作者注:一定要记得孙得功这个大汉奸他的儿子,就是在《鹿鼎记》里面出现的孙思克】

广宁城易手,辽西境内没有随熊廷弼撒入关内的将领们陆续率兵民归顺鞑子,他们是:镇静堡参将刘世勋。大清堡游击阎印,大凌河游击何世延,西兴堡备御朱世勋,右卫屯备御黄宗鲁,锦州都司陈尚智,镇抚堡都司金励,刘式章、李维龙、王有功,平阳桥守堡闵云龙,铁场守堡俞鸿渐,锦安守堡郑登。团山守堡崔进忠,镇宁守堡刘诗、藏图祚,镇远守徐镇静,镇安守堡郑维翰,镇边守堡周元勋,大康守堡王国泰等……愿意当汉奸的人很多。

努尔哈赤欣喜万分,在城中大罢宴席庆贺,犒劳八旗将士。为了表彰孙得功的功绩,努尔哈赤任命他为游击,镇守广宁。天命七年(1622)二月十一日,发生了一件令人无法想像的事情,努尔哈赤竟将辽阳城的大福晋阿巴亥、众妃子,以及众贝勒的福晋们接到广宁,统兵大臣一行人等出城叩见。

衙门之外,路铺红毡。巳时,“大福晋率众福晋叩见汗,曰:‘汗蒙天眷,乃得广宁城。’众贝勒之妻在殿外三叩首而退。嗣后,以迎福晋之礼设大筵宴之。”庆祝攻克广宁胜利的气氛因这些女人的到来而达到了**。

广宁失守,对朝中力挺王化贞的大臣们无疑是当头一棒,反对王化贞的大臣们立即上书要求严惩王化贞。天启皇帝当然十分恼怒,议后将王化贞捉拿下狱,熊廷弼被革职还乡,听候处理。后来熊廷弼觉得自己一身是理,若待在老家,恐遭朝中政敌陷害,便从老家返京城,怀着十二分的自信,请求惩处自己。

也许他当时以为,广宁失守与自己毫无关系,并且恰好验证了自己当初主张的正确。令他无论如何没想到的是,反对他的一些大臣和阉党们的相互呼应,竟将他与王化贞同罪论处,逮捕入狱,御史梁梦环诬其贪污饷银十七万,御史刘徽告发说熊廷弼家资百万,但抄家后哪里有十七万,当然也就更谈不上百万了。

宦官魏忠贤却下令严追,负责此案的官吏们竟将其姻亲的家也抄了。江夏知县王尔玉硬说熊廷弼家中有貂裘珍玩,再搜家,仍是一无所获,便要将熊廷长子熊兆圭捉拿拷问,熊兆圭不堪其辱,自刎而死。母亲为其喊冤,知县王尔玉竟将其两个丫环绑在县衙前,脱去衣服,鞭刑四十。

人们对王尔玉的逆行愤恨不已,对熊廷弼寄于无限的同情。而熊廷弼先于王化贞被叛处死刑,头颅被传首九边,下场十分悲惨。崇祯皇帝登基,有大臣为熊廷弼鸣冤,请求为其昭雪,但没有得到崇祯的同意,一直到了崇祯三年,崇祯才开恩准其儿子收熊廷弼头骨安葬,但却没有昭雪。

其实,认真说起来,熊廷弼的死,并不冤枉。广宁城失陷,他的确是有很大责任的。他是辽东经略,丧师失地,绝对是有领导责任的。而且,广宁失守时,鞑子军当时仅仅取得了西平堡、平阳桥之战的胜利,他们距广宁还有二百多里。西平堡战役给鞑子以重创,平阳桥之战开始时,明军将鞑子杀得大败,鞑子的士气不可能不受挫。

熊廷弼此时在什么地方呢?在闾阳驿。此处距广宁一百余里。熊廷弼手中尚有五千兵马,如果熊廷弼能像他第一次就任辽东经略时那样,收集流亡,鼓舞民众,很快就会聚集起两三万人。广宁城虽然落到了孙得功手中,但如果熊廷弼率领众将,杀向广宁,以朝廷经略和巡抚的名义,向城内军民申明大义,完全可以将广宁夺回来。

当时,熊廷弼身边的几位官员,也都建议他速速进军广宁,但是他并没有采纳。显然,熊廷弼是有意思故意弃守广宁城的。退一步讲,他既使不去夺广宁,周围还有许令城堡可守嘛,熊廷弼驻扎的右屯卫(即大凌河城)就是其中一个。

如果他能如罗一贯那样激励将士,命他们各自死守,作殊死一博,每城都将重创敌兵,如此一来,也许战局会发生变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熊廷弼竟下了尽弃关外诸城堡退向关内的荒唐决定。这是可耻的逃跑,性质绝对是非常恶劣的。此令一下,至使大片领土落陷,百万生灵涂炭。

令人敬佩的是监军高邦佐并有随熊廷弼逃跑,而是抗命前行,带着高永、高厚两个仆人进入了空荡荡的松山城。此时鞑子兵正向松山杀来,他对两个仆人说:“我受国家厚恩,义不偷生,誓死以报,你们要收吾骨,归故里,以见我的母亲,要将我葬在我的父亲墓旁,要让父亲知道他的儿子是为国家危难而亡的。”说完就要上吊自尽,两个人跑在地上苦相劝,高邦佐不听。他沐浴后穿上官服,向京城方向叩拜,自缢而死。

仆人高永对高厚说:“主人待我不薄,我不忍心见主人一个去死,我要侍奉主人于地下。”说完也跟着主人去了。高厚跪泣道:“我若再死,谁来安葬主人?”于是他将主人和高永的尸体火化后,背上他们的骨殖千里迢迢返回了广陵(今扬州)。

熊廷弼听到高邦佐视死如归的事迹时,不知有何想法?是惭愧,还是不屑一顾?如果熊廷弼能将溃败之军组织起来夺回广宁,或者凭右屯卫坚守,其它各几十个镇堡也能像罗一贯那样拼死一战,那么鞑子兵恐怕还要为此付出数万将士生命的沉痛代价。在此危急关头,熊廷弼完全乱了阵角,选择了逃跑,这与后来婴城自守的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