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贰�
针对这种情况,王辰浩下令已建成的一批轻工业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允许民间资本进驻工业基地,允许民间商人在工业基地内开厂,同时开放一批非军事项目类的公司的股票,允许民间购买其股票,从而达到集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目的。
因为京津唐工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原料供应,生产成本低,加上王辰浩的个人权势令工业基地内治安稳定,使得一大批国内知名的商人、资本家将其旗下公习、工厂迁往工业园区。其中上海资本家张赛投资建设大生纱厂天津分厂,林献堂投资建设广渠造纸厂、张峰岭投资开办星华火柴厂,生产出〖中〗国第一盒自造火柴,结束〖中〗国长期依赖外国洋火的境地。陆润庠则在上海放映第一部西洋电影后,在工业园生活区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
眼下清帝国在关税上面受制于列强,关税很低,国内民族企业一般很难跟洋人公司竞争,很多民族企业不是亏损就是破产倒闭。
针对这种情况,王辰浩及时的向他们伸出了援手。由于朝廷给王辰浩个人旗下的洋务公司免税,王辰浩为了扶持这些民族企业,允许很多国内商人和资本家们挂着他的名号开办公司、工厂,这样他们可以不用向朝廷纳税,减轻成本压力,有能力跟外国公司竞争。
王辰浩此举深得国内商人和资本家们的赞誉,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国内民族资本商递名帖拜访或者登门送谢礼给王辰浩。王辰浩的忠勇伯府门口长时间的排着长长的队伍,甚至有些人为了赶早,夜间就开始提前排队了。
王辰浩公务繁忙,自然没工夫接待这些人。
于是王辰浩在工业园区内成立了洋务管理办公室,派人专门接待他们,帮他们办理申请挂名庇护手续,这才令府门口清净了下来,但每天依然有不少鼻人前来拜访送礼,管家李德海直接令门房一一登记在案,每隔一段时间,李德海集中向王辰浩报告一次。
王辰浩从工业基地视察回来后,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其中一项是扩大自行车厂生产规模,由现在的每月生产500辆自行车,扩大为月产2000辆自行车的规模,计划…每年装备给北洋陆军一个师所需的自行车规模,先把北洋陆军步兵师改造成自行车化步兵师,等到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各种军用车辆质量过关后,再逐步进行摩托化和机械化改造。
京津唐工业基地被王辰浩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未来国家工业的摇篮。
总的来说,王辰浩对于京津唐工业基地的建设十分满意。按照他的构想,这座工业基地将在未来三年内形成规模,完善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基本上5以上的国家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设备和技术都可以自给自足,其中部分技术甚至将领先国际,可以获得出口优势。
视察完工业基地后,王辰浩一行人又去了北洋兵器视察了兵工厂的生产情况。
北洋兵器重工在徐建寅的主持下,规模急剧扩大。此时的北洋兵器重工因为清俄战争的爆发,军火需求的jī增,增加十几条枪械、火炮、
弹药等生产线,整座兵工厂24小时加班加点,这才保证了北洋陆军所需军火的供应。
战争结束后,北洋兵器重工扩张了一倍多。占地由原来的4000亩增至5000亩:员工5200人,增加至10000多人,其中技术工人增至6200多人,中高级工程师620人,以前是以德国工程师作为主体,占了五分之四,如今随着本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逐步掌握了德国兵工技术,使得德国工程师所占比例降至五分之一,这无疑是好事一桩,证明很快国内就可以完全掌握德国兵工技术了。
战争前,北洋兵器兵器重工年产毛瑟95式步枪三万支毛瑟步枪弹600万发,克虏伯80步兵炮72门,克虏伯105榴弹炮36门,克虏伯150重榴弹炮碧门,三种口径炮弹总计旧万发,无烟火药100万公斤。黑药年产30万公斤,栗色火药20万公斤。战争后,北洋兵器重工年产毛瑟PS式步枪六万支毛瑟步枪弹2000万发,克虏伯80毫米步兵炮200门,105毫米榴弹炮80门,150毫米重榴弹炮72门,三种口径炮弹60万发,无烟火药300万公斤,黑火药60万公斤,栗色火药50万公斤。
“〖日〗本人早在甲午战争时期就研究成功了下濑火药,咱们怎么还在用黑火药和栗色火药?”王士珍、阮忠枢等人顿时提出了异议。
王辰浩看向徐建寅,后者连忙回答道:“回禀大人,这些黑火药和栗色火药依然只是供应旧军的。”王辰浩说道:“朝廷也不掏钱,这赔本的买卖,停了!停了!”“是!大人!…,徐建寅领命,当着王辰浩和众人的面,立即下令负责黑火药和栗色火药生产的管事们停掉生产线。
王辰浩想到光改进武器装备着一个途径还不够,应该是时候改进弹药了。
“我们也要改进火药了,咱们的火炮已经非常先进了,但火药还太过落后,大炮想要提升威力,这改进火药得抓紧啊!”徐建寅连数字太多……部份内容还在整理当中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197章雷击炮的诞生
王辰浩自信北洋兵器重工的火炮工程可以短时间内赶上各国列强的最先进火炮系统,其主要原因是王辰浩得到了德国籍火炮专家卡莱姆小罗森博格和炮弹专家犹太人托马斯一格雷格森的加盟。
这个火炮专家罗森博格作为一战期间德国巴黎大炮的几个关键工程师之一,是神秘的巴黎大炮留给后人的唯一线索。
对于王辰浩那个年代的军事专家而言,射程超过100千米的超级大炮已经不是新闻。但放在一百年前,这种超级大炮就是个神话一般的存在了。
1918年3月23日,上午7时15分,巴黎市民被一阵爆炸震惊了。爆炸非常剧烈,以至整个巴黎都能听到,但没有发现德军飞机。人们普遍很惊讶:德国陆军远在120千米外,尚未发明导弹的德国人,陆军火炮只能打到15千米之外,海军火炮也只能打到30千米远。
然而,在离巴黎120千米的地方,德国皇帝、军人、专家正站在一门巨大的克虏伯火炮旁边庆祝。该炮炮筒长度超过30米,直径为1米,炮尾部的壁厚为400毫米,口径为210毫米,质量为200吨是它史无前例地打出了射程120千米的炮弹,这种火炮后来被称为“巴黎炮”。
当时德军对这种超级大炮的威力估计不足,只允许把3门富余的主力舰炮改装为“巴黎炮”。发射到巴黎的炮弹总数只有351发,一共导致256人死亡,620人受伤。最厉害的一发炮弹击中了正在做礼拜的圣乔路埃斯教堂,使教堂拱状屋顶倒塌,导致88人死亡68人受伤。
假如当年德军生产和部署较多的“巴黎炮”发射更多的炮弹,也许整个法国将产生巨大心理压力,法军可能像1940年那样因军心崩溃而投降或者像2003年的伊拉克军队那样逃散。
巴黎炮”也许很多人没听说过,这是因为一战战败投降的德国当局,在英法盟军到达之前,便将这些大炮拆卸、切割并重新熔铸成钢坯而且几乎把所有的计划…、报告、照片及有关资料销毁。这导致“巴黎炮”长期在军事史上保持着神秘色彩,甚至有许多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过。
这个神话一直到1990年2月,英国《防务》月刊也曾登出了一篇题为《为伊拉克造一种宇宙大炮?》的文章,声称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火炮设计师吉拉德,布尔正在为伊拉克研制超级巨炮。它能把卫星或炮弹射人低层地球轨道。这一报道如同一枚炸弹,顿时在西方舆论界引起了一场轩然**ō。布尔和它的超级巨炮,立刻成了西方军界和情报机构最感兴趣的目标。而随着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布尔经过人肉搜索等曝光方式,才使得神秘的巴黎大炮得以重见天日。
PS1964年,36岁刚出头的布尔已是该大学宇宙研究所的所长了。在宇宙研究所工作期间他曾设计过一种“超高效竖琴系统”管筒长40
米,口径1000毫米,可把2000公斤的弹头射人低层地球轨道上。这一成就使他名声鸠起。1965年,一位德国中年fù女悄悄来到门g特利尔,寻访布尔教授。这位fù女的爷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与“巴黎大炮计划…”的几位总设计工程师之一。她带着爷爷罗森伯格的“巴黎大炮”
的原始设计手稿来的。罗森伯格在手稿中描述了这种加农炮的技术细节。布尔是位有经验的弹道专家他借助这份资料在制图板上复制出完整的火炮。
在她的帮助下,布尔如虎添翼终于揭开了隐藏了近半个世纪的“技术mí宫”想出了改进“巴黎大炮,…的途径。从此,他便与超级巨炮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布尔认识到现代火炮设计正面临着一场〖革〗命。他渴望一显身手。
也许是他的知名度帮了他的忙,美国陆军研究发展部、加拿大国防部相继找到了他,提出了合作项目。在美、加军方的大力支持下,布尔在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岛建立了一个试验场,开始了代号为“高空飞行研究计划…”(HARP)的秘密使命,
此外,在美加政府的帮助下,布尔甚至在难于到达的魁北克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实验室。魁北克地区靠近加拿大和美国的边界,便于布尔同美**方往来。布尔认为,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如果巨型炮的发射物是一枚有推力的火箭,其射程将得到极大延伸。于是,他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美国海军的两门大炮焊接起来,制造出一门长达36米、口径424毫米的巨炮。
在随后的试射中,大炮成功地将90公斤重的炮弹抛向了180千米高的太空。这门巨炮也因其试验地而被称为“巴巴多斯”大炮。据说这种火炮还可以将100公斤重的炮弹发射到4000千米远的地方。把2旧公斤重的火箭增程战斗部发射到2570千米之外的地方。重量稍轻一些的载体可以被送到250千米以上的垂直高度。在世界上现存的可实用的大炮中,这门“巴巴多斯”大炮所保持的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对于王辰浩来说,他只知道罗森博格是己黎大炮的其中一个总工程师,其他工程师的名字因为被当年德国严格销皓了,后人不得而知。
此时的罗森博格是一位40多岁的克虏伯炮厂工程师,由于王辰浩同克虏伯工厂签署了合作协议和克虏伯火炮技术转让等协议,罗森博格一开始是作为克虏伯工厂的技术指导专家来到北洋兵器重工,在王辰浩的争取下,克虏伯同意把罗森博格转让给北洋兵器重工,随后王辰浩又派人把罗森博格的一家七口全部接到了天津,在给予罗森博格北洋兵器重工首席火炮设计师的的许诺下罗森博格才同意在北洋兵器重工工作。
北洋兵器重工有了罗森博格这个火炮专家,加上克虏伯工厂转让的克虏伯火炮生产技术,王辰浩坚信国内很快就能够实现大口径舰载火炮的国产化,打破列强们的技术封锁。
此时罗森博格正带领北洋兵器重工火炮研发技术团队的一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在研制35倍径的280毫米和305毫米两款舰载主炮,虽然不是王辰浩要求的研制40倍径的主炮,但这也是为了研制7倍伸下的280和305毫米主炮打基础王辰浩可以理解他们的苦衷,毕竟一口吃不了个胖子,应该循序渐进。
在大口径主炮方面的研制进度还比较缓慢,但王辰浩交给罗森博格的另一个任务却是完成的非常顺利那就是王辰浩要求研制雷击炮的任务。
雷击炮,顾名思义,其实就是迫击炮。只不过当年是外国人发明的,称其为迫击炮。如今王辰浩率先研究迫击炮,本着他个人的自尊心他将其命名为雷击炮以后各国出现的类似火炮也都将会受到〖中〗国的影响,按照〖中〗国的命名方式继续称雷击炮。
纵观雷击炮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342年。当时西班牙军队围攻阿拉伯人所盘踮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翘起朝向城外。从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药再放进一个铁球,点燃药捻后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这种被称为“摩得发”的原始火炮可以说是现代雷击炮的雏形。但世界第一门真正的雷击炮则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维奇。当时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mm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王辰浩深知雷击炮的优势,一是其弹道弯曲,适合于对隐蔽物(如山丘、反斜面)背后的目标进行超越射击,也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直接